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历史高考复习攻略:易错认识和易混概念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历史高考复习攻略:易错认识和易混概念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5 07: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5 考前抢分必备—必纠知识误区:易错认识和易混概念
专题训练
1.(2024·天津·一模)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中国西南地区的盐源青铜文化具有浓厚的多元性特征,其受到了欧亚草原青铜文化、中国北方青铜文化、西戎文化、中原文化、滇文化、滇西青铜文化乃至东南亚地区青铜文化等文化的多重影响。据此可知,该遗址( )
A.实证了古代族群交往交流 B.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心辐射
C.说明古代族群间战争频繁 D.反映了盐源文化传播广泛
2.(23-24高三上·湖北·期末)西周初年,太师吕尚被封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国号齐。此处本是渤海湾南边一块荒芜之地,人烟稀少。吕尚到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据材料可知吕尚改革( )
A.有利于促进中原与少数民族间的融合 B.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促进了齐国的发展
C.因矛盾尖锐从而彻底变革其习俗礼仪 D.有利于形成对周王朝的文化心理认同
3.(2023·安徽黄山·一模)下表是先秦时期的部分家训内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周文王 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使“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周成王 在册封蔡仲时训勉说,要“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雄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孔子 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A.体现了贵族政治制度的特点 B.孝道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C.以维护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 D.家训折射出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
4.(2024·江西宜春·二模)汉武帝时期,将铸币、煮盐、冶铁的权力收归朝廷;把原来因
路远而运价高、损耗大的贡品,设官经理,运到缺货地高价出售,得钱归官;在京师设官,对一些货物实行贱买贵卖。此外,汉武帝还下令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加重征收财产税,责令商人自报财产,自报财产不实者,罚戍边两年,财物没收。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
A.增强了危机化解能力 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 D.扭转了经济凋敝困境
5.(2024·安徽黄山·二模)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高门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举。但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由此可知当时( )
A.中枢机构遭到士族垄断 B.选官缺乏选贤任能精神
C.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停滞 D.专制集权程度有所强化
6.(2024·安徽·二模)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 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 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7.(2024·江西·二模)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派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向叛臣安庆绪发动进攻。为节制规模庞大的军队,肃宗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代宗时,又任命他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其头饰被称为“军容头”并风行一时。“军容头”的流行( )
A.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加强 B.实质是宦官权力的日益膨胀
C.促成唐代社会尚武之风 D.表明藩镇割据受到全面遏制
8.(2024·河北邯郸·一模)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自然”与儒家“名教”的一致,他们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圣人”。玄学还提出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动静、自然与名教等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这表明魏晋( )
A.士人阶层主张崇实尚学 B.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
C.门阀政治制约思想解放 D.玄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9.(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宋代谏官并不专任谏职,亦常弹劾大臣;而御史台的御史,也并非专察臣僚,言事御史即主要向是皇帝进言,其职责类同谏官,宋代常以台谏并称。凡朝政缺失,大臣及百官任用不当,朝廷各部门事有违失,皆可谏正。元丰五年
(1082年)改革官制,定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长官,谏官专司谏诤。以上材料表明宋代( )
A.谏官职能缺失 B.谏议制度不断优化 C.谏官左右皇帝 D.谏官与执政官勾结
10.(2024·广东深圳·二模)唐朝科举考生被录取后要到考官处谢恩,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宋太祖改革殿试制度,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做“天子门生”。宋仁宗后,殿试只分甲第排名次,不再落榜也成为定制。据此可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 )
A.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 B.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
C.统一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 D.强化崇文抑武的政策
11.(2024·河北邯郸·一模)据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内,各行头、行老熟悉行内商品物价、供求状况,“凡雇请人力及干当人,如解库掌事、贴窗铺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俱各有行老引领”;行老为政府旬估定价提供商业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 )
A.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 B.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
C.生产理念具有开放性 D.城市时空限制彻底打破
12.(2024·山西·二模)金人灭辽、北宋,号称是因为“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宋)天厌其恶,民不聊生”,所以金以“吊民伐罪”的名义用兵,认为承天命、以有道伐无道是共主的职责。这表明( )
A.天命观念逐渐形成 B.百姓不满辽宋统治
C.华夏认同得到发展 D.金朝注重以德治国
