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4 15:1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
思维导图
二、课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本文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写作治学和待人接物方面的典型事例,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的两种品行——待人厚,律己严。
《驿路梨花》描述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最苦与最乐》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短文两篇》
《陋室铭》: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本文通过将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的风气与自己独爱莲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三、阅读考点
考点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常考题型】
一、整体概括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概括“××”的特征。
二、片段概括
根据文章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章围绕“XXX”写了那几件事情?
【解题思路】
1、要素提取法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段意串联法
层次划分,段意总和,连词串联
3、标题拓展法
1)抓标题中已知要素
2)填充其他要素
4、仿句法
1)注意字数限制
2)注意仿句的短语结构和句子成分。
考点2 文言文文体知识
铭: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上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一用于祝颂,二用于规戒。铭的内容有多种,有记功的,如班固的《十八侯铭》;有记宫室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铭文一般都是四字句。
说: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在写法上进究波澜起伏,言简意赅。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爱莲说》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韩愈的《马说》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张中行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甲】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乙】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丙】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⑤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⑥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文中第②段画线部分句序排列不合理,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丙】【甲】【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
2.“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中的加点词“坚决”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段中写吕叔湘先生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有何作用?
4.按叶圣陶先生对于文风的看法,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及格”了吗?请写出理由,并举例加以说明。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⑦“快看,有人家了。”
⑧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⑨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⑩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的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儿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5.文段开头写出了山的什么特征(用文中的三个词语来回答)?
6.分析文中第⑥段景物描写的特征及作用。
7.完成下面赏析。
①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赏析加点词语)
②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从修辞角度赏析)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文中第 段文字属于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B.文中对小茅屋进行了细致描写,描写的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外到内。
C.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既指自然界中的梨花处处开放,又象征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D.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塑造解放军和梨花的形象,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批注(1):以设问开头,引出“最苦的事”(或“什么是最苦的事”),使人思考。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批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批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9.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了一连串的排比设问,提出了“贫失意老”“死”这些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并一一加以否定,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第④段在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基础上来论证“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并进一步得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这一观点,水到渠成。
C.第⑥段的“卸却”责任是指尽了责任,卸下了负担;“解除”责任是指丢下责任不管,除去思想负担。
D.本文思想深刻,格调高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沁人心脾。
10.选文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起到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
B.可爱者甚蕃 缀行甚远
C.可以调素琴 素不相识
D.陶后鲜有闻 不闻爷娘唤女声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 和 “说 ”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用来述功记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炼,用韵;“说”多借一事、一物或一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类似现代杂文。
B.“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宾语前置句,意思是“有何陋”。
C.两文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文本【甲】借赞美莲,表达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人生态度;文本【乙】通过赞美陋室,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D.文本【甲】最后以感叹的方式含蓄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13.将两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你认为刘禹锡是像“莲”那样的君子,还是像“菊”那样的隐士呢?请结合《陋室铭》中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过这样的老师
陈志华
①我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整整8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全体同学寄宿在学校,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从尸体堆里逃生,又从日本侵略者细菌战造成的肺鼠疫大流行中幸存下来。我们年纪小,不懂事,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肩膀上担着多么沉重的担子!
②我敬仰的老师中,包括常常要批评我不肯开口唱歌的音乐老师。您想,在那种艰难危险的日子里,我们居然还有音乐课,而且上课还有风琴。有一次土匪突袭,我们仓卒出逃,两位农民抬着那架风琴,女音乐老师紧紧跟在后面,一瘸一拐地在山路上跋涉,自己只背出来个小包裹。
