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月闯关小达人二(3、4单元)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è jì jiǎn chá dú zì jì lù
( ) ( ) ( ) ( )
què shí jiā jié bāo kuò chuàng jǔ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借( ) 酒( ) 内( ) 夸( ) 辨( )
错( ) 洒( ) 肉( ) 跨( ) 瓣( )
三、填空。(8分)
1.小虾( )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 )要打起来。
2.你( )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 )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3.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飞到哪里,( )能回到原处。
4.蜜蜂( )逆风而飞,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 )它们都飞回来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变换句式,不改变句意)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学校把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已经公布了,佳丽同学陆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少
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因为,她一点儿也不骄傲。同学们称赞她,她总说自己做得还不够。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仿写句子)
考场上,面对试卷,同学们表现各异: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以及河北赵县那座闻名世界的桥“ ”,都显露着中国文化。又如,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的 节,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 ”,也都展现出了优秀的中国文化。
2.《滁州西涧》中描写“春潮不断上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的诗句是:“ , 。”
第二部分 理解·感悟
六、阅读理解。(24分)
(一)课内阅读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中,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形容很准确,没有一点儿错误。( )
(2)生疏,不熟悉。( )
2.写出法布尔从实验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4分)
(1)蜜蜂确实具有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蜜蜂的这种能力是________(①与生俱来的 ②后天学习的)。
3.联系课文,想想法布尔为什么断定蜜蜂靠的不是记忆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兜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鬼除邪”。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蜈蚣、 壁虎等动物。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轻视( ) 隐藏( )
2.下面对“端午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前期
B.新历五月五号是端午节。
C.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这一天各地会举行各种纪念仪式。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如今,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粽子有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
习作。(30分)
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选一个传统,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不少于300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二(3、4单元)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è jì jiǎn chá dú zì jì lù
(设 计) (检 查 ) (独 自) (记 录)
què shí jiā jié bāo kuò chuàng jǔ
(确 实) (佳 节) (包 括) (创 举)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借(借书) 酒(喝酒) 内(内心) 夸(夸赞) 辨(分辨)
错(错误) 洒(洒水) 肉(吃肉) 跨(飞跨) 瓣(花瓣)
三、填空。(8分)
1.小虾(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2.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3.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原处。
4.蜜蜂(尽管)逆风而飞,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但)它们都飞回来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
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变换句式,不改变句意)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学校把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已经公布了,佳丽同学陆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少
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因为,她一点儿也不骄傲。同学们称赞她,她总说自己做得还不够。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仿写句子)
考场上,面对试卷,同学们表现各异: 有的认真作答,有的托腮沉思,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抓耳挠腮。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以及河北赵县那座闻名世界的桥“ 赵州桥 ”,都显露着中国文化。又如,中医四诊“_望闻问切”,“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的 元宵 节,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也都展现出了优秀的中国文化。
2.《滁州西涧》中描写“春潮不断上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的诗句是:“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第二部分 理解·感悟
六、阅读理解。(24分)
(一)课内阅读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中,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形容很准确,没有一点儿错误。( 准确无误 )
(2)生疏,不熟悉。( 陌生 )
2.写出法布尔从实验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4分)
(1)蜜蜂确实具有_辨认方向_的能力。
(2)蜜蜂的这种能力是_①_(①与生俱来的 ②后天学习的)。
3.联系课文,想想法布尔为什么断定蜜蜂靠的不是记忆力。(3分)
____答:因为法布尔通过实验,发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二)课外阅读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兜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鬼除邪”。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蜈蚣、 壁虎等动物。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轻视(重视) 隐藏(显露)
2.下面对“端午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前期
B.新历五月五号是端午节。
C.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这一天各地会举行各种纪念仪式。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屈原_,它与_春节__、_中秋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如今,端午节的习俗有_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________________。(4分)
4.粽子有哪些特点?(3分)
____答:粽子馅料丰富,形状多样。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
习作。(30分)
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选一个传统,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