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掌握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
教学过程:
【预习交流】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高锰酸钾溶液______色。
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吗?___________;干冰和冰是同种物质吗?____
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是同种变化吗?你能解释吗?
汞俗称水银,可作为温度计的材料,你能解释原因吗?
水能否作为制作温度计的材料呢?
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你知道原因吗?
【导入】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我们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化学,也初步了解了身边最常见的一些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制取途径。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这么多物质是怎么构成的呢?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之间有些性质千差万别,有些物质性质却很相似呢?为什么同一种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呢?这些问题都与物质的构成有关。
【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进行一次比赛,请各组同学在10s之内把桌上的纸条尽你们可能分成最小块,尽量保证每次均分,开始!
适当评价、引入,当学生感到很难再分割下去时,追问:还能继续分吗?
(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
二、合作~研讨~点拨
活动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观察实验]高锰酸钾溶于水
[现象记录] ①固体颗粒逐渐_____。②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
[交流讨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结论]物质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构成
活动二、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观察实验] 见课本中p63的“观察与思考”
[现象记录] 【实验1】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_____。
实验2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实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
[观察与思考]
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再分别加入一颗大小相等的品红颗粒。
现象:
结论: 微粒运动越快
[观察实验] 见课本中p63的“活动与探究”。
[现象记录] 实验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实验1说明了什么? 实验2说明了什么?
[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活动三、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
[阅读]P64完成下列填空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
二氧化碳、氧气、水等由 构成,铜、铁等金属及金刚石、稀有气体由 构成,食盐由 构成。
三、总结~反思~提升
1.活动一、活动二。
2.反思“预习交流”中的第4题,你能用微粒的观点来分析吗?
3.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解释“预习交流”中的第2、3题吗?
4.沙尘暴现象的存在能证明微粒具有运动的性质吗?海绵能够吸水的事实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吗?
5.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是多少 50ml酒精与50ml酒精呢?
6.学生观察“魔棒生烟”实验,结合“练习与实践”第5题,回答有关问题
7.从热水瓶中倒完开水,塞瓶塞时,瓶塞总是往上蹦,这是什么原因?
【课堂小结】
小组交流回顾,形成笔记,并展示。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掌握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预习交流】
1.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肉眼能看到这些微粒吗?微粒有哪些性质?微粒种类有哪几种?
2.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①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②往杯里的水中放一块糖记录下水面的位置,过一会儿糖没了,水面的位置降低了。
3.书写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能燃烧具有_____性,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_______性。水具有氢气、氧气的性质吗?
4.水的蒸发是液态水变为_____,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该变化过程中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改变了吗?
【合作~研讨~点拨】
活动一、认识分子
1.阅读P65
2. 小组讨论、合作:利用所给模型,你能组成图3-10中的相关分子吗?
3.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 。氢气能燃烧,而水不能,是因为 。通常氧气能助燃,液态氧气能不能助燃? ,为什么?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一种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化学性质 (变或不变)
物质组成的分子相同,物理性质 相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活动二、认识原子
1.阅读P66、P67
2.小组合作:利用所给模型,将课本中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在小组内展示,并赋予解释。
3.交流展示:①说明各分子的构成,阐述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②你能用语言阐述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吗?
③这个反应微观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什么?没有发生改变的是什么?
4.结论:分子是由 构成; 原子是 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总结、反思、提升】
1.反思“预习交流”中的第3题,你能说明分子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吗?
2. 分子由原子构成,是否说明分子大原子小?是不是原子都要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3. 水沸腾蒸发最终容器中的水没了,电解水最终容器中的水也没了,从微观角度分析他们一样吗?
4.用分子观点看纯净物、混合物:请从不同角度比较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宏观: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微观:由 构成;典型:洁净的空气、糖水 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由 构成;典型:冰水、二氧化碳
(提升)1.为什么空气是混合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观察下列方框中的图示指明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四、自检~反馈~巩固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2、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一;
3、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1、知道原子的构成
2、知道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1、掌握原子的内部结构
2、离子形成的过程及离子种类
教学过程:
【预习交流】
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实质是怎样的过程?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变成其他原子?
氯化钠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导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原子能不能再分?
【合作探究】
活动一、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汤姆生发现原子中的电子,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交流讨论:
1、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____________。
电子带负电,但原子不显电性,说明什么?
