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亚洲的自然环境 基础填图+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亚洲的自然环境 基础填图+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03 22:58:02

文档简介

6.2 自然环境(基础填图 +同步练习)
I 基础填图
读下图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E ,F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G ,H ,I ,J ,K 。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L ,M ,N ,0 ,P , Q ,R ,S ,T 。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E , F ,G ,H ,I 。
(2) E 地区气候特点是 ;
G 地区气候特点是 。
(3) 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4) 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 。
II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亚河河流众多,地形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 . ①地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A .伊朗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德干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2 .数码所示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 . ②河 B . ③河 C . ④河 D . ⑤河
3 .亚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 .由北部流向南部 B .由东部流向西部
C .由四周向中部汇聚 D .由中部向四周分流
读“亚洲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 .亚洲和欧洲同处亚欧大陆,两大洲的分界山脉 A 为( )
A .大高加索山脉 B .阿尔泰山脉
C .乌拉尔山脉 D .落基山脉
5 .据图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为( )
A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四周高,中部低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中部高,四周低
6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状态为( )
A . 自南向北注入大洋 B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 . 自北向南注入大洋 D .呈向心状流向大陆中部
7 .亚洲幅员辽阔,拥有许多“世界之最”,比如( )
A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B .陆地表面最低处——里海
C .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D .“世界屋脊”——巴西高原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8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气候中在亚洲东部地区最显著的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9 .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下列几组组合是关于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②气候干旱③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⑤降水稀少
A . B.
C . D.
10 .图中甲区域的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气温低 B .海拔高,气温低
C .气候炎热干燥 D .气候过于湿热
2018 年 4 月 8 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博鳌 亚洲论坛成立 17 年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推动亚洲合作、提升亚洲影响力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读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图示来看,亚洲的( )
A .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 B .东面濒临太平洋
C .北面濒临印度洋 D .南面濒临北冰洋
12 .亚洲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可以判断出亚洲的地势( )
A .东部高,西部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四周高,中间低 D .中部高,四周低
13 .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B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C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海洋性特征显著 读亚洲大陆沿 30。N 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恒河平原 大西洋
B .青藏高原 阿拉伯高原 恒河平原 太平洋
C .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大西洋 D .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太平洋
15 .受地形、地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 .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B .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 C .温和湿润,气候带纵列分布
D .炎热干燥,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描述中,与亚洲气候特点不符的是( )
A .气候类型多样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 .季风气候显著 D .无地中海气候
17 .受夏季风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 .旱涝 B .寒潮 C .霜冻 D .沙尘暴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地域十分辽阔, 自然环境差异大。读“亚洲气候分布图 ”(图 1)及“亚洲某地 生活景观图 ”(图 2),完成下面小题。
18 .据图 1 可知,亚洲气候分布特点是( )
A .西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B .南部三大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 .热带气候类型齐全
19 .亚洲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
①类型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②季风气候显著,农业生产不稳定
③北亚气候寒冷,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④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 .图为亚洲某地的生活场景图,该地最有可能分布的气候区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解答题
21 .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跨 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北热量差异 (大/小)。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 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等特点。
(2)B所在的地形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高原。C是 山脉,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之一。
(3)⑦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名称是 。
(4)亚洲东南部有世界最大的群岛,名称是 。
22 .亚洲有三家环球影城,分别在中国北京、日本大阪和新加坡。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大环球 影城所在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加坡属于 (气候类型),从纬度位置看,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附近。
(2)由图可知,北京气候特征可描述为夏季 ,冬季 。
(3)比较北京和大阪两地的气候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并解析造成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
(4)来自北京的初中生小明,寒假期间赴新加坡环球影城旅游,需要准备下图那些物品?请说明这样选择的 理由。
23 .下图为亚洲示意图和沿 30°N 线、80°E 线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 沿 30°N 线亚洲地形剖面图
乙 沿 80°E 线亚洲地形剖面图(局部) 【面积最大 地形复杂】
(1)亚洲是跨 (经度/纬度)最广的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南、北半 球中的 半球。
(2)沿着 30°N 线,关于亚洲的地形地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的海拔低于 3000 米 B .高原地形比例最高
C .四川盆地比印度河平原海拔低 D .平原地形西部最广
(3)甲、乙地形剖面图反映出的亚洲地势特点是 。 【历史悠久 多彩文明】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 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 积淀成深厚文明。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解析亚洲发展农业文明的优势,完善结构图。
① ; ② ; ③ 。6.2 自然环境(基础填图 +同步练习)
I 基础填图
读下图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E ,F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G ,H ,I ,J ,K 。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L ,M ,N ,0 ,P , Q ,R ,S ,T 。
【答案】1. (1)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 伊朗高原
(2)喜马拉雅山脉 昆仑山 天山 大兴安岭 乌拉尔山
(3)地中海 巴伦支海 日本海 阿拉伯海里海 贝加尔湖 盂加拉湾 鄂霍次克海 黑海 咸海
(4)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黑龙江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E , F ,G ,H ,I 。
(2) E 地区气候特点是 ;
G 地区气候特点是 。
(3) 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4) 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 。
【答案】(1)极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
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高原气候
(2)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夏季炎热下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海洋性气候
II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亚河河流众多,地形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 . ①地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A .伊朗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德干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2 .数码所示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 . ②河 B . ③河 C . ④河 D . ⑤河
3 .亚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 .由北部流向南部 B .由东部流向西部
C .由四周向中部汇聚 D .由中部向四周分流
(
【答案】
1

