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北冥有鱼》-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2《〈北冥有鱼》-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4 16: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专题12《北冥有鱼》
文体解析
一、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庄子》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道家经典。
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大量采用虚构寓言故事,作为阐明事理的根据,构思巧妙,想象奇幻,妙趣横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善用比喻,以具体事物反复作比说明抽象的道理,避免了单纯的说教,使人易于接受其观点。
语言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及艺术魅力。
北冥有鱼①
文 | 庄子②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③。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④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⑥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⑦也。《齐谐》者,志怪⑧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⑨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⑩,去以六月息 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
【教材注释】
①[北冥]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②选自《庄子集释》。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学家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的《秋水》。
③[鲲(kūn)]大鱼名。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⑤[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⑥[海运]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⑦[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⑧[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⑨[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其,表示选择。
[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其,代大鹏。
[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基础训练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4)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形象地说明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俄而希有鸟①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②。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③之辈,空见笑于藩篱④。
(节选自李白《大鹏赋》)
【注】①希有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鸟。②跨蹑地络,周旋天纲: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③斥鷃(yàn):亦作“斥鷃”,即鷃雀。④藩篱:指认识事物的局限。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
②亦若是则已矣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
B.其名为鲲/其如土石何
C.我呼尔游,尔同我翔/尔安敢轻吾射
D.是鸟也/斯是陋室
3.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道理。
B.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C.乙文以“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侧面写出希有鸟之大,以“伟哉鹏乎”正面写出大鹏之“伟”,以同登“寥廓”突出“二禽”为同类的特点。
D.甲乙两文都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6.“大鹏”这个形象从《庄子·逍遥游》一文脱化而来,在李白赋中完成。从此,“大鹏”作为一个壮志凌云,搏击万里的形象,彪炳于文学史册。但庄子和李白借此形象寄寓的思想情感却有差别。请仔细阅读甲乙两文,分析探究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对楚王问(节选)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①欤?何士民众庶不誉②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③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④,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释:①〔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②〔誉〕称誉,赞美。③〔属(zhǔ)而和〕跟随着唱和。④〔徵(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⑤〔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击三千里〔水击:拍打水面〕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C.志怪者也〔志:记载〕 D.抟扶摇而上者〔扶摇:盘旋飞翔〕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乃记之而去 B.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真无马邪
C.化而为鸟/学而时习之 D.去以六月息者也/无从致书以观
9.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蜀入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写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
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写江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
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
10.下面对《北冥有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在想象中运用比喻。如写鹏鸟展翅“若垂天之云”,生动地表现了鹏鸟硕大无比的身形和搏击奋飞的壮美景象。
B.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夸张。如写鲲鹏身形用“几千里也”,写鹏鸟奋飞用“三千里”“九万里”,均为用夸张手法造成浩大声势和广阔意境。
C.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对比。文中极写鲲、鹏之大,又举出雾气、尘埃等极小之物,用极大与极小对比,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
D.本文在想象中寄寓理想。文中的“鹏”无需借助外力,踔厉奋发、自由翱翔,寄寓了庄子超脱万物、志存高远、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
11.下面对《对楚王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使用比喻说理、类比论证的手法巧妙地为自己辩解。
B.宋玉借曲高和寡的故事暗比自己是少有人理解的雅乐名曲,意在表明自己超凡脱俗、卓然独秀的高洁品质。
C.《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流行于楚国的音乐,宋玉指出国人喜爱前者而鄙弃后者,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
D.宋玉把自己比作翱翔九天的凤凰,是世俗之民无法理解的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杰出人物。
12.用“/”给《对楚王问》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 志:记载。
C.去以六月息息:气息,这里指大风。
D.野马也 野马:未经人驯养的马。
15.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B.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D.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17.甲文中主要展现大鹏怎样的形象?
