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五)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经·关雎》)
2.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诗经·蒹葭》)
3.停杯投箸不能食,□□□□□□□。□□□□□□□,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5.今诸生学于太学,□□□□□□□□,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尽诗人翘首期望,默默无语,饱含对友人的牵挂祝福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的诗句是:□□□□□□□,□□□□□□□。
8.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的雷庆瑶,3岁时被电击失去了双臂,她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做饭、写字、缝补衣服、游泳、绘画、绣花。后创建公司,向玉树灾区捐款,获“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来源:21cnj*y.co*m】
上联:断臂天使自强自立创生命奇迹
下联: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出处:21教育名师】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版权所有:21教育】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曹刿论战》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人名)所作(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 (2)小惠未徧 ( )
(3)小大之狱 ( ) (4)望其旗靡 ( )
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应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白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什么作用?(2分)
13.鲁庄公虽然平庸,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请概括写出鲁庄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3分)
(二)课外文言文(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彭思永幼时,旦起就学,得金钏于门外,默坐其处。须臾①,亡钏者来,物色审之良是②,即付之。其人欲谢以钱,思永笑曰:“使③我欲之,则匿④金矣。”始就举⑤,持数钏为资,同举者过之⑥,出而玩,或坠其一于袖间,众为求索,思永曰:“数止此耳⑦。”客去,举手揖,钏坠于地,众服其量。21*cnjy*com
注释:①须臾:不久,一会儿。②物色审之良是:盘问了一番,那只金钏果然是他的。③使:假使。④匿:藏。⑤就举:初去赶考的时候⑥过之:去看望他。⑦数止此耳:原来只有这个数目。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旦起就学( ) ②众为求索( )
15.宋朝的彭思永27岁考中进士,以后官职步步登高,这些都离不开其才能和人品,短文写了有关他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16.阅读全文,说说彭思永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三双鞋
纳张元
①父亲很少穿鞋,几乎打了一辈子的赤脚。
②我老家的山民们几乎都不穿鞋。一方面是大家都很穷,穿不起鞋,但主要原因还是穷山恶水,山高路险,有些也穿不成。那山陡得猴子过山淌眼泪,岩羊下山滚皮坡。一条草绳一样细细 的小路,弯弯曲曲地挂在壁陡的山腰上,行人像壁虎一样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移动,稍不留心,脚下轻轻一滑,人就像鸟一样在峡谷中飞起来,一 直飞下万丈深渊。据说有一年来了两个下乡干部,他们把鞋子挂在脖子上,右手拿树叶遮挡在外面,说看下面又陡又深头晕。他们左手扶在岩壁上,脚摇手抖地碎步挪动,好不容易进了山寨,开始宣讲脱贫致富法宝。讲了半天,山民们两眼呆滞,面无表情。下乡干部有些生气:我们好心教你们致富绝招,你们这是啥态度?山民们这才木讷地说,你们说的这样买进来那样卖出去的法子根本行不通。我们买一头小猪背进来,喂大以后就再也背不出去了。两个下乡干部一下子呆了,其中一个推了推眼镜,用毛笔在一块绝壁上写下“革命到此止步”六个大字,还在后面打了三个感叹号,然后就打道回府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来这里下乡。
