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3 22: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新知导入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革新,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后退居江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作家简介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话并不是王安石所说,却符合他的思想。“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三不足”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sù)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次写信劝谕,但是王安石变法决心已定,又有皇帝支持,于是司马光辞去职务离开京城隐居洛阳,时间长达15年,一心编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以示不问政事。
收件人介绍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圆木警枕
轶闻趣事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解题
《答司马谏议书》
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②“司马”:即司马光;
③“谏议”:官名,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 ;
④“书”:文体名。
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1、字音
游处 (chǔ ) 强聒(guō) 重(chóng)念
难(nàn)壬(rén)人 胥(xū)怨 怨谤(bàng)
2、成语积累
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
字音字词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私自,谦词
同游共处,交往
常常

方法,政治主张
硬在耳边啰嗦。
聒,说话声嘈杂
被(您)理解
简略
古今异义:
给您回信向上级汇报
同“辩”,分辩
又考虑到
看待,对待
指书信往来
粗疏草率。
卤,同“鲁”
同“俱”,详细地
希望
…的原因
被宽恕
缘故
即使
蒙受
【思考1】王安石在书信第一句表达了几层意思?
三层
“昨日蒙教”是礼貌性套语
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
感彩很浓,使司马光听了心里感到舒服;
急速转到“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这三层意思集中在一句话里显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不伤感情,态度坦率。
合作探究
【思考2】《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阐明写信原因和目的
①“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政见不合
②“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
变法不被理解
“具道所以”
希望得到理解
原因
目的——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特别
名义和实际
根本道理
清楚
怨恨诽谤
以为,认为
君主
法令制度
修正
负有专责的官吏
不是,不算
施行
批驳错误的言论
壬同“佞”,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本来
预先
用来…的
状后


侵夺官员的职权
与民争利
因而招致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名:名称、形式;实:实际内容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思考1】《答司马谏议书》第二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合作探究
从“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出发,反驳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这是批驳对方的出发点。
1.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受命于人主”,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朝廷”,抬出皇帝作为挡箭牌,使对方无话可说。
2.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且在封建时代,“先王之政”具不可动摇性,王安石以此为理论根据,在舆论场几乎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3.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变法根本出发点是正确的。
4.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而来进谏的都是奸佞小人,说的都是歪理邪说,“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5.最后驳“怨诽之多”:却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思考2】王安石反驳了司马光的哪些观点?怎么反驳的?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吵闹、叫嚷的样子
不是只有
计划
考虑适宜
认为正确
值得反悔的地方
抵制,斗争
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顾念,忧虑
附和世俗
献媚讨好
皇上

宾前
缘故
因为
得过且过
考虑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名作动,施加恩惠
①名作动,做;
②“事”是名词
愿意领教的。知:领教
没有缘由
见面
不胜
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仰慕
成法
意谓私心不胜仰慕,旧时写信的客套话。
状后
①“人习于…汹汹然”交代变法原因——“人习于苟且”“士大夫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所以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 。
②“盘庚之迁…可悔故也”用盘庚迁都的事实,说明反对者之多并不表明措施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得是对的,就没有退缩后悔的必要。“盘庚之迁”连百姓都反对,尚且未改变计划,而当前变法,只遭受到了士大夫中保守势力反对,就更没有退缩之理。从而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增强说服力。
③“如君实责我…所敢知”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字面上是说自己不敢听闻“不作为”“墨守成规”这样的字眼,实则反讽司马光等保守派不作为,因循守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
【思考1】《答司马谏议书》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合作探究
盘庚迁殷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
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叔侄之间、兄弟之间等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不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盘庚迁都
①“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
②“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
③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④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
【思考1】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
合作探究
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列出依据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出有利的依据,说明不是自己个人的行为,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是合理合法的。
③举出史实反驳。如“盘庚之迁”。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所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明确有力,言简意赅。
【思考2】王安石的说理方法多样,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1.谦辞:
①“某”“区区”常用在书信或对话中,表示谦称,“我”。
②“窃以为”是谦虚表达观点的方式。
③“见察”“见恕”“见教”,见+动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2.敬辞:
①古人在书信中,称字表达对平辈或长辈的礼貌和尊敬。司马光,字君实。王安石在文中5次以“君实”称呼司马光。
②“蒙”意为承蒙。文中出现3处“蒙”。
③“上报”即回复您。
【思考3】作为一封书信,本文的开头和结尾中有部分谦敬辞用得委婉得体,请找出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文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所加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
明晰主旨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沛公起如厕
故不如也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春风不度玉门关
崔久堂前几度闻
计划
考虑
准则

量词,次、回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冀君实或见恕也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夜缒而出,见秦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被动
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看见
拜见
同“现”,表现


假如
去往到
及,比得上
或者
知识积累
1. 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
2. 古代常用谦称
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辞。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辞。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文化常识
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明确: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发挥想象,合理即可。)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