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红对勾·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配套课件+配套习题:第六章 传感器(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版《红对勾·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配套课件+配套习题:第六章 传感器(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1-16 14:30:23

文档简介

课后巩固提升
限时: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传感器的材料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
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
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
3.在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经常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
A.改变温度 B.改变湿度
C.改变磁场 D.改变电容
4.如图所示为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线1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B.图线2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图线1对应的电阻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低
D.图线2对应的电阻材料化学稳定性差、测温范围小、灵敏度高
5.如图所示,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  )
A.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6.
如图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声音信号被话筒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7.如图所示是观察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把杯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设水对电阻阻值的影响不计)(  )
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
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
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读数变化非常明显
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读数变化不明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8.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则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  )
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
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
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
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
答案
1.B 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传感器,其他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如金属氧化物就可以制成热敏电阻,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传感器不仅能感知电压的变化,也能感知力、温度、光、声等非电学量的变化,故C选项错误.
2.C 干簧管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干簧管是感知磁场信息的元件,故B、D选项错误.
3.D 干手机是一个电容器,当手靠近时,手本身是导体, 电容器中放入导体后,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从而传感器感知到这个变化,干手机开始工作,故选项D正确.
4.A 金属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变化规律均不成比例,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选项B说法正确;由图可以看出,图线1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但灵敏度低,图线2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但灵敏度较高,故C、D选项说法正确.
5.A 光敏电阻R3被光照后电阻变小,所在支路电流增大,a点电势升高,故A选项正确.
6.A C=,在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过程中介电常数εr没变,正对面积S未变.振动膜前后振动,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与金属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A选项正确.
7.C 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灵敏度较差,而热敏电阻灵敏度较高,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减小,故C选项正确.
8.AC 由题图可知,当光敏电阻阻值减小或热敏电阻阻值增大时,小灯泡L都会变暗,结合光敏电阻特性可知,A正确,B错误.若光敏电阻阻值减小的同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小灯泡L变暗,C正确.若热敏电阻减小,光敏电阻增大,则小灯泡变亮,D错误.
———————————————————————————
9.如图所示,用光敏电阻LDR和灯泡制成的一种简易水污染指示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重污染时,LDR是高电阻
B.轻度污染时,LDR是高电阻
C.无论污染程度如何,LDR的电阻不变,阻值大小由材料本身因素决定
D.该仪器的使用会因为白天和晚上受到影响
10.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让某消防员从一平台上跌落,自由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脚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最后停止,用这种方法获得消防队员受地面冲击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t1时该消防员的速度最大
B.t2时该消防员的速度最大
C.t3时该消防员的动能最小
D.t4时该消防员的动能最小
三、非选择题(共30分)
11.按图所示接好电路,合上S1、S2,发现小灯泡不亮,原因是________;用电吹风对热敏电阻吹一会儿热风,会发现小灯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停止吹风,会发现________;把热敏电阻放入冷水中会发现________.
12.如图所示,厚度为h,宽度为d的导体板放在垂直于它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在导体板的上侧面A和下侧面A′之间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实验表明,当磁场不太强时,电势差U、电流I和B的关系为U=k,式中的比例系数k称为霍尔系数.
霍尔效应可解释如下:外部磁场的洛伦兹力使运动的电子聚集在导体板的一侧,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正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上下两侧之间就会形成稳定的电势差.设电流I是由电子的定向流动形成的,电子的平均定向速度为v,电荷量为e,回答下列问题:
(1)达到稳定状态时,导体板上侧面A的电势________下侧面A′的电势(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的大小为________.
(3)当导体板上下两侧面之间的电势差为U时,电子所受静电力的大小为________.
(4)由静电力和洛伦兹力平衡的条件,证明霍尔系数k=,其中n代表单位体积中电子的个数.
答案
9.AD 严重污染时,透过污水照到LDR上的光线较少,LDR电阻较大,A对,B错;LDR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光照影响电阻会发生变化,C错;白天和晚上自然光强弱不同,或多或少会影响LDR的电阻,D对.
10.BD 由题目所述可知,消防员先自由落体,然后和地面发生碰撞,在和地面碰撞过程中,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最后静止,力F是地面对消防队员的冲击力,在t1~t2时间段,力F逐渐增大,消防队员的速度在增大,而在t2~t4时间段,力F>mg,消防队员做减速运动,至t4时,消防员停在地面上,所以t2时刻消防队员的速度最大,t4时刻消防队员的动能最小,选项B、D正确.