B 2

D
3

D
【解析】
1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
3/4
,全洲平均海拔
950
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地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
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之称。故选
B

2
.读图可知,

是恒河,

是长江,

是印度河,

是鄂毕河,由于鄂毕河流经亚洲北部,纬度高,冬
季漫长而寒冷,结冰期长,
D
正确,
ABC
错误。故选
D

3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
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所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故选
D

读“亚洲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
4 .亚洲和欧洲同处亚欧大陆,两大洲的分界山脉 A 为( )
A .大高加索山脉 B .阿尔泰山脉
C .乌拉尔山脉 D .落基山脉
5 .据图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为( )
A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四周高,中部低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中部高,四周低
6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状态为( )
A . 自南向北注入大洋 B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 . 自北向南注入大洋 D .呈向心状流向大陆中部
7 .亚洲幅员辽阔,拥有许多“世界之最”,比如( )
A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B .陆地表面最低处——里海
C .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D .“世界屋脊”——巴西高原
(
【答案】
4

C
5

D
6

B
7

A
【解析】
4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C
符合题意,
A
错误;阿尔泰山在我国,落基山脉在
北美洲,排除
BD
。故选
C

5
.亚洲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中部多为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四周多为海拔较低的平原。因此,
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故选
D

6
.亚洲河流流向受亚洲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影
响,
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由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海洋的特点。故选
B

7
.最深的湖泊
——
贝加尔湖,
A
正确;陆地表面最低处
——
死海,
B
错误;水量最大的河流
——
亚马孙河
在南美洲,
C
错误;

世界屋脊
”——
青藏高
原,
D
错误。故选
A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
8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气候中在亚洲东部地区最显著的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9 .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下列几组组合是关于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②气候干旱③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⑤降水稀少
A . B.
C . D.
10 .图中甲区域的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气温低 B .海拔高,气温低
C .气候炎热干燥 D .气候过于湿热
(
【答案】
8

B
9

A
10

B
【解析】
8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亚洲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自南向北依次分
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
正确。地
中海气候分布在亚洲西部,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
在中部,
ACD
错;故选
B

9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所以来自
海洋的湿
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故
A
正确,故选
A

)
(
10
.甲区域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世界第三极之称,人口稀少,故选
B

)
2018 年 4 月 8 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博鳌 亚洲论坛成立 17 年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推动亚洲合作、提升亚洲影响力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读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图示来看,亚洲的( )
A .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 B .东面濒临太平洋
C .北面濒临印度洋 D .南面濒临北冰洋
12 .亚洲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可以判断出亚洲的地势( )
A .东部高,西部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四周高,中间低 D .中部高,四周低
13 .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B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C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海洋性特征显著
(
【答案】
11

B
12

D
13

D
【解析】
11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邻北冰洋,南
邻印度洋,西部隔着乌拉尔山
-
乌拉尔河
--
大高加索山脉
-

耳其海峡跟欧洲相邻,
B
正确,
ACD
错误,故选
B

12
.读图可知,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注
入太平洋,西南
部的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
、山地,呈放射状流
入四周的海洋。故选
D

13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A
正确。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
典型,
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独有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
正确。亚洲
大陆面积广阔, 气候多样,分布最
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正确。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大陆性气候
显著,
D
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
D

)
读亚洲大陆沿 30。N 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恒河平原 大西洋
B .青藏高原 阿拉伯高原 恒河平原 太平洋
C .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大西洋 D .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太平洋
15 .受地形、地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 .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B .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 C .温和湿润,气候带纵列分布
D .炎热干燥,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
(
【答案】
14

D
15

B
【解析】
14
.结合亚洲地形分布图,读图
可知,甲是阿拉伯高原,乙是青藏高原,丙是印度河平原,丁是
太平洋。根据题意,故选
D

15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是温带大陆性气
候,故选
B

)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描述中,与亚洲气候特点不符的是( )
A .气候类型多样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 .季风气候显著 D .无地中海气候
17 .受夏季风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 .旱涝 B .寒潮 C .霜冻 D .沙尘暴
(
【答案】
16

