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忆读书冰心作者简介整体感知研读课文字词检测揣摩语言拓展延伸反馈练习课文导入 大家从小学到现在已读了不少书,读书一定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哪位同学愿把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冰心,看看读书给她带来了哪些乐趣及她对读书有什么样的深切感受。 1、初步了解作家冰心。 2、理清作者思路,正确划分文章层次。 3、能说出作者读书的好处及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
4、养成阅读好的书籍的习惯,提高品德修养。
作家简介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 《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主要作品:《两个家庭》、诗集《繁星》和《春水》、《小橘灯》、《寄小读者》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再寄小读者》等。 青年时的冰心晚年时的冰心“冰心”笔名的由来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冰心妙语录: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冰心妙语录: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 1、理清作者的思路。
2、作者通过回忆自己80多年的读书经历,对读书有什么深切感受呢? 《忆读书》视频 给下列词语中彩色字注音。
悬念( ) 笸箩( )
消遣( ) 聊斋( )
堆砌( ) 天罡( )
武穆( ) 烦琐( )xuánpǒqiǎnliáo qìgāng mùsuǒ 解释下列词语
自已: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索然无味:
人情世故:
无病而呻:
风花雪月:抢答 控制自己的感情。形容非常有趣味。好像失去了什么。没有一点儿趣味。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原指文学作品里描写的四种自然现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诗文。舅父 宴请 斩断 悬念 催促 诸葛亮 笸箩
短篇 天罡 地煞 荡寇志 崇拜 酷爱 武穆
情绪 广泛 荒唐 一辈子 万卷 消遣 烦琐
封神榜 堆砌 篇章 某年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聊斋志异 气愤填胸
勉勉强强 精忠说岳 怒发冲冠 寻寻觅觅
林译小说 人情世故 兴亡盛衰 总而言之
统而言之 闭门不出 索然无味 朦朦胧胧
无病而呻 自作多情 风花雪月 心动神移
不能自已
卷
强juǎnjuàn卷起 卷入 烟卷儿 一卷纸试卷 手卷 卷宗 一卷书qiǎngqiángjiàng强大 强国 富强勉强 强迫 强词夺理 强颜欢笑倔强 强嘴1、作者通过回忆自己80多年的读书经历,对读书有什么深切感受呢?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2、请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段)引子,总说感受。第二部分(2—10段)回忆自己幼时、少时读书经历。
第三部分(11—13段)回忆自己晚年的读书情况,说明多读书的好处。第四部分(14段)概括全文内容,对儿童提出希望。 这一环节采取四人一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教师出示问题后,四人小组展开讨论,然后挑一代表发言。最后看哪一小组讨论热烈,回答问题积极。 合作 竞争 1、作者用“一······就……”这一关联词语对表达其感受起到了什么效果? 用上这个关联词语,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的感受是多么强烈。
“多”和“!”也能进一步反应冰心和书的这种亲密关系。2 、 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幼时、少时读了哪些书的情形?请一一说出来。3、在书上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些往事的?并回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会认字后不到几年(七岁时);此后;这时我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十二三岁时候时间顺序使条理非常清晰4、作者醉心于读书给她带来了哪些好处呢?结合第11-13段分析。(1)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得到了做人处世“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4)我会挑选、比较,提高了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5)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6)扩大知识面,激起了各种情感。
5、结合2—10段谈谈读书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
(1)书中的人物深深吸引住了作者;(2)对作者的作文课很有帮助;(3)使作者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6、研读第12段,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好书?
故事情节要精彩;人物形象要生动;要满带真情实感。
这一环节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老师提出问题后,请你结合课文认真思考,考虑好后举手回答。看哪些同学表现积极。 自主 探究 1、作者在回忆自己幼时读《三国演义》的情形时,用“咬了牙”“居然”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 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读《三国演义》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本书太吸引作者了,她决定咬牙读。用上“咬了牙”一方面很准确生动,同时表现了她对书的热爱。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她读懂后的惊喜之情。 2、找出你认为文中用得好的词语,并试着简单分析。
如第三段“津津有味”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小时候听舅舅讲《三国演义》时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之情。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幼年到老年80多年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课 外 链 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陶渊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课 外 链 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美国)海伦·凯勒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国)歌德 多少人通过读一本书而使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美国)亨利梭罗
课 外 链 接 1、课文第5段写作者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悲哀,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请举个例子说一说。 2、仿写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知识;读书, ;读书, 。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可以增长人的才干 3、作者在回忆自己读书经历中,写到了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及对它们的看法。请写出四大名著并摘录作者对它们 的看法。 《三国演义》: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水浒传》:很欣赏,所描写的人物大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性格;《西游记》:情节精彩;《红楼梦》: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