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2.1流水地貌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2.1流水地貌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04 16: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基本的地形类型
常见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海岸地貌
风力地貌
流水地貌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作用结果: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
作用结果:使得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的方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方式,外力作用的类型有风、流水、海浪、冰川等。
表现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作用 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遭到破坏; 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使被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
结果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流水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流水作用
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思考:这个实验模拟了河流向河床的哪些方向进行了侵蚀?
这个侵蚀使河床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流水侵蚀地貌
侧蚀
下蚀
溯源侵蚀
河流侵蚀示意图
使河谷加深,形成V形谷
使河谷拓宽,形成U形谷
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
思考:这个实验模拟了河流向河床的哪些方向进行了侵蚀?
这个侵蚀使河床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向下的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而窄的“V”字型河谷。
下蚀
一般出现于河流的中上游河段(构造抬升的山区)
金沙江虎跳峡
下蚀的峡谷地貌
金沙江
“V”形谷:即峡谷,是两壁陡峭,谷底狭窄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区,由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
下蚀与“V”形谷
溯源侵蚀
加长作用
溯源侵蚀
在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
原本的河谷
原本的河道
侧坡的碎石被冲走
当河流进入平原地区,落差减小,下蚀作用减弱的河段,河流水会侵蚀河岸,使河床展宽,形成侧蚀。河谷拓宽,出现凹、凸岸和连续的河湾。
侧蚀
一般出现于河流的中下游河段
侧蚀与河曲
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
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的河道,即河曲
凸岸
——堆积
凹岸
——侵蚀
水量小,流速慢
河岸向河心方向发展
水量大,流速快
河岸后退


凸岸可淘沙金或者建居民点
凹岸可建设港口
河流凹岸与凸岸
侧蚀与牛轭湖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牛轭湖形成条件:
①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②河水侵蚀凹岸,河曲不断发展;
③河流自动裁弯取直,河水从取直部位流走;
④被废弃的弯道成了牛轭湖。
侧蚀与牛轭湖
河床
河漫滩
河漫滩
阶地
枯水位
洪水位
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河流阶地: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床:河谷中被河流淹没的部分,是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河流阶地
侵蚀基准面就是河流下蚀的终点,即侵蚀停止,或是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位置越高的阶地,形成时间越早
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是由不同时期的地壳抬升运动(间歇性)和河流侵蚀作用(持续性)
共同形成的,其中地壳运动起主导作用。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1)土层深厚,适合耕作。
(2)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
(3)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
(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504.6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达6009米,江面最狭处仅35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
1. 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的主要特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504.6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达6009米,江面最狭处仅35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
2. 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三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有关。
同时,由于该地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下切、侧蚀)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2—19,完成相关任务。
(1)图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试在图中标记出来,并说明理由。
依据图中树龄等值线范围(0~12年、10~20年)、陡坎(原河岸)等信息,可标注出上、下游两个废弃的曲流。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2—19,完成相关任务。
(2)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依据上游河段曲流中树龄的年代范围是10~20年,可推测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只有河道出露水面变成陆地后,树木才能生长,该处最早的树木年龄为20年,说明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2—19,完成相关任务。
(3)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取明那些有关河道演变的信息
图中可获取的信息还有:河流两侧流水作用的差异,冲积平原形成受河岸两侧地形的控制(边界),上下游河流弯曲度的差异等。
二、流水堆积地貌
由于侵蚀作用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形成堆积地貌。
概念:水流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特点:河水流速越快,动力越大,推力越强,搬运能力越强,反之则弱
流水搬运作用
河流搬运与堆积示意
概念: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条件改变,如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使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这种作用称为堆积作用
特点:搬运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搬运能力的减弱是逐渐进行的,所以泥沙大小的堆积也是有次序的,大颗粒物先沉积,小颗粒物后沉积
流水堆积作用
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三种作用总是同时进行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和水力条件下,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不同而已。一般在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为主,中游以搬运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