11.由于热敏电阻在常温时阻值较大,左侧电路中电流较小,电磁铁磁性较弱吸不住衔铁 变亮 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吸住衔铁,使右侧电路接通 不会立即熄灭  小灯泡熄灭
解析:根据热敏电阻的性质进行分析,由于热敏电阻在常温时阻值较大,左侧电路中电流较小,电磁铁磁性较弱吸不住衔铁;当用电吹风对热敏电阻加热使其阻值变小时,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吸住衔铁,使右侧电路接通,小灯泡亮了;停止吹风后,小灯泡不会立即熄灭,因为热敏电阻温度仍然较高,当把热敏电阻放入冷水后,热敏电阻温度降低很快,阻值变大,故小灯泡熄灭.
12.(1)低于 (2)evB (3)e (4)见解析
解析:(1)电子向左移动,由左手定则知,电子受洛伦兹力向上,故上侧面A聚积负电荷,下侧面A′聚积正电荷,故上侧面电势低于下侧面;
(2)洛伦兹力F=evB;
(3)电子受静电力eE=e;
(4)电子受纵向静电力和洛伦兹力的作用,两力平衡,
有eE=e=evB.得U=hvB.
通过导体的电流I=nev·d·h.
由U=k,有
hvB=,
得k=.
课件35张PPT。第六章 
传感器 课时13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课




业课




测课




升撷取百家精妙·荟萃时代品牌   谢谢观赏!
Thanks!飞天影音PPT 课后巩固提升
限时: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熨斗通过压力传感器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B.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声传感器
C.金属热电阻是一种将电学量转换为热学量的传感器
D.火灾报警器都是利用温度传感器实现报警
2.下列关于传感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霍尔元件能够把电学量转换为磁学量
B.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
C.电子秤应用的是光传感器
D.电饭锅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3.
如图所示是会议室和宾馆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的火灾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图:罩内装有发光二极管LED、光电三极管和不透明的挡板.平时光电三极管接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发生火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罩内的烟雾遮挡了光线,使光电三极管电阻更大,检测电路检测出变化发出警报
B.发生火灾时,光电三极管温度升高,电阻变小,检测电路检测出变化发出警报
C.发生火灾时,进入罩内的烟雾对光有散射作用,部分光线照到光电三极管上,电阻变小,发出警报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5.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各路救援人员及时深入灾区,与死神抢时间,争分夺秒抢救被埋人员,有些救援队借助“生命探测仪”可以发现深埋在废墟中的伤员,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生命探测仪”可能用到了(  )
A.红外线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振动传感器 D.电容传感器
6.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工作的.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9.0 V,内阻不计;G为灵敏电流表,内阻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温度等于20 ℃时,电流表示数I1=2 mA;当电流表的示数I2=3.6 mA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  )
A.60 ℃ B.80 ℃
C.100 ℃ D.120 ℃
7.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荷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Q=(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图丙、图丁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和物体速率v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
答案
1.B 电熨斗是通过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来控制温度的,选项A错误;金属热电阻是将热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传感器,选项C错误;有的火灾报警器是利用光传感器实现报警,选项D错误.
2.D 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A错误;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能起到开关作用,B错误;电子秤应用的是力传感器,C错误;D正确.
3.C 平时,光电三极管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当有烟雾散射的光照射到电光三极管上时,其电阻变小,所连接的电路接通,就会发出警报,C正确.
4.D
5.A 伤员被埋在废墟中借助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感知人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差别且伤员与尸体的温度不同,借助探测仪可以探测到活着的被困人员.
6.D 如图乙可知,当t=20 ℃时,热敏电阻阻值R1=4 k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I1(R1+RG),代入数值可求得:RG=500 Ω.当I2=3.6 mA时,设热敏电阻阻值为R2,则E=I2(R2+RG),可求得R2=2 kΩ,由图乙可知,这时热敏电阻温度t′=120 ℃.故正确选项为D.
