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江中考二轮专题解读
专题22、人类的健康与环境
[知识体系]
[学业要求]
①了解健康的含义 ②能正确区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③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与防止措施 ④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⑤知道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⑥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⑦了解一些急救常识
[考点精析]
考点1、健康地生活
考点解读: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
例题1、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下列关于现代生活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B.香烟中的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会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
C.吸毒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极度兴奋,可以少量使用毒品
D.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可以废寝忘食地连续数日去攻关
考点2、人类常见疾病
考点解读:肿瘤:一种细胞性疾病,由细胞不正常分裂产生,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即癌)的最大特点是肿瘤细胞能转移并侵犯新组织。动脉硬化:由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积增厚,使动脉壁弹性降低,血流量减少导致。常见的疾病有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栓等。高血压: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12.0千帕。糖尿病:血糖浓度高,肾脏无法将葡萄糖全部吸收,随尿液排出。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其治疗办法为注射胰岛素制剂,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例题2、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B.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D.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考点3、人体的免疫功能
考点解读:
例题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图是( )
考点4、抗原和抗体
考点解读:抗原:指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抗体:指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例题4、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一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作用
D.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考点5、防护与急救
考点解读: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用干木棒或其他绝缘体拨开电线,切断电源等。若呼吸极其微弱,则需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是16~18次/分。蛇虫咬伤:应在伤口的近心端5~10 cm处结扎,防止静脉血液回流、蛇毒扩散,并及时送医院抢救。溺水:将溺水者转移到岸上,如果浅水中捞起,可双手托住溺水者腹部、令其腰背向上,头脚下垂,使呼吸道内的水自然流出,同时双手臂不时颠颤举动,起人工呼吸的作用。若在深水中营救,应从背部托起头或拉胸位,使溺水者鼻、口露出水面,拖上岸。异物堵塞气管:出现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设法排除气管中的异物。尽快送医院,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煤气中毒: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中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若呼吸微弱甚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脏复苏。
例题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外出旅行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在外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下列采取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B.擦破皮肤有血渗出时,可将出血部位消毒冲洗后贴上创可贴
C.当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可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120,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考点6、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考点解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③易感人群。④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区别: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和寄生虫等为病原体;传染源是病原体携带者。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进行治疗、隔离。②切断传播途径:对生活用具进行消毒,消灭媒介动物等。③保护易感人群: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
例题6、据国家疾控中心介绍,勤洗手,室内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请回答下列问题:
(1)H7N9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 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2)对临床确诊为H7N9禽流感患者隔离治疗,从预防措施上属于 。
(3)若H7N9病毒疫苗研发成功,接种H7N9疫苗后,人体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H7N9病毒的 ,当H7N9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 免疫,这是人保卫自身的第三道防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江中考二轮专题训练
专题22、人类的健康与环境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解析:A.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煤气中毒其实是一氧化碳中毒,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而使人缺氧,所以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防止毒液流回心脏,并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近心端止血,以防止血液由心脏送向动脉而导致大量失血产生危险,故远心端止血是不正确的,但符合题意。
答案:D
2、无论中中医或西医,用药不当或急救方法错误都会对生命造成二次伤害,下列关于用药、急救、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处方药就是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依据说明书使用的药物,简称“OTC”
B.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C. “现代文明病”就是指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D. 健康就是指身体结构完好无缺,且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解析:非处方药就是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依据说明书使用的药物,简称“OTC”,A正确;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B正确;“现代文明病”就是指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正确;身体没病完好无损,且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是传统的健康观,不是健康的真正内涵,D错误。
答案:D
3、目前,禽流感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申报阶段。患者所接种的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体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 特异性免疫 D.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给患者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禽流感的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
答案:C
4、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②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 ③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尽可能关闭电、火、煤气 ④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 ⑤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可乘坐电梯迅速逃离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发生地震时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散地,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尽可能关闭电、火、煤气,地震躲藏时要牢记“蹲下、藏身、抓牢”三要素,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不可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不能乘坐电梯迅速逃离等。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5、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图1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图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而,不是第三道防线,A错误;图一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不是第二道防线,B错误;图一皮肤的保护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图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而不是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答案:D
INCLUDEPICTURE "F:\\马涛\\word\\中考特训方案浙江专版科学-教用\\第1部分生物\\Q8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马涛\\word\\中考特训方案浙江专版科学-教用\\第1部分生物\\Q8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5题图) (第6题图)
