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18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品系具体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重点难点:
1.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的象征意义,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傲雪的青松,斗霜的秋菊,迎风的翠竹,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草丛里无名的野花……这些自然界植物无不蕴涵深刻的哲理,那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同样具有深刻含义的紫藤萝,打开课文《紫藤萝瀑布》,我们来学习新课,看看作者在看看盛开的紫藤萝形成的瀑布流有怎样的感悟,紫藤萝又带给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启迪。
二、检查预习
1.重点字词。
瀑布(pù) 迸溅(bènɡ) 挑逗(tiǎo) 凝望(nínɡ)
繁mì(密) 笼罩(lǒnɡ) 枯槐(huái) 遗hàn(憾)
酒niànɡ(酿) 伫立(zhù) 伶仃(dīnɡ) zhàn(绽)开
盘虬卧龙(qiú)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ɡ)
2.解释重点词。
【迸溅】向四外溅。
【挑逗】逗引;招惹。
【沉淀】凝聚,积累。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稀落】稀疏。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盘绕像卧着的龙。形容枝干苍劲有力。
三、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二)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尝试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6):赏花。按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写紫藤萝花盛开时的景象。第二部分(7—9):忆花。睹物抒怀,内心的疑惑、痛楚化为精神的宁静、生的喜悦。第三部分(10、11):悟花。由感性的表达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三)赏析“赏花”。
1.概括紫藤萝的特点,并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它的这个特点。
明确:紫藤萝的特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1)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紫藤萝花的?
明确:先整体再局部,即先写花瀑,再写花穗,最后写花朵。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紫藤萝花的?
明确: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四)勾画“忆花”重点。
分小组朗读课文第7—9段,思考: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什么样?面对这样的紫藤萝作者的心情怎样?
明确:萧条、冷落。作者的心情:疑惑、痛楚、遗憾。
(五)体会“悟花”情感。
齐读课文最后两段,找出文章的点睛之笔,体会作者的心情。
明确:
点睛之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心情:宁静、喜悦、振奋。
(六)深层探究。
1.“我”为什么会“焦虑”和“悲痛”?
明确:可结合背景理解。“我”的“焦虑”和“悲痛”是因为“我”深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而且弟弟当时正处于癌症晚期,“我”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而深感悲痛。
2.文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对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描写?
明确: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对比,突出现在紫藤萝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3.怎样理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明确: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挫折压倒,要有坚定的信念;挫折过后,不要让悲痛长压心头,要振奋精神,面对新生活。作者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后,心情便豁然开朗,所以“加快了脚步”。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明确: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已经过去,一切都会像眼前的紫藤萝一样好起来的。展现在她面前的紫藤萝花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富有生命的活力。在这些跳动的生命的感染下,作者获得了面对不幸的勇气,她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悲痛慢慢地被紫藤萝的力量带走了,她已经能够平静地看待这些不幸,将焦虑和悲痛转化为精神的宁静。“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说明了这些花长得很茂盛,很有活力,体现出生命的美丽,在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花面前,作者深深地思考了生和死的关系,领悟到生的喜悦。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以下三项作业中自主选择两项完成。
1.如果你非常喜欢这篇散文,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诵读它,在诵读中品味其美,并试着把它背下来。
2.摘录你认为描写最生动精彩的片段,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3.有没有一种花曾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尝试描写下你当时的心情。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第二课时
一、简单过渡,导入新课
紫藤萝花的美丽让我们惊叹,作者那细腻的笔触也让我们折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本文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二、合作探究,品析语言
师: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批注。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紫藤萝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角度提示:修辞、用词、情感。
(学生思考3—5分钟,然后进行回答)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明确: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盛,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恒久。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明确:使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将花瀑拟人化,化静为动,写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写活了,将客观所见与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写出花的勃勃生机。
(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明确:用“帆”与“舱”比喻花朵的外形,形象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用“忍俊不禁的笑容”比喻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花朵的美丽,更显美好可爱。
思考:将“帆”换成“小铃铛”“伞”是否合适?
