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课件
第13讲 物质的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1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________的变化。
(2)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新物质
(3)举例
①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化:干冰升华、碘升华、石蜡
熔化、湿衣服晾干、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等。
②混合物分离:海水晒盐、西瓜榨汁等。
③形态的变化:铁丝弯曲、矿石粉碎、铁铸成锅等。
④物理爆炸: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
⑤其他:活性炭______、黄铜与铜相互刻画比较硬度、稀有气体通电
发光、石油的分馏、工业制氧气、金属导电等。
吸附
2.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________的变化。
(2)特征: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沉淀。
(3)举例
①锈蚀:铁、铜生锈等。
②变质:酿酒酿醋、发霉腐烂等。
③燃烧:烟花燃放、物质燃烧、烧制陶瓷、火药爆炸、氢气球爆炸等。
④反应:生石灰遇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⑤其他:煤的干馏、絮凝沉淀、自来水杀菌消毒、浓硫酸脱水等。
新物质
3.物理性质
(1)概念: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易潮解等。
化学变化
4.化学性质
(1)概念:物质在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酸性、碱性、
腐蚀性和稳定性等。
性质与变化的联系: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温馨提示】(1)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
变化与性质的不同点:变化是一个过程,由什么变成什么。而性质是物质
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能力,用关键字描述,如“能”“具有”“可以”“会”等。
化学变化中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______总和。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______反应。
【温馨提示】(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
理变化。(2)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指其他物理量。 (3)指反应或
生成的“各种物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 (4)指“参加”反应的物质,
未反应完的物质不计算在内。
化学变化
质量总和
质量
化学
3.微观解释: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均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
等。
种类
数目
质量
4.理解(化学反应前后)
(1)六个“一定不变 ”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微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__________可能变。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种类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5.应用
(1)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2)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不变)。
(3)配平化学方程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不变)。
(4)计算化学反应中某一物质的质量。
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和种类
知识点3 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宏观上表示反
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
微粒之间的________。
质量比
数目比
3.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______________。
4.书写步骤
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________,中间用短线相连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标:标明__________,标出生成物的______
等:短线改为等号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式
反应条件
状态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步骤
设: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
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关:列出相关量。
比:列出比例式。
求:求出未知数。
答:正确书写答语。
【温馨提示】(1)计算题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意配平,否则
后面的计算全是错的。(2)设未知量时,后不带单位,但求解出的 必
须带单位。
重难点突破
陕西中考链接
核心素养培优
重难点突破
01
重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和区 别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______伴随着物理 变化,物理变化中________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性质的区分
(1)物理性质常常能够通过感官感知或通过仪器测量出来。
(2)化学性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一定
一定不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
汉语表述中,性质常用“能”“会”“可以”“易”等词修饰。
重点2 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定 义 表达式 特点
化合反应 由________________物质反应生成 ______物质的化学反应 多变一
分解反应 由______物质反应生成__________ _______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变多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________反应生 成另一种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 的化学反应 化合物 一换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反应类型 定 义 表达式 特点
复分解反 应 由两种________互相__________生 成两种新的________的化学反应 二变二
化合物
交换成分
化合物
续表
重点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书写
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三种。如 的读法如下:
(1)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每___份质量的氢气和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份
质量的水。
(3)微观:每___个氢分子和___个氧______反应生成___个________。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4
32
36
2
1
分子
2
水分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①必须以__________为基础,绝不可凭空臆造事实
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遵守__________定律,即等号两边各种原
子的______和______必须相等。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
种类
数目
(2)书写步骤
①写:左写________,右写________。②配:写好化学式,配平
___________数。③注: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和沉淀时,
箭头要标明。
常见反应条件有点燃、加热 、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当反应物
中没有气体时,生成物中气体后注明“ ”,当反应物溶液中没有固体时,
固体生成物后注明“ ”。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计量
(3)配平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方程式两边每种元素原子
的总数相等,这就需要配平,即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
的化学计量数。
①观察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直观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判断出各种
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②最小公倍数法:确定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某元素的原子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然后配上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使得该元素左、右两边的原子
个数相等。还有奇数配偶法、代数法等。
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图2-13-1
1.实验方案
(如图2-13-1所示)
2.实验现象
(1)甲实验中白磷
燃烧放热,产生大量
_______,小气球胀大,
冷却后小气球变瘪,天平
平衡。
白烟
(2)乙实验中固体不断减少,表面有______产生,天平不平衡。
(3)丙实验中铁钉表面出现______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______
色,天平平衡。
3.实验分析
乙中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反思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要在__________中
进行。
气泡
紫红
浅绿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
密闭装置
5.实验结论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易混淆点1
1.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就是
物理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都是物理变化。
3.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就是
物理变化。
易混淆点2
1.冰融化成 水,该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该变化不是化
学变化。
2.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杂质等。
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还要满足的条件是生成
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
易混淆点3
1.置换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必发生改变,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
不变。
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一定改变。
陕西中考链接
02
1.(2023· 陕西中考)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
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C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2021·陕西中考)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C
A. B. C. D.
1
2
3
4
5
6
7
3.(2020·陕西中考)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
起的是( )
C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1
2
3
4
5
6
7
4.(2023· 陕西中考)近年来,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中国航天技术
在人类探索浩渺宇宙的前沿不断创新、突破。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使用的材料是硅。工业上利用石英砂
(主要成分为制取粗硅的反应原理是 ,则 为
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置换
1
2
3
4
5
6
7
5.(2023· 陕西中考)学习小组同学利用图2-13-2实验,回收实验室废弃
的铜粉与铁粉混合物中的铜粉。
图2-13-2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 。
0.4
1
2
3
4
5
6
7
(2)计算上述实验回收铜粉的质量。(忽略回收过程中铜粉的损失)
解:设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 。
该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为 。
答:上述实验回收铜粉的质量为 。
1
2
3
4
5
6
7
(3)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
是 。
不可能
1
2
3
4
5
6
7
图2-13-3
6.(2021·陕西中考)学习
小组的同学通过如图2-13-3所
示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
(1)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 。
20
1
2
3
4
5
6
7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
20 g 20%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
2
3
4
5
6
7
7.(2020·陕西中考)为测定某赤铁矿中的含量,取 该赤铁矿样
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
质量为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___ 。
2
1
2
3
4
5
6
7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
2
3
4
5
6
7
核心素养培优
03
1.(2023·某校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图示实验中
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D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某校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的是( )
A
A.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 B.用 的酒精杀菌消毒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3.(2023·恩施中考)关于铁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B
A.铁的熔点较高 B.金属活动性较强
C.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 D.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孝感中考)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
化的是( )
A
A.醋瓶:我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 D.蔬菜:我腐烂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鄂州中考)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13-
4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图2-13-4
A.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齐齐哈尔中考)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 的化学式为( )
D
A. B. C. D.
7.(2023·宜昌中考)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D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益阳中考)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D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比较和的活动性:
D.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天津中考)在反应 中,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B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
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潍坊中考)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
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13-5甲、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
图2-13-5
A. 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与 的质量比为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与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滨州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
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13-6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C
图2-13-6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
质量比是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在化学反应中,已知A与D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 ,
将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 ,则参加反应的物质B与生成的物质
D的质量比为( )
D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长沙中考)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请
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水生成的反应,如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天门中考)现有、、、稀硫酸、溶液、 、
溶液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吉林中考)图2-13-7是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
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图2-13-7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 ,
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
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气泡,气球膨胀,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瓶改进
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
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倾斜瓶子,使稀盐酸和碳酸钠混合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