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遗传图解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遗传图解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05 09: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遗传图解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读图填空题
1.每个人的个体发育都与体内的遗传物质密切相关。图1是楠楠一家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图2、图3是正常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楠楠的父母有耳垂,她无耳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
(2)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由遗传图解可分析出,______是显性性状,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3)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和蛋白质组成的。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图______表示的是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其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为______。
(4)国家“三孩”政策开放以后,楠楠的父母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女性的______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卵细胞与精子在母体的______内形成受精卵。
再生一个孩子还是无耳垂的概率为______,是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2.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清脆爽口,深受人们喜爱。分析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黄瓜花属于单性花,花大且有亮黄色的花冠(如图1所示)。根据如图1推测黄瓜的传粉方式为______(填“虫媒”或“风媒”),其中______花为雌花(填“A”或“B”)。
(2)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根据图2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黄瓜果实有苦味是因为细胞中有苦味素,可以减少害虫啃食。根据图3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该基因控制的果实有苦味这一性状为______性状。假设果实苦与不苦这一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那么F1果实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F2果实不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把F1中得到的果实苦的黄瓜与果实不苦的黄瓜杂交,杂交后代果实苦的概率是______。
(4)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体现了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和______共同控制的。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左撇子又名“左利手”,指的是更习惯用左手的人,“利”意思是自己惯用的手。
材料二:很多家喻户晓的名人都是“左撇子”,比如画家达 芬奇、科学家爱因斯坦、微软CEO比尔 盖茨等,他们在绘画、思维方式、创造力等方面天赋异禀。左利手(惯用左手)与右利手(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
材料三:小豪同学是人们所说的“左撇子”,吃饭、做作业等均使用左手。为此,小豪受到了很多异样的眼光。细心的生物老师发现了,特在班级做了以下简单科普:经调查,小豪家系左、右利手的遗传图解(基因用B、b表示)如图。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左撇子”是 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小豪父母通过 ______过程将左利手基因传递给他。
(3)若小豪将来与右利手女子(基因组成为Bb)结婚,正常情况下其后代可能是“左撇子”吗?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其概率是 ______。
(4)由图可知,小豪母亲卵细胞内控制左、右利手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填序号)。
(5)“左撇子”经过后天的纠正也可成为右利手,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 ______共同作用。
4.生物研学小组到某山羊养殖基地收集山羊养殖的相关资料,观察到羊群中多数为白羊,少数为黑羊;有角羊,也有无角羊。同学们分别对羊的毛色和角的有无进行探究。一组查阅资料得到山羊毛色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二组问询得知,有角羊打斗频次显著高于无角羊,无角羊静卧时间明显比有角羊长。查阅养殖记录,获得有角羊和无角羊体重增长情况,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龄 体重(kg)
有角 无角
公羊 母羊 公羊 母羊
1月龄 11.42 10.39 11.71 10.36
3月龄 16.76 15.83 17.19 16.40
6月龄 25.64 24.21 26.90 25.48
10月龄 35.72 33.37 37.69 34.29
(1)山羊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它的个体发育起点是______。
(2)山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_____,其中_____为显性性状。
(3)如果控制毛色的基因用A和a表示,可推断④的基因组成为____,④和⑤再生一只小羊为白羊的概率为_____。
(4)某地新建了一个肉用山羊养殖场,养殖的全部为无角山羊。结合资料分析,选择无角山羊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
5.西瓜为夏季常见水果。近年来,西瓜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使果实产量不断提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能力,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南瓜幼苗作为砧木,嫁接培育西瓜。如图是西瓜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①嫁接成活的关键是______。
②西瓜果肉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红瓤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瓤西瓜的柱头上,则所结西瓜果肉为红色的可能性是______,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大面积种植西瓜时,修剪侧蔓是最繁重的一环。生产中,人们偶然发现了一种无需修剪侧蔓的西瓜新品种“无杈早”。为研究无病性状的遗传规律,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株)
