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核心主题
极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开发与保护
1.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是哪个大洲 你能准确地说出该大洲的位置和范围吗
2.上面左右两幅图片上分别是什么动物 它们生活的环境各自有什么独有的特征
单元问题导学
导问:
3.你能说出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名称吗 在极地建设科考站的意义是什么
4.假设你要进行一次极地科考探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南极地区图
北极地区图
单元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极地的地理位置。(区域认知)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极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并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南极、北极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说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运用实例,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任务一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图
北极地区图
南极圈
名称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置 主要位于 以南 主要位于
以北
范围 洲及其周边 的海域 洋的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自然环境 气温最 ,海拔最 的大陆,降水最 少,风力最大 终年冰封,气温稍高,
降水稍多
典型生物
北极圈
南极
北冰
低
高
企鹅
北极熊
任务二 了解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
名称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自然 资源 矿产资源、 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科考的 价值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我国 科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 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在建) 黄河站
固体淡水
昆仑
名称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问题 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 动物遭到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
保护 签订《 》 制定《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任务三 结合实例了解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南极条约
主题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科学考察
自主探究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长城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昆仑站
南极地区图
1.描出南极圈,填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并在方框内填注出我国已建成的南极考察站名称。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什么
参考答案:填图略。企鹅。
2.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更冷
参考答案: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②南极地区冰层厚、海拔高;③南极地区地表被白色的冰雪覆盖,白色反射太阳光强。
合作探究 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
1.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建成的四个科考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个
参考答案:我国在南极地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泰山站主楼建筑设计为架空离地样式,请分析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南极地区冬季经常刮起8~10级大风,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的情况,有利于大风通过,建筑整体架空,下方风力加大,可吹走积雪。
3.为什么南极考察队员把一些生活垃圾如水果皮、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带回本国处理
参考答案: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迁移应用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设中的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1.请分析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的原因。
2.在南极地区建罗斯海新站会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参考答案:因为2月份是南极洲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而且是极昼期,有利于建站工作的开展。
参考答案:严寒、干燥、烈风等。
评价一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读我国部分科考站位置图,回答1~2题:
1.昆仑站大致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位 ( )
A.西南 B.正南
C.东北 D.正北
2.以下称号与南极洲无关的是( )
A.“冰雪高原” B.“白色荒漠”
C.“风库” D.“热带大陆”
B
D
3.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年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有( )
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④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评价二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
4.读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分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
A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勘探 ④因纽特人的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评价三 结合实例了解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5.下列不属于极地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
B.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C.石油泄漏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D.全球变暖
B
6.到南极进行科考是为了( )
A.探索和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
B.为今后向南极大量移民做准备
C.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
D.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
D
7.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泰山站
B.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方向
C.南极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7~8月,正值极昼期
D.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下面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在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
A.中山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
9.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 )
A.焚烧废弃物品 B.捕捉喂养企鹅
C.运回生活垃圾 D.掩埋老旧设备
C
C
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下图示意一艘轮船从诺姆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的航线。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 )
A.1~2月
B.4~5月
C.8~9月
D.11~12月
11.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 )
A.暴风雪 B.冰山
C.严寒 D.巨浪
C
B
12.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地区及其周边国家,感受这里的神秘与美丽。图1 为冰岛简图,图2为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范围变化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旅程贴士]
出发时间 2023年6月
交通工具 破冰船
衣物装备 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防水防滑)
(1)请你从出发时间、交通工具、衣物装备方面任选一条旅程贴士,依照范例,解释原因。
范例:准备防水防滑的专业登陆靴是因为北极地区多冰雪,防水防滑的登陆靴便于在冰面上行走。
参考答案:出发时间选择在6月份,因为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极的暖季或北极正值极昼),此时北极地区气候较为温暖,便于科考。
交通工具选择破冰船,原因是北极地区洋面大多被海冰覆盖。
衣物装备准备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是因为此区域纬度较高,气温低。
[第一站 “冰火之国”]
冰岛号称是“冰火两重天”的国家。
(2)读图1可知,冰岛的“冰”是由于纬度较高, 广布;冰岛的“火”是由于 数量多。
冰川
火山
[第二站 “诺亚方舟”]
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人类建有一座全球种子库。图3是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
(3)斯瓦尔巴群岛全年 (填气候特征),有利于种子
保存。
寒冷干燥
[第三站 “世界尽头”]
北极点,一个终年被海冰覆盖的神秘之地,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也有700千米。这里是真正的世界尽头。
(4)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 (填“缩小”或“扩大”),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 .
。
缩小
全球气候
变暖
[行程感悟]
“在美丽神秘却也脆弱至极的净土中,邂逅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等待梦幻缥缈的极光,看着平静海面和蓝得醉人的冰山……”北极旅行令无数人向往。
(5)有人认为北极地区的旅游开发会让当地生态环境存在风险,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北极地区生态脆弱,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北极生态环境恶化,如气温升高、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易错题: 错题原因分析:
2.北极地区生活着众多动物,搜集有关北极地区的动植物、环境变化的资料以及因纽特人的信息,制作关于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卡片,分析因纽特人的捕猎行为,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