18.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原文,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
19.结合【乙】文简要分析斥鵎的形象。并说说比起【甲】文中的鹏,你更欣赏哪一种形象?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2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2)野马也,尘埃也野马:
(3)委政卿大夫 委:
(4)奋兵而出 兵:
2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22.【甲】【乙】两文中鹏和大鸟的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两个形象各有怎样的用意?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攲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释】①攲:倾斜。②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怎么。
2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志怪者也 博学而笃志 处处志之 必先苦其心志
B.其翼若垂天之云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腰白玉之环 虽有千里之能
C.是鸟也 亦若是则已矣 问今是何世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D.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或异二者之为
2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5.庄子在甲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26.甲乙两文段在说理上各有特点,请填空。
甲文段通过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鹏形象,语言奇特,用虚幻动物谈哲理;乙文段孔子用_____________(手法)谈修身,说理深刻透彻。
2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①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②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选自《庄子 外篇 山木》)
【注释】①舍:住。②竖子:年轻的奴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亦若是则已矣
③问其故
④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和“似之而非也”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潭西南而望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4)请分别举例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用原文语句填写)
①甲文写法特点:善用夸张,想象奇特,如:_____________
②乙文写法特点:善用对比,条理清晰,如: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一一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生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②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③,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④,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⑤;干将⑥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
注:①甘戊:战国秦武王时丞相。②间:缝隙,此处指河面很窄。③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恳厚道。④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⑤小狸:小野猫。⑥干将: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
【丙】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8.下列加点的字意思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怒:①怒而飞 ②一怒而诸侯惧 ③怒发冲冠
B.志:①志怪者也 ②寻向所志③聊斋志异
C.水:①其名为鲲 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③难以名状
D.已:①亦若是则已矣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9.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0.请简要分析“大鹏”这一形象在【甲】【丙】中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1.【甲】【乙】都运用了借物说理的方法,请具体分析两篇文章借助哪些事物,具体阐述了什么道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乙】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节选自《列子·汤问》)
3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怒而飞_____________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
③伯益知而名之_____________ ④夷坚闻而志之_____________
33.翻译下列句子。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
34.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
35.【甲】文中《齐谐》之言的引用和【乙】文中大禹、伯益、夷坚等人做法的引入分别有何妙处?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①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④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跂;踮脚后跟,②舆:车厢,这里指车,③利足:脚走得快。④生非异:本性(同一股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3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怒而飞 怒:
(2)野马也 野马:
(3)声非加疾也 疾:
(4)而绝江河 绝:
3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8.【甲】文中大鹏迁往南海需要凭借的外部条件是“”(用文中的词语回答):【乙】文画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成为君子。
39.阅读《上李邕》,请你说说李白借大鹏的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上李邕①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②犹能畏后生,丈夫③未可轻年少。
【注释】①李邕(yōng):唐代书法家、文学家。②宜父:即孔子。孔子曾说“后生可畏”。③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均节选自庄子的《逍遥游》,请对比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①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②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注释】:①羊角:旋风,其风盘旋而上似羊角。②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
4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北冥有鱼 冥:
(2)怒而飞 怒:
(3)抟扶摇羊角而上 抟:
(4)且适南冥也 适:
4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正色邪/有鸟焉,其名为鹏
C.南冥者,天池也/有冥海者,天池也
D.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2.翻译下列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43.庄子笔下“鹏”的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结合你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成语。【乙】文主要运用了手法,论说“小大之辩”。
44.下列选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假长风的形象。
B.【甲】文想象雄奇瑰丽,大量运用对偶句式,这种句式,一般以“也”字结尾,造成铺排效果,气势磅礴。
C.庄子运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非只是对大鹏的赞美,还在于阐释“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所以即使如同鹏鸟一般的强大,依然要借助风力才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