有杈 无杈
无杈×有杈 156 168
欲判断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取实验中无杈子代进行杂交:
①若后代性状______,则有杈是显性性状,无杈是隐性性状。
②若后代性状______,则无杈是显性性状,有杈是隐性性状。
(3)用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杀虫剂现已广泛用于防治虫害。研究表明,某微生物的杀虫作用与基因B有关。为定向改良西瓜品种,获得具备可遗传抗虫特性的西瓜植株,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采取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6.我国实施“三孩”政策之后,贝贝和小博希望妈妈再生一个妹妹,贝贝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画出了包含不同性染色体的四种细胞(如图),请你帮助贝贝向妈妈解释有关性别等方面的问题。
(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贝贝具有②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____。贝贝从爸爸那儿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____条。
(2)贝贝和小博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受精发生的场所是____。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贝贝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贝贝妈妈的基因组成是____。
②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____(填字母)。
A.爷爷 B.奶奶 C.姥爷 D.姥姥
③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个孩子是个妹妹的概率是____。
7.遗传性黄斑变性是一种较少见的家族性遗传病,病变发生在人眼球的黄斑区。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导致人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图七为某家族患遗传性黄斑变性的遗传系谱图。
(1)黄斑位于人体眼球内的______上,该区域集中分布着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2)由图1可知,④号的基因组成为______(用A、a表示)。④号和⑤号积极响应国家鼓励生育的举措,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女孩的概率为______,所生女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
(3)研究人员发明了一套帮助视觉障碍者感知周围环境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使用时,视觉障碍者将电子刺激器含在口中,它能发出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视觉障碍者舌上的神经细胞接受电流刺激并产生______,经神经传递到______形成感觉,帮助视觉障碍者“看”到世界。
8.现代遗传学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人类的性别决定相关问题正逐步被揭示。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图一,可以看出Y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a]______组成的,其中SRY基因与a的关系是:______。
(2)科学家在人类的Y染色体上发现了SRY基因。由于小鼠的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同,科学家将提取出的SRY基因注射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结果该受精卵发育成的小鼠长出了睾丸。该实验说明:______。
(3)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小秦妈妈也计划再为小秦生一个妹妹,妈妈请小秦算一算怀妹妹的概率是多少?小秦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遗传图谱。
①爸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由受精卵Ⅰ发育的胎儿性别为______。
②小秦拿着图谱给妈妈解释道: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妈妈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9.将纯种红花牡丹和纯种白花牡丹(基因用G、g表示)与纯种红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基因用A、a表示)的杂交实验现象有所不同,结果如图所示
(1)牡丹的红花与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牡丹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不表现为红花也不表现为白花而是粉红,如果子二代获得的牡丹共有372株,理论上粉红植株应有______株。
(2)豌豆的体细胞有7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二代红花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控制花色的基因可以用图中______表示(填字母)。
(3)豌豆豆荚的绿色(H)对黄色(h)为显性,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杂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
10.人的前额Ⅴ形发际和平直发际是一对相对性状(用D、d表示其控制基因)。如图是某家族前额发际性状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族中个体9与个体3性状不同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根据图谱中个体[______]的性状,可推断______为隐性性状。
(3)据图推断:个体8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个体2其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5)个体1和2再生一个Ⅴ形发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1)变异
(2)有耳垂;Aa
(3)DNA;图3;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4)卵巢;输卵管;25%;50%
解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楠楠的父母有耳垂,她无耳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
(2)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由遗传图解父母都有耳垂,楠楠无耳垂可分析出,有耳垂是显性性状,父母的基因组成为杂合的,即Aa。
(3)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图3的性染色体是XY,表示的是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正常成年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X 或22条+Y。
