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5.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2.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抒情方式,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难点:细心揣摩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与黄河相关的古诗词。从而引出话题——黄河,播放黄河航拍视频并介绍黄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走进千百年来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二、激情诵读,唤起欲望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 读读写写。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宛转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2. 易错读音。
屏障(zhàng) 气魄(pò) 狂澜(lán)
臂膀(bǎng) 哺育(bǔ) 浊流(zhuó)
3. 多音字。
屏:屏(píng)蔽、屏(bīng)营、屏(bǐng)退
曲:九曲(qū)连环、曲(qǔ)终人散
4. 重点词语。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一泻万丈】形容黄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汹涌;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三、指导朗读 反复颂读
1.播放朗诵音频,学生仔细聆听。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2.指定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理。
3.自由朗读。
酝酿情感, 体验情感。(激昂、雄壮)
4.朗读交流。
请几个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在课堂上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请大家讨论如何读出感情。 发言者也可以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明确:应读得富有节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读出黄河的磅礴气势,读出对黄河的赞颂,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体会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就是不直接抒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本文作为一首献给黄河母亲的颂歌,采取了什么抒情方式呢?
明确:直接抒情。本文直抒胸臆,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情绪慷慨激昂。
五、研读批注 理解诗歌
1.了解批注是什么?批注的对象和方法。
批注是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批注的对象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还可以从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
批注的方法也同样是多样的:可以是理解意思、含义、作用,可以是写感想、鉴赏评价、质疑联想,也可以是为某个内容做补充。批注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语言要求简求精。
2.研讨批注角度,补写批注。
(1)第一处:是对段落作用的批注。点明课文第一部分,即朗诵部分是序曲,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地象征,我们要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
(2)第二处:是对词语作用的批注。细读“望”字引出的诗句,在“批注二”后补充批注:作者描绘的黄河是怎样的形象,作者又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黄河形象的?
明确:
黄河形象:奔腾不息、气势磅礴、一往无前。
描写角度:
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俯瞰全景式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纵向描写:“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横向描写:“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第三处:是在提示诗歌的内容层次。细读“颂”领起的部分,在“批注三”后补写批注: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黄河的?
从哺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来讴歌赞颂黄河的伟大精神的。
(4)第四处:是在赏析句子的作用。歌词中出现三次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啊!黄河!”三次出现,把对黄河的赞颂分为了哺育、保卫、激励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同时,三次“啊!黄河!”出现,构成了反复,用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5)第五处:是对结尾特点的评价。结尾同样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表达了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精神的决心。本诗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抒发了对黄河歌颂、赞美。
六、归纳总结
这首诗歌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七、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
2.课后欣赏《保卫黄河》,运用所学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批注。
6.老山界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学习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叙述和描写,从细节入手,把握红军的崇高品质。
难点:体会重要的语句、语段的含义,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读读写写。
攀谈 峭壁 骨碌 咀嚼 呜咽 督促
灌输 苛捐杂税 酣然入梦 不可捉摸
2.易错读音。
欺侮(wǔ) 呜咽(yè) 惊惶(huáng)宿营(sù) 酣然(hān)
咀嚼(jué) 矗立(chù) 蜷起来(quán) 苛捐杂税(kē)
3.多音字。
落: 嚼:
luò(落差) jiáo(咬文嚼字)
là(丢三落四) jiào(倒嚼)
luō(大大落落)
lào(落枕)
jué(咀嚼)
4.重点词语。
【惊惶】惊慌。
【攀谈】闲谈。
【矗立】高耸地立着。
【呜咽】(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不可捉摸】不能够预料或猜测。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1.阅读时注意课文的记事顺序,划出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作者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想想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注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完成表格。
时间 下午 天黑 半夜 黎明 上午 下午两点多 下午两点多后
地点 山沟、山脚 山路上 山路上 雷公岩 山路上 山顶 山顶、下山
事情 与瑶民攀谈 点火把行军 露天宿营 吃早饭 帮助伤病员、与敌人开火 休息 下山、宿营
2.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经过。
第三部分(33-34)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明确:文章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文章脉络清晰,叙事和描写合情合理。
四、精读课文 分析形象
1.从路线图中我们知道红军翻山十分艰辛。那么红军翻越老山界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明确:
①行路难。红军要翻越的老山界高且险。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而且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
②生活难:补给困难,战士们吃不饱饭,休息条件也很恶劣;
③行动难: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等随行;
④处境难:后有追兵,红军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3.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五、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中理解具体的内容,还要从行文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从准确的用词中体会情感
(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师: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瑶民家男主人不知道经过的是队伍是红军,以为是以前那样的部队,所以躲起来。
