文言文两则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弈秋、教诲、俱学、弗若、曰、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liu / _blank )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能有声有色背诵更好),也可读两遍。
2.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liu / _blank )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liu / _blank )。(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教师让学生重温文言及警句,使他们了解到文言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语意深远。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文言文两则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
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智乎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知识。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孔子谦虚谨慎、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教学重点 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
多媒体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⑴ 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
⑵ 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2、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
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注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多媒体显示“方法指导”)
3、分别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
4、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
5、解析课文
⑴ 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其它……)(多媒体出示“问题”)
⑵ 文中多次出现“一儿曰,一儿曰”,请给两小儿取名,理解争论的内容,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理由?(多媒体出示)
初出 日中
小儿甲: 近(大如车盖) 远(小如盘盂)
(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
小儿乙:远(沧沧凉凉) 近(热如探汤)
(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三、朗读背诵,深入探讨
1、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
2、探讨:(多媒体出示问题)
⑴ 对于两小儿辩日,孔子这么大个学问家也不能决也,说明什么?孔子不能判断解决,那你们能判断解决吗?
教师提示: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判断,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距离。(参考所发资料)
⑵ 读了这个故事,你还得到哪些启示?(从不同角度探讨)
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多角度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再次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创作实践
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编写《新两小儿辩日》,并且尝试表演。
注:① 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
② 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
五、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游弋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释题,激发兴趣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学习,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大概的内容。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