③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一般都最重视语文课。语文老师大多比较年长,地位比较高,担当着各年级的“级任导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班主任”。简单地说,老师不仅仅是做了一名教员,还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我们都住在祠堂里或者庙宇里,宿舍没有门也没有窗,山区冬季很冷,天天晚上,身为级任导师的语文老师都要来查铺,摸摸我们的手脚,拂去被面上的一层积雪,掖紧被角。春天雨多,偶然出太阳了,便来督促我们把潮湿的被褥摊到坟头上去晒。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见了,便到农民家里借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我们自己种菜、砍柴,到山上背来竹子搭房子。农民收了稻子之后,我们把地租来,在禾兜挖一锄头,塞几粒豆子进去,抓上一把草木灰,天冷之前能收一茬豆子。级任导师,也就是语文老师,总和我们一起劳作。当时,老师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
④有两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年,日本侵略者为打通浙赣铁路,占领了金华,向丽水进逼。老师们带着我们“逃难”,到了碧湖,山洪暴发,江水骤涨,不能船渡。我们几百个学生停在江边。这时候有很多很多中国军队也被阻在渡口。忽然间来了日本飞机,一批又一批,轮番轰炸、扫射。带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大喊大叫,把我们一个个按倒在公路边的水沟里。到天色昏暗的时候,屠杀终于过去。我们爬出水沟,看到一地的断肢残骸,血肉模糊,吓得两腿发软,不会走的。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这时候水势弱了一点,我们冒险过了江。我们这些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伤亡。遗憾的是,受到这样的惊吓,我们有些同学在以后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情绪不正常,时时会顶撞老师。后来回忆起来,我就想,不知有没有伤了老师的心。
⑤另一件事是,日本侵略者曾经在浙江南部放过肺鼠疫菌,造成严重的疫情。我们学校在景宁,紧靠疫区边缘,大家提心吊胆。有一天下午,我们下地给白菜施肥、松土,当晚很累,早早睡了。第二天早晨,紧挨在我右侧的同学——我们的劳动组长,竟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地铺上。那时根本没有医生,大家只好猜测他死于鼠疫。鼠疫的传染非常厉害,惟一可以采取的办法是把尸体烧掉,又把我隔离起来。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死定了,我只好坐在墙角发呆,等死。没有什么人敢走近这座小楼,但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糊里糊涂过了一个星期,我居然没有死,危险期过了,被放回班里。这时我才13岁,初二的学生,受了这么大的折磨,一头扑进老师怀里放声痛哭,老师紧紧楼住我,一起哭。
⑥老实说,60年前老师是怎样教课的,我记不清楚了,但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
⑦关于语文课上的情况,我只记得一些事儿。既然60年没有忘记,就是不应该忘记也不可能忘记的了。
⑧那也是在景宁,我们的学校“撤退”过去,请了当地一位前清举人当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止端方,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到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同学少年,不明白道理,笑他迂腐。可是他的授课终于镇住了我们的调皮。那时候没有课本,教学内容由老师自己定,上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我们动手抄下来。开学第一堂课,他也是穿戴整齐,走进教室门,庄重地看了我们一眼,缓缓转身,用非常漂亮的大字,在黑板上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忘告乃翁”。然后,低沉地朗诵起来。我们虽然还小,但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辞别父母,颠沛流离,饱尽苦难,心头郁积着仇恨和悲愤。这首诗我们以前学过,懂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嘱咐,爆发般地齐声应和,滚烫的泪珠洒满胸前。以后我们陆续又学了“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样的许多诗。对祖国,对同胞刻骨铭心的爱,对自强、对自立坚定热烈的向往,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根,哪怕天崩地裂,哪怕海枯石烂,决不能动摇。
(有删改)
1.文章③一⑤段,作者深情回忆语文老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无微不至关怀的情形,请阅读相关文字,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 老师
住在祠堂或庙宇 ①
在轰炸中逃难 把“我们”按倒在路边水沟里躲避轰炸,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
因疫情被隔离 ②
2.文章第⑧段写到的语文老师,一定让你印象深刻。请结合老师课堂内外的表现,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联系文章内容,体会第③段中“简单地说,老师不仅仅是做了一名教员,还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的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我有过这样的老师”的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车后座
张风芹
①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小的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憋了一天的眼泪再也止不住落下来,我给妹妹发了一个拥抱的表情,妹妹回复我:“姐,今天我没落泪,你一个拥抱,我的眼泪就忍不住了。”
②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
③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蜿蜒乡间的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的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曾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甜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贪吃,不知道那是父亲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就为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④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他的劳苦,还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⑤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茬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戴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⑥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道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的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却从来都不舍得咬上一口,等我吃完再塞给我。看我吃得满口流淌,不忘取笑我:“唉呀呀,这吃相,这闺女以后肯定嫁不出去了!”我才不管,骄傲地再咬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对着父亲傻笑。
⑦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酱豆……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还带这些东西,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蹬上自行车不就到了吗?”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⑧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车后座特别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至今,那辆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相依相偎,一起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⑨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
(选自《杂文选刊》2020年第1期)
1.父亲的车后座里,全是父爱故事,请概括第③段和第⑤段的车后座父爱故事。
2.请体会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埋怨”所表现的深情。
3.父爱情深,常常体现在动作、语言的细枝末节中,请从第⑥段中摘录一个体现父爱的细节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妙处。
4.文章以《父亲的车后座》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文中父亲在“我”结婚后,仍然不顾一路颠簸为“我们”送吃的,让“我”“两眼含泪”。我们所学课文《背影》中,朱自清在望父买橘时同样流下了眼泪。请说说二者的泪水中都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幽幽七里香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的效果。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3.第②段和第⑩段的画线句子都写到了“七里香”,请问有什么作用?