③在这样危险的山路上行走,打赤脚是最稳妥的。父亲从小就赤脚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走,他那双有些变形的赤脚,青蛙一样抠贴在陡峭的山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沉稳而有力,风里来,雨里去,不知不觉就走成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该说媳妇了。在媒人的引领下,我父亲背着烟酒糖茶到我母亲家来提亲了。按照当地风俗,女方如果不同意婚事,会请媒人将烟酒糖茶原封不动地退还给男方家。而我父亲收到的是一双草鞋。我母亲亲手编的草鞋。我母亲应该给父亲做一双布鞋,但那个年头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包括针线都要凭票购买,更不要说棉布了。虽然只是草鞋,母亲却很用心,编得很精致,两只鞋上还编了两条龙缠绕在上面,龙头在鞋鼻子处,龙尾一直蜿蜒到鞋后跟。尽管多年后,我父亲非常肯定地对我说,那两条龙一点都不像龙,倒很像两条蛇,但还是能看出我母亲的手艺不错,针线活肯定也错不了。我母亲说龙编成了蛇样不赖她,主要是她只见过蛇,没有见过真正的龙长什么样子。我父亲拿到草鞋时,欣喜若狂,急不可耐地将鞋穿上,但那鞋一点都不好穿,那一天就磨了一脚的血泡;第二天,脚趾、脚背、脚后跟到处都在流血;第三天,我父亲的双脚肿成了馒头,双腿肿得像柱子,连地都下不了。看着红肿的双脚,再 看看那双血迹斑斑的草鞋,父亲很生气,顺手就将它扔进了火塘。随 着一阵浓烟和熊熊大火,那双草鞋顷刻间化为灰烬。
④我母亲过门很久以后才知道,她精心编织的定情之物早已被我父亲付之一炬,她十分生气,跟我父亲大吵了一架。父亲怪母亲太笨,编得草鞋一点都不合脚,害得他跛了十几天,白耽误了很多工分。母亲则骂他那双“熊掌”根本就不是人脚,不配穿人的鞋子。骂归骂,母亲还是东拼西凑,找针线,积攒碎布,打裱布,纳鞋底,缝鞋帮,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给父亲做了一双真正的布鞋,而且是比照着父亲那双箕张得变形的“熊掌”做的。父亲穿上后,在火塘边走来走去,十分惬意,最后下结论说:“嘿,这才是真正的鞋子。”说完后,脱下鞋,用袖子擦去鞋底上的泥土,拍了又拍,吹了又吹,然后小心地压在枕头下面,再也舍不得穿。到过年时,母亲提醒我父亲说,过年了,把新鞋拿出来穿上吧,到亲戚家串门子也有面子。父亲小心地翻开枕头,一下子傻眼了:那双布鞋早就被老鼠啃成了一堆碎步。父亲心疼得不断地咝咝直吸凉气,对着那堆碎布,咬牙切齿地骂了许多脏话。
⑤我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在城里找了女朋友。结婚之前,我特意买了一双皮鞋带回去,让父亲穿着皮鞋来参加我的婚礼,还一再叮嘱说,千万不能光着脚来,让城里人笑话。婚礼那天,父亲来了,皮鞋倒是穿来了,只是弄得他一脸的苦瓜样,走路一颠一拐,甚是滑稽。那段漫长而又崎岖的山路,让他的脚磨出了好几个不小的血泡。“以后别给老子买皮鞋了,既折磨人又浪费钱!”父亲拉下脸说,走的时候却还是硬撑着穿上那双皮鞋,一颠一颠地离开了。回到家后的父亲很少再穿这双皮鞋。吸取布鞋被咬的教训,父亲不敢再将皮鞋藏到枕头下,而是把它锁进木柜里,还隔三差五地打开柜子检查。后来,眼看着皮鞋一天天长毛了,父亲一下子慌了:这兔崽子给我买的什么鞋,这不是又要霉烂了吗?我听说后,告诉父亲,是他的木柜子不通风,皮鞋要经常拿出来晒太阳,还要擦鞋油。以后,父亲就多了一项家务活:每隔十天半月,就要拿出他的皮鞋来擦油晒太阳。一边擦一边骂骂咧咧,说我是败家子,几年来,已经费掉他好几管鞋油了,真是青菜盘出肉价钱,拴牛的绳子比牛还贵。不过,骂归骂,父亲并没有真生气,从表情看还挺受用的。母亲这样对我说。
⑥去年,古老的山寨不仅通了水,通了电,还通了公路。父亲的皮鞋终于不用再锁在木柜子里了,最近父亲打来电话,而且听父亲电话里的意思,皮鞋已经快被他穿烂了。我很高兴父亲终于主动打电话跟我要鞋穿了。他一再叮嘱我要买真皮的,不要人造革的,寨子里一些人图便宜,买人造革的皮鞋穿,脚臭得很,喝酒时连伴都找不上。我说你那边怎么乱哄哄的,父亲说你二叔家盖新房我来做客呢。怪不得父亲的话不仅有了醉意,还明显有显摆的成分。不过,我从父亲的话里听出来,山寨里穿皮鞋的已经不止他一个人了。
⑦不知道当年下乡干部题写的“革命到此止步”几个大字还在否?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1)挪动( )(2)木讷( )(3)灰烬( )(4)积攒( )
18.河北栾川县有个抱犊山,传说该山得名是山民抱着牛犊上山,等牛长大了就再也无法下山了。史载韩信当年再次屯兵,此寨之险要可见一斑了。请找出本文中与此传说表达的内容相类似的句子。“革命到此止步”,在文中点缀的颇有戏剧性,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要批驳山民的愚昧、下乡干部的武断和轻率吗?(3分)
19.按现在的电视剧来分类,有偶像剧、都市言情剧、也有年代剧,本文也算散文中的“年代剧”吧。简要说说“父亲的三双鞋”都有着怎样不同的故事?作者通过这故事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厚重主题?(4分)