2、阅读课本P68“交流与讨论”,你能解释下列相关问题吗?
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②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③极少数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解释:①原子中有个坚硬质点,质点体积很小,质点外空间很大。
②
③
结论: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活动二、探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阅读课本P69“拓展视野”
交流讨论:1、原子核内有什么?
2、你能解释原子核带电的原因吗?
3、结合下表,你能总结出的规律
原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氢 1 0 1
氢 1 1 1
氢 1 2 1
碳 6 6 6
碳 6 7 6
氧 8 8 8
氮 7 7 7
钠 11 12 11
(1) ;
(2) ;
(3) 。
活动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性质
①当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时这样的原子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②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这样的原子结构是不稳定的结构,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变为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③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4时这样的原子结构是不稳定的结构,易得到电子,成为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小于4 易失电子,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4 易得电子,不稳定
稀有气体元素 等于8(氦等于2) 不易得失电子,稳定
4.离子的形成及分类
a钠离子的形成过程 b氯离子的形成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每个钠原子(Na)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Na+)
每个氯原子(Cl)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Cl-)
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NaCl)。
阳离子(失去电子,带正电的离子。如Na+、 Ca2+、 Al3+ )
离子
阴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的离子。如Cl- 、S2- )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离子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物质。
由离子构成物质有: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
【总结、反思、提升】
1、反思: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中,其中钠离子带____电,氯离子带____电,那么氯化钠物质显电性吗?为什么?
2.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有何关系 ?在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又有何关系?
3.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那么离子能重新形成原子吗?
4.以下几个结构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E F G H
属于原子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属于阴离子的是 ,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易失电子的是 ,易得电子的是
【课堂小结】
小组交流回顾,形成笔记,并展示。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有质量的,但很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会用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内部结构的关系
3.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重点
1、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2、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难点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预习交流】
1.从“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离子(阴离子、阳离子)”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微粒填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7)构成原子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下图是表示某气体中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高锰酸钾 B.液态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
【导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很小,但也是有质量的,可是使用起来不方便,那我们该怎么表示原子的质量呢?
【合作探究】
活动一、探究原子质量与相对关原子质量的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0“2.原子的质量”
合作交流:1、在使用原子真实质量计算时,你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2、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真实质量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相对原子质量=
例题1、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kg。
活动二、探究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内部结构的关系
根据下表,你能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内部结构的关系吗?
原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氢 1 1 1 2
氢 1 2 1 3
碳 6 6 6 12
碳 6 7 6 13
氧 8 8 8 16
氮 7 7 7 14
钠 11 12 11 23
你能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我们又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与质子和中子相比较是很小可以忽略。
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0076 ≈1
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0089 ≈1
电子的相对质量为:1/1836(可忽略不计)
又可得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题中还要利用: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例题2.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则这种锶原子的中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练习.某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3 B.14 C.27 D.40
活动三、探究相对分子质量(Mr)
问题情境:分子的质量也很小,我们如何表示分子的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
【阅读】P70观察与思考
例题3.计算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练习】计算氢氧化钙【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总结、反思、提升】
1、原子的质量比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否相等?原子质量的大小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成什么比?
2、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4,则该原子的质量是____kg。
3.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该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为( )。
A.18 B.40 C.58 D.64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会写常见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及分类
3.了解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4.知道纯净物的简单分类
教学重点
1.理解元素的概念
2.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区别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元素的概念
2.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区别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v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究营养、穿着讲究天然,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要喜欢问一句:它的成分是什么?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说的“铁”、“钙”指的是什么?
v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究竟有哪一些?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终于知道了自然界千千万万种物质总共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一 回顾、预习和交流
1.原子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
2.书写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氢气、铁、镁、水、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氯化钠、碳酸氢铵、高锰酸钾
二 合作、研讨和点拨
活动一、 元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4 、P75
1.元素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种类: 自然界中元素有______余种,人工合成的______余种。
3、元素的类别分为:
交流讨论:1.下列原子属同种元素的是
A:质子数8,中子数7,电子数8 B:质子数8,中子数8,电子数8
C:质子数9,中子数8,电子数9 D:质子数8,中子数9,电子数8
2. 下列微粒属同种元素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E F G H
活动二、 元素符号及含义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3,
为统一元素的表示------元素符号 国际上用______表示,且一大二小。
说明下列元素符号表示的是哪些元素?