4.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对个人修养的关注,有人认为是抒写温暖关爱主题。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散文阅读,完成小题。
年瘦
葛闪
①以前,冬天是瘦的,年是肥的。
②春天喜欢与燕子结盟,夏天爱好和流萤拜把子,秋日找白云高谈阔论。而冬天呢,若是没有雪作为形象代言人来参与,冬天那副单薄的身子骨,实在让人感到无味。幸好,年是肥的,在形销骨立的冬日里,硬是撑起了一片丰腴。
③小时候,日子在一天天临近新年时,我们的脚尖便翘得更高,手便伸得越来越长。母亲去采购年货,带着我们的目光而去,带着我们的目光而回。吃的鸡鸭鱼肉,穿的花花绿绿的衣服,用的锅碗瓢盆、口红粉底,玩的烟花爆竹,每一件都是新的,像是刚出嫁的小娘子,红盖头一揭开,崭新的面容就惊艳了众人的眼睛。
④琳琅满目的年货里,我们最喜欢的无外乎吃的了。母亲置办好年货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抖落身上的风雪,刚一进屋,在一片欢呼声中,每个人都口中生津,眼里火热,众星拱月般把母亲围在了中间。晚上做饭时,母亲在一片热气氤氲中忙来忙去,身影被投射在土墙上,随着灯光摇曳不定。我们在旁一边假装着做作业,一边急着想把目光穿透锅盖上的热气,想把锅盖下面的每一个谜底都揭开。而母亲,总是早已识破了我们的小心思,一边笑,一边却不忍程破我们的面具。
⑤年夜饭上桌了,我们再度感叹母亲真是一个神奇的导演——豆角、猪肉、白菜、丸子、鸡蛋、羊排、鱼、香菜等,它们在母亲眼中不分主角配角,生旦净末丑,统统都上台,母亲把它们安置在一起,总能让它们活色生香,上演了一出别样的饭桌上的春晚。
⑥有时候,谁家的餐来上遗漏了一道鱼,或是一盘肉,抑或一碗羹汤……千万别担心,"串食"在等着我们哩。那时的邻居们就是热情,有的甚至提前打好招呼——我家鱼买得多了,你家今年就别做鱼了。张家牛肉买得过剩了,李家就在年夜饭的节目单上撤了牛肉,因为张家保管会地送过来。没有硬性规定,只是存在于乡邻们内心的最柔软处————记忆里的乡村,有很多东西,不经约定,自在人心。
⑦其实,将新年充实得如此饱满肥硕的,又何止于简单的吃喝呢?我们大都数人都讨厌繁文缛节,觉得太隆重反而显得见外。但敬天地人文,畏道法自然则是另一番道理了。大地与上苍之间就有隆重的仪式,譬如稻谷拔节是生命的成长,江河湖海彰显的是万物通融的力量,面对这些都要有如朝圣般的敬畏。要压岁钱的时候,老家里讲究晚辈双膝着地,面对长辈咚咚咚磕几个响头,在晨光微熹中炸出春雷,在年初中磕出个吉祥和祝福。这样的隆重,繁杂一点又何妨?若是简单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未免太过寒砂直白。拜年拜年,不拜如何成年?
⑧以前,外出打工者在未知具体归期时,用一纸家书告知会在某个日子左右回家。于是,家的团圆,便是在两地的互相盼望中展开行程。赶年的人在急躁中望眼欲穿,盼归的家人在急躁中急切等候。虽是急躁,但却是温暖。细细思忖,年在翘首以盼中,空气里到处洋溢着企盼、重逢、归属、投怀等温暖的字眼时,路程漫漫,归途迢迢那又如何?
⑨刘长卿在诗中有云:“柴门闲犬吹,风雪夜归人。”A.在漫天的风雪之中,那个归家的人呀,过千山,行万里,断车轮,换瘦马,在归期茫茫未知之中疾走快行。目光穿透风雪,双脚路破展履,你来到了篱笆墙外,在骤然而到的惊喜声中,你这厢方才泪眼婆婆,那厢早已望断天涯……而现在呢,科技早已给我们规划好行程,始发时间到站时间一目了然,经过的路线弯弯曲曲在屏幕上分外鲜明。所有的时间都变得飞快,但却又有很多的东西在不断地丢失。
⑩我害怕,害怕有一天,春节到来的时候,“恭喜发财”被红包所代替,给逝去的亲人烧一刀火纸,被扫一下二维码寄托哀思代替,亲手操刀的年夜饭完全被美团、饿了么所代替。更害怕,以前年是不厚此薄彼的,公平地在男女老少的头顶上绽放出一顶又一顶烟花,而后来,却变成头顶一团又一团的苍凉。
以前,冬天是瘦的,年却是肥的。现在,冬天越来越肥,年却瘦了。冬天与城市的灯红酒绿结了盟,而年却与冬天撕毁了几千年的契约。B.我多想穿梭到以前,若是有幸能生得一双回春妙手,为年把一把脉,触手温热,脉搏强劲。而现在呢,我们把手伸出去,摸到的却是瘦骨嶙响般的年的臂膀,脉息微弱,触手薄凉。
1.请认真阅读①—⑨自然段,分条概括作者写了哪些关于“年肥”的美好回忆。
2.本文语言生动活泼、文白兼备,请品味下列句子,感受其语言的表达效果。
A在漫天的风雪之中,那个归家的人呀,过千山,行万里,断车轮,换瘦马,在归期茫茫未知之中疾走快行。(从句式角度赏析)
B我多想穿梭到以前,若是有幸能生得一双回春妙手,为年把一把脉,触手温热,脉搏强劲。(从词语角度或修辞角度赏析)
3.文章题为“年瘦”,请简要赏析标题的作用。
4.下列选项中对文本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夏秋拟人化,“喜欢”“爱好”“结盟”“拜把子”“单薄”“形销骨立”等词使他们富有灵性、充满活力。
B.第⑩段加点词“烟花”既指过去人们为庆祝新年在天空中燃放的绚丽的烟火,又指那个时期浓郁的过年味道让每个人获得的独特的过年感受。
C.选文多处运用对比,写出以前共同的单调,物质生活的匮乏,但年过得隆重而丰富;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丰富,但过年的期待和快乐却消失了,年味越来越淡了。
D.选文的主旨不仅表明了对现在年味寡淡的失望,也蕴含着对渐渐逝去的过年的温馨气氛和隆重习俗的留恋之情。
母亲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④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⑤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⑥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⑦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⑧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⑨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⑩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1.作者说:“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阅读第一段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描写,完成表格。
描写角度 画面作用 画面内容(摘录相关语句)
听觉 表达内心感受 ①
② 再现回忆画面 ③
④ 表现生活艰难 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2.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精神品质。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3.文章题为《母亲》,但文中又写以色列的故事,还写父亲、爷爷的事,有何作用?
