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新课导入:
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
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四川博物馆藏)
文翁,汉景帝汉景帝后期,担任罚郡守。
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蜀都太守文
翁曾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
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
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
124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兴办学校。
【结合图文材料,找出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校
图书馆
博物馆
书籍
文化传承的
载体及其发展
第14课
课程标准: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发展
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学受业者,亦听。——唐玄宗敕
任务1:阅读教材P80,完成时间轴上的大事记。
西周 春秋
汉朝
西晋
唐——宋
元—明—清
私学
私学
官学
官学
学在官府”
私学产生
中央太学
地方官学
中央国子监
唐以后:私学发展,学塾、村学、蒙学
中央国子监
宋:书院制度发展重要时期,推动私学发展
学塾、村学、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重要形式
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古代教育重要标志
官学
私学
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的学校教育
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白鹿洞书院与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学在民间”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朱熹编纂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
2.发展历程: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书院兴起的原因和作用
材料: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的学校教育
①宋朝宋明理学兴起并向基层渗透,促进了书院的发展(思想)
②宋朝重文轻武,大兴科举,推动了书院的发展(政治)
③宋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的发展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
材料: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一)古代的学校教育
保存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有利于传承古代典籍(儒家经典)。(文化)
推动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政治)
扩大教育的范围,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
有利于社会教化,提升个人修养。(社会)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书院兴起的原因和作用
先秦:学在官府
西汉:中央设立太学,地方官学
西晋:设立国子监,
太学与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关
官学
官学:
官府所办的学校系统。有阶级性、等级性。办学宗旨是培养各种封建统治人才,以供朝廷之用。
教育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产生,孔子影响最大;
唐代:私学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 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
私学
学在民间
私学:
它冲破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
vs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起源早,发展时间长
2.官学与私学并存
3.与选官相结合
4.道统性
(二)近代大学教育
1.近代中国:
材料: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阅读书本P81【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1)大学是最高的文化科学研究中心,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不同于专门学校。
(2)大学不是人们升官发财的阶梯。进入大学的目的是求学不要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大学读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大学教育
1.近代中国:
1898
京师大学堂: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6
蔡元培任校长,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1912
北京大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清华学堂
1911
1912
清华学校
1928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学堂
【历史纵横】留学教育
古 代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
新文化运动时期
20世纪20
中期以后
留学教育的发端
日本向中国派
“遣唐使”
如晁衡
改革开放后
清政府派留学生赴美
如詹天佑
出现留学日本热潮, 如鲁迅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邓小平
“以俄为师”,留苏学习热潮
“留学欧美”
官派留学
留学风潮
留法勤工俭学
以俄为师
【历史纵横】留学教育
【思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留学教育作用的认识?
材料1: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洋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洋务事业的人才,中国近代教育随之产生。当时的新式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创办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等方面。 ——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2:选派留学生出国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而在甲午战争后数量大增。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①留学人才回国之后,为了救亡图存,推动了政治运动发展,促进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政治)
②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了优秀人才与中坚力量,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思想)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文化)
【思考】阅读材料,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方面比较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教育有何不同?
材料1:在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为封建官僚统治集团和地主阶级的子弟设置的……因为封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各级官吏,以便统治广大人民。 ——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2: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
材料3:为培养变法新人而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其目的就在于“以其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京师大学堂“参访外国教育,以建设新教育”,要求从时务出发,深入学习西方,会通中西。它不单纯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与船坚炮利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与学术以变法维新,来挽救中国,使中国走向自强。
——钱耕森《京师大学堂:一个世纪前的教改成果》
(二)近代大学教育
【思考】阅读材料,比较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教育有何不同?