D.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作者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引发思考,表现了古代先贤的哲思精神。
阅读《北冥有鱼》,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怒: 息:
4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7.从选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大鹏鸟形体巨大?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48.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少负①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②八石,学射于周同③,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节选自《宋史 岳飞传》,有删改)
【注释】①负:具有。②驽(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③周同,人名,即朔日和望日。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鹏/名之者谁
B.去以六月息者也/去国怀乡
C.诵习达旦不寐/一狼假寐
D.尤好《左氏春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甲】文在写法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乙】文中岳飞形象是否和【甲】文中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契合,请结合事例分析。
49.在班级举办的“诗文经典共读”学习交流会上,你们小组选取下面的阅读材料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
(1)吟诵 读准字音: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降”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一格降人才
B.受降城外月如霜
(2)理解 内容解读:请准确翻译下面语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翻译: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3)品味 体味情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达庄子豪迈的气概,高远的志向。《观沧海》中哪几句也表达山曹操这样的胸襟?请摘抄相关诗句,并将这句诗的理解批注在相应位置。
诗句摘抄:
诗句理解:
(4)感悟 滋情养性:《庄子》中诡奇的想象令人赞叹,“鲲鹏”也成为志向高远,追求自由的象征。《孟子》则以气势磅礴的议论令人折服,请你把孟子这篇文章的观点写在下面横线处,并说说对你的启发。
文章观点:
给人启迪: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
昔者①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②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③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④。
(节选自《庄子·齐物论》)
【注】①昔者:过去,曾经。②栩栩然:活灵活现、生动的样子。③蘧:惊慌,惶然。④物化:化物,道变化、成为具体的重场,道可以一会儿成庄子,一会儿成蝴蝶。
5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志怪者也 志: (2)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3)自喻适志与 喻: (4)俄然觉 觉:
5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52.庄子笔下景象想象大胆丰富,雄奇瑰丽,富有浪漫特色。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②向若③而叹曰:“野语④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煮,我之谓也。”
(节选自《庄子 秋水》)
【注释】①河伯:河神。②望洋:仰望的样子。③若:海神。④野语:俗语。
5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D.不辩牛马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4.下面对【甲】【乙】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写了大海广阔浩渺的特征,【乙】文还写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浩大景象。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充满了雄奇的想象,洋溢着浪漫主义的风格。
C.【甲】文通过鲲鹏展翅于大海、野马奔驰于原野的形象,阐发了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D.【乙】文写了河伯观海的典故,河神在海神面前,心态从原先的洋洋自得变成了自惭形秽。
55.将【甲】【乙】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翼若垂天之云。
(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56.在庄子的笔下,鲲鹏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征?
57.【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听说过成百上千的道理,便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从这句话中你领悟到怎样的生活哲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南华老仙①,集志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髻鬣②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六月一息,至于海湄。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③之野,入乎汪湟④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溟涨⑤沸渭,岩峦纷披。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节选自李白《大鹏赋·并序》)
[注]①南华老仙:庄子。庄子著有《南华经》,故亦被称为南华真人。②髻鬣(liè):鱼的脊鳍。③泱漭:广大的样子。④汪湟:深广。⑤溟涨:溟海与涨海,此处泛指大海。
5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怒而飞 怒:
(2)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3)集志怪于齐谐 志:
(4)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 若:
5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
60.【乙】文语言精妙。主要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鲲鹏的“ ”(第二空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
61.鲲鹏的形象,在庄子文中诞生,在李白赋中丰满。请结合两文,谈谈你眼中的鲲鹏形象。
参考答案
1.其翼若垂天之云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翼、邪、抟、埃”等字词容易写错。
2.(1)①盘旋飞翔 ②像
(2)C 3.D 4.(1)(大鹏)用力鼓动翅膀飞翔,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于是(或“在这时”)大鹏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 5.C 6.庄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大鹏寄寓了万物皆有所凭借,自由是相对的道理(意思相近即可);李白以大鹏自比,以斥鷃等俗鸟形象作对比,寄托自己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他想要摆脱现实羁绊,追求自由的理想。
【解析】2.(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①句意为: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抟,盘旋飞翔。
②句意为: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若,像。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助词,的/代词,指大鹏;B.代词,它的/表疑问语气;C.人称代词,你/人称代词,你;
D.代词,这/表判断,是;故选C。
3.考查句式。
例句句意: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判断句式。
A.倒装句式,正确语序是:孔子云:有何陋之;
B.句意:那些斥鷃一类的小鸟,因囿于自己的见识,而徒自对他们发出嘲笑。被动句式;
C.句意:村中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省略句式;
D.句意:城北徐公,是齐国美丽的人。判断句式;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其,它的。若,好像。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2)于是,在这时。许,答应。欣然,高兴的样子。随,跟随。
5.考查内容赏析。
C.“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是正面写出希有鸟之大。故选C。