4.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在一次演讲中说:“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莫言的母亲有哪些方面深深的影响了他。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朝节的纪念
宗璞
①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出世的日子,为花朝节。节后十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二日,从1894年起,是先母任载坤先生的诞辰。迄今已九十九年。
②母亲在民国初年进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和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在开封结婚。
③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在昆明时我严重贫血,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五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覆在额上。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④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出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母亲用里脊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⑤母亲把一切都给了这个家。其实母亲的才能绝不只限于持家。母亲毕业于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曾任河南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算术教员。她有一双外科医生的巧手,还有很高的办事能力。
⑥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6年,母亲做居民委员会工作,任北大燕南、燕东、燕农、镜春、朗润、蔚秀、承泽、中关八大园的主任,曾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母亲不畏辛劳,经常坐着三轮车来往于八大园间。这是在家庭以外为社会服务,她觉得很神圣,总是全心全意去做。50年代有一次选举区人民代表,不记得是哪一位曾对我说:“任大姐呼声最高。”这是真正来自居民的声音。
⑦20世纪60年代末母亲患胆结石,经常大发作,疼痛,发烧,最后不得不手术。夜里推进手术室,父亲和我在过厅里等,很久很久,看见手术室甬道那边推出一辆平车,一个护士举着输液瓶,就像一盏灯。我们知道母亲平安,仍能像灯一样给我们全家以光明,以温暖。
⑧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仍是操劳家务,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她总是说:“你们专心做你们的事。”我们能专心做事,都因为有母亲,操劳一生的母亲!
⑨1977年9月10日左右母亲忽然吐血,拍片后确诊为肺门静脉瘤、母亲的病发展很快,人常在昏迷状态。一次她忽然说:“要挤水!要挤水!”我俯身问什么要挤水,母亲睁眼看我,费力地说:“白菜做馅要挤水。”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滴在母亲脸上。
⑩母亲没有让人多伺候,不过三周便抛弃了我们。我们围在母亲床前,眼见她永远阖上了眼睛。我知道,我再不能睡在母亲身边讨得那样深的平安感了,我们的家从此再没有春天和太阳了。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然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我和小弟连同父亲,都像孤舟一样不知漂向何方。
父亲为母亲撰写了一副挽联:“忆昔相追随,同荣辱,共安危,期颐望齐眉,黄泉碧落君先去;从今无牵挂,斩名缰,破利锁,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母亲的骨灰盒,一直放在父亲卧室里。每年春节,父亲必率领我们上香。直到1990年初冬那凄惨的日子,父母相聚于地下。
姨母任均是母亲最小的妹妹。姨父母在驻外使馆工作时,表弟妹们读住宿小学,周末假日接回我家,由母亲照管。姨母说:“三姐不只是你们一家的守护神,也是大家的贴心人。若没有三姐,那几年我真不知怎么过。亲戚们谁没有得过她关心照料?人人都让她费过心血。我们心里是明白的。”
牟决鸣先生已是很久不见了,前些时打电话来,说:“回想起在北大居住的那段日子,觉得很有意思。任大姐那时是活跃人物、她做事非常认真,总是全力以赴,而且头脑总是很清楚。”
像春天给予百花诞辰一样,母亲用心血哺育着,接引着……
亲爱的母亲的诞辰,是花朝节后十日。
(有删改)
1.作者说“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请从文中找出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完成下面表格。
角色 事件 品质
母亲 照顾患病的我 ①
妻子 ② 贤惠、耐心、无微不至
居委会主任 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 ③
亲友 ④ 贴心、认真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然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
3.文章以“花朝节的纪念”为题,有什么作用?
