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1-14 21:39:21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 走近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装片的制作步骤:显微镜
1、目镜和物镜
①②是 ,放大倍数① ②。(大于、小于)
物镜小于③④是 ,放大倍数③ ④(大于、小于)目镜小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②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
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③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④ 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显微镜的使用:1、成像原理: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即是旋转180度做题小技巧:判断物像的简便方法: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例】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①先低后高;
②调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
?.物象移动与实物的关系
?换高倍镜后不能动粗(准焦螺旋)在哪,向哪移注意:目标做环流运动时,观察到的方向与实际环流方向一致5.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 ,反之应调 ;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 是 的调节角度不对;若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则可能是 .亮暗反光镜标本材料薄厚不均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C一个逆时针运动的草履虫,实际在怎样运动?逆时针远近多少小大亮暗范围大范围小4、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5、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体积 ,
数目 视野范围 。少大小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有:细胞壁、细胞核、大液泡、叶绿体等。6、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注: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6、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 比,即放大的倍数越 视野越 ,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 。
?若长度或宽度放大n倍,则面积放大n2倍,视野范围直径缩小n倍,视野面积缩小n2倍反大小小7.视野中细胞的排布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视野中细胞呈一行排布:放大后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视野中细胞呈充满排布:放大后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 成反比
平方例如:物镜10×,目镜10×,则总放大倍数为 。
物镜40×,目镜10×,则总放大倍数为 。
放大倍数越来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 。
视野范围 。100倍400倍少小②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成反比: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反比)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放大100倍放大400倍2、放大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例:若目镜10×,物镜10×,看到64个细胞排成一排,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
个。16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整个视野范围内看到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胞中的( ) A、1个 B、4个 C、16个 D、32个A 一、观察细胞血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根尖分生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结束思考:两种细胞的共同结构有哪些?动物细胞模式图大肠杆菌模式图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可以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二、原核生物:一藻、二菌、三体
蓝藻:(篮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细菌: 【球、杆、螺旋、弧】( 乳酸菌)
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一、真核生物:动物、植物

真菌
食用菌
霉菌(根、毛、曲、青)
酵母菌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水华赤潮带“菌”字的就都是细菌吗?乳酸菌 酵母菌 破伤风杆菌 食用菌 青霉菌
肺炎双球菌 细菌 小结:除了乳酸菌外,一般带有表示形状的词的话,象“杆” 、 “球” 、 “螺旋”、“弧” 等都是细菌。原核生物的特征(蓝藻为例)蓝藻宏观(以细胞群出现时)如:微观
(单细胞)水华和赤潮:水体富营养化发菜:状如发丝、呈黑色拟核:由环状的DNA形成,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核糖体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肽聚糖纤维素和果胶真菌有细胞壁核糖体线粒体、
叶绿体DNA蛋白质(一)建立过程
1、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将其命名为细胞;
2、17世纪荷兰著名的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3、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 和 登创立了细胞学说。
4、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 产生新细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
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其主要内容是: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
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 统一性非细胞结构生物: 真核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细胞结构生物总结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病毒(SARS,HIV,噬菌体,流感病毒等)“菌”家族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噬菌体酵母菌青霉菌根霉菌乳酸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藻”家族蓝藻念珠藻颤藻黑藻、褐藻、绿藻、金鱼藻、鱼腥藻
是真核生物
原核蓝球藻评价反馈 1.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发菜
C.HIV D.乳酸菌 A 2.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细胞藻类的是( )
A.衣藻 B.水绵
C.细菌 D.酵母菌A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C.都能使动植物和人类患病
D. 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4、判断下列生物分别属于何种类型:
①变形虫 ②蛔虫 ③黑根霉 ④蘑菇⑤眼虫 ⑥衣藻 ⑦颤藻 ⑧SARS病毒 ⑨念珠藻 ⑩硝化细菌 ⑾酵母菌 ⑿大肠杆菌 ⒀发菜 ⒁AIDS病毒 ⒂葡萄球菌 ⒃团藻 ⒄蓝球藻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⑦⑨⑩⑿⒀⒂⒄①②③④⑤⑥⑾⒃⑧⒁5、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意义( )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
C.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C 谢谢大家!课件42张PPT。细胞病毒核酸生物分类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噬菌体HIV细胞结构生物原核生物:(单胞、有壁)细菌蓝藻等真核生物真菌(真核、有壁)植物(有壁)动物(无壁)请观察SARS病毒请思考?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
2、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哪些细胞?3、如果离开了活细胞,SARS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 殖吗?无细胞结构,结构为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寄生于活细胞中生活和繁殖。主要是肺部细胞不能是不是所有的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实例1 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单细胞生物,能完成运动、分裂、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不能2、若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实例2 人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生殖过程细胞分裂生殖细胞发育过程在子女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卵细胞和精子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胚胎的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胚胎的发育经过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等过程实现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实例4 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是AIDS的音译,AIDS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大量破坏免疫系统中重要的T4淋巴组织,破坏人的免疫平衡。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人不是死于艾滋病本身,而是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致病机理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一切有机体(除 外)都由细胞构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1、单细胞生物依赖 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单个细胞2、多细胞生物依赖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各种分化的细胞2、多细胞生物依赖 各种分化的细胞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①以 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代谢②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通过分化具有各种功能,以 为基础的生长发育;
细胞增殖、分化③以细胞内基因的 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传递和变化3、病毒由 和 组成,没有 结构,只有依赖 才能生活。蛋白质核酸细胞活细胞生物分类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噬菌体HIV细胞结构生物原核生物:(单胞、有壁)细菌蓝藻等真核生物真菌(真核、有壁)植物(有壁)动物(无壁)总结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 。细胞1.禽流感病毒和HIV病毒的生存和繁殖的场所必须是在 (  )
A.无机环境中  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
C.生物体的细胞间质内 D.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细胞结构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D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B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酵母菌 B.SARS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B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生活和繁殖
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以一只龟为例,放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研究一下各层次的关系。
1、生命系统分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生物圈概念: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例如:血液、胃黏膜、肌纤维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例如:肌肉细胞、神经元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例如:一只西瓜、树叶、心脏、皮肤等。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注:植物无系统) 例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例如:一只羊,一个草履虫,一条鲫鱼。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例如:一口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一口池塘的全部生物,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生物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一口池塘
一片桃林
一块朽木和它上面的全部生物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生物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是:单细胞生物1、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哪一个?最大的生命系统是哪一个?总结细胞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是生命系统,为什么?不是,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而一个分子或原子不能完成生命活动3、生命系统由小到大有怎样的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请以一只草履虫、一棵松树、一个人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2、特点: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下列均属于生命系统范畴的是
①水分子 ②石头 ③迁徙中的一群大雁
④变形虫 ⑤病毒 ⑥生物圈 ⑦恐龙化石
⑧蛋白质 ⑨跳动的心脏 ⑩运输营养的导管
①③⑧⑨ B.②④⑥⑦
C.⑤⑦⑧⑩ D.③④⑥⑨
D
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是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A3.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酵母菌 B.SARS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B4.在一棵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
B5、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一块棉田中的害虫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C.一座高山上的鸟
D.一口池塘中的单细胞藻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