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独立作业(2)
班级
姓名
成绩
命题人:洪万宝审核人:单建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有一个质数是两位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积是6,这个数是或
2.每千克苹果a元,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应付元,付给售货员一张100元人民币,
应找回。元
3.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48,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一,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4学买来校5箱苹果,每箱8千克,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月
千克,每班分
得苹果总量的()
()
5.小明、小红、小刷三人的年龄正好是三个连续的偶数,他们的年龄总和是48岁,他们
中最小的是岁,最大的是岁。
6.对于非0自然数a,b,有a+a+a+a=b,则b是和
的倍数。
7.在“2、5、9、14、18、21、39、51”这8个数中,是3的倍数的数有
既有因数7也是偶数的有
8.含有字母的式子:4b+2+7b+1,可以化简为,当b=15时,这个式子的值是
9.把36个球装在盒子里(所有的球不能同时装在1个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
种装法,最少需要一个盒子。
有
10.在号中,a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
)时,它是真分数:当a≥(
)时,它是假分数,当(
)时,它能化成整数。
11.小明问爸爸手表多少钱,爸爸说:“是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十位
上足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和,最低位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块手表
元。
12.在同一个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折线下滑表示数量(),折
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13.一台缀米机40分钟可限50千克大米一袋,平均每分钟能碾米()袋,每碾1
千克米需要()分钟.
14.己知a=b-1,(:和b都是非岁自然数)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
数是()。
15.“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里的一个未解之谜,是指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
中提到的一个数学猜想:任一大于4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奇质数之和。但是,哥德
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欧拉补充指出:任一
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人们把这个猜想比喻为
“(
)”。在摘取“明珠”的过程中,我国数学家王元和潘成洞取
得了重大进展。1966年,(
)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轰动了国内外数
学界,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被公认为最好的成果。请你也验证这样的猜想,比如:
16=()+().
16.在6、80、16、255、17这些数中,有些数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请
举例说明:如(
),用一句话可以这样描述它们的关系(
)。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7.非零自然数以含有因数的个数为标准分类,可以分为(
A.因数和倍数
B.奇数和偶数
C.公因数和公倍数
D.质数、合数和1
18.下面各组数中,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
)
A.5,6,7
B.16,17,18.C.20,21,22D.30,31,32
19.通过蒜头发芽实验、观察、测量、统计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根须和叶片生长有相同
点和不同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根须生长比蒜叶早
B.蒜叶生长比根须早
C.蒜叶各阶段生长速度比根须快些
D.在室外比室内根须生长得快
20.甲是乙的倍数,丙是乙的因数,那么甲是丙的()
A.倍数
B.因数
C.最大公因数
D.无法确定
21.丽丽买了一种文具,付了20元,找回2元,她买的文具不可能是(
A.铅笔2元B.橡皮3元C.尺子4元D.铅笔刀9元
22.小完现在的身高比出生时的3倍少0.01米。正确的数量关系是()。
A.出尘时身高的3倍-现在的身高=0.01B.现在的身高-出生时身高的3倍=0.01
C,出生时身高的3倍+0.01=现作的身高D.现在的身高-0.01=出生时身高的3倍
23.小明婴与小红比一比两人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四次独立作业的成锁,他将数据统计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