4.宗璞《花朝节的纪念》与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语言都平实如话,细品却觉情味各异。下面是两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比较一下,说说作品的语言风格有哪些不同之处。
像春天给予百花诞辰一样,母亲用心血哺育着,接引着……
亲爱的母亲的诞辰,是花朝节后十日。
——宗璞《花朝节的纪念》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花朝节的纪念》:
《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拜谒三苏祠
①天要黑了,我才赶来,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走向三苏园。这古茶道,是当年苏轼走的吗?当年苏轼五走古茶道,就喜欢上这里的风物人情。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还是以前就有的习惯?还是苏轼来了,更加地有了热情?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300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远远地我已经看到了莲花山,那里起了雾气。近了,才知道雾气不是来自山上,而是来自我要去的三苏园。
②三苏园好大好空旷。已经没有了什么人,容我独自站立,我的心头正起波澜。仰头看天,一轮圆月早挂在那里,云走枝头,视线迷乱。站在三苏卧眠地,就像站在一个圣殿,一个离奇的境界,没有阴森感,倒是荡漾着一种激扬豪放的气息。
③三座坟前各有一石头供台,香炉香壶,仅此而已。没有什么陪葬物,陪葬他们的,只有诗词文章。再就是不断有人来焚香,香烟袅袅,似一些话语,絮絮叨叨。有人会抓一把土去,觉得那土里有文气,使得坟永远不大。来的人都说,这样好,这样更显得近乎,生前不图地位显赫,死后更不图什么。
④这里是苏轼吗?我对你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曾经到过你的黄州,那是你生命中最难堪的一段,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但你却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留下了《寒食帖》。我还去过惠州,你在那里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虽拣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身后多少追随者,黄庭坚等四学士只是其一。今世有男人慨叹你人生突围,昂昂灵魂不屈命运;有女人直言要嫁就嫁苏东坡,将你视为多个层面可倚靠的绝好。历史就是这样,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
⑤园子里的树也怪,棵棵西南斜,都是眉县方向。山风来袭,飒飒如雨。柏叶落了一层,下面有小芽拱出,喇叭花在墙头上爬,蒲公英在夕晖里飘。还有梅园,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这都是“三苏”的喜欢。
⑥三苏园为郏县增添其文化风韵,凡来的人,无不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兴文重教,文庙修得全国扬名,文庙边上的街道,透显着大气与沧桑。不远有村,名苏坟村。这里不是“三苏”的老家,但他们喜欢“三苏”,崇敬“三苏”,把“三苏”当作自己的乡人,没事就到坟上看看,添添土,拉拉话。此地有好水,还有好泉,正合苏轼烹茶“精品厌凡泉”的要求,难怪人们爱饮茶。
⑦“三苏”来后900年里,一批批的人在这片广阔天地汲取养分,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一切似乎都让人觉得,有一条脉系在暗暗涌动。
⑧夜真的降临了,园子里更显得空阔寂静。出来时,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延绵似雄浑的江水,浩瀚千里。天空广漠,明月越来越亮,晚风流暖,飞鸟低徊,群峰如屏。“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三苏”该是在这里安享歇息的。园林上空氤氲的雾气,比我来时更浓了,让人觉得那是一种不朽的灵气,沿着那条古道,绵延经过郏县穿越洛阳西去万里。起伏的鸟儿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那叫声好亲切,多少年里都是这么亲切啊:
⑨吃杯茶,吃杯茶吧——
(文章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以及提示,完成空白内容。
2.文章第⑤段中画线语句有何妙处?请从用词的角度简要赏析。
柏叶落了一层,下面有小芽拱出,喇叭花在墙头上爬,蒲公英在夕晖里飘。
3.文章第⑧段写拜谒完三苏园后走出三苏园所见所思,已经很完整了,为何还要加上第⑨段作结,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桐花如常
①不喜欢桐花多年。
②觉得它肥俗,香气浓烈到撞人。落花时,样子邋遢。
③在我们江北,谷雨之后,桐花最盛。
④少年时居住的老宅西边,有一棵桐树,是白桐,也叫泡桐,粗壮,高大,枝叶覆满头顶天空,指手画脚。我放学回家,穿过开着无边无际紫云英的田野,老远看见我家屋西的桐花,白发苍苍地开上云天。桐花下,炊烟升起,猜想母亲一定正手忙脚乱地做饭。桐花粉紫色,浅浅的粉紫,隔着春暮的天光烟霭看去,竟像是颜料在水里化掉了,化成一团不干不净的灰白色。这样的灰白色,是薄凉的,像日子,不过节也不做喜事的乡下日子,寻常的日子。
⑤想起从前我家的那棵桐树,春暮的雨愁愁长长地下,屋外的墙角处,腐烂的树根边,都生了一簇簇的野蘑菇,肥厚的桐花花瓣铿然坠落,砸在滑腻的湿地上,混进潮腥的野蘑菇丛里,然后一起腐烂。空气里,桐花的味道又湿又重,缠绕不散,像玄奥难解的命运。夏天,算命先生坐在村口的桐树荫下,一卦一卦地算。他说人在命运里走,总也逃不掉。命运如网,缠绕不散。
⑥母亲喜欢请人算命,给家里每个人都算。一回抽牌,母亲让我抽,展开看,是个女子,骑一匹白马,又矫健又威风。图边说的什么已不记得,只记得,我是喜欢那匹马的。其实我是想骑上那匹马,逃。逃离乡村,逃离我妈妈我奶奶那样的生活和命运。我不想像一朵桐花开得那样粗陋,那样没有花的样子。花的样子应该是轻盈的,鲜丽的,香气袅袅像细细的柳丝,或者像下下停停的春暮的细雨。
⑦如果做花,我不想做一朵桐花。
⑧像逃离一场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一样,我试图以自己的不甘和倔强来逃离古旧乡村,逃离古旧的生活方式。我追随理想,试图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出门读书,风花雪月地写席慕容体的情诗……我以为我成功逃离。
⑨暮春的一个黄昏,散步,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前,竟久久流连不愿离去。那是极普通的一户农家,两层半旧的小楼,门前用竹篱笆围出一小块菜园,里面种瓜种豆房子东边,立一株高大桐树,紫色的桐花累累簇簇盛开,远看去,花开灼灼,如蒸如煮,花气熏天。房内无人,静悄悄锁了门,只有那一树桐花火辣辣地开,繁花照眼明,也庇护着小楼和院子。
⑩一块园,一树花,一户人家。静谧,安稳,寻常。寻常中透着人间烟火的亲切,和盈盈的美意。
桐花到底还是美的!