13.(2024·甘肃张掖·三模)元朝云南行省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云南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行省的管辖之下。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 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 D.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14.(2024·江西·二模)明前期,大婚、大礼、万寿、出师、制对等例行公文。由内阁直接票拟,经司礼监朱笔抄后直接下六科签署颁行。明朝中期,按照上述规则颁行的诏令在全部诏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出现“首轴专票”之现象。这一趋势表明( )
A.内阁中枢地位的强化 B.司礼监宦官专权趋势显现
C.奏折制度的有效运行 D.君相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
15.(2024·天津和平·二模)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 )
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16.(2024·广东梅州·二模)一直以来,传统文人画题材主要以山水、“四君子”等为主,但清代文人画除了传统主流题材外,出现了鬼怪题材,“以鬼喻人”、“讽喻世事”的文人画逐渐多了起来。这种变化反映出清代( )
A.绘画风格日渐趋向写实 B.市民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C.艺术领域出现批判意识 D.理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中国西南地区的盐源青铜文化具有浓厚的多元性特征,受到了其他地区文化的多重影响,可知,该遗址实证了古代族群交往交流,A项正确;中华文化中心辐射指的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产生较大影响,而材料说的是西南地区的盐源青铜文化受到了欧亚草原青铜文化乃至东南亚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战争频繁”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盐源文化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传播广泛,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吕尚改革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促进了齐国的发展,使齐国成为大国,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矛盾尖锐”,且“彻底变革”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中只能看出改革的结果使齐国成为大国,看不出对周王朝的文化心理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贵族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结合,人治高于法治,材料未体现其特点,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根据材料信息“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雄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可见孝道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雄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从表格中的人物信息可见主要适用于
统治阶层,内容多以训诫为主,以维护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的家训折射出百家争鸣的特点,与周文王、周成王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汉武帝时期)。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据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且自报,否则“罚戍边两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在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当时,私人铸币、地方豪强掌握盐铁经营权,因此社会上所出现许多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唯利是图,这些措施增强对这些危机的化解能力,A项正确;材料“商人和高利贷者加重征收财产税”,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与本题上述结论也不一致,排除B项;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对于财政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基础,且“解决”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经济凋敝应该是西汉初年,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可知,两晋南朝时期,选官权逐渐集中到中央,这反映了官吏选拔的集权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排除A项;据材料“纷纷参加考试”可知,重视考查才能,体现了选贤任能,排除B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可知,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参与选官,南朝时期门阀士族走向衰落,寒门庶族日益崛起,“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停滞”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唐初,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衡,三省长官在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为中书门下。使职因为有皇帝的特别授权,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可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或宰相负责,B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国家最高权力
机构由三省分权逐步转移到中书门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制度,“嬗变”意为蜕变,更替,有彻底改变的意思,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书门下是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的核心,而不是成为决策部门,排除C项;由题干材料信息“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可知D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鱼朝恩由于受肃宗、代宗任用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获得节制军队的权力,“军容头”风行一时,而宦官的权力是皇帝所赋予的,这本质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A项正确。