明确:不合适。“帆”代表作者扬帆远航、拼搏奋进的精神。与后文生命的长河呼应。
(5)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明确: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香味化成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那种缥缈轻柔的感受。
三、独立分析,欣赏感悟
师:下面的“忆花”部分,请同学们自己赏析,赏析时要注意弄清描写顺序、角度,重点分析一两个精彩的句子,谈谈体会。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点拨:
作者在这部分依次写了“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花瀑在心上“流过”,实为作者领悟到花瀑的精神内涵,花瀑表现出的生命力使作者从对小弟的病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紫藤萝的芳香将作者笼罩在宁静、喜悦中,于是自然忆起旧日的紫藤萝。将今日的紫藤萝与旧日的紫藤萝对比,更深刻地感到昔日受苦受难的紫藤萝在历尽劫难后的勃勃生机,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在经历劫难后对生命的认识。
四、深入研读,探究写法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予其某种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试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明确:本文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态,说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不同时期的紫藤萝花,象征了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命运。
2.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请列举几种,并搜集一些咏花的诗句。
明确:(1)①莲:象征纯洁、高尚。②牡丹:象征富贵吉祥。③梅:象征坚强不屈。④兰:象征典雅高洁。
(2)①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②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③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五、课堂小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紫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的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这篇文章使人领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生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理解。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19* 一颗小桃树
教学目标:
1.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生活经历,理解重点语段的深刻含义,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
3.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2.文中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推开记忆的门,前尘往事一幕幕似幻似真···有些人、有些事,原以为我们早已经忘记,然而蓦然回首时却不经意地发现﹐原来他们并不真的随风而去,而是一直深藏在我们的心底,守护着我们的回忆。譬如今天,我们要读到的故事——《一棵小桃树》。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贾平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小说《我是农民》等。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2.重点字词。
伫(zhù) 孱(càn)头 懊(ào)丧 服侍( shì) 猥 琐(wěi)
矜(jīn)持 忏(chàn)悔 苦涩(sè) 颤抖(chàn) 赤裸(luǒ)
3.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生灵】生命。
【矜持】庄重;严肃。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采用指名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文中说:“可怜的小桃树!”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交流: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交流:摹形着色的:“纤纤的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示例:“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细节描写,“瘦”“黄”突出小桃树的脆弱。)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了头,紧抱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示例:“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哆嗦”这个动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桃树遭受的磨难。)
(二)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学法指导: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模式: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象,表现了……性格特征(心理、感情),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交流: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还非常的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白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交流: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使桃树留存。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三)把握手法,拓展探究。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1.在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交流: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是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蓄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禁对它产生赞美之情。文章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2.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交流: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等。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一个黄昏坐在窗前看他的小桃树的情景,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的人生经历,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执着追求幸福人生的思想情感。也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就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一种植物,细致描写,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作文片段。
例文:昙花,生命虽然短暂,它却没有虚度自己的一生。它把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汲取水,摄取养料,接受大地广博的爱,最后,把自己洁白如玉的花、沁人心脾的花香,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人类。我赞美昙花,是因为它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尽管它的生命瞬息即逝,可它留下的清香却令人永生难忘。绢花与塑料花能存放很久很久,但它们只有华丽的外表,徒有花的芳名,却没有花的神韵。
青一色的小草的世界是单调乏味的,只有无数奇花异草共同装点才能生机盎然、流光溢彩。平平庸庸的人生是黯淡无趣的,只有闪光的人生才是壮丽的人生。朋友,让我们做一朵昙花,尽管是一现,也要发出迷人的闪光!
六、板书设计
对小桃树的深情
一颗小桃树 眼前小桃树经受风雨 坚强不屈
过去小桃树生长艰难 顽强抗争
眼前小桃树风雨挣扎
20* 外国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新课导入
播放轻音乐,师激情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呢?
指名谈话。
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下面的叮咛和嘱咐。播放录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普希金,俄国诗人,近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
2.背景链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整体感知
1.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这首诗?
【明确】本诗作者是用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所以应该用平等、娓娓而谈的语气,亲密和婉、热忱坦率的语调朗读。
2.怎样理解标题中“欺骗”一词的含义?
【明确】(1)普希金在写作本诗时,正被沙皇流放,过着充满艰辛的流放生活;(2)“欺骗”一词在这里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坎坷、挫折。
3.你从诗中能读到感伤之情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诗中充满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4.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劝告)
第二部分: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希望)
四、课文精读
1.诗人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该怎么做?
【明确】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须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两个“不要”,一个“须要”,一个“相信”,语气坚定,态度明确,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找出诗人是如何对待现在、未来、过去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现在:“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未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过去:“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诗人在这样的处境下,没有丧失希望和斗志,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是个有着真诚博大的胸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的人。
4.如果让你把这首诗送给身边的人,你认为可以送给什么人?
【明确】(1)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2)对未来失去希望的人;(3)对过去充满悔恨的人……
五、合作探究
1.“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写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矛盾,心中有美好的理想,现实的世界可能是令人悲哀的,可能会让人感受到被欺骗。
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明确】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即使是痛苦的,也有助于把握人生。
六、小结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了这首诗后,也能拥有诗人那样博大的胸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尤其是在遇到挫折与困境的时候,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成为生活的真正强者。
七、板书设计
八、布置作业
请你尝试以《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为题,写一首小诗。
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李白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想法。这样看来,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品读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诗歌全集》。
2.背景链接。
《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卖掉了祖父遗留下来的农场,再加上几年教书所得的一点积蓄,来到英国一个小村子,开始了艰苦安静的诗歌创作。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自由读。
注意诗歌的停顿节奏,语音的准确性。
2.理解诗意,每一小节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节: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面对选择,陷入沉思。
第二节:诗人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第三节: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却留恋着另一条路,担心选择错误而难以回头。
第四节:诗人遥想多年后自己回想,当初未选择的路或许更好,但现实无法回头。
3.想一想,第一节中哪个动词最能体现诗人当时的心境?第二节中哪一词语最能体现诗人当时的行为?第三节中哪一词语最能体现诗人当时的情感?第四节中哪一词语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
【明确】伫立、选择、恐怕、叹息。
4.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明确】“路”,表面指自然界中的道路,暗指人生之路。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象征。象征:用具体的甲事物表现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乙事物。
区别: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写作手法,一般要统摄全篇。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使用。
四、合作探究
1.诗人为何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迹更少”的道路?
