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提升训练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鸡冠花(guān) 慰藉(jí) B.捣衣(dǎo) 应和(hè)
C.卜落(bǔ) 绮丽( qí) D.蝙蝠(piān) 描绘(huì)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跑)
B.梅子金黄杏子肥 (饱满)
C.白发谁家翁媪(老人)
D.不论平地与山尖 (山峰)
4.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古代儿童有趣生活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5.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鲜嫩的竹笋 攀上棚架 B.独特的风光 绘成风景
C.美丽的夜晚 打开天窗 D.绮丽的朝霞 抖落花瓣
6.对下面两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A.这两句话重点写铃铛的响亮和丝绸的光洁。
B.这两个问句,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引发读者对“声音”和“光芒”的好奇。
C.这两个问句,一句点明下文春水滋润大地的声音,一句点明下文春水装点大地的景象。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 )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B.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三、填空题
8.比一比,再组词。
铃( ) 绸( ) 镜( ) 纤( )
岭( ) 稠( ) 境( ) 迁( )
9.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繁华 璀璨 高楼( )立 ( )水( )龙 灯火( )煌
肥沃 静谧 炊( )袅袅 依( )傍( ) ( )犬相闻
北京是座 的大都市,笔直的道路上总是 。每到夜晚,整座城市灯光 。市郊的古村落长峪城村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 ,土地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屋顶上 ,饭菜的香味随风飘散。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的“ , ”两句侧重于对田园风光的静态描写。
(2)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儿童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词句是:“ , 。”诗中有画,也可赏景。范成大的“ , ”描绘了南方农村梅黄杏肥的画面。
(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梅花傲雪开放,是中华民族坚强乐观品质的象征。
四、语言表达
11.口语交际。
下面是你们学校发出的通知,请把通知的内容转述给你的爸爸或妈妈: 学校将于5月4日下午两点半在操场上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请同学们放学后转告家长,务必准时参加。
五、句子训练
12.按要求写句子。
(1)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缩句)
(2)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改为反问句)
(3)爸爸对小英说:“我明天去开会,中午你自己做饭。”(间接引语)
(4)太阳升起来。(扩句)
六、诗词曲鉴赏
根据意境,并完成填空。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菜花无处寻。
13.把古诗补充完整。
14.这是一首描写 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
15.诗的前两句是 态描写,点出儿童捕蝶时候 的背景。
16.诗的后两句是 态描写,描绘儿童捕蝶的 。“急走”、“追”是 的意思。
17.这首诗通过对 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 的生命力。成功地刻画出 农村的早春风光。
七、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窗
①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②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③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④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⑤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8.第2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写的。
19.“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 。“我每年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 。
20.本文表面上看是写 ,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 美景。
21.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 ;本课课文则表现了 。
八、书面表达
22.写作。
你的家乡是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依山傍水的乡村?请你写一写你的城市生活或者乡村生活,也可以写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不同。题目自拟,语句要通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构”“装”“顺”“率”“食”“谐”的正确书写。
2.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字的正确读音。
A.慰藉(jí)——jiè
C.绮丽(qí)——qǐ
D.蝙蝠(piān)——biān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C.有误,“白发谁家翁媪”中“媪”指老妇。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
A.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此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无处寻”展现出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颇具生活情趣。
B.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全诗为: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句话的意思是: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才智,他们可以利用风伞来缓解下雨时的风雨之苦。
C.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全诗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鸢。
这句话的意思是: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D.选自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全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句话的意思是: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写出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白发翁媪的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幸福生活。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B.“绘成风景”搭配不当,可改为“绘成图画”或者“欣赏风景”。
故选B。
6.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出自部编版四年级下第四课《三月桃花水》,这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美得让人沉醉。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再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这两句是比喻句,把水的声音比作了“一串小铃铛”,体现了声音的动听。又把水的颜色比作了“一匹明洁的丝绸”,展示了它的光亮、顺滑。所以A是错误的。
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学生要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选出使用无误的一项。
A项是设问句,“生在哪里”在句子中没有疑问语气,它的后面是表示停顿,用逗号,不用问号。
B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项所引用的两句诗只是作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句末句号要放在引号的外面。
D项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8. 铃铛 绸缎 镜子 纤细 山岭 稠密 边境 迁就
【详解】考查形近字组词。
铃:铃铛、铃兰花、车铃、门铃。
岭:山岭、岭南、岭北、五岭。
绸:丝绸、绸缎、绸子。
稠:粘稠、稠密。
镜:镜子、眼镜、镜片、镜框。
境:境界、环境、处境、入境。
纤:纤细、纤维、纤夫。
迁:迁移、搬迁、迁居、迁徙。
9. 林 车 马 辉 烟 山 水 鸡 繁华 车水马龙 璀璨 依山傍水 肥沃 炊烟袅袅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繁华:指城镇、街市繁荣热闹。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灯火辉煌: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肥沃:土地含有较多的营养适合植物生长。
静谧:指非常安静和平静,没有噪音或动静。
炊烟袅袅:指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
依山傍水: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
鸡犬相闻:鸡和狗的叫声都可以相互听见;指人烟稠密。
北京是座繁荣热闹的大都市,故选“繁华”。
笔直的道路上总是有很多车在来往。故选“车水马龙”。
每到夜晚,整座城市灯光非常绚丽。故选“璀璨”。
市郊的古村落长峪城村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靠近山岭和水流,风景优美。故选“依山傍水”。
土地营养丰富,适合植物生长。故选“肥沃”。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徐徐地飘起炊烟,饭菜的香味随风飘散。故选“炊烟袅袅”。
10. 唐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
(2)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了儿童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场景。
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写初夏、晚春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3)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出自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作品。“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傲雪开放,是中华民族坚强乐观品质的象征。
11.爸爸,我们学校5月4日下午两点半要在操场上举行全体学生家长会,您一定要准时参加,不要迟到哦!