由“肃宗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代宗时,又任命他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可知,宦官的权力是皇帝所赋予,无法体现其权力的膨胀,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唐代社会形成尚武之风,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C项;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中后期没有受到全面遏制,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儒道兼综”“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及所学可知,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它是儒道调和杂融,以道融儒,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这有助于促进中国哲学的发展,D项正确;魏晋时期,士人阶层主张清谈,崇尚老庄思想,排除A项;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并未失去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门阀政治与玄学之间的关系,体现不出制约思想解放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宋代谏官和御史台职责混淆,都既承担了进言职能和监察职能,到改革官制后,只承担进言、劝谏职能,职能更加专业化,表明谏议制度不断优化,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谏官没有行使权力,不能得出谏官职能缺失,排除A项;谏官左右皇帝,不符合史实,叙述错误,排除C项;谏官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职能是进言、评议政治得失,材料未涉及与执政官勾结的叙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中,考中的考生要向考官谢恩,成为考官的门生,这就容易造成考官和门生结成朋党,威胁皇权。到宋代时,考中的考生都要向皇帝谢恩,而且宋仁宗后,参加殿试的考生都不再落榜,这就使考生都能够去拥戴皇帝。所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A项正确;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遏制结党营私和笼络士子,并不是为了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和同意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排除BC项;材料仅涉及科举制,和抑武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行头、行老熟悉城市内的各类商业信息,一切商业活动都可依靠行老引领和咨询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B项正确;材料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材料未体现生产理念等相关内容,排除C项;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未涉及城市时空限制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宋)天厌其恶,民不聊生”“认为承天命、以有道伐无道是共主的职责”及所学知识可知,金在灭辽和北宋的时候,号称是承接天命,以有道伐无道,这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反映了金朝对中原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天命观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金灭辽、宋的借口,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金灭辽、北宋的借口,并非金的统治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云南地区建立行省,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涉及西
南地区民族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是否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材料依据不足,无法确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体现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由内阁直接票拟,经司礼监朱笔抄后直接下六科签署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票拟是将全国各地送到朝廷的奏章,在送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到奏章对面供皇帝参考,体现内阁对这些文书拥有较大的权力,而按照上述规则颁行的诏令在全部诏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体现出内阁地位的强化,A项正确。“司礼监朱笔抄后”可见,这只是抄写,并非专权决策,排除B项;奏折制度是清代开始的,排除C项;内阁是在宰相制度被废除后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的就是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而能够使得信息收集更为广泛、决策更为高效,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是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的书写主体并不是普通民众,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排除B项;密折制没有取代军机处的职能,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清代文人画除了传统主流题材外,出现了鬼怪题材,‘以鬼喻人’、‘讽喻世事’的文人画逐渐多了起来”和所学可知,文人们借鬼怪来讽刺清代社会生活中的那趋炎附势、投机取巧的蛇鼠之辈,具有明显的批判性与反抗性,C项正确;文人画强调的是写意,非写实,排除A项;文人画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B项;明清时期,理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中国近现代史易错易混专练
1.(23-24高三上·山西太原·期末)1852年,时任香港副总督密切尔称:1850年末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制造品比1844年末减少将近75万英镑,“中国的手工业能够以远超过5%的优势打倒我们的动力纺织机”,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的茶叶和生丝完全是以鸦片和金银而非制造品换取的。这说明( )
A.农耕经济仍具有明显优越性 B.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
C.英国制造品不符合中国需求 D.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
2.(2024·全国·模拟预测)1866年,总理衙门大臣奕 等人奏请京师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大学士倭仁猛烈攻击洋务派扩充同文馆是“师事夷人”。监察御史张盛藻上折道:“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这反映出当时( )
A.洋务运动进展顺利 B.近代化事业起步艰难
C.清廷内部集思广益 D.东西方文化互不相容
3.(2024·吉林长春·三模)1864年,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大沽口发现三艘丹麦商船,由于当时普鲁士与丹麦正在欧洲交战,李福斯立即下令扣押这三艘商船当作战利品。恭亲王奕讥依仗《万国法原理》抗议,最终李福斯被迫释放了三艘商船。这反映出( )
A.清政府已具有近代外交理念 B.清朝重视维护海洋权益
C.西方列强严重侵害中国主权 D.中西之间商业往来频繁
4.(2024·河北·模拟预测)有学者认为太平军的地方行政主要充当了估税和征税单位的角色,而农村的社会结构,特别是重要氏族的势力和资源,尚未被以城市为基地的太平军所渗透和控制。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基层政权( )
A.主要职能是征收赋税 B.主要依靠氏族势力实施统治
C.具有显著的城市属性 D.缺乏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控制
5.(23-24高三下·河南周口·开学考试)有学者指出,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与日本首相谈及中国此次变法“生不逢时”“贵邦三十年前,外患未亟,其大忧仅在内讧”时,实际上他们忘了与险恶的国际形势有关的另一种因素,这一因素与当时“山东城乡街谈大抵天灭洋人”“康党实乃卖国奸贼”密不可分。据此可知,该学者强调的“另一种因素”反映了( )
