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节复习卷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节复习卷1(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05 16:2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章节复习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3.设,则“”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集合,则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A.62 B.126 C.254 D.510
5.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6.若A、B、C为三个集合,,则一定有 ( )
A. B. C. D.
7.已知命题,则( )
A. B.
C. D.
8.设集合,,,则等于
A. B. C. D.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
9.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10.已知,集合,集合,则下列正确的是( )
A.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B.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C.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D.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是“”的充要条件
D.“”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
12.若有限集合,定义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集合A的“容量”,记为,现已知,且,则正整数m的值是 .
13.若,,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4.设是4个有理数,使得,则 .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
15.已知全集,集合,集合.
(1)求集合及;
(2)若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6.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已知关于、的方程组与的解集相同.
(1)求这个相同的解集;
(2)求、的值.
18.设集合,.
(1)若,求实数a的值;
(2)若,求实数a的值.
19.已知集合,.
(1)求的真子集;
(2)若______,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从以下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横线上,并进行解答.
①“”是“”的充分条件;②.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利用交集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由集合得.
故选:B.
2.C
【分析】应用集合的并运算求集合即可.
【详解】.
故选:C
3.A
【分析】根据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定义,结合特例法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
所以能推出,故充分性满足,
当时,不能推出,故必要性不满足,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4.B
【分析】由条件计算出集合,再求出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
【详解】解:
∴,或,或,或, 或,或,或,
,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故选B
【点睛】当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该集合的子集个数为;真子集个数为;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5.B
【分析】利用交集的概念运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知 .
故选:B
6.B
【详解】A与B的并集,即是A的全部加上B的全部.
B与C的交集,即是B与C的公共部分.
A的全部加上B的全部==B与C的公共部分.
那么,B的全部包含于B与C的公共部分,得出C包含B.
而,A的全部包含于B与C的公共部分,得出B包含A.
7.C
【分析】根据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方法:修改量词,否定结论,直接得到.
【详解】因为,所以,
故选:C.
8.D
【分析】先求得,再求补集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集合,
则,所以,
故选D.
9.ACD
【分析】根据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依次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对于A选项,,,故正确;
对于B选项,,故错误;
对于C选项,,故正确;
对于D选项,,故正确.
故选:ACD
10.AD
【分析】由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定义对选项一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集合,集合,则A,
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D.
11.AB
【分析】A项:利用不等式知识即可判断;
B,C项: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即可判断;
D项:根据交并集知识即可判断.
【详解】对于A项:由“”可以推出,但反之不可以,故A项正确.
对于B项:由“”推不出“”,但反之可以,故B项正确.
对于C项:由“”可以推出“”,但反之不可以,故C项错误.
对于D项:由题意知:是(A∩B)∪C的子集,所以“”可以推出“,但反之不可以,故D项错误.
故选:AB.
12.
【解析】根据集合的新定义可得,再由正整数个数即可求解.
【详解】集合中的元素有:,

从到共有个整数,
即,解得.
故答案为:
13.
【分析】先求出集合中不等式的解集,再由列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已知,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综合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是基础题.
14.3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方程,整理求得.
【详解】依题意,集合,
即,
则.
所以.
故答案为:
15.(1),
(2)
【分析】(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集合,再应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求及.
(2)由集合的包含关系可得,结合已知可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1)由得:所以,由,所以,,所以.
(2)因为且,所以,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6.(1);
(2).
【分析】(1)把的值代入求出集合,然后即可求出;
(2)讨论和两种情况,分别求满足题意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1)当时,,
∵,
因此,;
(2)∵.
①当时,即,
∴,此时满足题意;
②当时.则或,
解得或.
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7.(1);(2).
【解析】(1)解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可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集,即可得解;
(2)把代入方程组,可得出关于实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即可.
【详解】(1)由,两式相加得,解得,两式相减得,解得.
所以两个方程组相同的解集为;
(2)把代入方程组,得,
两式相加得,解得,所以,解得,
因此,.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同时也考查了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参数,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8.(1);(2).
【分析】(1)由得,把2代入代入求出的值;
(2)由求出集合,由知,由此求出所有的情况,再依次代入求出的值.
【详解】(1)因为,所以,
则,解得.
(2)由得,或,则,,
因为,所以或或,
当时,则,
当时,则,得,
当时,则,得,
综上得,实数的值是0或或.
19.(1)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先求出集合,再根据真子集的定义即可得解;
(2)选①,由“”是“”的充分条件,可得,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选②,由,可得,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1),
所以集合的真子集有;
(2)选①,因为“”是“”的充分条件,
所以,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
因为,所以或,所以或,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选②,因为,所以,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
因为,所以或,所以或,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