回想年少时:偌大的桐花荫下,坐着三小间覆有青灰瓦片的房子,我踩着满地的潮湿桐花去上学。那画面,隔着二三十年的光阴,现在回头看去,才看出了一种人间的简静与清美。
寻常朴素的物事中所包含的美,要过完小半生,才能懂得。就像过完小半生,才懂得,平常心的可贵。
如今,说起油菜花,说起三四月的秧田,内心会止不住地觉得亲切;看见庄稼,总感觉如遇故人。回头看人生,还是认同挖一口塘种几亩地生养两个孩子的日子,那是庄严安稳的寻常是美,朴素是美,这样的美,又极庄严原来一直不曾逃离:对抗了小半生,最后,还是喜欢桐花。逃了小半生,最后还是愿意俯身低眉,做一个母亲和妻子,做得不需要名字。
如果是花,自己还是一树桐花。在尘世之间,一花,一园,一人家。
桐花如常。一切如常。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少年的“我”不喜欢桐花:“觉得它肥俗,香气浓烈到撞人。落花时,样子邋遢”,而通读全文后,说说作者不喜欢桐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说“如果是花,自己还是一树桐花”,蕴含了怎样的人生思想?
3.从全文看,作者运用大篇幅描述了少年时家乡桐花之“俗”、之“陋”,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4.本文语言灵动清新,蕴藉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根赋
刘增山
①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②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③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树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④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⑤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⑥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粗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⑦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⑧“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⑨啊,好难刨下的根!
⑩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缝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
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呢!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地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1.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
→平静→→
2.文章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
3.作者为什么把这棵白杨称为“我心中的树”?
4.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歌唱,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啥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噢”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摔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有一种流畅自然之感。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我在店里给的是假钞。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②→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⑤⑥ 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任选两处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6.简要分析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各题。
时间不等人
毕啸南
①我出发去念大学的那一天,舅舅开车送我和我爸去火车站,村子里的街坊邻居都来送行。大家左一句叮咛右一声嘱咐,热热闹闹中,青涩的我意识到自己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些茫然,有些期待,也有些恐惧。
②妈给我准备了六大包的行李,我坚持只带一个皮箱。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她又叮嘱我爸,哪个包里有贵重的物件,路上一定要小心照看,别被贼偷了,爸站在一旁一直愣愣地点头。
③临行时,妈又要逐一把包裹拆开来检查一遍。她一边拉开一个军绿色大提包的拉链,翻着里面的衣服,一边扭着头跟我说:“你看着,这里面一共有九件毛衣和毛裤,应该够你过冬了。”我敷衍地点了点头。她便麻利地又把拉链拉上,去拆旁边的小包袱……
④来送别的三姨在旁边站着笑,少年的我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冲妈大声嚷嚷:“哎呀,你别翻了,说了不带不带,跟逃荒似的。”说着,我便转身蹿进车里。
⑤“哪里像逃荒,满嘴胡诌。”妈见我恼了,笑中有些歉意,旋即又笑哈哈地招呼着亲戚邻里。她天生一张鹅蛋脸,嵌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笑起来嘴巴像弯月挂在满是晚霞的天空中。
⑥记忆中,妈妈平日里特别爱笑,总是隔几米远就能听到她“哈哈哈”的招牌式大笑声,也不知道那些贫乏的日子中,哪里能冒出来那么多让她开心的事。
⑦车快发动了,妈突然大喊了一声:“糟了糟了,到底是忘了东西。”我和爸还在恍神中,她不知何时已经跑进了院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拎着一大袋子煮熟的花生。她一只手托着袋子从车窗递给我说:“差点就忘了。刚刚煮好的,别烫着,带着路上吃。”
⑧热腾腾的花生冒着热气,蒸得我眼前发白。妈的脸挤进了车窗里,我望着她,竟感觉有些陌生。曾经光滑的额头已藏不住淡淡的褶子,右耳的鬓边几缕青丝也已成了白发。我望着她,她也望着我。
⑨十八年来,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她,看她的脸。她的眼角已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我在她水汪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泪眼汪汪的少年。
⑩爸说:“走吧,时间不等人。”
车终究还是开动了。
我坐在车里,整张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目光透过车窗看妈离我远去,越来越远,她的身影越来越小,我有些困惑,有些懊恼,妈怎么突然变得这样矮小了呢?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见她,我才意识到,远去的人原来是我啊,而她只是停留在了原地。
下了大车,爸送我入校,等我安顿好,天已经渐渐暗了,落日刚刚垂入山间,几颗淘气的白星已经急不可待地在湖蓝色的夜幕上眨着眼睛。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我送他到校门口的路上,他似乎又想起了些什么,拐弯去了学校的超市,给我在大学刚刚认识的舍发一人买了一袋苹果,挨个放在大家的桌子上。
在我念大学以前,我与父亲很少交谈,每次放学一回家,我最常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
爸性格内敛,常常沉默,我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在想什么。来的路上,我们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老式的火车晃晃荡荡,一直摇晃了七个小时,我与他也就这样彼此沉默了一整夜。
送父亲去校门口的路上,我们依然沉默。那条校园里的小路,我们却走了很久很久。第一次,对父亲,对眼前的这个男人,我心里涌动着一股巨大而微妙的情绪,我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我和父亲走在校园的路上,他在前,我在后。路并不长,再放慢步子也有终点。送我爸到了校门口,我仍只是缓缓吐出几个字:“爸,路上注意安全。”
爸说:“你先回去吧,我在这儿看着你回去再走。”
我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只能先转身往回走,一转头,泪就“吧嗒”掉下来了。
走了几步,我停下往回看,爸依旧在那儿站着,穿着卡其色的夹克,宽宽的黑色裤子,擦得锃亮的黑皮鞋,那是他为了来送我上大学而特意添置的新行头。他一动也不动,我突然有些逃离般地加快脚步往学校里跑,不敢再回头。似乎走了好久好久,我忍不住再次回望他,只见父亲还在那里,只是,他已经变成一个很小很小的人了,我已看不清楚他的模样。