7.C 平行板电容器间电压恒定,板间场强E====,故E∝Q,即E∝,故②可能正确.板间电荷量Q=UC=U=,与已知Q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比可知d∝(t+a),即待测物体的运动为匀速运动,故③可能正确.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8.如下图所示为用热敏电阻R和电磁铁L等组成的一个简单的恒温控制电路,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源甲与电磁铁、热敏电阻等组成控制电路,电源乙与恒温箱加热器(图中未画出)相连接.则(  )
A.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衔铁P将会被吸下
B.当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衔铁P将会被吸下
C.工作时,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C、D端
D.工作时,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A、B端
9.计算机光驱的主要部分是激光头,它可以发射脉冲激光信号,激光扫描光盘信息时,激光头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将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系统,再通过计算机显示出相应信息.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A.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射R2时,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10.
为锻炼身体,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如图所示是原理图.轻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cm.定值电阻R0=5 Ω,ab是一根长为5 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25 Ω,电源输出电压恒为U=3 V,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当拉环不受力时,滑片P处于a端.下列关于这个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电源内阻)(  )
A.小明在电路中连入R0的目的是保护电路
B.当拉环不受力时,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0.1 A
C.当拉力为400 N时,电流表指针指在0.3 A处
D.当拉力为400 N时,电流表指针指在0.5 A处
三、非选择题(共30分)
11.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控制水温的装置,加热电路的两个端P、Q应接在触头a、b之间还是c、d之间?热敏电阻两端M、N应接在哪两个触头之间?
12.如图所示为检测某传感器的电路图,传感器上标有“3 V 0.9 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做一个纯电阻),滑动变阻器R0上标有“10 Ω 1 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3 V.求:
(1)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
(2)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a、b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
8.BD 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将衔铁P吸下,B项正确;温度低时要求电热器工作时,加热器应接在A、B端,D正确.
9.AD R1是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R1的阻值变小,R2上的电压变大,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由题意知,当激光头发射脉冲光信号,光脉冲等于零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这种电压高低交替变化的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实现自动计数功能,故A、D正确.
10.ABC 若电路无电阻R0,且金属滑片P在b端时,回路短路损坏电源,R0的存在使电路不出现短路,因此A正确.当拉环不受力时,滑片P在a端,由欧姆定律得,I==0.1 A,故B正确.拉力为400 N时,由F=kΔx,则Δx=4 cm,对应的电阻为RaP=20 Ω,R1接入电路的电阻RPb=5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0.3 A,故D错,C正确.
11.P、Q应该分别接在触头a、b之间,M、N应分别接e、f
解析:P、Q应该分别接到触头a、b之间.同时,M、N应该分别接e、f,其工作原理是:当水温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电磁铁中电流增大,吸引力增大,使衔铁被吸下,a、b断开,使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当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热敏电阻温度降低,电磁铁中电流减小,吸引力减小,衔铁被弹簧拉上去,使a、b之间连接,加热装置开始加热,从而实现水温控制.
12.(1)10 Ω 0.3 A (2)6 V
解析:(1)R传===10 Ω
所以I传== A=0.3 A.
(2)最大电流I=I传=0.3 A
电源电压最大值Um=U传+U0
U传为传感器的额定电压,
U0为R0m=10 Ω时R0两端的电压,
即U0=I传·R0m=0.3×10 V=3 V
所以Um=U传+U0=3 V+3 V=6 V.
课件35张PPT。第六章 
传感器 课时14 
传感器的应用课




业课




测课




升撷取百家精妙·荟萃时代品牌   谢谢观赏!
Thanks!飞天影音PPT 课后巩固提升
限时: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街道旁的路灯,海里的船标都要求在夜晚亮,白天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行了自动控制,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
A.压敏性 B.光敏性
C.热敏性 D.三种特性都利用
2.如图所示为小型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其中L为含铁芯的线圈,P为可绕O点转动的铁片,K为弹簧,S为一对触头,A、B、C、D为四个接线柱.电磁继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
A.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可跟被控电路串联
B.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可跟被控电路并联
C.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可跟被控电路串联
D.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可跟被控电路并联
3.
传感器可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起自动控制作用,如计算机鼠标中有位移传感器,电饭煲中有温度传感器,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空调机中有光电传感器……,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动,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4.如图所示是测定位移s的电容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哪个量的变化,造成其电容的变化(  )
A.电介质进入极板的长度
B.两极板间距
C.两极板正对面积
D.电介质的种类
5.