6.考查比较阅读。
庄子:“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了夸张手法。大鹏之大与野马尘埃之小形成了对比。联系“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知,庄子的思想是万物的运动都有所凭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
李白:乙文运用对比手法,大鹏“登于寥廓”与斥鷃之辈的“空见笑于藩篱”形成了对比。李白自比大鹏,表达自己高远的理想所抱负,以大鹏“登于寥廓”,表现了他想脱离现实的羁绊,追求自由的理想。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乙】不久,希有鸟看见了大鹏,它对大鹏说:“大鹏你真伟大啊,这真是让我高兴的事。我右边的翅膀能覆盖西方极远之处,我的左翼能遮挡东方极远之处。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以恍惚作为巢穴,把虚无当成场地。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大鹏于是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这两只鸟都已经飞上了辽阔的天空,而那些斥鷃一类的小鸟,因囿于自己的见识,而徒自对他们发出嘲笑。
7.D 8.C 9.D 10.D 11.C 12.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3.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D.句意:环绕着旋风飞上了(高空)。扶摇:旋风。故选D。
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代词,它;B.代词,它的/表诘问;C.连词,表承接;D.介词,凭借/连词,来;故选C。
9.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错误,应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选D。
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D.“无需借助外力”错误,结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也要借助外力。
故选D。
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结合“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可知,《阳春》《白雪》不是流行音乐;结合“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可知,不是“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而是表现自己志趣高洁。
故选C。
1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
本句意思是: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
因此断句为: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1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苍苍(深蓝色)”“正色(真正的颜色)”“极(尽头)”等。
【点睛】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14.D 15.B 16.(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 17.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18.成语:鹏程万里、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等。 19.斥鴳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所以斥鴳目光短浅。我更欣赏鹏。只有心怀远大的理想,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走出更美丽的舞步。如果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那么只能原地踏步,永远领略不到美丽的人生。
【解析】1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
D.有误,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故选D。
1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本句翻译为: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起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彼,它,指大鹏鸟;且,将要;奚,疑问代词,哪里;适,动词,到,往,去。彼且奚适也?是宾语前置句,应为彼且适奚也?故其后应断开;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飞;其后应断开;下, 名词用作动词,落下,其后应断开;翱翔,谓语,蓬蒿之间,补语,句中省略了“于”,应该是“翱翔于蓬蒿之间”,其后应断开。据此断句为: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故选B。
16.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
(1)重点词:苍苍,深蓝;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极:尽。
(2)重点词:其,代词,代指这条鱼;广,宽度;未,没有;修,长。
17.本题考查形象分析。
结合“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意思是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可知大鹏硕大无比;
结合“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可知大鹏力大无穷;
结合“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可知大鹏善借长风;
结合“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可知大鹏志存高远。
18.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结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成语有鹏程万里,大鹏鸟飞行的路程有一万里那么远,比喻前程远大;
结合“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成语有鲲鹏展翅,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用以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结合“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成语有扶摇直上,暴风自下急遽的盘旋而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志;成语还有鹏抟九天,比喻人奋发有为;
结合“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成语有万里鹏翼,比喻前程远大。
例:成语有鹏抟九天,万里鹏翼。
19.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形象的理解。
根据“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意思是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可知,斥鴳目光短浅,只看眼前。所以根据以上内容,应该更欣赏鹏,因为大鹏目光远大,心怀理想。
例:我更欣赏鹏。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只会达到很低的目标,像大鹏一样目光远大,有远大目标,才会实现人生理想,成就美丽人生。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乙]
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20.①盘旋而上。②山野中的雾气。③委托。④军队。 21.①天空苍苍茫茫的,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
②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22.鹏的特点: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大鸟的特点:意志坚定、头脑清醒。甲文寄托了庄子大鹏体型硕大也要凭风而起,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的观点。乙文寄托了淳于髡希望齐威王早日觉醒,振兴国家的想法。
【解析】2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而上;
(2)句意为: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3)句意为: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委:委托;
(4)句意为:又发兵御敌。兵:军队。
2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苍苍:深蓝。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极:尽。下:向下。
(2)句重点词语:在于旦暮:就在旦夕之间。左右:齐王身边近臣。谏:进谏,劝谏。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形象分析。