(4)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它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父亲、母亲都有耳垂,孩子无耳垂,表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假设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耳垂的有无)的显、隐性基因,则无耳垂的基因型是aa,有耳垂的基因型是AA或Aa。一对夫妇他们都有耳垂,他们的儿子却表现为无耳垂,父母遗传给第一个无耳垂(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还是无耳垂的可能性为25%。
国家“三孩”政策开放以后,楠楠的父母打算再生一个孩子,性别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楠楠的父母打算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50%。
2.答案:(1)虫媒;B
(2)叶苦,果实不苦
(3)显性;Dd;dd;50%
(4)基因;环境
解析:(1)黄瓜花有漂亮的颜色和较大的花冠,可以吸引昆虫来传粉,属于虫媒花,观察图1,B花有小果实属于雌花,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2)观察图2可知,野生型的特点是:黄瓜叶苦、果实更苦;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叶苦、果实不苦。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图3中,F1-F2过程中,亲代苦,子代出现不苦的现象表明,果实有苦味这一性状为显性性状。
由图3分析可知F2苦果和不苦的比例为3:1,因此,F1是Dd。不苦为隐性性状,基因为dd。
由图3分析可知F1果实苦的基因型为Dd,若与隐性性状果实不苦其基因型为dd进行测交,其测交后代结果为:果实苦(Dd):果实不苦(dd)=1:1,杂交后代果实苦的概率是50%。
(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题干中调整各种外界条件因素可以降低黄瓜苦味,体现了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控制的。
3.答案:(1)隐性
(2)生殖
(3)可能;50%
(4)⑤⑥
(5)基因和环境
解析:(1)图中,5、6均为右利手,小豪左利手(惯用左手),表明左利手(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因此,由图中“5x6→小豪”信息可以判断,左利手(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
(2)小豪父母通过生殖过程将左利手基因传递给他。
(3)若小豪(bb)将来与右利手女子(基因组成为Bb)结婚,后代的基因是Bb也可能是bb,分别表现为右利手和左撇子,各占50%的概率。
(4)小豪的父母都是右利手而小豪是左利手,由此可知他父母的基因均为Bb,母亲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即⑤和⑥。
(5)“左撇子”受基因控制,经过后天的纠正也可成为右利手,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4.答案:(1)受精卵
(2)相对性状;白毛/白羊
(3)Aa;3/4/75%/
(4)①无角山羊比有角山羊体重增长快;②无角山羊比有角山羊打斗频次低,静卧时间长,易于管理
解析:(1) 除病毒以外的生物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山羊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它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2)山羊的白毛和黑毛是山羊毛色的不同表现型,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亲代④和⑤都是白羊,而子代⑥是黑羊,黑羊是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白羊是显性性状。
(3)亲代②、子代③都是黑羊,基因型是aa,子代③基因组成分别来自亲代,则亲代①的基因型是Aa,则亲代:Aa×aa→子代:1Aa、1aa,故④的基因是Aa,子代⑥黑羊的基因组成是aa,分别来自亲代白羊,则⑤白羊的基因型是Aa,则亲代:Aa×Aa→子代:1AA、2Aa、1aa,故基因型AA、Aa的表现型是白羊,基因型aa的表现型是黑羊,④和⑤再生一只小羊为白羊的概率为3/4。
(4)由题干资料知,有角羊打斗频次显著高于无角羊,无角羊静卧时间明显比有角羊长,容易长肉,由表格数值可知,无角山羊比有角山羊体重增长快,故肉用山羊养殖场,养殖的全部为无角山羊。
5.答案:(1)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0;Tt
(2)全部为无杈;出现无杈和有杈(或无杈:有杈=3:1)
(3)将微生物的基因B转入到西瓜细胞的基因组中(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①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因此嫁接成活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②西瓜果肉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红瓤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瓤西瓜的柱头上,完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内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受精卵的基因组成为Tt。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所以种子的胚的基因组成为Tt。所结西瓜果肉的基因组成与母本相同,所以为红色的可能性是0。
(2)若后代性状全为无杈(aa×aa→aa),则有杈是显性性状,无杈是隐性性状,其遗传图谱如下:

若后代性状出现有杈和无杈两种(Aa×Aa→AA、Aa、aa),则无杈是显性性状,有杈是隐性性状,其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取实验中无杈子代进行杂交:①若后代(子二代)性状全部为无杈,则有杈是显性性状,无杈是隐性性状。
②若后代(子二代)性状出现有杈和无杈,则无杈是显性性状,有杈是隐性性状。
(3)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故要使西瓜具有抗虫特性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又由于某微生物的杀虫作用与基因B有关。故将微生物的基因B转入到西瓜细胞的基因中,西瓜就能产生杀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
6.答案:(1)男性;23
(2)输卵管
(3)aa;A;50%
解析:(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的体细胞性染色体是XY,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女性的体细胞性染色体是XX。贝贝具有②XY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男性。人体有23对染色体,精子有23条染色体,贝贝从爸爸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23条。
(2)贝贝和弟弟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