这个男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天地,头顶的日月,远望的山海。而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只是我的父亲,一个正在老去的男人。
这一次,是我送父亲,但最后远去的依然是我,停留在原地的,还是父亲。
(1)请按照时间顺序,将下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妈妈忙碌,检查叮嘱→②→送别父亲,掉下眼泪
(2)请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天已经渐渐暗了,落日刚刚垂入山间,几颗淘气的白星已经急不可待地在湖蓝色的夜幕上眨着眼睛。(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选文的标题“时间不等人”有哪些含义?
(4)第⑩段写道:“我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只能先转身往回走,一转头,泪就‘吧嗒’掉下来了。”请分析文中的“流泪”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四、
1.B 2.“坚决”一词突出了叶圣陶先生对写文章用普通话的坚定态度,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做学问时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待人宽厚的品质,表达了作者的钦佩(或:赞美)之情。 3.运用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通过吕叔湘先生自述受到叶圣陶先生描标点影响一事,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或:衬托)叶圣陶先生认真严谨、待人宽厚的特点,表达对叶圣陶先生的敬重之情。 4.及格了。因为张中行的这篇文章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示例一:张文平易自然,如“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运用口语,如家常对话,非常自然。示例二:鲜明简洁,如“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语言干净,一个“才”字鲜明传神,写出了叶圣陶先生的宽厚待人。
【解析】1.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完整浏览这几句话,可知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记叙叶圣陶先生送客时的情形。
结合[甲]“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可知,这里是“送到大门外”,应该放在第一处;结合[丙]“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里是“告别”时候的情形,应该放在第二处;结合[乙]“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中的“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可知,应该放在第三处。即顺序是[甲][丙][乙];
故选B。
2.本题考查语言赏析。
“坚决”的本义是意志确定不移,不犹豫。结合第①段“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以及“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可知,“坚决”在句中表示的是叶老在写文章时毫不犹豫地,坚定不移地用普通话。他写文章用普通话,是为了让大家能看懂。这一行为表现了叶老做学问认真严谨,待人态度宽厚的特点。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叶老的赞美钦佩之情。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第①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可知,这里提到了吕叔湘先生说的一件事。他看到叶先生在描一篇文章的标点,于是受了教育,以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这是对叶老的侧面描写。这件事中,表现了叶老认真严谨的特点。他亲自为吕叔湘修改标点,而不是批评,又体现了他待人宽厚的特点。作者在文中提到这件事,表现了他对叶老的敬重与钦佩之情。
4.本题考查文章语言分析。
首先明确观点:及格了。结合第④段“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可知,叶圣陶认为写文章语言要口语化、平民化,要简洁,要有重点。张中行的这篇文章,写了四件有关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事情,语言平易自然,简洁不烦琐。如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使文章平实朴素。
示例一:第③段“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运用口语,如家常对话,非常自然。
示例二:第②段“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语言简洁扼要,写出叶圣陶在文字学问、日常交往等方面宽容待人的特点。
示例三:第②段“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语言干净,“一定还是”“三道门,四道台阶”“才”等词语生动传神,写出了叶圣陶先生的宽厚待人。语言干净,鲜明简洁。
5.好大、起伏、陡峭 6.幽静、优美。 营造出美丽的意境,烘托出作者舒适,惬意的心情,暗示了下文故事的情节。 7.①“厚厚的稻草”“装满了水”“清凉可口”等词语,突出了主人的细心、周到和热情,表现了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②“撵”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此时的惬意和心中的感激。 8.D
【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①段“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可概括为:好大,起伏;
根据②段“这么陡峭的山……”可概括为:陡峭。
6.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通常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等。
第⑥段写月光下的梨树林,月光淡淡,树林忽明忽暗,夜风清凉,花瓣轻落,这是一幅幽静、优美的景色。这里幽静、优美的景物描写衬托出人物惬意的心情,暗示下文遇到房子的情节。
7.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厚厚的稻草”“装满了水”“清凉可口”等词语,写出屋内的景象,突出小茅屋主人为了解除过路人的饥饿疲劳,准备了齐全的物品,可见主人想的周到细致,更能表现出小茅屋主人细心、热情,暗含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雷锋精神的赞美。
②“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撵”字将火、米饭和洗脚水,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搭配“温暖、米饭和滚热”几个形容词进行了具体描绘,更能表现出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带给“我们”温暖,表达“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塑造解放军和梨花的形象,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
故选D。
9.C 10.批注(2):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可以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批注(3):承接上文,引出“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乐事。
【解析】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卸却”责任是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是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解除”责任是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故选C。
10.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和句段作用分析。