甲文,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以看出“鹏”是硕大无比的;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以看出“鹏”志向远大;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以看出“鹏”力量强大、善借长风。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乙文,从“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可以看出大鸟意志坚定、头脑清醒。
联系“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可知,乙文寄托了淳于髡希望齐威王早日觉醒,振兴国家的想法。
【点睛】参考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淳于髡,是齐国的微贱之人。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居于深宫,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
23.B 24.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25.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26.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类比或设喻说理
【解析】23.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的意思。
A.记/志向/记录/志向;B.助词,的/助词,的/助词,的/助词,的;C.这/这/表肯定判断/这;
D.是/成为/担任/行为、做法;故选B。
24.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的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水击:拍大水面;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25.本题考查文章的思想主旨。庄子在文中的运用了“鹏之徙于南冥”的故事,不直接以明确的文字阐述理由,而借外物故事来间接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据此理解,结合文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来分析即可。
2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第一空和第二空:由【甲】文“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大鹏鸟的硕大无比;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可知,大鹏鸟不满足于北冥,而向往南海,可见其志存高远;
第三空:由【乙】文“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可知,作者以周庙的攲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的特点,来喻指人骄傲自满就会走向倾覆的道理,这是使用了设喻说理或者类比的手法。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乙】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27.(1)①离开;②这样;③原因,缘故;④成材。(2)B
(3)①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②伐木的人停息在旁边却不砍伐(这棵树)。
(4)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详解】(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去:离开。
②句意为: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是:这样。
③句意为:问他们(不砍树的)原因。故:缘故,原因。
④句意为:这棵树由于不成材而能过完天赋予它的寿命。材:成材。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而”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似之而非也”的意思是: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A.不同,句意为: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B.相同,句意为: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C.不同,句意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而:表示并列关系;
D.不同,句意为:向潭的西南方望去。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词有:
①野马:指像像野马奔腾一样的雾气;息:气息;
②止:停止;取:获取,砍伐。
(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
①甲文写法特点:善用夸张,想象奇特,如“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等句,写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乙文写法特点:善用对比,条理清晰,如“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将“昨日山中之木”与“今主人之雁”进行对比,从而引出下文“成材与不成材”的讨论与思考,这体现了文章善用对比,条理清晰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乙文:庄子行走在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伐木的人停息在旁边却不砍伐(这棵树)。(庄子)问他们(不砍树的)原因,(伐木人)说:“(因为)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由于不成材而能过完天赋予它的寿命。”庄子出山后,住到一位友人家中。友人很高兴,吩咐年轻的奴仆杀雁并烹食它。年轻的奴仆请示说:“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吧。”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天山中的大树,因为没有才能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雁,因为没有才干而被杀掉。先生你将要站在哪一边?”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劳累。”
28.C 29.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0.【甲】文中的大鹏是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表达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乙】文中,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远走高飞,表达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的追求,她想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 31.语段【甲】:用大鹏凭借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野马”“尘埃”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来说明万物都有所凭借,都有局限的道理。语段【乙】:甘戊以千里马不能捕老鼠,和利剑干将不能砍木头的例子类比自己不会渡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解析】28.考查一词多义。
A.振奋,这里指鼓动翅膀\愤怒\愤怒;
B.记载\标志\记载;
C.名字\闻名,出名\说出;
D.罢了\停止\停止;
故选C。
2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苍苍,青黑色。正色,真正的颜色。其,表选择。至,到。极,尽。
30.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甲文中的“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可知,大鹏硕大无比。根据“怒而飞,其若垂天之云”可知,大鹏力大无穷。根据“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可知,大鹏志存高远。根据“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大鹏善借长风。作者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向往。
丙词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为: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载着我的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词人梦想的地方是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人居住的山。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因此,词人叫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你不要停止,把“我”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一问一答之中,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31.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意思是,大鹏在往南方之海迁徙时,水面激起三千里高的浪,羽翼拍起旋风,扶摇直上九万里高空,去时乘的是六月的风。可知,大鹏要凭借六月的长风才能迁徙到南海,“野马”“尘埃”也是生物用息吹拂的结果,也就是说万物运行都要有所凭借,有所借助,都有局限。