电子打火机的点火原理是压电效应,压电片在受压时会在两侧形成电压且电压大小与压力近似成正比.现有一利用压电效应制造的电梯加速度传感器,如图所示.压电片安装在电梯地板下,电压表与压电片构成闭合回路用来测量压电片两侧形成的电压,若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一定加速上升
B.电梯一定减速下降
C.电梯加速度一定向上
D.电梯加速度一定向下
6.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  )
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
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
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
7.
将如图所示装置安装在沿直轨道运动的火车车厢中,使杆沿轨道方向固定,就可以对火车运动的加速度进行检测.闭合开关S,当系统静止时,穿在光滑绝缘杆上的小球停在O点,固定在小球上的变阻器滑片停在变阻器BC的正中央,此时,电压表指针指在表盘刻度中央.当火车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时,小球在光滑绝缘杆上移动,滑片P随之在变阻器上移动,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已知,当火车向左加速运动时,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则:(  )
答案
1.B 白天和夜晚的区别是白天有太阳光照射,光线强,晚上没有阳光,光线弱,利用光敏元件就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路灯等的亮灭,故选项B正确.
2.A 由图可知,A、B是电磁继电器线圈,所以,A、B应接信号电压,线圈随信号电压变化使电磁继电器的吸引力变化,从而使C、D接通或断开,进而起到控制作用,故A选项正确.
3.B 由于电压表是理想的,因此滑片P移动时,不改变闭合电路的电阻,电源内的电流不发生变化,即电流恒定,A、C错误;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所测电压是变化的,M不动时,电压表示数恒定,B正确,D错误.
4.A 由原理图可知,要测定的位移s发生变化,则电介质进入极板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而两极板间距、正对面积及电介质种类均未变化,所以正确答案为A.
5.C 电压表示数增大说明人对地板的压力变大,对人受力分析知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所受重力,即人的加速度一定向上,所以电梯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
6.D 薄片P和Q为两金属极板,构成平行板电容器,由C=可知,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即d增大,电容C减小,A错误.电容器始终与电源连接,两极板电压不变,据电容的定义式C=知电荷量减少,B错误.Q板上的正电荷流向M点经N点到电源正极,故ΦM>ΦN,C错误,D正确.
7.A 因为当火车向左加速运动时,有向左的加速度,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滑片P靠近变阻器C端,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所以,当滑片P靠近变阻器B端时,电压表的指针将向左偏,此时,弹簧将处于压缩状态,火车具有向右的加速度,火车可能在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在向左做减速运动,选项A正确,C、D错误;同理可知B错误.
———————————————————————————
A.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说明火车可能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B.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说明火车可能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说明火车可能在向右做减速运动
D.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说明火车可能在向左做加速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8.关于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通常的传感器可以直接用来进行自动控制
B.传感器可以用来采集信息
C.传感器可以将感受到的一些信号转换为电学量
D.传感器可以将所有感受到的信号都转换为电学量
9.
如图所示,在电路中接一段钨丝(从旧白炽灯中取出),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当用打火机给钨丝加热时灯泡亮度明显变暗,根据钨丝的上述特性,可用钨丝来制作一个温度传感器,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传感器利用了钨丝的化学性质
B.该传感器利用了钨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C.该传感器能够把热学量(温度)转换为电学量(电阻)
D.该传感器能够把电学量(电阻)转换为热学量(温度)
10.全自动洗衣机中的排水阀是由程序控制其动作的,当进行排水和脱水工作时,控制铁芯1的线圈通电,使铁芯2运动,从而牵引排水阀的阀门,排除污水,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输入的控制电流由a流入,由b流出,则铁芯2中A端为N极,B端为S极
B.若输入的控制电流由a流入,由b流出,则铁芯2中A端为S极,B端为N极
C.若a、b处输入交变电流,铁芯2仍不能被吸入线圈中
D.若a、b处输入交变电流,铁芯2仍能被吸入线圈中
三、非选择题(共30分)
11.如图所示展示了某城市的路灯自动控制电路.路灯要求在白天自动熄灭,而晚上自动开启.试用你学过的有关传感器的知识解释这个电路的自动控制原理.