【明确】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也因为“人迹更少”,需要人们去开拓,从而将其拓展成为一条大道:正因如此,这条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见作者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才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重点写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心灵,让人更深入思考人生的选择要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3.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明确】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诗题这样写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要抒发的并不是自己选择了这条路的欢欣和庆幸,而是对未选择的那条路的留恋和向往。诗人的写作意图是要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的重视,从而对最初的选择进行反思,进而告诫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
五、小结
人生永远都在“选择”和“未选择”之间抉择。自然之路可以选择回头,而人生之路却没有回头路可走。所以,选择一定要谨慎,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诗人用朴实无华、细致含蓄的语言,借助自然景物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理性与感性完美融合,如夏日里清凉温柔的风,沁人心脾。
六、布置作业
古今中外有许多作家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请你写出三句,注明作者。
【板书设计】
面临选择 选如沉思
做出选择 不同寻常 象征——人生之路
踏上路途 难以返回
未选之路 念念不忘
21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背诵并默写诗歌。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蕴含的哲理。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
2.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登幽州台歌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诗词意激昂,被誉为“诗骨”。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2.指定学生朗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明确:在句式方面,本诗采取了长短交错的楚辞体句法,要注意朗读停顿,即“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问题探究
1.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后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或“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
3.请简要赏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明确:“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独”指单一,只有一个。一大一小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这两句诗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寂沉郁的情感。
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角度均可)
明确: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写作特点】
1.句式长短交错。
全诗句式长短交错,音节前紧后舒,抑扬变化,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卷。
2.直抒胸臆。
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不知自己置身何处和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课堂小结】
《登幽州台歌》一诗中天、地、人三位一体,辽阔悠远,空旷苍茫,营造了慷慨悲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之情。
【板书设计】
望 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写作背景】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一首是咏东岳泰山。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节奏。
2.初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诗中是怎样写“望”岳的?
明确: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极望)俯视。
(2)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明确:雄伟高大,神奇秀丽。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些诗句中可看出。
(二)问题探究
1.“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有何妙处?
明确:“割”是“分割”的意思。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一样,切断了阳光,分出了山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明确:这两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个“小”字,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却看不出他有任何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写作特点】
1.炼字精辟。
本诗形象鲜明、含蓄蕴藉并且内涵丰富,炼字精辟。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个“钟”字,既赋予了“造化”以人的思想感情,又包含了对泰山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一个“割“字,写出了山南北两面景色的截然不同,突出了泰山高大的形象。“决眦入归鸟”,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形象地写出了黄昏时“归鸟”投林的景象。
2.构思巧妙。
本诗的题目是“望岳”,但全诗无一“望”字,却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看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使人如临其境。
【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写作背景】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强调节奏。
2.初读诗歌,思考: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二)问题探究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明确:①“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诗人的立足点之高。②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诗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2.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他的胸怀和抱负非同凡响,写诗也富含哲理。请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妙处。
明确:这两句景、情、理交融。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重。抒情:云层再厚,困难重重,决不畏惧,穿云远望,抒发开阔之情。明理: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道理。古人常用“浮云蔽日”比喻奸邪进谗言蒙蔽皇帝、陷害贤臣。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并不为一时的艰难所忧虑。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写作特点】
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
这首诗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怀;前者为后者作铺垫,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将写景和抒怀结合起来,从具体的情境中提炼出哲理,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诗人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诗人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涵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望远的视线,因为“我”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游山西村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代表作有《游山西村》《书愤》《示儿》等。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强调节奏。
2.初读诗歌,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明确:①热情好客的村民。②优美的景色。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二)问题探究
1.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明确: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村民的热情好客、淳朴。“莫笑”一句表现了农民的厚道,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尽所有的盛情。
2.如何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确:一方面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写作特点】
立意新巧,自然成趣。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运用白描手法,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诗人紧扣住诗题中的“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段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串,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民风民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中,形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他一生中诗、文甚富,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代表作《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强调节奏。
2.初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二)问题探究
1.诗人是怎样写愁绪的?
明确: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下笔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有哪些含义?
明确:“落红”的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暗指自己辞官。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③春泥虽被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成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明确:作者以花自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体现了诗人积极乐现的人生态度。
4.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三种心境?
明确:①回归的喜悦。②离别的忧伤。③积极的人生态度。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写作特点】
构思新颖奇特。
诗人借花自喻,一反历代文人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明自己虽然已经辞官,但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献身的决心是始终不变的。因此,格调昂扬向上,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其以“落花”自喻,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背诵本课五首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