A.思想变革时机尚不成熟 B.变法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C.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D.民众非理性的排外情绪
6.(2024·河北·模拟预测)1910年,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开幕,沪宁实业界人士成立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并出版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报告书》,以期“开风气而劝农工”,这些现象( )
A.适应了实业救国的要求 B.说明清末新政成效突出
C.推动近代民族工业起步 D.促进了国货运动的兴起
7.(2024·河南新乡·三模)1930年,鄂豫皖苏区规定:“凡属于宣扬孔孟之道、基督教会以及一切地主资产阶级的教材,一律不能再用。”同时,鄂豫皖苏区还编写《列宁初级小学国语》等国语课教材,其中有《地主》《红军来了》《革命三字经》等课文。这些举措旨在( )
A.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提升初等教育的普及率
C.深入推广“白话文运动” D.重构根据地的意识形态
8.(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1939年制定的《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中规定,用强制手段侵占他人土地的行为,将会依法进行制裁,不按照法律规定对土地进行登记或者将土地所有权私自进行变换的,都会受到政府的处罚。这一规定( )
A.贯彻了“减租减息”政策 B.配合了根据地的反“扫荡”
C.保障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2024·陕西商洛·模拟预测)如表所示是1937年、1942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的统计数据。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
时间 资本总额/万元 在全国工业资本总额的占比
1937年 421.6 1.17%
1942年 20949.9 10.80%
A.沿海企业内迁为抗战积聚力量 B.国民党未雨绸缪改善工业布局
C.大革命拓展民族工业发展空间 D.全民族抗战改善企业生产环境
10.(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提出三项基本纲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解放,发动民族革命;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与愉快的生活,发展国民经济。该基本纲领旨在( )
A.推动国民大革命实现国家的统一 B.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C.促进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立联合政府实现和平民主统一
11.(23-24高三下·河北沧州·阶段练习)1954年1月,《重庆日报》刊文:(当地某工厂)宣传访问队高举的横幅上写着“向增产节约粮食支援工业建设的农民兄弟致敬”……为农民演出《把余粮卖给国家》和《访问苏联集体农庄记》……晚上同农民兄弟摆摆龙门阵(聊天)。该刊文旨在( )
A.宣传推广苏联经济建设经验 B.推进农村经济恢复工作
C.营造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环境 D.加快构建工农联盟基础
12.(2024·湖北·二模)日内瓦会议后,周恩来对外交工作指示,“区别不同国家的标准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前几年我们说‘先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现在经过初步整理,房子已经基本打扫干净了,因此可以请一些客人来”。这项外交方针的调整主要基于( )
A.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B.世界政治版图发生了积极变化
C.美苏“冷战”波及到亚太地区 D.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13.(2024·山东日照·一模)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中央副主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并得到中共八大肯定和接受。这一经济思想( )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我国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朴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
A.客观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实际 B.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D.孕育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14.(2024·湖北十堰·二模)如图所示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营企业产值及其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城市经济改革曲折发展 B.国内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C.国家政策激发经济活力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5.(2024·全国·模拟预测)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在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全面推开,实现了货物和服务行业增值税全覆盖。2017年以来,增值税率由原来的17%、13%两档下调至13%、9%;并努力完善退税制度,降低企业退税难度。由此可知,我国增值税改革( )
A.扩大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助力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创新
C.加快了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6.(23-24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2023年11月,习近平在旧金山亚太会议上指出:30年来,我们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开创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下一个30年,我们要秉持初心,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之道,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这表明中国( )
