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世界的人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世界人口已经突破80亿大关,现在仍在急剧增长,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状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一件破不容缓的事情。本节是星球出版社七年级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初中地理体系中属于人文地理部分,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学生对读图识图的能力。本节分三部分内容: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注:本教学设计只对前面两部分内容进行设计)。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学情分析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学科。学生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这之前对世界人口的现状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学生经过近半年的地理学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数据(地图,统计图等)的分析能力、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在面对一些地理问题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的分析问题。同时,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同时,由于初中学生好动、好奇,爱发表见解,但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中需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设计学生始终参与的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实践-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综合思维.知道人口增长的速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地理实践能力:知道人口自然增长率>0,=0,<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读图分析人口分布疏密的地区及通过活动题了解这样分布的原因;
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
难点
通过一些活动或读图等形式,了解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计算归纳、读图分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从70亿到80亿,用了多久?——现在,全球哪里人口最多?——哪里新增人口更多? ——人口还会继续增长吗?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世界的人口”。 根据视频图片,想象,分析。 视频介绍了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引发学生对世界人口的思考。由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特点自主学习:教材88页第一段及下图,回答问题。 从18世纪以前到现在,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怎样的?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以来,速度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仍在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约8000万。自主学习。读图5-1-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回答问题。 1.根据世界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完成表格。 2.从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间隔的时间长短中,你有哪些发现? ①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 ② 世 界 人 口 的 增 长 速 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自然增长率自主学习:教材89页第一段。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用什么来表示呢?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什么是人口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什么是人口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自主学习。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0‰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0‰自主学习。计算下列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说出它们的差异。 下列情况各说明人口数量是怎么变化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出生率=死亡率——人口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0(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 1、三个国家中,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说明人口总量_____,人口增长速度_____尼日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说明尼日利亚人口总量____,人口增长速度______ 2、经济发展水平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 读图分析: 1、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南极洲外,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人口的疏密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概念: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公式: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练习:邹城面积约1616平方千米,人口约120万人,邹城的人口密度是多少?人口密度用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分布_________人口密度小的地区,人口分布_________。 结合景观图所反映的地理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你愿意把“家”选在哪里?理由是什么? 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海滨:水源丰富、交通便利。 人口分布及原因人口稠密区: 1、请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2、活动:学生上台在地图上圈画出世界人口稠密区并说出其所在的大洲及方位。 3、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看:都位于__________纬度从海陆位置看:都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地形上看:都位于___________地区 4、结合地图探究:世界人口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温馨提示:从纬度,海陆,地形,人文等因素考虑)人口稀少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南极洲则无人定居。 总结:世界人口分布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思考这两个问题。 理解。 自主学习分析,给出结论。 合作学习。 读图分析、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了解。自主学习。 由 学 生 对“家”的选择,分析出影响选择的因素 让学生由己及人,推广到整个人类再为自己选“家”的时候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同时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出世界人口的分布。 读图分析。 学生自己动手圈画,学 生 边 回忆,老师边展示知识点 培养自主学习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完成。这两个问题的给出,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会根据结果分析。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举例子来了解什么是人口密度及相关的计算。教师与学生共同读图分析,学生学得更快、更准确。通过这三个活动题,可帮助学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疏密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的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的梳理知识,理解不同知识点的内题,可帮助学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疏密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的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的梳理知识,理解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本节课我力图做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发运用有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让学生动手、探究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活动,反思如下: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本节课我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设创新情境和锻炼机会,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研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关于世界人口日的视频,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抛出问题:从70亿到80亿,用了多久?现在,全球哪里人口最多?哪里新增人口更多?人口还会继续增长吗?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自学为主、引导为辅、问题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探究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表达为主体,教师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自学、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如:通过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设问: 1、据图说出世界人口总量是不断_______的。 2、在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 3、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_________ 。 4、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___________ 。但全球人口总量仍在__________,每年新增加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总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力,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自由”和“恰当的组织引导”,使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 三、多媒体课件的充分运用。我多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或是图片、或是动画、或是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同时也突破学习难点。如:探究:世界人口稠密区为什么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我给学生收集了4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在观察中探究,在观察中总结,在观察中突破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论证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表现在: 1、有些图片的展示太快,学生可能看不清。 2、学生合作学习还不够理想,有的学生参与不够,有了问题就找去书上找答案,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小组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今后要多向学生渗透学会自己思考的重要性,培养自己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无止境,教无定规,教后总结得失则能做到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