乙文“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意思是: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的锋利名声传遍天下,木匠用它砍木头,就不如斧头得心应手。可知,甘戊以千里马不能捕老鼠,利剑不能砍木头的例子类比自己不会渡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鲷。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乙文: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样说服齐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辅助君王,用兵打仗不派用处;好马(可以)日行干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野猫;干将可以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子。现在用桨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有千万辆战车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
3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盘旋飞翔命名记载 33.(1)(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2)(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翅膀张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它的身体也与之相称。 34.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 其长称焉/ 其名为鲲 35.【甲】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对鹏迁徙南海的场景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描绘,丰富了“鹏”的形象;【乙】文中大禹见之、伯益名之、夷坚志之的做法循序渐进,增加了“鲲”“鹏”的真实性。
【解析】3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①句意为: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句意为: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抟,盘旋飞翔。
③句意为:伯益知道后给它们起了名字。名,命名。
④句意为:夷坚听说后把它们记录了下来。志,记载。
3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1)击:拍打;抟:盘旋飞翔;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2)翼:翅膀;垂:同陲,边际;称:相称。
3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为:(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翅膀张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它的身体也与之相称。其中“焉”字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和“其名为鲲”三句分别都有主语“其”,所以其前都应断开,故正确断句应为: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
3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甲】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句子,对鹏迁徙南海的场景进行描写,写出鹏鸟起飞时要用翅膀拍击水面,并直冲云霄,气势恢宏,从而侧面突出鹏鸟之大,丰富“鹏”的形象,与前文“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的内容相照应。
【乙】文中大禹、伯益、夷坚等人做法的引入,用“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这样的句子,写出大禹见过,伯益命的名,夷坚记录了它,他们的行为是循序渐进的,表明了这一形象流传下来的过程,如此具体的过程,便增加了“鲲”“鹏”存在的真实性。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乙】
终北国以北有个溟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其中有一种鱼,宽达数千里,它的长度和宽度相称,它的名字叫作鲲。又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作鹏,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它的身体和翅膀相称。世上的人哪里知道有这些东西呢?大禹治水出行时见到了,伯益知道后给它们起了名字,夷坚听说后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36.(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山中的雾气;(3)大(响亮);(4)渡过(横渡) 37.(1)大鹏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离开的时候凭借六月的大风。
(2)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收获大)。 38. “扶摇”或“六月息” “学” 39.李白借大鹏的形象抒发了自己虽然一时不能被世人理解接受,但相信自己一定能像大鹏一样一飞冲天,实现高远志向的思想情感。
【解析】3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句意:犹如奔马的雾气。野马,山中的雾气。
(3)句意:声音并没有加大。疾,大(响亮)。
(4)句意: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绝,渡过(横渡)。
3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去,离开。六月息,六月的大风。
(2)尝,曾经。终日,整天。而,表修饰。须臾,片刻。
38.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为: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这句话指明大鹏迁往南海需要凭借的是旋风和六月的大风。故可填“扶摇”或“六月息”。
第二空:画线句意为: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联系前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知,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学”成为君子。
39.考查诗歌赏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所以本诗借大鹏的形象,既表现了诗人凌云壮志,也表现了不被世人认同的伤感,还隐含了希望得到李邕引荐的意图。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空气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天空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乙】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0.通“溟”,海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盘旋而上动词,到,往 41.C 42.(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它就会迁移到南海去。(2)(它的)翅膀好像悬挂在天上的云,乘着旋风盘旋而上到九万里的高空去。 43.例:鲲鹏之志或鹏程万里对比 44.B
【解析】4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北海有一条鱼。冥:通“溟”,海;
(2)句意: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句意:借着旋风盘旋而上。抟:盘旋而上;
(4)句意:将要飞到南海去。适:动词,到,往。
4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B.连词,表选择/代词,它的;C.助词,表判断/助词,表判断;
D.介词,凭借/介词,用;故选C。
4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是:这;海运:海水运动;徙:迁移;冥:通“溟”,海;
(2)翼:翅膀;若:好像;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羊角:像羚羊角的旋风。
4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成语:鲲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乙文“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写鲲鹏身体庞大,鹏鸟能飞上云天;“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写麻雀飞数丈而下,在蓬蒿丛中盘旋;将鹏与麻雀之“志”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凸显鹏鸟志向远大。
4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甲文未大量运用对偶句式;“这种句式,一般以‘也’字结尾”不属于对偶句的特点;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乙】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45.(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气息,这里指风