6、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 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
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B正确;图中细胞①表示吞噬细胞,C错误;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人人生来就有,D错误。
答案:B
7、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财富。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B.年轻人精力充沛,可以经常熬夜
C.营养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应平衡膳食
D.吸毒对身体的伤害几乎是毁灭性的,要远离毒品
解析:A. 流感期间去公共场合会引起流感交叉感染,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A正确;B. 无论是不是年轻人,是否精力充沛,熬夜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B错误;C. 营养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应平衡膳食,C正确;D. 吸毒对身体的伤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且难以戒掉,要远离毒品,D正确。
答案:B
8、杭州小营街道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开打了一针剂新冠疫苗,它是由陈薇院士牵头研发的,其大体思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疫苗注射入志愿者体内,检测疫苗对志愿者的免疫效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腺病毒能激发红细胞产生免疫记忆
C.新冠疫苗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免疫效果的检测指标是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抗体
解析:A. 注射新冠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病毒激发记忆细胞产生免疫记忆;
C. 新冠疫苗(抗原和抗体相结合)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 免疫效果 判断主要看人体是否有抗体。
答案:B
9、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稍有不慎就变成了肺炎。为精准快速查出感染的病毒,宁波市妇儿医院应用最新的诊断技术“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盒”,一次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炎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患病儿童及时就医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肺炎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时产生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D.引起肺炎的支原体、衣原体属于肺炎的病原体
解析:A.肺炎属于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故A正确。B.患病儿童属于传染源,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故B错误。C.肺炎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时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D.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因此引起肺炎的支原体、衣原体属于肺炎的病原体,故D正确。
答案:B
10、2023年2月,宁波市甲型H1N1流感进人多发期,部分学校停课、提前放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H1N1病毒”
B.“H1N1病毒”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C.甲型流感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的特点
D.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A.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H1N1病毒”,正确;
B. “H1N1病毒”外层是蛋白质,里面包含了DNA等遗传物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
C. 甲型流感属于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的特点,C正确;
D. 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正确;
答案:B
11、2021年,人类首次将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人体中,短期内未出现强烈免疫反应,为人体器官的异种移植带来希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B.肾单位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
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左心室
解析: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B:肾单位指肾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不是排泄器官,B错误。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C错误。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右心房,D错误。
答案:A
12、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下面为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前,体内没有抗体,因此抗体是0;注射乙肝疫苗后,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逐渐增多,当抗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抗原被抗体清除,因此抗原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后为0;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或者终生保留。
答案:B
13、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吸烟、不吸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有些行为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肺癌、胃癌等疾病
B.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C.吸烟会使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诱发多种疾病
D.吸毒会使毒品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
解析:痰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后痰中的病菌会随着痰的蒸发而飘散到空气中,并被健康人吸入呼吸道和肺内而导致患呼吸道传染病,但不会传染胃癌,A错误;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B正确;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能诱发多种疾病,C正确;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等,D正确。
答案:A
1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D.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解析:A.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正确;B.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不正确;C.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正确;D.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5、症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A正确;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B正确;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C错误;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答案:C
16、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预防该病,就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新冠疫苗,遇到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C.该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D.注射新冠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A.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A错误;B. 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C. 该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内含遗传物质构成,C错误;D. 注射新冠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一种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的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D错误。
答案:B
17、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蝇,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传染源 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
C.微丝蝇属于传播途径 D.消灭蚊子及其幼虫能有效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
[解析]甲为一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A正确;乙在患病前对该病缺乏免疫力,所以属于易感者.患病后成为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成为传染源.B正确;徽丝蚴是能使人得这种传染病的寄生虫,所以属于病原体.C错误;蚊子是传播此传染病的生物媒介,所以属于传播途径.D正确。
[答案]C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为由细菌A引起的传染病在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①②③表示三类人群的转变途径;其中甲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乙和丙是健康人,与甲相比,丙体内含有该传染病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B.甲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
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①可以是接种该传染病的疫苗
