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4 19:33: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过零丁洋
学习目标
1.课前搜集资料并结合教材注释,了解诗人生平事迹及诗歌大意。
2.品读关键词句,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人形象。
3.领悟诗中“舍生取义”的精神,传承并弘扬忠贞为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课前搜集资料并结合教材注释,了解诗人生平事迹及诗歌大意。
2.品读关键词句,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人形象。
教学思路
一、情境设置
学习活动一:爱国诗词诵读展
学习活动二:爱国人物画像展
学习活动三:爱国诗词板报展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一、情境设置
校团委准备开展“爱国教育·爱国英雄人物”系列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现有三项活动:1.爱国诗词诵读展。2.爱国人物画像展。3.爱国诗词板报展。
我们班级负责完成爱国人物文天祥的相关活动。九年级教材中,就有文天祥的代表作品《过零丁洋》,现将其作为参加此次活动的素材。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此次活动任务,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了三个小组,一、二、三小组分别提前搜集第一、二、三项活动任务的资料,当然其他任务也要积极思考。
学习活动一:爱国诗词诵读展
下面开始今天的学习。
学习活动一,请你为《过零丁洋》进行朗读设计,参加学校爱国诗词诵读展。
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课下注释已经了解了诗歌大意,现按照律诗二二三的节奏自读诗歌。
颈联为什么没有按照二二三的节奏诵读?
生:惶恐滩和零丁洋是地名,所以,只能按照四三的节奏读。
师:请同学们用这样的节奏再读诗歌。同学们已经初步读出诗歌的韵味了,除了节奏,还应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读出诗人的情感?图片 生:我认为可以重读诗中的关键词,来读出诗人的情感。诗中的 “辛苦”“寥落”“破碎”“浮沉” “惶恐”“零丁”,“丹心”这些词要重读。
生:我认为只是重读还不够,还应该注意读的语调和语速。
首联中“寥落”的韵母要读得饱满悠长,放慢语速,用凄楚的语调读出诗人的无比慨叹。
师:能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吗
生:请看我们收集的资料。
文天祥并非武将出身,少有才名,二十岁就高中状元,以文职沉浮官场二十余年。在蒙古铁骑大举南下、南宋危在旦夕之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散尽家财、应诏“勤王”,开始了九死一生、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的抗元生涯。
师:文天祥因科举考试而踏上仕途,因国家遭难而弃文从武,在战火中熬过了四年。如今,“干戈寥落”,抵抗的力量渐渐消歇。诗人的无比慨叹用凄楚的语调来读是恰当的。接下来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说说其他几联应用怎样的语调来读。
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低沉的语调读出国破家亡的凄凉。
师: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宋朝军队自临安弃守,恭帝赵顯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右丞相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昰在逃难中惊悸而死,左丞相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此时文天祥自己、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无依无靠。
师: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的意象叙说国势艰危、身世困厄,凄凉无比。
用低沉的语调来读凄凉之感,恰如其分。请继续分析。
生:“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用悲愤的语调读出忧惧不安与孤苦伶仃。
师:理由呢?
生:请看我们搜集的资料。
惶恐滩是赣江十二滩之一,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令人惊恐。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惶恐不安。公元 1279 年正月,元军押着刚在海丰五坡岭兵败被俘的
文天祥,走海路经零丁洋去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准备招降南宋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
师:身陷淋雨的文天祥经过伶仃洋时被伶仃洋的名字所触动,在一盏孤灯下,写下了这首表白心志的诗。
悲愤的语调传达出了诗人在惶恐滩抗争,但却无计可施;如今零丁洋里,这就是最后的结局。杜甫的“国破山河在”,还有希望,文天祥一点希望没有了。此时的文天祥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请看诗的最后一联。
生:尾联诗人直接表明心志,作出了伟大的人生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调应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师(小结):第一小组课前搜集资料的工作做得很充分,所以他们课堂上对诗歌的朗读基调把握很准确,现在请同学们用这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同时注意重音的处理。
生:朗读(略)
师:品读诗中关键词,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我们读出了每句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写得很壮美:
写的是山河破碎的过程,文天祥兵败被俘的过程。有惶恐、叹息,但是却很慷慨,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读出这样复杂的情感呢?
生:我觉得可以让班级诵读水平最高的小蔡同学来独诵,这样可以读出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生:我觉得齐声合诵更好,更能体现出诗歌浩然之气。
生:我觉得多人轮诵加上齐声诵读效果更佳,既能体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又能传达出整首诗歌的慷慨激昂。
师:第一小组课前预习做得很好,我赞同用这样的形式来读,请说说你们的设计。
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运用比喻,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 生动形象地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悲哀。所以“风——飘絮”“雨——打萍”,作拖音处理,读出国破家亡的凄凉。可以采用轮诵和齐诵来烘托这种情感。
师:颔联在“絮”前用“风飘”修饰,在“萍”前用“雨打”限定,
有怎样的意蕴?怎样读才能读出其中深切的情感?