12.气体传感器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将某种气体的浓度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如图所示,B为将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CO,CH4瓦斯煤气)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简称电子鼻,根据如下材料,U=220 V电源、M排风扇、G继电器、A控制电源、S控制开关.请设计一个家用自动排烟电路,并在图中完成连线图.
答案
8.BC 传感器是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仪器,不同的传感器感受不同的信号,B、C对.
9.BC 由题目中的实验现象可知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利用该特性可以制成温度传感器,传感器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B、C对,A、D错.
10.BD 若输入控制电流由a流入,由b流出,则铁芯1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它将使铁芯2磁化,A端为S极,B端为N极,并吸入线圈中,若a、b处输入交变电流,铁芯2仍能被吸入线圈中,故选B、D.
11.见解析
解析:当天亮时,光线照到光敏电阻,其阻值
迅速变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将衔铁吸引下来,触点断开,路灯熄灭.当夜晚降临,光线变暗,光敏电阻阻值迅速增大,控制回路电流变小,弹簧将衔铁拉起,触点接通,路灯点亮.
12.如图所示.
解析:电磁继电器起开关作用,所以电池组、开关和电磁继电器应组成一个电路,另一个是由排风扇和高压电源组成的电路.
课件32张PPT。第六章 
传感器 课时15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课




业课




测课




升撷取百家精妙·荟萃时代品牌   谢谢观赏!
Thanks!飞天影音PPT 《传感器》综合评估
限时:90分钟 总分:100分
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1~7为单选题,每小题5分;8~10为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53分)
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金属材料不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阻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电子秤使用的是(  )
A.超声波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温度传感器 D.红外传感器
3.在电梯门口放置一障碍物,会发现电梯门不停地开关,这是由于在电梯门上装有的传感器是(  )
A.光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声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4.下列器件不是应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
A.电熨斗 B.话筒 C.电饭锅 D.测温仪
5.对于常见的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现在一般用催化燃烧检测器.它的原理如下:传感器的核心为一惠斯通电桥,其中一桥臂上有催化剂,当与可燃气体接触时,可燃气体在有催化剂的电桥上燃烧,该桥臂的电阻发生明显变化,其余桥臂的电阻不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电路的输出发生变化,而该变化与可燃气体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实现对可燃气体的检测.由此可推断有催化剂的桥臂上的电阻材料为(  )
A.铜 B.合金 C.半导体 D.绝缘体
6.
如图所示,RT为金属热电阻,其他电阻都是普通的电阻,当灯泡L的亮度变暗时,说明(  )
A.环境温度变高 B.环境温度变低
C.环境温度不变 D.都有可能
7.如图所示是一个路灯自动控制门电路.天黑了,路灯自动接通,天亮了,路灯自动熄灭.RG是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会显著减小),R是分压电阻,J是路灯总开关控制继电器(路灯电路未画),虚线框内应安装的门电路是(  )
A.“与”门电路 B.“非”门电路
C.“或”门电路 D.前面三种电路都可以
8.当前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电子产品之中,下述关于常用的几种家用电子器件所采用传感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机对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主要是采用了光电传感器
B.电子体温计中主要是采用了温度传感器
C.电脑所用的光电鼠标主要是采用声波传感器
D.电子秤中主要是采用了力电传感器
9.
电吉他之所以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是因为它的每一根琴弦下面都安装了一种叫做“拾音器”的装置,能将琴弦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扩音器放大,再经过扬声器就能播出优美的音乐.如右图是“拾音器”的结构示意图,多匝绕制的线圈置于永久磁铁与钢质的琴弦之间,当琴弦沿着线圈振动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关于感应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是变化的
B.琴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琴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D.琴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答案
1.A 2.B
3.D 当电梯门碰到人或其他障碍物时立即停止关门以防挤伤人,故为压力传感器.
4.B
5.C 可燃气体燃烧后电阻发生变化,是由于温度升高造成的,所以此电阻应属于热敏电阻,而能够随温度变化其电阻有较明显变化的材料只可能是选项中的半导体材料,故选C.
6.A 灯泡L的亮度变暗,由P=I2RL可知电流变小,其他电阻不变,说明金属热电阻RT变大,环境温度变高,故A选项正确.
7.B 有光照时,RG变小,R两端电压增大,即输入的为高电势,而J上电压必须小继电器才不工作,路灯是不亮的,所以应为非门电路.