解析: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错误。B、甲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错误。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是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D、①是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是接种该传染病的疫苗,正确。
答案:D
19、如图所示为描述某种人体结构或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和肺动脉
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则丙、丁分别代表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则丙、丁分别代表乳酸和尿酸
解析: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不能代表肺动脉,故A错误。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脂肪在小肠内被多种消化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故B正确。C、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到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则丙,丁分别代表淋巴因子和抗体,故C错误。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葡萄糖在组织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丙,丁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水。故D错误。
答案:B
20、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 A 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在 B 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 A 培养皿。将 A、B 培养皿同时放在 25 ℃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 A、B 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如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
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解析:A.微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因此培养基中要有有机物,琼脂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便于制作培养基;故A正确;B.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B错误;C.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链霉素对细菌的作用,所以实验前要进行消毒,保证没有其他微生物影响实验;故C正确;D.对比AB的实验结果可知,链霉素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弱;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故D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①做广播体操 ②拒绝毒品 ③喝酒 ④长时间上网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________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图的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________(填序号)图的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
解析:(1)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2)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①②图的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③④图的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
答案:(1)社会适应能力 (2)心情愉快 (3)①② ③④
22、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今年1月疫情爆发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至4月上旬我国防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1)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该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该病毒可用抗生素来杀灭
C.该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
(2)复工复学后我们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如图甲所表,当注入抗原X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时,同时注射抗原Y和X,
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
(4)对新冠重病患者治疗中,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下图乙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由此分析,血液流经人工肺时渗不出去,但可以使血液的成分发生变化,其变化是 。
解析:(1)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太小;故A错误;B、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病毒;故B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生存;故D正确;(2)洗手、戴口罩都属于切断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抗原Y是首次注射,所以其抗体产生量的相对值与抗原X第一次注射产生的抗体量差不多,即曲线C符合题意;(4)肺的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中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答案:(1)D;(2)切断传播途径;(3)C;(4)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23、病毒性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若未治愈也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等其他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对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称为 。
(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抵抗相应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这个过程属于人体免疫类型中的 。
(3)肺炎球菌是能导致肺炎的一种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细菌性肺炎发生时,人体内的 (填一种血细胞)数量会增加。
解析:(1)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对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给易感者注射流感疫苗能使人体内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肺炎球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人体内的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当人体有炎症时,人体的白细胞数量增加。
答案:(1)易感人群 (2)抗体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3)细胞核 白细胞
2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分组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无病症
乙组绵羊 不注射任何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有病症
(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活性病菌后没有发病,是因为这些绵羊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 ,这种免疫称为 .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 (“甲”或“乙”)组;
(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在传染病爆发的时期,各个国家对进口物品进行严格的病毒学
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 。
解析:(1)低毒疫苗对于绵阳来说相当于抗原,故在其刺激下产生了抗体,称为特异性免疫;(2)乙组绵阳未受到实验变量的影响故属于对照组;(3)接种的疫苗(低毒疫苗)相当于脱毒病菌,故相当于甲组; (4) 各个国家对进口物品进行严格的病毒学检疫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1) 抗体 ; 特异性免疫 ;(2)对照;(3)甲;(4) 切断传播途径
25、小柯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根据题文中“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这句话,可以知道,该实验的变量应该与烟草浸出液有关。(1)正常情况下,种子的萌发的水中无烟草浸出液,因此1号为对照组。(2)实验中是以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为变量,如果棉花预先湿润,棉花里的水会稀释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高,棉花种子的萌发率越低,芽长越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答案:(1)1 (2)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3)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2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核酸检测:采集的样本中,若能匹配到新冠肺炎病毒的目的基因片段,则定义为阳性(+),即核酸为阳性(携带者),若不能匹配到,则为阴性(-),即核酸为阴性(健康人)。
抗体检测:即检测血清中特定抗体IgM和IgG的含量共同判断。健康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抵御病毒。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蛋白的抗体,常有IgM和IgG两种。若IgM和IgG呈双阴性,则未曾感染;若IgM呈阳性,则近几天曾感染;若IgG呈阳性(出现较晚),说明几周前曾感染过,且已获得免疫。
(1)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病毒进入人体内产生抗体IgM和IgG的免疫反应属于 ;
(2)当前,各社区正积极开展新冠疫苗的普及注射,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 ;
(3)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出抗体;通过核酸检测,能判断处于早期的感染者。将
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确保“不错”。如下表是部
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根据下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2组患者 ,第5组患者 。
组别 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患病情况
IgM抗体 IgG抗体
1 + + - 感染早期
2 + - - ?