生: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名存实亡,在“絮”前用“风飘”修饰,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就更显危急;
自己的一生艰苦卓绝、坎坷不平,在“萍”前用“雨打”修饰,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更显凄苦。所以可以这样来读更能深切地表现出作者的家国之恨。
师:这首诗中有一处很特别:“惶恐”“零丁”两次出现,有怎样的意蕴?
怎样读才能读出其中深沉的情感?
生:“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前面的“惶恐滩”“零丁洋”是地名,后面的“说惶恐”“叹零丁”,既与前面的“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吻合,又与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心情暗合,真可谓意蕴深远。所以,图片
两个“惶恐”“零丁”,前者略轻略平,后者稍重稍抑,读出忧惧不安与孤苦伶仃。
师:诗人成对使用了两个蕴含感彩的地名,又巧妙地将地名转化为心情,可谓情辞俱妙,宛然神来之笔。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达到这种效果?
生:此句诗既是对偶又恰成双关,所以可以这样来读能更深切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惶恐”“零丁”。
师:此联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堪称诗史绝唱。第一小组的朗读设计非常精妙!期待尾联的设计!
生:尾联诗人的以死明志的决心、坚贞不渝的忠心、舍生取义的气节,同样可以采用轮诵和齐诵来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
师:第一小组采取的多人轮诵加上齐声诵读这样的朗读设计非常好,既体现出了文天祥个人情感的变化,又展现出了整首诗歌的磅礴气势、慷慨悲壮。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设计来朗读这首诗。
过零丁洋,文天祥,起。
生:朗读(略)
师:通过品读诗中关键词句,我们设计出了《过零丁洋》的朗读方案,也感受到了文天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我们从诗中读出了因科举考试而踏上仕途,因国家遭难而弃文从武的人生经历;读出了从读书报国到抗元救国的人生选择;读出了山河破碎的惶恐,读出了身世浮沉的凄凉;读出了兵败被俘的零丁;读出了慷慨就义的悲壮!
学习活动二:爱国人物画像展
文天祥的人格精神值得世人传承并弘扬。图片 学校校团委准备在校园文化长廊挂上爱国英雄人物画像,现在请你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我们今天的学习来设计文天祥的画像。同学们怎样设计的呢?
生:我认为可以呈现两幅对比画:一是文天祥早年读书考取进士,在朝廷做官处理政务的人物画像;二是骑着战马在惶恐滩指挥杀敌的画像。
师:为什么会选择不同时期的文天祥来画像?
生:这样能体现出文天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选择:天下太平的时候他选择读书报国;国家危在旦夕时,他弃文从武、上阵杀敌。不论是从文还是从武,他始终不变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这份担当和责任。
师:很有思想见地。但是文化长廊上每位英雄只能挂一幅画像,挂什么样的画像更能体现文天祥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地位呢?
生:可以这样来画:文天祥笔直地站立在元军的船头,手上戴着镣铐,零丁洋里波涛翻涌,天空乌云低垂,环境险恶。
师:零丁洋里的文天祥不错,但是要设计人物画像,文天祥的具体容貌及神情还不够鲜明。
生:《宋史》里《文天祥传》说他:“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所以,早年的文天祥是玉树临风的形象,他的身材和面貌可以这样去描摹,再加以丰富:身材魁梧,戴着镣铐,满身伤痕,衣衫褴褛,长发零乱。虽然疲惫不堪,但从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中散发出一种刚毅与不屈。他的头微微向上仰着,显示出大义凛然的神情。
生:我认为还可以在画作背景上配上熊熊烈火,这里的火象征着文天祥做出的舍生取义的人生选择之光,照耀了整片天空,甚至穿越时空感召着后人传承其气节与精神。
师(小结):同学们的设计都是基于对《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文天祥这个人物形象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非常好。在第二小组同学的通力协作下,文天祥的画像呼之欲出。
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而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学习活动三:爱国诗词板报展
为了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板报也将爱国作为活动的主题,请选取适当的诗词,作为此次板报展的素材。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这句人生宣言已经成为后世的精神标杆、行为指南,融入了仁人志士的骨血中。所以,这句话必选,可以作为此次板报的大标题,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生:还可以选取文天祥的其他诗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师:是的,文天祥认为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气节才能显露出来。在危难之际,正义之士们为了正义而不避祸难,表现出了凛凛气节,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彪炳青史。
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和气节激励和感召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而献身,所以还可以选取其他爱国志士的诗句作为素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完成了校团委布置的三项任务,并且在三项学习活动中我们掌握了运用品读关键词句、知人论世的品析诗歌的方法,读出了文天祥的人生经历、读出了内心凄凉、读出了惶恐零丁、读出了人生选择,把握了文天祥的人物形象。还深刻领悟了诗中“舍生取义”的精神,我们要传承并弘扬这种忠贞为国的爱国精神。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下,去进一步完善今天课堂上所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