H He ;C Cl Ca Cu ; F Fe ;S Si ; Al Ag Au
交流讨论:1 元素符号的含义
H:宏观上表示______________;微观上表示_______________
S:宏观上表示______________;微观上表示_______________
2.元素符号前的数字的含义
2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2F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
Na+ ______________,2 Na+ ______________
注意: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后,该符号只能表示微观上原子的个数,失去其宏观含义。
活动三、纯净物的简单分类
自主学习 1.将“预习交流”中第2题进行简单分类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_________分类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H2O , CO2 ,SO2 ,Fe3O4 ,MgO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对吗?
2.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对吗?
三、总结、反思、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三
2.反思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项目 元素 原子
区别 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原子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
3总结:原子、分子、元素、物质的相互关系
4.总结物质的分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
5.从微观的角度区分物质的分类
如图所示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指出图中A、B、C、D、E各表示什么物质?(填“混合物”、“化合物”或“单质”)
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E表示 ,可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
6. 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 ,且数字在 (填“前”或“后”,下同),电性在 (填“前”或“后”,下同),如Ca2+就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表示为 。若符号前有数字就只表示微观意义,如2 Na+表示 ,3 Cl-表示 。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与门捷列夫
2.知道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3.知道元素与人体健康问题
教学重点
充分理解元素的概念与含义
教学难点
充分理解元素的概念与含义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
1、Prasad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篇报道中写到: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一个村落,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粗糙而干燥的皮肤、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此病被称为伊朗村病,你觉得该村人得此病的原因是什么?
2、小明平时很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体很瘦弱,常年脸色苍白。一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看上去好象摔的不是太重,却造成腿部骨折。请你帮小明一起分析:他可能体内缺少什么元素?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些什么?
3、上个世纪,我国内地很多地方的人都患了一种叫“大脖子病”的特殊疾病。医学专家们调查研究发现,沿海地区患此病的人数量极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了预防这种疾病,你知道现在人们通常是怎么做的吗?
一 回顾、预习、交流
1 你平时喝的饮料中都有哪些元素?举例说明?
2 “本品纯属于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这样的广告对吗?
3 某化肥包装袋上标注含氮量为15.5% 这里的氮是指元素还是原子?
4 阅读p76“拓展视野”元素周期表,识别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符号、数字的意义。
你能指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所在区域吗?
二 合作、研讨、点拨
板块一 了解元素周期表
自主学习: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 国
2. 金属元素所在区域 ;非金属元素所在区域 稀有气体元素所在区域
3. 识别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符号、数字的意义
板块二 知道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自主学习:1 地壳中含量排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_____________
3 人体中含量排前三位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4 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三 知道元素与人体健康
自主学习: 常量元素O、C、H、N、Ca、P、K、Na
1 人体中元素按含量多少可分为
微量元素 Fe、Cu、Mn、Zn、Co、I、Se
2 元素的不足或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元素 不足影响 过量影响
Ca
Zn /
I 甲状腺机能亢进
Se
Fe /
F 防止龋齿 /
提醒:Ca是常量元素
板块四 合理膳食
膳食标准 1 每天吃一个水果
2 每天2匙食用油
3 每天3碟蔬菜,尤其富含有叶绿素的茎叶类蔬菜为佳
4 每天4碗饭或4个馒头
5 每天5份蛋白质(包括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碟鱼虾贝类,一碟肉、一碟豆腐或豆制品
6 每天6杯饮料(包括汤料)
10种最好的食品和10种最差的食品 10种最好的食品 10种最差的食品
1 苹果 咸肉
2 香蕉 糖果
3 菜花(花椰菜) 巧克力
4 鸡 肥猪肉
5 鱼 香肠
6 马铃薯 熏肉
7 柑橘 罐头或咸牛肉
8 鸭梨 蛋黄
9 粗面包 炸薯片
10 脱脂牛奶 含脂奶制品
交流讨论: 根据上表从化学角度怎样衡量食品的质量。
三、总结、反思、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三
2.感受元素在生活中的存在及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当堂训练】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节 物质的组成
3.3 物质的组成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化学式的概念;
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能说出化学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能写单质的化学式
教学重点
化学式的含义及化学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化学式的含义及化学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
【旧知回顾】
一 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 氢气 氮气
铜 铁 镁
水 二氧化碳 氯化钠
2.说明下列物质或微粒的构成
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预习导学】
化学式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p81-82,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3.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一种纯净物只有 个化学式,一个化学式可以表示多种物质,如C可以表示 、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 物质化学式的含义
1.从微观微粒到宏观物质化学式
自主学习:观察水、铁、氧化铜的微观微粒与各物质化学式的对应关系。
小组讨论:H2O 能反映出哪些微观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化学式可以反映物质的微观构成
2.从化学式看物质的宏观组成
自主学习:通过H2O可以看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总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分类 意义 以H2O为例
宏观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① ②
微观 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① ②
活动二 化学式中右下角数字和前面系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1) 2H2O中的2的含义:前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
后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H2CO3 中前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当化学式前面出现数字时,该符号就没有宏观含义了!