【详解】本题考查我们口语交际转述通知。
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把转述内容记清楚,尤其是其中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要记得准确无误。2.转达时,要将内容写或说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重要内容也可以重复说明。3.转达时,还要注意说话要有礼貌,口齿清晰,落落大方。
例:妈妈,我们学校要举行全体学生家长会,时间是5月4日下午两点半,就在我们学校操场上举行,您一定要记得准时参加,不要迟到哦!
12. 雄鸡走来走去 难道三月桃花没有叫人沉醉吗? 爸爸对小英说,他明天要去开会,中午让我自己做饭吃。 光芒四射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式理解。
(1)缩句:就是把长句改为短句,但意思不能变,但遇到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时,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意思。
故缩句为:雄鸡走来走去。
(2)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加上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句号变问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故改句子为:难道三月桃花没有叫人沉醉吗?
(3)间接引语:又叫间接引述,只用在表述意见的动词之后的一种从句,这种从句并非由主语直接叙述出来,而是通过第三人转述的。实际上间接引语大都是宾语从句,当直接引语为祈使句,陈述句,疑问句被转换成间接引语时,句子的结构,人称,时态,时间,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等都要发生改变。间接引语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人称转述。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方法:即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原句中出现了第二人称,则改为双引号以外的具体人称。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入双引号。
故改句子为:爸爸小英说,他明天要去开会,中午让我自己做饭吃。
(4)扩句: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故扩句为:那火红的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一轮鲜红的太阳从大山的那边缓缓地升起来了。
13.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14. 暮春 春意盎然 15. 静 快乐、天真 16. 动 欢乐场面 快速奔跑追逐 17. 春末夏初季节 万物勃发 恬淡自然,宁静清新
【解析】13.本题考查的是古诗内容的默写能力。
书写时注意“新、绿、童、黄、蝶”的正确写法。
14.本题考查的是古诗理解。
阅读古诗,其中“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由此可知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5.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理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意思是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幽深,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此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展示出乡间自然、朴素的风貌,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体现了乡间春日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16.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理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意思是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其中“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是动作描写。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故后两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
17.本题考查的是古诗主旨理解。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
18.时间 19. 窗外景色不断变化,祖国也在飞速进步 “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欣赏到祖国繁荣富强的美景 20. 外面的景物 祖国前进的步伐和繁荣富强的 21. 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 作者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18.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结合短文第②自然段中关键词语“上午”“中午”“夜晚”可知,该段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的写。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结合短文第⑤自然段中“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可知,作者由窗外景色的变化,产生了联想,想到了祖国日新月异,正在快速发展和进步;
结合短文第⑤自然段中“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可知,句中的“春天”指的是祖国的新气象,“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的意思是“我”坐在窗口欣赏祖国日渐繁荣的美景,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
20.本题考查短文的主旨。
阅读短文可知,短文第①自然段总结全文,点出“我”最喜欢窗子外的景物。②~⑤自然段则分别写了“我”在不同年龄看到的窗子外的景物。最后一段点明中心,写“我”通过窗“看到的是祖国前进的步伐”。由此可知,本文表面上看是写“窗外的景物”,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祖国繁荣富强”的美景。
21.本题考查了比较阅读和情感的分析。
把本文与课文《天窗》做比较,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但文章所叙的事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这篇文章透过窗口看到的是祖国前进的步伐,表达了作者对如今美好生活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
而本课课文《天窗》则通过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22.例文:
我喜欢乡村生活
比起繁华喧嚣的都市,我反而更喜欢恬淡悠闲的乡村,那新鲜的空气和美景,总能留在我脑海好一段时间,因为舍不得忘。我从小就生活在乡村,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放学后还能跑到田里去玩,无聊还能去茶园帮奶奶拔杂草。放眼望去,稻田似金色的海洋,还有那广大辽阔的蓝天,偶尔可以对着天空中大声呼喊,这些全都是都市没有的,虽然都市交通便利,买东西方便,网络也很发达,但空气中总是弥漫陌生且冷淡的气息,使人喘不过气,似乎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心封闭,防备着他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少了很多,显得落寞。
都市和乡村各有优缺点,都市给人寂寞、灰暗,而乡村给人热情、自由。我不喜欢都市,像是被困住的野兽,在大楼里渴望自由,那种感觉就像,当你想飞的时候才发现你没了翅膀——所以我很喜欢乡村,尤其是吹着微风静静看着日出日落和田园风光,那种感觉很舒服,心情也会不知不觉的好起来,所有重担与压力也就随之而去,轻快许多。
我很庆幸我生长在乡村,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并不是都市不好,我只是更喜欢平静悠闲的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是不同的,也各有风味,城市繁华便利,乡村宁静悠闲,你偏爱哪一种生活呢?可根据你的生活经历写一写你喜欢的城市或者乡村生活,写出你喜欢它的原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详略安排,重点部分要写详细写。
标题:自拟,例如:我喜欢乡村生活/我喜欢城市生活
开头:开门见山,告诉大家你喜欢哪里的生活,可用对比式开头,如:城市是怎么样的?相比城市而言,我更喜欢乡村生活。
中间:如果你选择写乡村生活,那么结合你的乡村生活经历,如你喜欢乡村的风景,慢生活,或者乡村有你念念不忘的人和事。如果你选择城市,可以写写城市高楼的壮观,夜景的美丽,生活的便捷等等。同样也可以将两者进行对比,要侧重写你最喜爱的生活,要突出你最喜爱的生活。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