46.(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47.合乎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45.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判断词义。
(1)句意: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句意: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4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
(1)重点词: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相吹,相互吹拂。
(2)重点词:苍苍,深蓝;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呢。
47.本题考查文章生物形象的分析。
由“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大鹏鸟背宽几千里,翅膀像从天上垂下的云彩,外形巨大无比;由“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和“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大鹏力量惊人,而且志向远大,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大鹏鸟的形体巨大。
【点睛】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48.(1)A
(2)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3)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甲文在想象鲲、鹏形象时,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二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4)乙文叙述了岳飞有气节,爱好读书,天生神力,射箭技术高超。这些岳飞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相对于大鹏来说,就是它的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的品质。由岳飞仁义,从父亲的话和岳飞之后的所作所为,可知岳飞的奋斗努力和大鹏也极为相似,所以[乙]文中岳飞形象是和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契合。
【详解】(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字/命名;B.离开/离开;C.睡觉/睡觉;D.爱好/爱好;故选A。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重点词:抟:盘旋上升。扶摇:旋风。九,不是实指。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分析。由甲文“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句可知,在想象鲲、鹏形象时,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由“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句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恃”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可知,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大鹏的形象是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作者是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等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内容中叙述了岳飞有气节,爱好读书,天生神力,射箭技术高超。这些岳飞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相对于大鹏来说,就是它的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的品质。“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句子说明岳飞仁义,从父亲的话和岳飞之后的所作所为,可知岳飞的奋斗努力和大鹏也极为相似,所以[乙]文中岳飞形象是和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契合。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祖祖辈辈从事农业生产。岳飞出生时,有像天鹅的大鸟,在他出生的屋上飞鸣,因此得名。岳飞年轻时有气节,办事沉稳忠厚而少言谈,家中虽然贫困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天生力大无穷,未成年,能拉开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跟周同学射箭,学会了周同的全部技艺,能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逢朔日、望日便到他的坟墓祭奠他。父亲岳和认为他尽到了义,说:“假如能被时代所用,必定可以为国死义啊!”
49.(1)A
(2) 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乘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气势,表达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示例: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磨砺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起来,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
【详解】(1)本题考查读音和字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降”,读音为“jiàng”,意思是“降落”“落下”。
A.该句意为: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降:降落,下降,读作“jiàng”;
B.该句意为: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降:投降,读作“xiáng”;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益:增加。
②中重点词语有:击:拍打;抟:回旋而上;去:离开;以:凭借。
(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气势,表达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见解阐述。
第一问,《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第二问是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不要因为身处太平盛世,一路顺遂就放松警惕。名为太平盛世,实有不测之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锤炼自己的意志,防患于未燃,只有这样,才不会“死于安乐”。
【点睛】参考译文:
《孟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庄子》: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50.记载离去,离开明白梦醒 51.(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2)真不知道是庄周在梦里化为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为了庄周呢? 52.【甲】文运用想象塑造出鲲鹏这一形象,它体形硕大,飞行力极强,志向高远。此外,“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描述(或“鹏能击起三千里的水,能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场面宏阔,大胆夸张,雄奇瑰丽。【乙】文中,庄周在梦中想象自己变成蝴蝶,人转化为物,翩然起舞,想象丰富,画面瑰丽,富有浪漫色彩。
【解析】50.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志怪者也”的句意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2)“去以六月息者也”的句意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去:离开。
(3)“自喻适志与”的句意是:自己明白自己变成这只蝴蝶而感到惬意啊。喻:明白。
(4)“俄然觉”的句意是:一会儿梦醒了。觉:梦醒。
5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是(这)、海运(海水运动)、徙(迁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知(知道)、为(化作)、与(同‘欤’)”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52.真不知道是庄周在梦里化为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为了庄周呢?
考查对庄子作品特点分析。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甲】文“北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