3 + + + 感染活跃期,但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4 - + + 恢复期患者
5 - - + ?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未感染过病毒
解析:(1) 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 ,吞噬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所以这种保护生理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病毒进入人体内产生抗体IgM和IgG的免疫反应属于 体液免疫。(2)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3) 第2组患者核酸检测为阳性,血清学检测不到抗体,IgM抗体和IgG抗体均显阴性,说明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故选C;第4组患者核酸检测为阴性,血清学检测到抗体,IgM抗体呈阴性,IgG抗体呈显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病毒但已经过了数周,IgM抗体消失,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故选B。
答案:(1)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2) 抗原 (3)C B
27、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动物实验】
(1)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 。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
标 ,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 。
(4)【临床试验】疫苗X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
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
。
注: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一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
分组 志愿者 患病数
疫苗组 10000人 8人
安慰剂组 10000人 160人
【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达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打快打疫苗。
解析:(1)实验为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作对照实验,而A组注射的是X疫苗,因此B组注射的是等量的生理盐水。(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亲缘关系近。(4)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一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100%,安慰剂组患病率=;疫苗组患病率=疫苗保护率==95%,故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95%。
答案:(1)等量的生理盐水(2)无明显差异(3)亲缘关系近(4)95%
28、夏天到了,又到了吃瓜的季节。针对“吃了冰箱里的隔夜西瓜然后住院”的传言,某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人员模拟了家庭日常切瓜冷藏的步骤,然后分成四组:室温不盖保鲜膜、室温盖保鲜膜、冷藏不盖保鲜膜、 ★ ,分别测试4、8、16、24和48小时之后的细菌情况。
备注:目前我们国家并没有对新鲜水果蔬菜菌落总数进行规定 水果制品的规定为不得超过1000CFU/克。CFU:菌落总数单位,数值越高越“脏”。
[实验结论与反思]
(1)实验过程中“★”处应填: 。
(2)根据实验结果,切开的吃不完的西瓜应 保存。
(3)小科在报纸上看到了科研人员做的这个实验后,提出一个问题“工作人员在切西瓜时需不需要无菌操作?”你的想法呢?并请说出理由 。
解析:(1)根据对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可知,此处设计的实验与冷藏不盖保鲜膜形成对照实验,所以应该是冷藏盖保鲜膜;(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冰箱冷藏24小时内细菌总数都是<10CFU/克,48小时冷藏不盖保鲜膜的稍微有些增加,而冷藏盖了保鲜膜的仍是<10CFU/克,所以根据实验结果,切开的吃不完的西瓜应冰箱冷藏保存; (3)此实验是模拟家庭日常切瓜冷藏,因为家庭不可能是一个无菌的环境,所以不需要无菌操作, 模拟的是家庭吃瓜环境,使实验结论有说服力。
答案:(1)冷藏盖保鲜膜 (2)冰箱冷藏 (3)不需要无菌操作,模拟的是家庭吃瓜环境,使实验结论有说服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江中考二轮专题训练
专题22、人类的健康与环境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2、无论中中医或西医,用药不当或急救方法错误都会对生命造成二次伤害,下列关于用药、急救、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处方药就是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依据说明书使用的药物,简称“OTC”
B.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C. “现代文明病”就是指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D. 健康就是指身体结构完好无缺,且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3、目前,禽流感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申报阶段。患者所接种的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体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 特异性免疫 D.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4、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②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 ③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尽可能关闭电、火、煤气 ④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 ⑤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可乘坐电梯迅速逃离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图1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INCLUDEPICTURE "F:\\马涛\\word\\中考特训方案浙江专版科学-教用\\第1部分生物\\Q8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马涛\\word\\中考特训方案浙江专版科学-教用\\第1部分生物\\Q8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5题图) (第6题图)
6、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 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
7、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财富。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B.年轻人精力充沛,可以经常熬夜
C.营养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应平衡膳食
D.吸毒对身体的伤害几乎是毁灭性的,要远离毒品
8、杭州小营街道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开打了一针剂新冠疫苗,它是由陈薇院士牵头研发的,其大体思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疫苗注射入志愿者体内,检测疫苗对志愿者的免疫效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腺病毒能激发红细胞产生免疫记忆
C.新冠疫苗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免疫效果的检测指标是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抗体
9、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稍有不慎就变成了肺炎。为精准快速查出感染的病毒,宁波市妇儿医院应用最新的诊断技术“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盒”,一次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炎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患病儿童及时就医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肺炎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时产生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D.引起肺炎的支原体、衣原体属于肺炎的病原体
10、2023年2月,宁波市甲型H1N1流感进人多发期,部分学校停课、提前放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H1N1病毒”
B.“H1N1病毒”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C.甲型流感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的特点