A.引领并主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B.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C.积极探索区域国家合作的新思路 D.努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龙”的形象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等遗址中都有发现,说明“龙”的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龙”的形象最早产生于中原地区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龙”形象的出现与王权身份的关系,排除B项;春秋时期,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周(中国)。据材料可知,周天子对王畿地区的宫庙进行管理,还对王畿之外的诸侯进行巡视,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天子间接管理国家,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因此材料中周王具有早期国家特征。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周王巡视,未涉及全国交通网的建设,排除A项;西周未实现中央集权,而是中央间接管理地方,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不能得出统治制度比较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老子、荀子、韩非子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家在治国理念上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他们都是主张要建立有序的社会,体现了士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思想流派在治国方面提出的主张,但无法体现不同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更不能体现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突出,排除AB项;“垄断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汉武帝时期)。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据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且自报,否则“罚戍边两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在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当时,私人铸币、地方豪强掌握盐铁经营权,因此社会上所出现许多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唯利是图,这些措施增强对这些危机的化解能力,A项正确;材料“商人和高利贷者加重征收财产税”,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与本题上述结论也不一致,排除B项;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对于财政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基础,且“解决”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经济凋敝应该是西汉初年,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
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可知,两晋南朝时期,选官权逐渐集中到中央,这反映了官吏选拔的集权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排除A项;据材料“纷纷参加考试”可知,重视考查才能,体现了选贤任能,排除B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可知,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参与选官,南朝时期门阀士族走向衰落,寒门庶族日益崛起,“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停滞”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唐初,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衡,三省长官在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为中书门下。使职因为有皇帝的特别授权,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可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或宰相负责,B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三省分权逐步转移到中书门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制度,“嬗变”意为蜕变,更替,有彻底改变的意思,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书门下是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的核心,而不是成为决策部门,排除C项;由题干材料信息“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可知D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鱼朝恩由于受肃宗、代宗任用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获得节制军队的权力,“军容头”风行一时,而宦官的权力是皇帝所赋予的,这本质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A项正确。由“肃宗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代宗时,又任命他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可知,宦官的权力是皇帝所赋予,无法体现其权力的膨胀,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唐代社会形成尚武之风,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C项;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中后期没有受到全面遏制,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儒道兼综”“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及所学可知,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它是儒道调和杂融,以道融儒,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这有助于
促进中国哲学的发展,D项正确;魏晋时期,士人阶层主张清谈,崇尚老庄思想,排除A项;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并未失去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门阀政治与玄学之间的关系,体现不出制约思想解放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宋代谏官和御史台职责混淆,都既承担了进言职能和监察职能,到改革官制后,只承担进言、劝谏职能,职能更加专业化,表明谏议制度不断优化,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谏官没有行使权力,不能得出谏官职能缺失,排除A项;谏官左右皇帝,不符合史实,叙述错误,排除C项;谏官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职能是进言、评议政治得失,材料未涉及与执政官勾结的叙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中,考中的考生要向考官谢恩,成为考官的门生,这就容易造成考官和门生结成朋党,威胁皇权。到宋代时,考中的考生都要向皇帝谢恩,而且宋仁宗后,参加殿试的考生都不再落榜,这就使考生都能够去拥戴皇帝。