20.现在的很多作品,不缺华辞丽句之无物的描写,但少有给人过目不忘赏心悦目的文字。下面这段文字或可以说是本文最精彩的段落。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加以简要的分析。(4分)
那山陡得猴子过山淌眼泪,岩羊下山滚皮坡。一条草绳一样细细 的小路,弯弯曲曲地挂在壁陡的山腰上,行人像壁虎一样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移动,稍不留心,脚下轻轻一滑,人就像鸟一样在峡谷中飞起来,一 直飞下万丈深渊。
21.父亲和母亲的话都很地道有味道,也折射反映“那个年代”的背景。如:“我母亲说龙编成了蛇样不赖她,主要是她只见过蛇,没有见过真正的龙长什么样子。”再如:“ 但还是能看出我母亲的手艺不错,针线活肯定也错不了。”但一双布鞋却“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是这样品评这两段文字的话外之音的?(4分)
22.语言或许可以分为炫彩惊艳和质朴无华两类,只要是规范的词语,有雅俗之分,但没有好赖之别,只有使用得是否得体和准确的差别。“真是青菜盘出肉价钱,拴牛的绳子比牛还贵”这两句彝族谚语鲜活无比,此处谚语说的是什么内容?父亲既然是“骂骂咧咧”的,为什么会“从表情上看还是挺受用的”呢?(4分)
23.文章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无疑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那么,若没有第一、二、七自然段,恐怕还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你认为第一、二、七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 “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24.以上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1分)
25.林黛玉为什么要夸耀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呢?(2分)
26.贾宝玉为什么要摔玉呢?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2分)
三、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 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我们往往要从中作出某种选择,此时此刻,你是果断抉择呢,还是进退两难呢?你是自己拿定主意呢,还是顺从别人的意愿呢?你选对了,还是选错了?你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吗?请以“选择”为话题,谈谈你的感悟。(不少于 100 字)
(二)作文(50分)
28.作文题目:
作文(1)为自己喝彩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中蝙蝠靠吸取动物的 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的腿上,用锋利的 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 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 可以从容的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 吸足,才满意地飞走。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 中无可奈何的死去。
然而动物学家们却认为吸血蝙蝠所 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作文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3.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5.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示例:折翅女孩愈挫愈坚铸爱心工程。
9.左丘明
10.(1)参与(2)同“遍”遍及(3)案件(4)倒下
11. 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或“民心所向”即可。
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回答。21教育网
13.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
14.① 早晨 ②找、寻找。
15.①年幼时,拾到金钏归还给失主。②与举子玩耍,丢失金钏,不承认丢失,说就是这个数目。
16.不贪财,拾金不昧;度量宽大,为他人着想。