(2)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师:“生怕”“显眼”,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表达了红军深切爱护群众利益的心情。“显眼”是突出,醒目的意思,说明红军考虑得周到,也体现了红军对群众的关心。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目的战 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师: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嘲讽国民党反动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不去抗日,却专门对付红军,这种反动行径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4)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师: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
明确:“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2.从生动的描写中体会情感
(1)场面描写
①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 “之”字奇观
②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
两次写火把;观察点开始在山脚是仰望“之”字形火把的,观察点在山腰时先仰视、后俯视;作者是通过写火把表现山路陡峭险峻的。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③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2)景物描写
①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②“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③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庄严、奇伟。 寂静
④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
⑤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写出?
远、近、大、细; 比喻、拟人(山泉呜咽)
⑥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3)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4)语言描写
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
五、小结全文及写作特点:
中心:本文通过对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叙述,反映了红军长征经历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写作特点:
①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交待清楚明白。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②景物描写为表达文章中心服务,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山势险峻和山路崎岖、曲折,也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拓展延伸
作者说:“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的很。”课后阅读反映红军长征的文章,如杨得志《大渡河畔英雄多》杨成武《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等,进一步加深对这段伟大历史的认识。
7.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记叙的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运用圈点勾画、摘录和做批注等方法深入品析文章,学习文章叙述、抒情的手法。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记叙的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2.学习文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鸭绿江边。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随之结束。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二、作者介绍和文体知识
1.作者介绍
魏巍(1920—2008), 作家、诗人。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战士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
2.文章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很广的优秀通讯,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揭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序幕。作者魏巍到前沿阵地上进行采访。在前线的经历,他终生难忘。从朝鲜回来后,前方将士那不怕死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多么英勇、多么顽强,于是他根据采访内容,整理写作了这篇通讯。
3.文体知识
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效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5)议论色彩较浓。
三、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读读写写。
摁 掰 坚韧 淳朴 谦逊覆灭 过瘾 豁亮 犁耙
2.易错读音。
掷(zhì) 什物(shí) 谦逊(xùn)朝鲜(xiǎn) 犁耙(pá)
军隅里(yú) 迸裂(bèng) 聚歼(jiān) 胸脯(pú)山冈(gāng) 豁亮(huò)
3.重点词语。
【淳朴】诚实朴素。可以用来形容民风
【谦逊】谦虚恭谨。
【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
【聚歼】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隐隐约约】看上去或听起来模糊不清;感觉不明显。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形容光辉的事迹、伟大的精神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迅速浏览文本,在文中圈点勾画关键信息,并思考:
谁是最可爱的人?【用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用原文回答】
明确:
我们的战士(第2段)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第3段)
2.请迅速浏览文本,思考并概括: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表现我们的战士的“可爱”?提示:【用小标题的方式呈现】
明确:
松骨峰战斗(5) 马玉祥救人(10-11)防空洞访谈(13)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3段)指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段)介绍三个典型事例,揭示我们的战士的“可爱”之处。
第三部分(15 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我们最可爱的人。
文章结构:总——分——总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阅读课文第1-3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开门见山,抒写自己在朝鲜的感受,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高度概括和赞扬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抒发了作者对战士无比敬仰 、无比热爱的感情。
2.松骨峰战斗:
仔细阅读文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敌我力量对比
我军地形
我军行为
战后场景
明确:
敌我力量对比 敌众我寡,力量悬殊
我军地形 易攻难守 毫无遮挡
我军行为 英勇搏杀
战后场景 惨烈胜利
3.马玉祥救人:
请默读文本10-11段,思考:
(1)第10段内容对表现马玉祥有何作用?其中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这部分写出了马玉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肖像描写部分,介绍马玉祥的脸色、身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他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因为他“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与秋天田野里的“红高粱”在颜色、形象上有相似之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淳朴可爱的风貌,饱含着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2)第11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为什么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
采用了心理描写。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真实细腻,感情真挚;使用笫三人称,讲述事情情节清晰,文字简洁明快。交替使用笫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避免平铺直叙,又能真实生动,有重点地介绍清楚事件的经过,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这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
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4.防空洞访谈:
研读课文第13段,思考:
①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②“言为心声”,战士的一番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心灵?