材料1:在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为封建官僚统治集团和地主阶级的子弟设置的……因为封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各级官吏,以便统治广大人民。
——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2: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
材料3:为培养变法新人而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其目的就在于“以其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京师大学堂“参访外国教育,以建设新教育”,要求从时务出发,深入学习西方,会通中西。它不单纯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与船坚炮利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与学术以变法维新,来挽救中国,使中国走向自强。
——钱耕森《京师大学堂:一个世纪前的教改成果》
(二)近代大学教育
比较项 中国古代 中国近代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
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相结合
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中西
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大学教育
2.近代西方:
(1)渊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功能: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柏拉图在阿卡德米学园讲学时的场景
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公元1088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
中世纪欧洲大学:中世纪的城市出现了教会主导的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大学教育
2.近代西方:
(3)成就:
法国
德国
美国
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巴黎帝国大学
(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总监1人
27个大学区
每区设总长1人
各省
每省设督学1人
代表总长管理各境内初等教育
1806年拿破仑创办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及行政体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训: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美国耶鲁大学办学目的:“使青年能够胜任无论是社会机构还是教会机构的公共职务。”
1806年拿破仑统治时期创办的一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及行政体制,主要做法:创立巴黎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全国实行同一学制和课程。
柏林洪堡大学
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爱因斯坦、黑格尔等都曾在该校学习任教。"现代大学之母"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三)现代教育
2.发展历程:
独立自主
(1)形成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
项目 内容
举措
成就
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社会主义性质)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培养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在高等院校进行调整,突出工科,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门人才。
材料:“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在全国一片混乱的形势中,各地大中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全国大中学校的招生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数以千万计的中学毕业生失去了升造的机会。
…………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摘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现代教育
2.发展历程:
受到破坏
重回正轨
恢复高考
1977
文化大革命,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的破坏
三个面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
科教兴国
1995
1966
1976
举措与成就
1977年,考生们步入考场
邓小平书写“三个面向”
形成体系
成就:
①高校年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
②各类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踏上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
印刷书的诞生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条件:有赖于造纸业的发展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过程:
(1)造纸业的发展
公元前30世纪
春秋战国到秦汉
公元前2世纪
公元105年
莎草纸书写的《亡灵书》残片
云梦睡虎地秦简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
书写材料:竹木、缣帛——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古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书籍雏形
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
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
2.过程:
(2)印刷术的发明
唐朝
北宋
咸通《金刚经》(雕版印刷术)
胶泥活字印刷术
金属活字印刷术
宋代印刷书繁荣发展的原因:
①政府的重视及重文轻武的政策
②印刷术的发展
③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④理学兴起
⑤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印刷术一次质的飞跃)
雕版印刷品
2.过程:
(2)印刷术的发明
15世纪中叶
古登堡为教皇印制赎罪券
绘画:表现使用古登堡印刷机的场景
印刷术:直接催生了印刷书,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
(技术进步)印刷
3.意义:
(1)有利于文化普及、传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2)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
图书馆的成长
1.职能:
范钦“天一阁”
2.表现: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古代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古籍的史官,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①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
②1916年,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③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图书馆”;
④1998年改称为“国家图书馆”,建立各级各类图书馆
明清时最突出,出现了一批藏书家、藏书楼,如明朝的天一阁
中
国
官藏
私藏
1912年京师图书馆在北京广化寺开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古代
近现代
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特点:
分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
以保存书籍、延续文化为目的
藏书馆管理严格,具有封闭性
官方藏书具有政治色彩,私人藏书具有宗族色彩
京师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1.职能:
2.表现: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奴隶社会
亚述图书馆(巴尼拔王建立):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中世纪
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私人图书馆
近代
公共图书馆: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出现
尼尼微图书馆所藏泥版文书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
英国切萨姆图书馆
3.图书馆的作用:
(1)保存古籍——图书馆所保存的历史文献与人类古籍,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2)文献开发——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 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方便读者更好利用。如今,图书馆更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3)培养人才——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当中有大量学术资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4)教育功能——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通过提供书籍阅读、开展各种系列讲座与主题课堂,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发展历程
1.中国
1868年
自然历史博物院
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1874年
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陈列动物标本
1905年
南通博物苑
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1)晚清:
自然历史博物馆旧貌,原建筑已不存在
南通博物苑
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一)发展历程
1.中国
20世纪10-20年代
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
1925年
故宫博物馆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
20世纪30-40年代
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南京博物馆)
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因战争影响,到1948年4月第一期工程及附属工程才竣工。
(2)近现代:
历史博物馆致函古物陈列所研求考证信(影印件)
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
1949年后,通过国家征调、向社会征集、接受私人捐赠的方式丰富藏品。
1.中国
(一)发展历程
(2)近现代
1959年7月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成。
1959年9月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馆建成
2003年2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
(一)发展历程
2.西方
前290年前后
亚历山大博学园
(托勒密·索罗建立)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亚历山大博学园
1683年
阿什莫林博物馆
(牛津大学建立)
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18世纪
大英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等
阿什莫林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开始正式对公众开放,位列世界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馆之一,拥有800多万件藏品,镇馆之宝是罗塞塔石碑和帕特农神庙石雕。大英博物馆的藏品部分来自英帝国鼎盛时期全世界的掠夺,部分来自私人捐赠。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瓷器、陶器、青铜器、玉器、钱币,刻本、书画、饰品等等, 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不到1%。
大维德花瓶(The David Vases),现存最早青花瓷
遗失的“明珠”:敦煌壁画
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女史箴图》
(二)意义
1.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博物馆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材料: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启发民智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新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博物馆免费开放》载《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
【思考】文化传承的其它载体??
歌舞活动
重大节日活动
建筑、古迹等
考古
学校教育
印刷书
图书馆
博物馆
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文化大众化,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发展
保存文化典籍,服务于公众
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进行国民教育等公共服务,文物保存、传承历史
知识结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