所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A项正确;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遏制结党营私和笼络士子,并不是为了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和同意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排除BC项;材料仅涉及科举制,和抑武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行头、行老熟悉城市内的各类商业信息,一切商业活动都可依靠行老引领和咨询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B项正确;材料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材料未体现生产理念等相关内容,排除C项;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未涉及城市时空限制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宋)天厌其恶,民不聊生”“认为承天命、以有道伐无道是共主的职责”及所学知识可知,金在灭辽和北宋的时候,号称是承接天命,以有道伐无道,这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反映了金朝对中原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天命观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金灭辽、宋的借口,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金灭辽、北宋的借口,并非金的统治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云南地区建立行省,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涉及西南地区民族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是否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材料依据不足,无法确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体现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由内阁直接票拟,经司礼监朱笔抄后直接下六科签署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票拟是将全国各地送到朝廷的奏章,在送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到奏章对面供皇帝参考,体现内阁对这些文书拥有较大的权力,而按照上述规则颁行的诏令在全部诏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体现出内阁地位的强化,A项正确。“司礼监朱笔抄后”可见,这只是抄写,并非专权决策,排除B项;奏折制度是清代开始的,排除C项;内阁是在宰相制度被废除后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
的就是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而能够使得信息收集更为广泛、决策更为高效,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是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的书写主体并不是普通民众,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排除B项;密折制没有取代军机处的职能,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清代文人画除了传统主流题材外,出现了鬼怪题材,‘以鬼喻人’、‘讽喻世事’的文人画逐渐多了起来”和所学可知,文人们借鬼怪来讽刺清代社会生活中的那趋炎附势、投机取巧的蛇鼠之辈,具有明显的批判性与反抗性,C项正确;文人画强调的是写意,非写实,排除A项;文人画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B项;明清时期,理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世界史易错易混专练
1.(2024·湖南长沙·一模)公元前3200年前后,古埃及人已开始使用铁。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铁制农具已经得到全面使用。然而此时的埃及,人们使用的主要是青铜农具,甚至石器也未被完全淘汰。这反映了( )
A.古埃及人缺乏冶铁知识 B.早期各个文明互相影响
C.古希腊的商品经济繁荣 D.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2.(2024·四川达州·二模)公元前416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使雅典精疲力竭。为此政治领袖尼基亚斯主和,亚基比德主战,双方都准备启动陶片放逐法一决高下。不料,一个平民小人物许佩玻洛斯跳出来挑动群众反对他们两个。尼基亚斯和亚基比德都觉察到了危险,于是进行协商两派联合,结果许佩玻洛斯被放逐。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 )
A.本质上是党派斗争的工具 B.背离了民主形式
C.制定初衷是预防僭主政治 D.后期出现了异化
3.(2024·湖南·二模)12世纪的英格兰,对于同一纠纷,王室法庭、地方法庭、封建法庭(如庄园法庭)和教会法庭都有管辖权。与其他法庭相比,王室法庭的程序一般较为规范,裁判也较为公正。因此,相关当事人更愿意选择由王室法庭处理土地和神职推荐权纠纷。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格兰( )
A.王权在与教会的斗争中占优势 B.坚持司法独立和法律至上
C.司法成为王权强化的重要手段 D.封君封臣制度已彻底瓦解
4.(2024·湖南·二模)明代以前,中外商货集中于丝绸、瓷器、贵金属等类,利润丰厚。棉花崛起后,丝绸贸易渐趋衰落,但中国外贸并未停滞,茶叶成为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货品;18世纪中叶,英国“最卑贱的家庭都已经改饮茶了”。这一变化( )
A.根源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将中外贸易逆差转变为顺差
C.反映国际贸易服务对象下移 D.冲破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5.(2024·黑龙江双鸭山·模拟预测)马丁·路德对天主教礼拜仪式及其音乐做了改革,把天主教广泛使用的、纷繁复杂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多声部复调音乐,改为由教众直接参与诵唱的众赞歌,并穿插在布道和仪式之间,实现了合唱音乐与仪式的糅合,很好地体现了路德宗的主旨。这一改革( )
A.简化了新教的宗教活动仪式 B.有助于培养平等和参与意识
C.旨在提高新教教徒艺术素养 D.表明新教否定天主教的信仰
6.(23-24高三下·河南周口·期中)有学者说:“认真研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伏尔泰在盛赞中国的同时也会指出这个帝国浮华背后潜藏的问题;孟德斯鸠在列举中国专制弊端的同时也毫不保留地对其科举、监察等制度表达了欣赏之情。”由此可见,伏尔泰与孟德斯鸠( )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认为妥协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C.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 D.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追求导致思想禁锢
7.(2024·云南·模拟预测)18世纪中期,英国的诺里季毛纺织业繁荣,毛纺织业在市民职业中所占的比率高达55.2%。在1771年诺里季毛纺织业年收入中,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鹿特丹中转到欧洲市场;美洲大陆的出口额也相当可观。但1770~1780年间,诺里季毛纺织业的海外贸易有过一次大规模的衰退。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广泛开展 B.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C.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拿破仑在欧洲的扩张
8.(2024·河北沧州·二模)1861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下令暂停部分不稳定地区的人身保护权。军方据此扣押马里兰州涉嫌搞颠覆活动的梅里曼,最高法院大法官坦尼要求将其移交普通法庭审理,遭到军方拒绝。7月,国会立法授权总统可在战时暂停人身保护权,但不得对嫌犯进行军法审判。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分权制衡体制面临挑战 B.最高法院权力受限
C.政权运行遵循宪法原则 D.南北双方矛盾激化
9.(23-24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下表是1701—1831年英国人口的分布情况(单位:万人)。表中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 )
1701年 1801年 1831年
农业区 194.9 260.5 369
工商业区 195.4 376 631.8
A.人口变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自由贸易增强了区域经济联系