活动三 书写单质的化学式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p79中的“联想与启示”你对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有怎样的认识。
小组交流: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总结:①、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用其 来表示。如铁的化学式是 ,氦气的化学式是 ,碳的化学式是 ;
②、非金属元素气体、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数固体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 的数字,如H2、O2、N2、Cl2;碘为固态,化学式为I2.
三、总结、反思、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三。
2.谈谈你对Cu元素符号的认识。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3 物质的组成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元素的化合价,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化合物中原子的个数关系;
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常见化合物;
能对简单化合物进行命名。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常见化合物
教学难点
能对简单化合物进行命名
教学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1、化学式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CO2 为例说出该化学式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写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或名称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氧化铜 五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铁
CaCO3 MgO
氢氧化钙 氯化钙 氯化钠 碳酸氢铵 二氧化锰
HCl H2CO3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本p82-84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内容并完成下列内容。
1.按所给范例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注意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
+1
H Mg Ca Ag Zn O Cl N(负价态)
2.你能画出并说明下列物质化学式中的原子团吗?
CaCO3 Ca(OH)2 NaNO3 CuSO4 NH4HCO3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 认识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与交流:认真观察p83中表3-7,谈谈你对元素化合价的认识。
小组交流总结:(1)元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二 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3中的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步骤,并根据表3-7中Ca、Ag、O、OH所给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可能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并展示。
总结: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原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4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中间用“ ”字连接,读作“某化某”,如CuO读作 。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 向 读,与化学式的写法刚好 (先写的后读)。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如P2O5读作 。
2、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要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
①、含有“CO32-”的化合物,读作“碳酸某”
CaCO3读作 Na2CO3读作
含有“SO42-”的化合物,读作“硫酸某”
Ca SO4读作 Na2 SO4读作
含有“NO3-”的化合物,读作“硝酸某”
Ca(NO3)2读作 Na NO3读作
②、含有“OH -”的化合物,读作“氢氧化某”
Ca(OH)2读作 Na OH读作
思考与交流:根据课本p81中的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将“竞赛板块”中的化学式进行命名并小组交流。
总结提升:简单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特殊命名要记清。
三、总结、反思、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三。
2.反思:表3-7下注明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合物中才存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熟记下列特殊化合物及其命名
高锰酸钾 KMnO4 锰酸钾 K2MnO4 氨 气 NH3
碳酸氢铵 NH4HCO3 葡萄糖 C6H12O6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碳 酸 H2CO3 硫 酸 H2SO4 硝 酸 HNO3
盐酸 HCl 过氧化氢 H2O2 水 H2O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3 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书写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能对相关物质的化学式进行中文命名
教学重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其命名
教学难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其命名
教学过程:
专题一:书写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常见的氧化物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K Na Mg Ca Cu Zn Al Ag Fe
+2 +3
O
命名
S N C
+4 +6 +4 +5 +2 +4
O
命名
2.常见的酸的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CO3 NO3 SO4 Cl