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乐为祖国人民的幸福吃苦的幸福观、苦乐观;同时也表现他们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有着崇高的荣誉感,充分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作者在写这件事时,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笑”,试对每次笑的内涵加以分析。
第一次“笑”是在“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之后,他笑了。这“笑”,是他感到“光荣”的集中体现,是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出的灿烂之花。
第二次“笑”是在“我”问他“你想不想祖国啊”之后,这“笑”的内涵同样蕴含在答话之中,既表现了对祖国炽热的爱恋之情,又有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三次“笑”是在“我”问他“有什么要求吗”之后,从答话可知,这“笑”中充满了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信心。
④“防空洞谈话”这个事例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也没有介绍人物姓名,是不是不符合新闻真实确切的要求呢
符合,因为事例是真实的,三问三答是确切的。没有上述交代介绍,表明这位战士正是广大志愿军战士的代表,他说的话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5.三个事例有怎样的内在关系,次序能否调换?
不可调整。这三个事例共同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第一件事写松骨峰战斗,反映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和英勇杀敌的气概。援朝卫国是志愿军的首要任务,所以这件事应先写。第二件事写战士烈火中救孩子,传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爱,反映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对第一件事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因此救孩子的故事应在后面。第三件事写防空洞访谈,揭示了志愿军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
6.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复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这三个事例
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全体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7.全文三部分,各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第一部分以抒写感受为主。 第二部分以记叙典型事例为主。第三部分以抒情、议论作结。这样安排,以感受揭示主题,以事例表现主题,以抒情议论深化主题,因而集中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五、揭示主旨
本文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通过记叙三个典型事例,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意志、品质、胸怀,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伟大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刻地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六、拓展延伸
学习完本文,你还想到了哪些“可爱”的人?
示例:
邱少云血肉之躯在烈火中焚烧;黄继光用胸膛堵住喷火的枪眼;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牺牲在前线;中印边境冲突中的五位戍边英雄
8*.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2.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
2.导入:
同学们,听过这一首《松花江上》,你们有何感受?(学生可随意发言,之后老师总结导入)
是的,听过歌曲后,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在东北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勤劳的东北人民幸福地生活着。(展示东北美丽富饶的图片)可是,九十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展示日寇侵略东北暴行的图片)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可是,直到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东北人民仍然在流浪,日寇还是那么疯狂,于是著名的作家端木蕻良满怀爱国热情写下了《土地的誓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那个苦难的年代,聆听作者,聆听东北人民,聆听整个中华民族的铮铮誓言!(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二、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1.读读写写。
碾 誓言 胸膛 嗥鸣 山涧 高粱 斑斓 缠绕 亘古
默契 田垄 埋葬 镐头 土壤 禾稻 丰饶 污秽 耻辱
2.易错读音。
挚痛(zhì) 泛滥(làn) 白桦(huà) 呻吟(shēn)
嗥鸣(háo) 谰语(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
污秽(huì) 辘辘(lù) 镐头(ɡǎo) 召唤(zhào)
3.多音字。
参: cān(参加) shēn(人参) cēn(参差)
场: chánɡ(场院) chǎnɡ(场合)
4. 重点词语。
【挚痛】诚恳而深切。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谰,诬赖、抵赖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污秽】肮脏的东西。
三、初读课文,品味情感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内容。
①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②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绕,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和牺牲。
2.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
(交流点拨)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3.播放誓言部分朗读录音,边听边简要地批注出你最有感触的词、句,说说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PPT展示誓言部分)
【学生回答】
①从“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句用了两个“必须”来加强语气,表明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决心。同时,这一句有人称的变化,表明了作者的情感迸发到了极点。而且这里运用了短句,显得急促有力。
②从“为了她,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句中的“必须”和“坟前”读出了作者愿意为了家乡的解放而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强烈决心。