C.技术进步加速了城乡贫富差距 D.自然地理格局决定着人口结构
10.(2024·安徽·模拟预测)马克思指出:“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 )
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采用了代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C.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权模式 D.组织形式具有民主自治的性质
11.(2024·四川绵阳·三模)黑奴贸易是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1680--1780年间,运入西印度群岛英属殖民地的奴隶约二百五十万人。但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相继宣布禁止贩奴,丹麦在1802年、英国在1807年相继出台了贩奴的禁令。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废奴运动的推动
C.殖民体系的瓦解 D.民主政治的完善
12.(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在1918年到1919年,欧洲人看起来似乎胜利了,中东欧的少数民族数量由5400万人降到1680万人。但波兰人口中,有380万罗塞尼亚人,100万德意志人;捷克斯洛伐克有330万德意志人;罗马尼亚有150万马扎尔人,由此可以推知( )
A.凡尔赛体系维护了和平 B.委任统治在东欧普遍推广
C.民族自决具有双重影响 D.美国遭到英法的一致抵制
13.(2024·辽宁·一模)某西方学者在其著作中说:英国“担心在德国失败后俄国将控制欧洲许多地方,只有想让苏俄代替德国的人才有资格谴责绥靖分子”如果必然要爆发战争,则必须把苏联也卷进去,否则到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毫无损伤,而英德两国陷于崩溃,苏联就
会统治欧洲”。该观点( )
A.肯定了英国外交政策的正确性 B.点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C.揭示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出发点 D.谴责了苏联对德国妥协的态度
14.(2024·湖南·模拟预测)如图是苏联(1929—1932年)机器设备进口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
A.借西方经济危机之机加速工业化 B.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
C.国家建设中相对忽视轻工业发展 D.社会经济的恢复进程十分缓慢
15.(2024·山东济宁·一模)1956年,埃及总统纳塞尔公开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挑起第二次中东战争。当苏联威胁要站在埃及一边进行干预时,美国迅速向三个入侵国施压并迫使他们撤兵。该事件反映出( )
A.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新趋势 B.美苏两国对民族解放的推动作用
C.两极格局下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D.美苏两国的较量已超出欧洲范围
16.(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20世纪60年代,“全球南方”概念开始出现。21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急于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戴上“发达国家”的帽子,出现了抛弃“发展中国家”概念的声音。与之相对,“全球南方”概念则在国际社会再度流行起来。在2023年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上,中国指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材料表明( )
A.国际秩序加速变革 B.世界科技革命持续进行
C.区域集团不断增加 D.各国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题意可知,虽然古埃及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器,但在古希腊已经全面使用铁器的时候,古埃及反而没有全面使用。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是尼罗河定期泛滥,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铁器的推广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说明地理环境影响了文明发展,D项正确;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200年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器,所以不能说明古埃及人缺乏冶铁知识,排除A项;古埃及和古希腊对铁器的使用程度不同,不能体现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古希腊对铁器的使用,无法说明古希腊商品经济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雅典实行“陶片放逐法”,目的是防止僭主政治东山再起,到后来成为政客打击政敌、控制城邦政治的手段,可知陶片放逐法后期出现了异化,D项正确;陶片放逐法起初是为了防范阴谋夺取政权的僭主,具有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并非一开始就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起初是为了防范阴谋夺取政权的僭主,具有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并非一开始就与民主相背离,排除B项;陶片放逐法制定初衷是预防僭主政治,这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反映陶片放逐法后期的异化,而非前期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英格兰)。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12世纪的英格兰,相关当事人在遇到涉及封建领主的土地纠纷和涉及教会的神职推荐权纠纷时,更愿意选择由国王控制的王室法庭裁决,而不是被领主控制的封建法庭和被教会控制的教会法庭。在中世纪封建制下,相关纠纷由王室法庭裁决,为王权插手地方事务和教会事务提供了便利,所以,司法成为英格兰王权加强的重要手段,C项正确;材料只有司法方面的内容,不能得出王权在与教会的斗争中占优势,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司法独立和法律的地位,排除B项;“彻底”一词表述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叶(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中外贸易商品由丝绸转变为茶叶,服务对象由上层贵族转变为下层民众,反映了国际贸易服务对象下移,C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外贸货物种类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项;商贸货物变化没有冲击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表明,马丁·路德改革天主教的礼拜仪式及其音乐,教众在布道和仪式之间直接参与吟唱众赞歌,有助于培养新教教众的平等和参与意识,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培养平等和参与的意识,而非简化宗教仪式以及提高艺术素养,排除A、C项;新教与天主教都信仰基督耶稣,新教主张“因信称义”反对的是天主教的信仰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研究的并不是中国本身,而是如何借鉴中国的盛衰经验,服务法国的政治改革。他们争论的目的不在于为中国进行好与坏的定性,而在于确定哪些方面可以为法国借鉴,哪些方面需要引以为鉴。由此看来,他们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C项正确;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未体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排除A项;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材料没有体现他们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追求,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世纪后期(英国)。