8.BD 电视机对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采用了红外线传感器,电脑所用的光电鼠标主要采用了光传感器,所以A、C项错误.
9.AC 由题意及图可知,电吉他是利用振动的钢质琴弦使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流,再将该电流放大并与扩音器相连从而发出声音,属于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因琴弦在振动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故感应电流不是恒定的,故A、C正确.
———————————————————————————
10.如图是自动调温式电熨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工作时上下触点是接触的
B.双金属片温度升高时,上金属片形变较大,双金属片将向下弯曲
C.原来温度控制在80 ℃断开电源,现要求60 ℃断开电源,应使调温旋钮下调一些
D.由熨烫丝绸衣物状态转化为熨烫棉麻衣物状态,应使调温旋钮下移一些
二、填空题(共12分)
11.有自动控制功能的蔬菜大棚,要靠传感器感知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信息.下图为蔬菜大棚内信息采集与自动控制示意图.试结合图上信息,分析讨论:
(1)在种植蔬菜大棚中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感器.
(2)为了控制大棚中的蔬菜的生长条件,还需要调节光照的遮阳棚,调整温度的________装置与________装置,调整湿度的通风装置和________,调整________的自动排气装置等设施与传感器配合使用.
12.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可分为两部分,即控制部分,由S2、R1和黄灯组成;工作(加热)部分,由发热电阻R3、R2和红灯组成,S1是一个磁钢限温开关,手动闭合,当此开关的温度达到居里点(103 ℃)时,自动断开,且不能自动复位(闭合),S2是一个双金属片自动开关,当温度达到70 ℃~80 ℃时,自动断开,低于70 ℃时,自动闭合,红灯、黄灯是指示灯,通过其电流必须较小,所以R1、R2起________作用,R3是发热电阻,由于煮饭前温度低于70 ℃,所以S2是________(填“断开的”或“闭合的”).接通电源并按下S1后,黄灯熄而红灯亮,R3发热,当温度达到70 ℃~80 ℃时,S2断开,当温度达到103 ℃时饭熟,S1断开,当温度降到70 ℃以下时,S2闭合,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由以上描述可知R2________R3(填“<”、“=”、“>”),若用电饭煲烧水时,直到水被烧干S1才会断开,试解释此现象.
答案
10.ABD 常温工作时,上下触点是接通的,当温度升高时,上层金属片形变大,向下弯曲,切断电源.温度要升高则应使调温旋钮下移一些,A、B、D对,C错.
11.(1)光敏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浓度传感器
(2)加热 通风 喷淋器 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1)在蔬菜大棚中要用到检测光照的光敏传感器;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等.
(2)配套设施有:调节光照的遮阳棚,调整温度的加热装置与通风装置,调整湿度的通风装置和喷淋器,调整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排气装置.
12.限流 闭合的 > 由于开关S1必须当温度达到103 ℃时才自动断开,而水的沸点只有100 ℃,因此用电饭煲烧水时,直到水被烧干后S1才会断开.
解析:R1、R2起的作用是限流,防止指示灯(氖泡)因电流过大而烧毁,S2是自动控制温度开关,当温度低于70 ℃时自动闭合,当温度高于70 ℃~80 ℃时又自动断开,使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由于R3的功率较大,因此R2>R3.由于开关S1必须当温度达到103 ℃时才自动断开,而水的沸点只有100 ℃,因此用电饭煲烧水时,直到水被烧干后S1才会断开.
———————————————————————————
13.如图(a)是汽车过桥时对不同类型桥面压力变化的实验.采用DIS方法对模型进行测量,其结果如图(b)中电脑屏幕所示.
(1)图(a)中的传感器为________传感器;
(2)图(a)中甲、乙、丙分别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桥面.对于凸形桥甲,其相对应的压力图线应是图(b)电脑屏幕上的________(填a、b或c);
(3)如增大小球在斜槽上的高度,则在图(b)中大致画出小球通过凸形桥甲时的压力图线.
三、计算、论述题(共35分)
14.如图所示为一监测锅炉内的压力大小的报警器,在压力小于某个安全值时,绿灯常亮.当压力超过安全值时,红灯亮、电铃响而报警.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15.图(甲)为某同学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用电流传感器显示各时刻通过线圈L的电流.电路中电灯的电阻R1=6.0 Ω,定值电阻R=2.0 Ω,AB间电压U=6.0 V.开关S原来闭合,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t1=1.0×10-3 s时刻断开开关S,此时刻前后电流传感器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求出线圈L的直流电阻RL;
(2)指出图(甲)中断开开关后通过电灯的电流方向;
(3)在t2=1.6×10-3 s时刻线圈L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多少?