③从“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可以看出不管作者在哪里,都对家乡充满了热爱,时刻想要回答家乡。
④从“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中的“污秽”和“耻辱”二字可以读出作者对土地的热爱,以及作者对给中华大地带来耻辱和污秽的敌军的强烈愤慨之情。
⑤从“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读出了作者要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教师小结】从这段誓言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热爱,想要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愿意为故乡奉献一切的决心和对敌军的愤慨。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来宣读誓言。(教师点评学生的诵读)
4.那么在这段誓言,我们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将自己和土地的关系比作成什么?
学生回答:母亲。
师: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她
师:是的,在这样热血沸腾的文字中,“土地”在这时就不是单纯的泥土了, 她是母亲、是故乡、是祖国。
四、细读课文,深度探究
1.课文分为两段,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
结构相同:先抒情,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所选取的景物不同。
2.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的景物?
明确:
第一段中列举了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采用景物叠加的表现手法,表达作者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运用排比,则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故乡春秋两季特有的景物。这一段作者在怀念中又暗含着忧伤与愤怒,最后作者所有的心绪喷发,面对土地他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五、研读课文,手法探究
1.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
明确: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2.排比—— 连用“当我…”把各种有意味的事物组成一个个画面,电影似的展现关东大地的丰饶美丽,造成一种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3.比喻——“地层里的洪流象我的心喷涌的血液” ,使“关东大地”有了生命有了感情,可以象人一样召唤我,激励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使感情愈发强烈。
六、归纳总结
合上课本,掩卷沉思,母亲所遭受的屈辱、践踏、蹂躏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口,你有没有思考过:“母亲”为什么会有此劫难?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吗?
小结:
日本帝国主义可以烧毁我们的房屋,烧焦我们的土地,却烧不弯中国人的脊梁!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走出端木蕻良激荡的情感,拂去历史的感伤,留在我们心头的不应该只有仇恨,更多的应该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
七、作业
仿写《土地的誓言》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或第一段中描写丰饶美丽的东北大地的句子来赞美你的家乡。(学着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仿句练习
例句: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林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9.木兰诗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构思匠心。品读诗歌语言,了解“互文”的手法。
2.把握木兰品质,感受人物魅力,体会北朝民歌的独特风格和情味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地特点,感受人物的传奇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导入新课
展示各版本花木兰的图片,说说你心目中的花木兰是什么样子的。从而导入新课。
展示挖空版资料检查预习,介绍《木兰诗》和《乐府诗集》。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来把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成为一种音乐性的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二、文言知识梳理
1. 重点词语。
(1)问女何所忆(疑问代词,什么)(思念)
(2)昨夜见军帖(军中的文告)
(3)愿为市鞍马(介词,为了)(买)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副词,只、只是)
(5)万里赴戎机(战事)
(6)策勋十二转(记功)
(7)愿驰千里足(赶马快跑)
(8)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
(9)著我旧时裳(穿)
(10)雄兔脚扑朔(动弹)
(11)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
(12)安能辨我是雄雌(疑问代词,怎么)
2.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同“ 贴”)
3. 古今异义。
(1)策勋十二转
古义: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义: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2)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
今义:力量大;势力大(跟“ 弱”相对)。
(3)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 一词多义。
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5. 特殊句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宾语前置。应为“问女所思何,问女所忆何”)
(2)愿为市鞍马[省略句。 应为“(木兰)愿为(此)市鞍马”]
6.全文翻译。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木兰也没想什么,木兰也没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代替父亲出征。(木兰)去集市(为出征)买了骏马、鞍鞯、辔头、长鞭。早晨告别爹娘离开,晚上住宿在黄河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水流发出溅溅的声音。早晨告别黄河离开,晚上到了黑山头,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将士的铠甲。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有的多年后(胜利)归来。
胜利回来拜见可汗,可汗高坐在朝堂上。(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