D.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11、2021年,人类首次将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人体中,短期内未出现强烈免疫反应,为人体器官的异种移植带来希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B.肾单位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
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左心室
12、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下面为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13、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吸烟、不吸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有些行为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肺癌、胃癌等疾病
B.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C.吸烟会使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诱发多种疾病
D.吸毒会使毒品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
1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D.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15、症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6、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预防该病,就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新冠疫苗,遇到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C.该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D.注射新冠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7、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蝇,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传染源 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
C.微丝蝇属于传播途径 D.消灭蚊子及其幼虫能有效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为由细菌A引起的传染病在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①②③表示三类人群的转变途径;其中甲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乙和丙是健康人,与甲相比,丙体内含有该传染病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B.甲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
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①可以是接种该传染病的疫苗
19、如图所示为描述某种人体结构或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和肺动脉
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则丙、丁分别代表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则丙、丁分别代表乳酸和尿酸
20、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 A 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在 B 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 A 培养皿。将 A、B 培养皿同时放在 25 ℃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 A、B 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如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
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二、非选择题
21、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①做广播体操 ②拒绝毒品 ③喝酒 ④长时间上网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________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图的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________(填序号)图的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
22、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今年1月疫情爆发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至4月上旬我国防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1)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该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该病毒可用抗生素来杀灭
C.该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
(2)复工复学后我们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如图甲所表,当注入抗原X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时,同时注射抗原Y和X,
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
(4)对新冠重病患者治疗中,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下图乙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由此分析,血液流经人工肺时渗不出去,但可以使血液的成分发生变化,其变化是 。
23、病毒性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若未治愈也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等其他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对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称为 。
(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抵抗相应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这个过程属于人体免疫类型中的 。
(3)肺炎球菌是能导致肺炎的一种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细菌性肺炎发生时,人体内的 (填一种血细胞)数量会增加。
2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分组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无病症
乙组绵羊 不注射任何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有病症
(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活性病菌后没有发病,是因为这些绵羊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 ,这种免疫称为 .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 (“甲”或“乙”)组;
(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在传染病爆发的时期,各个国家对进口物品进行严格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 。
25、小柯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2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核酸检测:采集的样本中,若能匹配到新冠肺炎病毒的目的基因片段,则定义为阳性(+),即核酸为阳性(携带者),若不能匹配到,则为阴性(-),即核酸为阴性(健康人)。
抗体检测:即检测血清中特定抗体IgM和IgG的含量共同判断。健康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抵御病毒。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蛋白的抗体,常有IgM和IgG两种。若IgM和IgG呈双阴性,则未曾感染;若IgM呈阳性,则近几天曾感染;若IgG呈阳性(出现较晚),说明几周前曾感染过,且已获得免疫。
(1)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病毒进入人体内产生抗体IgM和IgG的免疫反应属于 ;
(2)当前,各社区正积极开展新冠疫苗的普及注射,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 ;
(3)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出抗体;通过核酸检测,能判断处于早期的感染者。将
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确保“不错”。如下表是部
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根据下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2组患者 ,第5组患者 。
组别 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患病情况
IgM抗体 IgG抗体
1 + + - 感染早期
2 + - - ?
