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5 16: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周恩来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同时兼任外交部长,以非凡的才能、智慧与精力,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提出问题,他是谁
2.回顾中国近代史,与周恩来有关的史事有哪些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谋求民族独立新兴独立国家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特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观看视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的、怕帝国主义,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据材料,请用几个词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特征?周恩来认为新中国的外交应该是怎样的呢
特征:屈辱外交: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
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和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友好
敌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开展外交。
“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与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亲爱的达瓦里希,我来和你做朋友啦。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谋求民族独立新兴独立国家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毛国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签订使新中国外交气象一新,不再孤立,还有更好的政治条件对付帝国主义。
——周恩来
它:《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意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这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它”指什么?它的签订有何意义?
1950年5月,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印是当时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50年6月,瑞典首任驻华大使阿马斯顿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宾主交谈。瑞系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年份 1949 1950
建交国家 10 9
1951 1952 1953
1 0 0
1949——1953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统计表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是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的?(对策)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
互利
和平共处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
侵犯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访问缅甸时,缅甸总理吴努发表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谈
周恩来访问印度
周恩来与缅甸总理握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国内
国际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会议。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议
地位
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意义
召开
结果
万隆会议所表达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观看视频:总结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的会前、会上都遇到了哪些困境?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尼。台湾特务机关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11人遇难。
一些国家在美国怂恿和蛊惑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污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
材料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历史遭遇:都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现实问题: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 发展道路
思考:“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求同
存异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什么叫“万隆精神”?
“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摘选
团结
友谊
合作
“凡是见过周恩来的人,没有谁会忘记他。”
——美国外交官约翰·谢伟思
印度印中友协会长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说:“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我一生搞外交工作,还没有遇到一个像周恩来这样杰出的外交家。
只要这个世界还崇尚良知,
只要这个世界还期待抚慰,
只要这个世界还谈论真诚,
只要这个世界还仰望高贵,
只要这个世界还需要一颗更干净的心灵,人们就会想起这个人,就会念他的名字,周恩来。
——《一个人》
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苏建交
1949年
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课堂小结
1.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 B.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2.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项目约3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B.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
C.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D.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
C
D
课堂练习
3.2013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九
次会谈在上海举行。“两会”曾就“海峡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
间是( )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B
4.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