答案
13.(1)力电 (2)c (3)图略
解析:该传感器把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属于力电传感器;小球经过凸形桥甲的最高点时,压力小于重量,其相对应的压力图线应是电脑屏幕上的c;增大小球在斜槽上的高度,小球经凸形桥甲的最高点时压力更小,其图线与c相比较,最低点更低一点.本题的要求不高,但具有时代气息,物理的学习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要求,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物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新情景问题的研究,提高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4.当锅炉内压力超过安全值时,活塞推动金属片使1、2触点连接,电磁铁通电把衔铁吸下来,使3、5点接通,红灯亮,铃响,从而起到报警作用.
15.(1)2 Ω (2)电流方向向左 (3)3.0 V
解析:(1)由图读出,开始时流过电感线圈L的电流I0=1.5 A
由欧姆定律I0=,解得RL=-R=2 Ω.
(2)电流方向向左.
(3)由图读出,t2=1.6×10-3 s时刻线圈L的电流
I=0.30 A
线圈L此时是一个电源,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E=I(RL+R+R1),得E=3.0 V.
———————————————————————————
16.
如图所示是一种悬球式加速度仪,它可以用来测定沿水平轨道运动的列车的加速度.金属球的质量为m,它系在金属丝的下端,金属丝的上端悬挂在O点,AB是一根长为L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为R,金属丝与电阻丝接触良好,摩擦不计,电阻丝的中心C焊接一根导线,从O点也引出一根导线,两线之间接入一个电压表 (金属丝和导线电阻不计).图中虚线OC与AB垂直,且OC=h,电阻丝AB接在电压为U的直流稳压电源上,整个装置固定在列车中使AB与车前进的方向保持水平.列车静止时金属丝呈竖直状态,当列车加速或减速前进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从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可以测出加速度的大小.
(1)当列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试推导出加速度a与电压表读数U′的关系式(a用U′、U、L、h及重力加速度g等表示);
(2)用推导出的a与U′的关系式说明表盘上a的刻度是否均匀?
(3)C点设置在电阻丝AB中点的原因是什么?对电压表的选择应有什么特殊要求?
17.
有一种测量压力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所示.E是内阻不计、电动势为6 V的电源.R0是一个阻值为300 Ω的限流电阻.G是由理想电流表改装成的指针式测力显示器.R是一个压敏电阻,其阻值可随压力大小变化而改变,其关系如下表所示.C是一个用来保护显示器的电容器.秤台的重力忽略不计.试分析: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Ω
300
280
260
240
220
200
180

(1)利用表中的数据写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式.
(2)若电容器的耐压值为5 V,该电子秤的最大称量值为多少?
(3)如果把电流表中电流的刻度变换成压力刻度,则该测力显示器的刻度是否均匀?
答案
16.(1)a= (2)是均匀的 (3)原因是列车可能加速运动也可能减速运动;所选择的电压表中间刻度应为零
解析:
(1)设列车加速度为a时,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此时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θ=ma.①
因为tanθ=②
由①②两式得a=g③
又设列车加速度为a时,电压表读数为U′
==④
由④式得=⑤
将⑤式代入③式得a=.⑥
(2)由⑥式可知,g、L、U、h均为常数,则列车加速度a与电压表读数U′成正比,可将电压表中刻度一一对应
地改成加速度a的数值,因而可知表盘上加速度a的刻度与电压表的刻度一样,是均匀的.
(3)原因是列车可能加速运动也可能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随之变化);所选择的电压表中间刻度应为零.
17.(1)R=(300-0.4F) Ω (2)600 N (3)不均匀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
K===0.4 Ω/N
所以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
R=(300-0.4F) Ω
(2)R上受到的压力越大,R的阻值越小,电容器两极板电压越大,但不能超过5 V,所以
= 解得R=60 Ω
又因为R=(300-0.4F) Ω 得F=600 N
(3)电流表中的电流I==,
电流I与压力F不是线性关系,则该测力显示器的刻度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