冲(洪)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洪(冲)积扇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扇顶
扇缘
砾石
砂砾
粉砂
黏土
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
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
土壤逐渐肥沃
冲(洪)积扇
冲积平原
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河口三角洲
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如黄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
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
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江心洲
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心滩位于河心,主要分布在束窄河段上游的壅水区、迅速展宽的河段,或有支流汇入的河段。
江心洲
矶的附近河床较窄,水流湍急;
出矶后河床变宽,水速骤减,泥沙沉积,水下形成心滩。
江心洲
洪水期心滩被淹没,表面沉积大量较细泥沙,使其不断淤高。当其高程超过平水位时,它就转变为江心洲。
江心洲
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侵蚀,滩尾有利于堆积,因此心滩不断下移。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完成17-18题。
17. 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作用 B.地壳下陷作用
C.长江的侵蚀作用 D.长江挟带的泥沙堆积
18. 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河流上游
落差大,下蚀、溯源侵蚀强烈
发育为“V”形河谷
河流中游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
河流下游
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继续拓宽呈宽浅的U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
牛轭湖
小结:
滑坡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滑动面
滑坡体
三、滑坡泥石流
滑坡的危害:
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2015 年 11 月 13 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 2-15,完成相关任务。


自然条件:
气候—降雨(增加滑坡体质量)
地形—山区,地势起伏大,地形陡峻
物质条件—岩石破碎、松散
生物—植被稀疏
人为条件:
在滑坡体上施工(增加滑坡体的质量)
人为破坏滑坡体下部(开挖山脚等)
滑坡发生的条件
2.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2015 年 11 月 13 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 2-15,完成相关任务。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易破碎,有软弱结构面,地形陡峻,降水多且强度大等自然环境特征。
2.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坡地植被等;
②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
③减少甚至消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④建立灾害预警机制,提升人们防灾抗灾的能力等。
2015 年 11 月 13 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 2-15,完成相关任务。
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
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
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遇到滑坡,如何自救呢?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思考:泥石流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1)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泥石流能够毁坏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会危害公路、铁路和河道安全,造成交通中断;
还能危害农作物,淤埋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减收等。
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坡度较大
地质条件: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动剧烈,岩石破碎,地表松散物多
植被条件:植被稀少,地面缺少保护
气象条件: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   
人类活动: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对植被、地形破坏较大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1)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
地处板块边界,地壳活动剧烈,岩层破碎,地表松散物多;位于季风气候范围,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多、强度大;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影响大等。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2)目前,根治泥石流的难度极大,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泥石流防范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1.改变地表环境:植树种草;岩土改造、疏排水、加固变性土体;
2.改变地物性质:水库蓄水、加固房屋等。
3.阻隔人灾接触:修建堤坝、护坡工程
1.颁布减灾法规
2.减灾规划、灾害预警
3.灾后重建管理
4.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和环保意识
(2)目前,根治泥石流的难度极大,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岩土改造
疏排水
加固变性士体
改変地表环境
植树种草
颁布减灾法规
修建堤坝
阻隔人
灾接触
工程
措施
防灾
减灾
非工程
措施
减灾规划
灾害预警
减灾教育
改变地物性质
水库蓄水
加固房屋
灾后重建管理
护坡工程
我们可运用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提高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警预报、实时动态监测和灾后重建能力。此外,还可采取设立滑坡和泥石流观测点,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等措施。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灾呢?
连续降雨或暴雨时
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灾呢?
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
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下图是某不稳定地区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7、该地最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洪水
C.地震 D.滑坡
8 、对该地区的开发活动中,最不易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发展林业 B.房屋附近修建鱼塘或小水库
C.开采山坡上的矿藏 D.山坡处的房地产开发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读图回答9-10小题。
9、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崩塌 ⑤山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图中边坡上网格状建设的主要功能是( )
A.加速径流 B.保持水土 C.促进蒸发 D.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