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科书 书 名:《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目标
1.将学习世界历史与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深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 刻思想、具体内容和重大意义。 2.通过学习与研讨,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 承担的历史责任,形成将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国际主义精神;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关注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3.在活动过程中,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论证、专题研讨等活动方式,提出自己对这一研究主题的见解,全面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想、具体内容和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承担的历史责任,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的所有内容,对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动将以“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通过个人学习、小组专题研讨以及全班的专题论坛等方式,加深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一)确立活动主题(二)了解活动目标(三)探索活动过程(四)升华活动总结。 三、教学过程 通过活动将共同探索研究三个问题,分别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活动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呢?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期待的国际社会秩序和普遍追求的共同利益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 (1)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呢?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这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的时代之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我们不仅思考,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考验着人类的智慧与担当,而且直接决定着世界的前途与命运。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站在全人类战略高度的思想引领。 (2)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什么?一方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另一方面,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我们一起想一想,这些挑战是什么呢?今天,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局势动荡不安。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携手前行。 (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期待的国际社会秩序和普遍追求的共同利益是什么?我们通过课前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可以知道,世界各国都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公正和平等是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各国都期待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互惠是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持续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国发展的共同愿景。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是增进国际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 同学们,我们知道,只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稳定的国际秩序,才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中国要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呢?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秉承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3)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贡献什么样的智慧和方案? 习近平主席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具有全球影响的三大倡议,即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包括公平正义的和平方案,互利共赢的合作方案和创新共享的发展方案,其目的在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阻止地区冲突,推动国际生态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国际体系的完善。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我们回顾历史,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历历在目……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2022年2月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当焰火在“鸟巢”上空打出“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样,古老的中国智慧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交融,带给世界深深的感动。 面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中国的回答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在深刻把握历史与现实辩证关系、洞察中国和世界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并在不同场合对其进行阐释,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 探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 活动形式:同学们在讨论之后,我们一起来梳理大家的思路和观点。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我们希望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希望拥有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进入21世纪,以西方文明为底色的人类文明正面临危机,单一的西方文明不可能继续作为世界发展的精神源泉。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努力,遵循“美美与共”的原则,秉持“自美其美”的自信,怀抱“美人之美”的胸襟,向人类贡献普遍认可的文化信息,达成普遍遵循的国际交往原则,重构与国际社会发展大方向相匹配的人类新文明。 (2)那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又体现出中国什么样的新外交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和新生态观呢?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一起来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与西方中心主义本质对立的新文明类型,在若干方面贡献了具有超越性价值的中国理念。比如,在全球治理上,超越一方主导、几方共治的西方治理逻辑,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致力于建设良政善治的世界。在全球发展上,超越线性进化、梯度发展的传统逻辑,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致力于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在文明交流上,超越西方中心的文明优越,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致力于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在全球安全上,超越自我至上、抱团结盟,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在国际合作上,超越以邻为壑、亲疏划界,倡导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致力于建设命运与共的世界。在国际关系上,超越中心边缘、主从依附,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建设公正合理的世界。在义利关系上,超越弱肉强食、零和博弈,倡导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正确义利观,致力于建设合作共赢的世界。在价值追求上,超越普世主义、中心主义,致力于建设和而不同的世界。在大国关系上,超越国强必霸,倡导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理念,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致力于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在制度选择上,倡导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和谐共生的世界。在生态环境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倡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致力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等等。 四、教学总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显然,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学完这一课,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你的研究成果以多种方式进行展示,如编写板报、编辑论文集、制作网页、开展宣讲活动等等。我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中生,要有正确、宽广的世界视野,要对人类的发展愿景充满信心,就需要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将我们现在的学习与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好,世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