(3)①由图姥爷和姥姥生下妈妈是蓝眼,可知虹膜的蓝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贝贝妈妈虹膜是蓝色,基因组成是aa。
②控制贝贝和弟弟的眼色基因一个来自妈妈,一个来自爸爸,妈妈基因为aa,只能提供a基因,因此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爸爸,又由于奶奶的虹膜颜色为蓝色,基因组成为aa,爷爷虹膜颜色为褐色,必定含有A基因,故爸爸的A基因来自爷爷,即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爷爷,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③性别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知: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是50%。
7.答案:(1)视网膜
(2)Aa;25%/1/4;22对常染色体+XX
(3)神经冲动;大脑皮层/大脑/大脑的一定区域
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黄斑位于人体眼球内的视网膜上,该区域集中分布着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题图的遗传规律(亲代:①患病×②患病→子一代⑥出现:正常),可推知患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正常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 子二代⑦表现为隐性性状(正常aa),则表现为患病的④号子一代含有一个隐性基因a,基因组成是Aa。④号和⑤号(aa)的遗传图解是:
所以,这对父母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孩子性别为女孩的概率=50%×50%=25%(1/4)。结合分析可知,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这对夫妇所生女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
(3)正常人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根据题图2可知,视觉障碍者将电子刺激器含在口中,它能发出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视觉障碍者舌上的神经细胞接受电流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或大脑、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感觉,帮助视觉障碍者“看”到世界。
8.答案:(1)DNA;SRY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2)小鼠的性别与SRY基因有关(意思相近即可)
(3)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50%
解析:(1)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DNA分子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故SRY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2)将提取出的SRY基因注射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结果该受精卵发育成的小鼠长出了睾丸,说明小鼠的性别与SRY基因有关。
(3)①由分析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由图知,受精卵Ⅰ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发育的胎儿性别为女性。
②由图及分析知,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
9.答案:(1)相对性状;186
(2)7;AC
(3)黄色、Hh
解析:(1)牡丹的红花与白花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所以,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遗传过程符合遗传图解:
可知,子二代中GG:Gg:gg=1:2:1,其中Gg(粉红色)所占比例是:1/2。如果子二代获得的牡丹共有372株,理论上粉红植株有372×1/2 =186(株)。
(2)豌豆的体细胞有7对染色体,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所以,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7条,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二代红花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所以可以用图中AC表示。
(3)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和基因组成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是黄色。“已知豆荚的绿色(H)对黄色(h)为显性”,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绿色是基因型是HH,黄色的基因型是hh,则该植株所结豌豆种子中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基因组成Hh。
10.答案:(1)变异
(2)1、2、5(或1、2、6,或1、2、5、6);V形发髻
(3)DD或Dd
(4)X
(5)25%
解析:(1)人的V形发际和平直发际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该家族中个体9与个体3的性状不同的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题干中第一代1和2父母都是平直发际,第二代5和6却出现了V形发际的子女,说明V形发际是隐性性状,它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平直发际是显性性状,它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所以根据图谱中个体1、2、5(或1、2、6,或1、2、5、6)的性状,可推断V形发际是隐性性状。
(3)平直发际是显性性状,V形发际是隐性性状。如果用D、d表示控制发际形状的基因,则控制平直发际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V形发际的基因用d表示。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则控制5或6号V形发际的基因为dd,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于1父亲和2母亲,说明父母的基因组成中都带有隐性基因d,父母表现为平直发际,则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Dd,这对夫妇的遗传图解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控制个体8平直发际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4)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个体2是女性,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XX,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
(5)根据(3)小题中的遗传图解可知:个体1和2再生一个Ⅴ形发际孩子的概率为2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