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导学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导学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15 14:04:41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预习案( 10分钟)
注:以下内容同学们在课前完成,由小组长检查批阅,对组内错误的同学进行辅导,课上由老师对部分内容指定小组进行口头展示。
据教材1-3课内容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具体原因:
二、什么是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有哪些?产生了什么结果?
三、阅读书本P65-74概括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经过、活动和意义?
探究案(约25分钟)
课前完成独立思考,课堂上小组讨论,学科组长要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做好答案的整理,推荐出本组的展示点评人员(15分钟),教师指定小组展示,未展示小组可以补充点评,教师总结(10分钟)
探究一:20世纪的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申办1916年第6届奥运会的城市有柏林、布达佩斯和亚力山大。1912年,欧洲战云笼罩,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然而“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却相信,如果把奥运会举办地设在柏林,德国人的注意力就会转到运动会上去了,可能消弥一场大战。因此,第6届奥运会决定在柏林召开。
材料二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


(钟的中间是普鲁士鹰和奥运五环) (海报的中间是纳粹标志)
材料三
材料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前,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向各成员国呼吁,在奥运会期间停止一切的敌对行动,遵守奥林匹克停战的协议。参加雅典奥运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都纷纷宣布尊重奥运停战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顾拜旦善良的愿望是否得到实现?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2)你能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在本质上说明了什么?(6分)
(3)“爱好和平,维护和平” 是一个国家承办奥运会重要条件之一。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德国慕尼黑承办1972年夏季奥运会具备了哪些“和平”方面的条件?(3分)
(4)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奥运会与战争、和平之间的关系。(2分)
探究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防止美国再次被诱使卷入战争,国会在一九三五到一九三七年间通过三个通称的“中立法”。……这三项法律禁止给予交战国贷款或其他财务援助(不论战争的原因为何),并对相关各方禁运武器(不论受害的是哪一方)。以现金购买非军用的物资,须以美国籍船只运输才可获准。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 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地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这在当时似乎决不是不可能的事——征服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
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三项中立法案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后果。(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相关史实,简述美国在参战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哪些“援助”?(6分)
(3)材料三所示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产生的影响。(5分)
训练案(10分钟)
1.下列历史文件签订的先后顺序是
①《反共产国际协定》 ②《慕尼黑协议》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④《大西洋宪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2.一位学生在整理二战北非战场笔记时写了这样一段话:“1935年德国悍然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1942年蒙哥玛利指挥库尔斯克战役,使北非战场发生转折。同年,美英联军实行代号为“霸王行动”的两栖登陆,北非战事结束。”这段文字中表述错误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反法西斯联盟的表述错误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是其正式形成的标志
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矛盾激化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C.反法西斯联盟消除了各国矛盾一致反对法西斯侵略
D.《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4.对比下列两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出的历史教训是

A.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B.各国政府和人民要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
C.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维护和平的实力
D.不能对法西斯姑息纵容,要及时制止侵略行为
5.英国历史学家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来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当时苏联的选择是
A.与英法谈判缔结同盟条约 B.独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C.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建立防御德国的“东方战线”
6.如右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甲国
支持乙国占领东欧;乙国应丙国要求,对
日本宣战;丙国则同意甲国继续保有香港。
这里的甲、乙、丙依次是
A.英国 苏联 美国
B.英国 美国 苏联
C.美国 苏联 英国
D.美国 英国 中国
7.“吾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同意对日本应予一切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即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上文应该出自
A.《联合国家宣言》 B.《德黑兰宣言》
C.《雅尔塔秘密协定》 D.《波茨坦公告》
课件9张PPT。第二次世界大战本单元课标学习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深刻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2课、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绥靖政策)
第4课、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5课、大战的扩大
第6课、大战的转折
第7课、大战的结束
第8课、大战的影响单元结构知识体系总览探究:据教材1-3课内容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1、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没有配合
2、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的推动
3、德日意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具体原因: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对外侵略扩张 1、含义:2、表现:(5)制造慕尼黑阴谋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英法没有抗议关于绥靖政策3、结果:1.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
2.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3.欧洲集体安全落空,苏联寻求自保原因根本: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直接:英美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形成经过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8.)意义:增强力量,鼓舞斗志,加速胜利关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主要活动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中苏美英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同盟国经济上互相支持;美英苏中召开高级会议,政治上互相协商合作;同盟国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探究点一:请回答:
(1)材料一中顾拜旦善良的愿望是否得到实现?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2)你能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在本质上说明了什么?(6分)
(3)“爱好和平,维护和平” 是一个国家承办奥运会重要条件之一。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德国慕尼黑承办1972年夏季奥运会具备了哪些“和平”方面的条件?(3分)
(4)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奥运会与战争、和平之间的关系。(2分)没有实现。(1分)说明仅凭美好的愿望是无法阻止战争;(2分)德国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2分)信息:纳粹德国企图控制奥运会;1936年奥运会处在纳粹德国和战争阴影之下。 说明:纳粹德国强烈的侵略性和称霸世界的企图。 清除法西斯主义,正视并且承认二战的错误,主动与其他国家和解。 战争破坏和负面影响奥运会;和平是奥运会召开的前提,和平促进奥运会的发展;奥运会推动和平的发展。 探究点二: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三项中立法案内容及其产生的后果。(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变化?结合相关史实,简述美国在参战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哪些“援助”?(6分)
由完全置身事外,到积极帮助反法西斯国家提供除参战以外的一切援助。援助:修改《中立法》,通过《租借法》,为反法西斯战争积极提供物资援助;支持苏联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参与制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军事作战计划;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反对纳粹,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4分)
(3)材料三所示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产生的影响。(5分)内容: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并禁止给予其任何形式的财物援助。非军用物资须以现金购买,并须以美国籍船只运输。(3分)后果:助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客观上不利于受侵略国家的抵抗。(2分)日本偷袭珍珠港(1分)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达到最大规模;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4分) ACCCC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