H
命名
3.常见的氢氧化物(碱)的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K Na Mg Ca Cu Zn Al Ba Fe
+2 +3
OH
命名
4.常见的盐的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1)硫酸盐的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K Na Mg Ca Cu Zn Al Ba Fe
+2 +3
SO4
命名
(2)碳酸盐的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K Na Mg Ca Cu Zn Al Ba Fe
+2 +3
CO3
命名
(3)硝酸盐的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K Na Mg Ca Cu Zn Al Ba Fe
+2 +3
NO3
命名
(4)常见的氯化物(盐酸盐)书写及其命名
K Na Mg Ca Cu Zn Al Ag Fe
+2 +3
Cl
命名
(5)常见的铵盐的化学式书写及其命名
CO3 NO3 SO4 Cl
NH4
命名
专题二 熟记下列特殊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命名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氨 气
碳酸氢铵 葡萄糖 碱式碳酸铜
过氧化氢 水 甲 烷
专题三:根据名称书写化学式
物质 化学式 物质 化学式 物质 化学式
氧气 氧化铜 双氧水
氯化锌 氢硫酸 二氧化锰
硝酸钠 氧化钠 氢氧化亚铁
氮气 高锰酸钾 甲烷
氯化铵 氧化铝 二氧化硅
硝酸钾 锰酸钾 氢氧化铜
氢气 氧化钾 一氧化氮
氯气 氧化锌 氢氧化钡
盐酸 氢氧化钾 五氧化二磷
硝酸银 氧化钙 硫酸锌
硫酸 氢氧化钙 硫酸钾
硝酸铜 二氧化碳 氯化钾
氧化镁 氢氧化钠 硫酸铝
硝酸 一氧化碳 氯化钠
硝酸锌 氢氧化镁 硫酸镁
氧化铁 二氧化硫 氯化铝
碳酸氢铵 氢氧化铝 硫酸铜
氧化亚铁 氨气 碱式碳酸铜
碳酸 三氧化硫 氯化铁
碳酸钠 氢氧化锌 硫酸钠
四氧化三铁 水 氯化亚铁
碳酸钙 二氧化氮 硫酸钡
硝酸镁 氢氧化铁 氯化氢
氯化银 硫酸亚铁 硫酸铁
氯化铜 氯化钙 氯化镁
硝酸铵
3.3 物质的组成第4课时
教学目标
利用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书写离子符号
能根据化学式及化学式书写原则求未知元素的化价
能说出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及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能说出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说出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及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
旧知回顾
1.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用来统一表示______的符号,
元素符号的含义(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___,
如:O (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
2.化学式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的式子。
化学式的含义(以CO2为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命名书写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铜 氩 气 金刚石
氧化铁 氧化铝 三氧化二氮
氢氧化钙 氢氧化亚铁 硫酸铜
硝酸铵 双氧水 氨 气
氧气 氧化钠 碳酸钙
4.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形成_________,离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带_____电;______离子带_____电。原子得失电子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预习导学
钠离子符号_________,氯离子符号________
【合作探究】
活动一 利用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书写离子符号
自主学习: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的比较
化合价 离子
表示方法 用+1、+2、-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1”不省) 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去)
实例 、 Na+、Mg2+
联系 同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数值相等,正负号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思考与交流:书写下列有关元素或原子团的形成的离子符号
化合价符 号 Ca Cu Fe亚铁 Fe Al OH CO3 NO3 NH4 Cl S SO4
离 子符 号
总结: (1)化合价符号通式:_________(R表示元素,n表示数字)
离子符号通式:______________(R表示元素,n表示数字)
(2)2Mg2+ 中前2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2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利用常见元素化合价求未知元素化合价
活动探究1:在物质中求未知元素化合价
自主学习: 化合价规律
(1)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为什么?)
思考交流:a算出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①KCl; ②Cl2; ③HClO; ④HClO3; ⑤NaClO4
b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绿矾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c请分别标出高锰酸钾_________,锰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锰_______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活动探究2:在离子中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自主学习:写出碳酸根离子_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_,铵根离子______。
思考交流:a请求出上述离子中的碳、硫、氮的化合价。
b 求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NO2- SeO32- SO32-
c 在离子中求元素的化合价还能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律吗?
活动三 能说出化学用语及其中数字的含义
自主学习:初中化学接触到的化学用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你能区别下列符号分别属于上述中的哪种化学用语吗?