第一空,结合“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来……”的内容可知,本段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第二空,结合“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的内容可知,承接上文,引出“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乐事,过渡衔接自然。
文言文阅读
11.B 12.C 13.(1)(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看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2)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14.示例一:我认为刘禹锡更像菊花那样的隐士。身居陋室,调素琴,阅金经,他不屑为官场所累,远离世俗的污浊,独善其身。
示例二:我认为刘禹锡更像莲花那样的君子。文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他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他们那样的志趣、操守与抱负,表达出自己即使在污浊的世间,也要保持高洁情操、高远追求的坚定信念。(说法合理即可)
【解析】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
A.更加/好处;
B.很/很;
C.没有装饰的/素来、向来;
D.听说/听到;
故选B。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借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乙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情趣;
故选C。
1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1)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亵玩:靠近赏玩。
(2)上:长到。入:映入。
14.本题考查开放性表达。解决此类试题,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但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无论选择哪种观点,都要言之有理。
如认为刘禹锡是“菊”那样的隐士,可从“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语句分析,语句表现了刘禹锡不屑为官场所累,远离世俗的污浊,独善其身的的美好品质,正像菊花那样的隐士;若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可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句进行分析,刘禹锡虽身居陋室,却以古代名贤自喻,保持高洁情操和高远追求,他的志趣、操守与抱负,正如“莲”那样的君子。
【点睛】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乙: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五、课外阅读
我有过这样的老师
1.示例:①为“我们”掖被角、煮衣服杀虱子,和“我们”一起劳作②老师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给“我”送饭。 2.示例:①正直和无畏:老师对着敌机仰天大骂,从不躲避;②爱国情怀、教导有方:老师在课堂上庄重地书写并朗读陆游的爱国诗句,唤起学生对国家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 3.示例:这句议论句饱含着作者对老师的高度评价,引出下文老师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的具体事例,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赞美和敬仰之情。 4.示例:①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老师,他们在艰难岁月中给学生以温暖的照顾、陪伴和帮助,并在精神上给学生以引领;②表达了对恩师们的感激、敬仰、怀念、珍视和自豪之情;③肯定战争年代老师们的奉献精神,表达崇敬和赞美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
第一空,结合③段中“春天雨多,偶然出太阳了,便来督促我们把潮湿的被褥摊到坟头上去晒。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见了,便到农民家里借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可概括为:煮衣服杀虱子;
第二空,结合第⑤段“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死定了,我只好坐在墙角发呆,等死。没有什么人敢走近这座小楼,但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糊里糊涂过了一个星期,我居然没有死,危险期过了,被放回班里。这时我才13岁,初二的学生,受了这么大的折磨,一头扑进老师怀里放声痛哭,老师紧紧搂住我,一起哭”可以概括出:老师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给“我”送饭。
2.本题考查对人物的把握。
结合文中第①段“全体同学寄宿在学校,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可以看出老师勇敢;“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可以看出老师教学水平很高;
结合第③段“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见了,便到农民家里借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可以看出老师很有责任心,关爱学生;
结合第④段“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这时候水势弱了一点,我们冒险过了江。我们这些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伤亡”可以看出老师很坚强,时刻关心着学生,不惧危险;
结合第⑤段“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可以看出老师很有爱心,聪明有想法;
结合第⑧段“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止端方,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到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可以看出老师爱国之心很坚定,沉着不惧敌人,正气凛然。据此可以整理出答案。
3.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根据上文“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一般都最重视语文课。语文老师大多比较年长,地位比较高,担当着各年级的‘级任导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班主任’和下文所写的老师给我们掖被角、煮衣服、杀虱子等内容可知,“简单地说,老师不仅仅是做了一名教员,还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一句承上启下,概括了老师教书育人、关心疼爱学生的特点,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4.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全体同学寄宿在学校,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可以看出这样的老师是勇敢、爱护学生、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结合第⑧段“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止端方,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到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可以看出这样的老师是很爱国,正气凛然,不惧敌人的老师,再根据“对祖国,对同胞刻骨铭心的爱,对自强、对自立坚定热烈的向往,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根,哪怕天崩地裂,哪怕海枯石烂,决不能动摇”可知,“我有过这样的老师”是感到自豪的,他们教会“我”勇敢,教会我们向往与追求自强、自立,“这样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所以,作者写“我有过这样的老师”,就是想要表达“我”对“这样的老师”的怀念、感激、敬仰之情。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流露出珍视、自豪、怀念交织的复杂情感,同时,他们培养了“我们”对祖国、同胞刻冒铭心的爱,培养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