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互相搀扶着到外城(去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对着门梳洗打扮;小弟听说姐姐回来,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东、西厢房的闺门,坐坐我的床。脱掉我的战袍,穿上我往日的衣裙。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照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出门去看军中的同伴,同伴都很惊异:同行作战十几年,(竟)不知木兰是女子。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三、初读,体会《木兰诗》北朝民歌的特色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木兰诗》,读出其中的民歌韵律与情味。
具体分析《木兰诗》中北朝民歌风格的体现:
明确:
1.简单质朴的语言造就了凌厉的气势。
2.语言虽然朴素,但是却能创造出浑朴的意境。
3.朴素的语言也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三、品读课文 分析形象
1.《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情节,哪些情节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呢?
明确:
木兰纺织(详)木兰从军(详)木兰思亲(详)
木兰征战(略)木兰辞官(略)木兰还乡(详)
2.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因为这首诗要着力刻画木兰的女儿形象。这首诗虽以战争为背景刻画人物,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心理。
3.从全诗来看,木兰是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刚柔并济的少女。
(1)刚——英雄气
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国难当头,家无兄长,木兰挺身而出。可见木兰的爱国之心、孝顺之情、有决断有担当。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准备行装有条不紊,突出木兰的果敢,行动的迅速。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从奔赴战场的日夜兼程,战争生活的艰苦,战争的激烈突出木兰的勇敢、坚毅。
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木兰是一个心怀家国、勇挑重任、果敢坚毅、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
(2)柔——女儿情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慰问女叹息。
木兰辛勤劳作,听闻国家有难,家中有忧,愁肠百转,停机叹息,可见木兰是个忧国忧民的孝顺女儿。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渐渐。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踏上征途,木兰一直思念父母。
③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原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求名利、热爱亲人、淳朴高洁的女儿形象。
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渴望“女儿装”,爱美爱生活的女儿形象。
总结:从这里可以看到木兰是个勤劳善良、乖巧孝顺、不慕名利、爱生活、爱红装的少女形象。
四、作业
背诵《木兰诗》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语言
1.开头部分“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如果是否定的答案,为什么要有此一问?
分析:我们一般的设问,答案就是要关注的内容,而这里答案并非关注的内容,那么作者真正想让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呢?木兰的刚强勇毅有担当。
2.文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1)父母在问。父母听到女儿的叹息,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
(2)叙事人在问,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
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 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 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报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作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作叙事人的转述。
3.齐读“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既然“不闻”,为什么还要写?
结合形象分析:在征途的艰难中,需要战士的钢铁意志,但并不能忽略木兰作为一个女子的多愁善感。
二、什么是“互文”?
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义。”主要形式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找出《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句子,并说说它们的意思。小组交流。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从军前准备细心。到东南西北的集市上买好战马、马鞍、辔头、长鞭。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将军和勇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征战多年,得胜归来。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而后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得胜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的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木兰)打开东西房的门,坐在东西房的床上。
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多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鬓,贴上花黄。
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三、总结归纳
这首长篇叙事民歌,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众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等情节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 一爱家、 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四、拓展延伸
把《木兰诗》中“木兰荣归故里”一部分改写成小故事。
提示:这首诗通过记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改写要尽量丰富人物的形象,不改变人物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