Fe N2 Fe2+
思考交流:a根据上述符号填空
能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能表示分子的是__________,能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__。
能表示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
能表示某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
b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元素 (2)2个银原子
(3)3个氢分子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
(6)+2价的钙元素 (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三个铁离子_________ __ (8)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___
c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是
2Cu Fe2+ H2S
2Fe3+ 2CO O
【总结、反思、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三。
2.反思:一种元素最少有几种价态?
3.同一种化合物里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是不是一定相同?
(练习):标出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4. SO3 、 SO32- 是同种符号吗?其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3 物质的组成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
2.能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质量比。
3.能对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及相对原子质量的应用
4.能在混合物计算中正确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
5.能用元素质量分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元素质量分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元素质量分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
旧知回顾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氯化铵(NH4Cl)的相对分子质量=
硫酸铵[(NH4)2SO4] 的相对分子质量=
尿素[CO(NH2)2] 的相对分子质量=
碳铵(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新知导学
碳铵(NH4HCO3)中N、H、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活动一 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自主导学: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CO2中C、O 质量比=
NH4HCO3中N、H、C、O的质量比=
思考交流:
1.“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一种特效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C16H31N2PO8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 B.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1
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D.一个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
2.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下列有关Na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一种氧化物 B.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NaNO2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NO2中Na、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3.含硫的煤燃烧时生成的物质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且能污染空气的气体(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物RO2列为A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RO2的化学式为 ( )
A、CO2 B、ClO2 C、SO2 D、NO2
活动二 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自主导学:阅读理解课本中的概念
(1)CO2 中C的质量分数=
(2)NH4NO3中N的质量分数=
注意:在计算质量分数时,一定要把所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找清楚,不要漏掉。
思考交流: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的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36克水中含有多少克氢?多少克氧?
(2)求多少克CO2中会有6克碳?
(3)求多少千克尿素[CO(NH2)2] 与158kg的碳酸氢铵含氮量相等。
活动三 用元素质量分数计算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自主导学:1.缺钙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明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不足,每天还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 右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钙元素),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 )
A.0.30g B.0.60g C.0.75g D.1.50g
2.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祸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其含氮量高,且目前国际上又通用“测氮法”标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于是一些不法商人就将其混入奶粉中以“提高”奶粉的品质。
(1)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 。
(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3)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若不法分子在某品牌奶粉1袋(400 g)中加了1 g三聚氰铵,相当于增加了 g蛋白质。
(4)该事件后,许多人 “谈化学物质色变”。请从“化学物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一句话即可) 。
【总结、反思、提升】
已知某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求:(1)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Fe2O3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
(3)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4)50克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
(5)50克 Fe2O3与多少克 Fe3O4含铁元素的质量相等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3 物质的组成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混合物计算中正确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用元素质量分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元素质量分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元素质量分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旧知回顾】
小明同学打算给自家菜园的蔬菜施用氮肥,原计划用2.4kg硝酸铵(NH4NO3), 现改用某尿素化肥(该化肥外包装袋上的说明如下图所示),需用这种尿素 kg,才能保证施用的氮元素质量与原计划相当
【新知导学】
农村经常使用氮肥硝酸铵化学式NH4NO3,经过测定含氮量为37%,已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该化肥中可能混有下列物质中的哪种氮肥( )
A.氯化铵(NH4Cl) B.硫酸铵[(NH4)2SO4]
C.尿素[CO(NH2)2] D.碳铵(NH4HCO3)
【合作探究】
活动:混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
自主导学:尿素[CO(NH2)2]是一种肥效高的常用氮肥。现有一尿素样品,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3.5%,通过计算说明尿素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交流:你能算出上述氮肥中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吗?
小结:样品中纯物质的质量分数= —————————————— ╳ 100%
练习1:现测得某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求该大理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2:现测得某大理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求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总结、反思、提升】
总结:样品中纯物质的质量分数= —————————————— ╳ 100%
提升: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是构成骨胳、牙齿的重要成分。人体缺钙易产生“骨质疏松症”。一体重为60kg的缺钙病人每天除从食物中获得钙质外,常用补钙的药物有葡萄糖酸钙,其化学式是[(C6H12O6)2Ca],试根据其化学式进行下列计算:
(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该病人补充钙质0.5克,需服用的葡萄糖酸钙的质量
(4)该钙片中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教学反思】
执行标准:GB1412-99
主要成份:碳酸钙
含量:每片含碳酸钙0.75g
公司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