D
17

A
【解析】
16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
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
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没有海洋性气候,但有地中海气候,
A
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7
.受夏季风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当夏季风势力强的
年份,它从南向
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
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
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寒潮、霜冻和沙尘暴
多是由于受冬季风的影响
导致,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地域十分辽阔, 自然环境差异大。读“亚洲气候分布图 ”(图 1)及“亚洲某地 生活景观图 ”(图 2),完成下面小题。
18 .据图 1 可知,亚洲气候分布特点是( )
A .西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B .南部三大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 .热带气候类型齐全
19 .亚洲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
①类型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②季风气候显著,农业生产不稳定
③北亚气候寒冷,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④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 .图为亚洲某地的生活场景图,该地最有可能分布的气候区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
【答案】
18

C
19

A 20

D
【解析】
18
.亚洲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故
A
错;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故
B
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故
C
正确;没有热带草原气候,故
D
错,本题选
C

19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季风气候显著,农业生产不稳定,北亚气候
寒冷,热量是农
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故
①②③
正确,西部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水源短
缺,故

错,本题选
A

20
.从图中建筑可知为高脚屋和热带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和热带
雨林区,图中

符合,故
D
正确,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属于热带沙漠气
候,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这种建筑和植被,故
ABC
错,本题选
D

)
二、解答题
21 .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跨 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北热量差异 (大/小)。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 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等特点。
(2)B所在的地形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高原。C是 山脉,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之一。
(3)⑦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名称是 。
(4)亚洲东南部有世界最大的群岛,名称是 。
(
【答案】
(1)


温带大陆性
(2)
青藏
乌拉尔

(3)
贝加尔湖
(4)
马来群岛
【解析】(
1
)从纬度位置上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南北跨
越了

五带


的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个温度带,南北热量差异大
。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分布着面积最广的温带
大陆性气候。亚洲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的东部,东面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因海陆热力差异大,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

2
)读图可知:
B
所在地形区是被称为

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青藏高
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欧洲
与亚洲大陆相连,构成亚欧大陆,该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C
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山
脉之一。

3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4
)马来群岛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
22 .亚洲有三家环球影城,分别在中国北京、日本大阪和新加坡。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大环球 影城所在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加坡属于 (气候类型),从纬度位置看,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附近。
(2)由图可知,北京气候特征可描述为夏季 ,冬季 。
(3)比较北京和大阪两地的气候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并解析造成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
(4)来自北京的初中生小明,寒假期间赴新加坡环球影城旅游,需要准备下图那些物品?请说明这样选择的 理由。
(
【答案】
(1)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2)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3)
气温方面
:
大阪冬季气温比北京高或气温年较差比北京小;降
水方面
:
大阪年降水量比北京多或雨季时间比
北京长;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4)
雨伞,选择雨伞的原因是
:
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寒假期间降水丰富,需要带好雨
具;
不选择羽绒服、防寒帽和雪地靴的原因是
:
寒假期间,新加坡平均温度在
20
摄氏度以上,不需要御寒的衣物。
【解析】(
1
)读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新加坡属于热带雨
林气候,从纬度位置看,该气候类型主要分
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
)读北京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气候类型主
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

3
)读大阪和北京的位置和两地气温和降水图比较可知,两地都位
于亚洲东部,北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大阪位于日本的本州岛上,日本四面环海,受海洋的
影响大,北京位于亚欧大陆上,受陆地影响较大,所
以大阪降水比北京多,气温年较差较北京小,因此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
因素是海陆位置。

4
)读新加坡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新加坡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多雨,所以到新加坡旅游不需要带羽绒服、
防寒帽和雪地靴,需要带雨伞。
)
23 .下图为亚洲示意图和沿 30°N 线、80°E 线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 沿 30°N 线亚洲地形剖面图
乙 沿 80°E 线亚洲地形剖面图(局部) 【面积最大 地形复杂】
(1)亚洲是跨 (经度/纬度)最广的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南、北半 球中的 半球。
(2)沿着 30°N 线,关于亚洲的地形地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的海拔低于 3000 米 B .高原地形比例最高
C .四川盆地比印度河平原海拔低 D .平原地形西部最广
(3)甲、乙地形剖面图反映出的亚洲地势特点是 。 【历史悠久 多彩文明】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 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 积淀成深厚文明。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解析亚洲发展农业文明的优势,完善结构图。
(

;

;


【答案】
(1)
纬度


(2)B
(3)
中部高,四周低
(4)
北温
热量
河流
【解析】(
1
)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纬度范围约是
10°S 80°N
;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是世界面积第一大洲。

2
)沿着
30°N
线,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
4000
米,有

世界屋脊

之称,
A
错误。沿着
30°N
线,高原地形
比例最高,包括青藏高原、伊朗高原等,
B
正确。四川盆地比印度河平原海拔高,
C
错误
。平原地形东部最
广,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错误。故选
B


3
)甲、乙地形剖面图反映出的亚洲地势特点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边缘。

4
)读图可知,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多,主要位于

北温带,

热量较充足,均在

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所以亚洲的农业文明发展,形成很多世界文明
古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