【翻译】
宋朝有个彭思永,幼小时候有一天,早晨起来读书去,在门外面拾得了一只金钏,他就默默地坐在那个地方等着。过了一回儿。那个遗失了金钏的人果然来了。盘问了一番,那只金钏果然是他的,于是彭思永就把金钏还了他。那个人想把钱来酬谢彭思永,彭思永笑着说道。假使我的心里喜欢钱。那末就把那只金钏匿起来,不还你了。当他初初去赶考的时候。带了几只钏子当盘费。有好几个同他赶考的人。去看望他,就拿出了钏子大家一同玩着。客人里面有一个把一只钏子落在袖子里面,一班人觉得少了一只,就替他寻找,彭思永就说:“我的钏子原来只有这个数目。”并不缺少的呵。后来落钏在袖子里的客人临去,举起手来作揖。那只钏子就跌在地上了。许多人都佩服他度量的宽大。21cnjy.com
17.(1)nuó(2)nè(3)jìn(4)zǎn
18.①我们买一头小猪背进来,喂大以后就再也背不出去了。②不是,主要说明彝族山寨地理位置导致的交通极为不便利的问题。21·cn·jy·com
19.①草鞋,也是那个特殊年代定情物,严重磨脚,烧了;布鞋,舍不得穿,却被老鼠磕碎了;皮鞋也磨脚,后晾晒,打油;主动要皮鞋,而且要真皮的。②“三双鞋”是对中国山区过去、现在面貌的一种浓缩和概括,反映了生活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和变革。www.21-cn-jy.com
20.①生动、新颖、形象的拟人、比喻。②大有鬼见愁,比蜀道还难的艰难,攀岩高手猴子都怵得流泪,小路细如绳子挂在悬崖,行人如壁虎移动,人掉下去如鸟飞般。山路之险,令人胆寒。2·1·c·n·j·y
21.主要反映物质、精神生活的困难,母亲没有见过关于任何龙的画册、图片,更不要说电视了。没有条件穿布鞋,自然也就没有做鞋的实践机会。
22.①将皮鞋喻为青菜、拴牛绳,将为这双皮鞋的费心费事,不时要擦油费钱比喻为肉价和牛了。夸张地说为这双不实用的皮鞋费这么大的事,不值得。②既心疼钱,嫌麻烦,又有嗔怒的成分,但还是领受儿子的孝心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3.直接入题——是回应父亲为什么只有“三双鞋”的疑问,没有冗长的叙事和景物描写等;交代、铺垫居住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回应“革命到此止步”,表达了彝族的变迁,也是一种首尾呼应的写法。21·世纪*教育网
24.红楼梦 曹雪芹
25.林黛玉虽然心高气傲,但初到贾府,人生地疏,处处留心,因而不得不违心地夸耀。这也是谨小慎微心理的体现。www-2-1-cnjy-com
26.因为家里的姐妹都没有,神仙妹妹也没有。这体现了他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27. 评分标准:
①一等:9—10 分。表述清晰,语言流畅,即可给满分。
②二等:7—8分。表述基本清晰。
附:不足60 字,5分以下。
28.写作指导:作文(1)写作思路:①开头、结尾以外,要确定三个主要事件,以排比段的形式来布局,要把三个主要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②开头结尾句要围绕题目展开,避免跑题。③三个主要事件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选择,如:家庭、学校、社会……④作文中的事件要有贯穿起来的线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感情。2-1-c-n-j-y
作文(2)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本材料可围绕中心句“现实生活中,将你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正像那种吸血蝙蝠一样,能把强大的生命置于死地。”确定写作的中心,进行立意。具体立意有:①重视小事或小事物。②小事决定成败。③勿要因小失大。④不要骄傲自大,全面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⑤小大之辩。评分标准: 21*cnjy*com
①一等:47—50 分。主旨突出,较有文采。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等文: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D.语言富有个性。
②二等:43—46 分。主旨明确,表达清楚。
③三等:39—42 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
④四等:35—38 分。主旨不太明确,表达不太清楚。
⑤五等:34 分以下。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附:①满分不低于5%。
②跑题:30 分以下。
③没写题目:扣1分。
④抄袭试卷中的选文内容:10 分以下。
⑤100字内:不超过5分;200 字内:不超过10 分;300字内:不超过15分;
400字内:不超过20 分;500 字内:不超过30 分;550字内:不超过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