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4 09: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复习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积 累 运 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壮哉(zāi) 抖擞(sǒu) 鱼鳞(lín) 波澜(lán)
B.快艇(tǐnɡ) 舀水(yǎo) 履行(lǚ) 灰烬(jìn)
C.玲珑(lónɡ) 汤勺(sháo) 陵园(lín) 奉命(fènɡ)
D.矛盾(máo) 海域(yù) 喉咙(hóu) 搅拌(ji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百姓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B.只有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D.昔日的圣地,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一片萧瑟了。
3.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圆明园的毁灭( )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A.不仅……还…… B.要么……要么……
C.虽然……但是…… D.尽管……但是……
4.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那神色,仿佛是罗丹在打量雕塑作品。
B.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C.流连于圆明园,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D.望着这绿油油的麦苗,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金灿灿的麦子。
5.在朗读时,如何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先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朗读流利。
B.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C.只要大声朗读,就能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
D.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6.下列诗句中划线字或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基本) 王师北定中原日(皇上的老师)
B.西湖歌舞几时休(休息) 家祭无忘告乃翁(我的父亲)
C.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D.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执行) 直把杭州作汴州(一直把)
7.学习课文前,查找资料,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等资料,有利于我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关于课文的资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当时南宋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求苟且偷安,政治上腐败
无能,社会暗无天日。
B《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写作目的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纠
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
尊心和自信心。
C.《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英法联军对中国肆无忌惮地
侵略。
D.《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作者看到当朝统治者即将恢复失地,但作者已处弥留之际,因此
告诉儿子要等收复后以祭祀的方式告诉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课文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B.“《已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写的。”这句话没有语病。
C.“丰衣足食、多事之秋、路不拾遗”这几个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太平盛世。
D. “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生气”的意思是“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 )
2.《少年中国说(节选)》运用了象征、排比等手法,热烈赞颂少年中国光辉灿烂的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 ( )
3.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 )
4.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强烈感情。 ( )
5.《圆明园的毁灭》中作者文笔高超,向我们展示了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表现了作者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痛恨。 ( )
阅 读 感 悟
三、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滕 腾)渊,(鳞 麟)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冀),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茫 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用“√”标出括号内正确的字.(2分)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汪洋: 隼:
(3)试翼: 硎: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4.结合本课相关资料,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说说为实现强国梦,我们又该怎样做?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在生命的历程中,总有一个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些话语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奋然前行。
偶然读到吉鸿昌的传记,不禁心潮翻滚,感慨万千。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得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的胸卡,上面用中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的人。
“我是中国人!”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是中国人!”这是铿锵作响的五个字,更是慷慨激昂的宣言;是民族责任心的表白,更是民族自尊心的呐喊!能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不卑不亢地喊出来,便是英雄。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孙中山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谭嗣同以身殉国,邓世昌为国捐躯,钱学森毅然回国……每当国家陷于危难之际,炎黄子孙便奔走呼号,慷慨赴难;每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中华儿女便重整山河,解民倒悬。这不正体现了这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吗?这不正是民族责任心吗?多少爱国者以自己的行动在中国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让我们大声地喊出来:“我是中国人!”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1)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
(2)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 )
2.读短文第2自然段,你从吉鸿昌的言行中体会到了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体会到了吉鸿昌的拳拳爱国之心。
B.体会到了吉鸿昌敢于向美国人挑战的精神。
C.体会到了吉鸿昌面对恃强凌弱的美国人不卑不亢的态度。
D.体会到了吉鸿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短文第4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列举了吉鸿昌佩戴木制胸卡、孙中山___________、谭嗣同___________、邓世昌___________、钱学森___________等例子,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_______________。(6分)
5.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作为中国少年的我们该做什么来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2分)
【资料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 作 天 地
五、习作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胆想象,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从环境变化、工作变化、生活变化等方面分段叙述。注意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出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B 5.C 6.C 7.D 8.A
二、1.× 2.√ 3.√ 4.√ 5.×
三、1.腾 麟 翼 芒
2. (1)大海 一种凶猛的鸟 (2)展翅试飞 磨刀石
3. (1)小老虎在山谷中发出长啸,其他动物都被其所震慑而惶惶不安。
(2)头顶着苍天,脚踩着黄土大地。
4.略。
四、1.(1)怒不可遏 (2)不卑不亢 2.B
3.这正体现了这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这正是民族责任心。
4.喊出口号 以身殉国 为国捐躯 毅然回国 热爱祖国,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民族自豪感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和体会表达的情感的能力。根据第4自然段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可以回答前面四个空。根据句子“这不正体现了这一脉相承,世代相表的爱国之情吗?这不正是民族责任心吗?多少爱国者以自己的行动在中国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就可以知道作者列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所表达的情感。
5.示例:作为中国少年,未来的重任将全在我们肩上,我们聪明、有才学,国家就有希望强大富足。因此我们从小要认真学习,天天向上,锻炼好身体,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