3 + + + 感染活跃期,但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4 - + + 恢复期患者
5 - - + ?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未感染过病毒
27、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动物实验】
(1)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 。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
标 ,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 。
(4)【临床试验】疫苗X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
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
。
注: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一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
分组 志愿者 患病数
疫苗组 10000人 8人
安慰剂组 10000人 160人
【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达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打快打疫苗。
28、夏天到了,又到了吃瓜的季节。针对“吃了冰箱里的隔夜西瓜然后住院”的传言,某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人员模拟了家庭日常切瓜冷藏的步骤,然后分成四组:室温不盖保鲜膜、室温盖保鲜膜、冷藏不盖保鲜膜、 ★ ,分别测试4、8、16、24和48小时之后的细菌情况。
备注:目前我们国家并没有对新鲜水果蔬菜菌落总数进行规定 水果制品的规定为不得超过1000CFU/克。CFU:菌落总数单位,数值越高越“脏”。
[实验结论与反思]
(1)实验过程中“★”处应填: 。
(2)根据实验结果,切开的吃不完的西瓜应 保存。
(3)小科在报纸上看到了科研人员做的这个实验后,提出一个问题“工作人员在切西瓜时需不需要无菌操作?”你的想法呢?并请说出理由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江中考二轮专题解读
专题22、人类的健康与环境
[知识体系]
[学业要求]
①了解健康的含义 ②能正确区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③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与防止措施 ④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⑤知道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⑥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⑦了解一些急救常识
[考点精析]
考点1、健康地生活
考点解读: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
例题1、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下列关于现代生活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B.香烟中的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会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
C.吸毒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极度兴奋,可以少量使用毒品
D.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可以废寝忘食地连续数日去攻关
[解析] A.药物具有一定的保质期,过期的药物药效会有变化,不能服用,A错误。B.香烟中的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会损害入体的呼吸系统,B正确。C.吸毒是违法的行为,毒品严重危害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毒品具有成瘾性,少量吸食也会染上毒瘾,C错误。D.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能废寝忘食玩游戏,D错误。
[答案] B
考点2、人类常见疾病
考点解读:肿瘤:一种细胞性疾病,由细胞不正常分裂产生,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即癌)的最大特点是肿瘤细胞能转移并侵犯新组织。动脉硬化:由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积增厚,使动脉壁弹性降低,血流量减少导致。常见的疾病有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栓等。高血压: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12.0千帕。糖尿病:血糖浓度高,肾脏无法将葡萄糖全部吸收,随尿液排出。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其治疗办法为注射胰岛素制剂,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例题2、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B.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D.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解析]人的心血管健康状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A正确;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舒筋活血、御寒壮骨,B错误;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C错误;合理膳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如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与遗传有关,即使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也无法预防.现在心血管疾病出现低龄化倾向,青少年也时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D错误。
[答案]A
考点3、人体的免疫功能
考点解读:
例题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图是( )
[解析] 皮肤的保护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的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ABC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抵抗抗原的侵入属于第三道防线,D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 D
考点4、抗原和抗体
考点解读:抗原:指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抗体:指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例题4、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一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作用
D.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解析]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A正确;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B正确;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一种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有作用而不是可针对多种抗原作用,C不正确;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D正确。
[答案]C
考点5、防护与急救
考点解读: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用干木棒或其他绝缘体拨开电线,切断电源等。若呼吸极其微弱,则需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是16~18次/分。蛇虫咬伤:应在伤口的近心端5~10 cm处结扎,防止静脉血液回流、蛇毒扩散,并及时送医院抢救。溺水:将溺水者转移到岸上,如果浅水中捞起,可双手托住溺水者腹部、令其腰背向上,头脚下垂,使呼吸道内的水自然流出,同时双手臂不时颠颤举动,起人工呼吸的作用。若在深水中营救,应从背部托起头或拉胸位,使溺水者鼻、口露出水面,拖上岸。异物堵塞气管:出现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设法排除气管中的异物。尽快送医院,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煤气中毒: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中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若呼吸微弱甚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脏复苏。
例题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外出旅行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在外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下列采取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B.擦破皮肤有血渗出时,可将出血部位消毒冲洗后贴上创可贴
C.当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可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120,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解析] 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不符合题意;B、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像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后贴上创可贴即可,不符合题意;C、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不符合题意;D、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符合题意。
[答案] D
考点6、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考点解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③易感人群。④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区别: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和寄生虫等为病原体;传染源是病原体携带者。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进行治疗、隔离。②切断传播途径:对生活用具进行消毒,消灭媒介动物等。③保护易感人群: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
例题6、据国家疾控中心介绍,勤洗手,室内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请回答下列问题:
(1)H7N9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 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2)对临床确诊为H7N9禽流感患者隔离治疗,从预防措施上属于 。
(3)若H7N9病毒疫苗研发成功,接种H7N9疫苗后,人体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H7N9病毒的 ,当H7N9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 免疫,这是人保卫自身的第三道防线。
[解析](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2)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H7N9禽流感患者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3)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H7N9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1)蛋白质 (2)控制传染源 (3)抗体 特异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