据材料可知,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英国与北美贸易受到影响,B项正确;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在欧美广泛开展,排除A项;16-18世纪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排除C项;19世纪拿破仑在欧洲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和军事统帅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在梅里曼诉讼案中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均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美国政权运行遵循了宪法规定的原则,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政权运行遵循了宪法规定的原则,分权制衡体制未面临挑战,排除A项;大法官要求将疑犯移交普通法庭审理,遭到拒绝,不能代表最高法院权力受限,排除B项;材料主要表述的是美国政权的运行机制和原则,不能反映当时南北双方矛盾激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701—1831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农业区与工商业区的人口均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工商业区即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农业区即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这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密切相关,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可见这一时期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推动了人口的变动,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人口变动,体现不出城乡贫富差距,排除C项;自然地理格局影响人口结构,“决定“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可知,巴黎公社排除了来自中央层面上的高度行政集权的外在权力的束缚,不是一种对上负责的组织形式,而是由地方直接组织起来、直接选举自己的自治组织并全面掌握最高权力的组织形式,这表明巴黎公社组织形式具有民主自治性质,D项正确;巴黎公社只是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A项;巴黎公社采取的是直接民主形式,而非间接的代议制民主,排除B项;巴黎公社没有上升到国家政权层面,没有确立民主集中制的政权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到19世纪欧洲各国禁止贩卖黑奴。结合所学可知,黑奴主要是充当劳动力,而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工厂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了黑奴贸易的结束,A项正确;废奴运动和民主政治的完善都是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项;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排除C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到1919年(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一战后欧洲出现了一批民族国家,同时这些国家民族组成又隐藏着各种问题,这可以用来说明一战后所谓“民族自决”带来的双重影响,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内部埋下了隐患,排除A项;委任统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一种制度,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选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民族自决对欧洲的影响,没有涉及到美国遭到英法的一致抵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只有想让苏俄代替德国的人才有资格谴责绥靖分子”“必须把苏联也卷进去,否则到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毫无损伤”等信息可知,英国的绥靖政策出发点之一是防范苏联,维护自身利益,把苏联拖入战争,C项正确;材料只是揭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并没有肯定它,排除A项;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而非绥靖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谴责了苏联对德,国妥协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1932年的苏联。依据材料概况可知:1929-1932年恰逢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产销矛盾尖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进口机器设备,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即借西方经济危机之机加速工业化,A项正
确;材料未涉及苏联与其他国家贸易额的比较,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问题的论述,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此时工业化快速发展,而不是社会经济的恢复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埃及)。据材料“埃及总统纳塞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当苏联威胁要站在埃及一边进行干预时,美国迅速向三个入侵国施压并迫使他们撤兵”及所学知识可知,冷战背景下,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对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要求做出了有利于埃及的举动,这反映了两极格局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即体现了两极格局下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C项正确;苏联和美国对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态度不是因为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新趋势才去支持埃及,也不是为了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两个国家是处于各自的国家利益,都想要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排除AB项;此事件之前,美苏两国的较量就已经超出欧洲范围,如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冷战下的热战等,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针对西方国家的图谋,提出独立自主,强调发展振兴,体现了旧的国际秩序逐渐向新的国际秩序变革,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科技革命,排除B项;金砖国家不是区域集团,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依存度,排除D项。故选A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