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水稻喜温喜湿,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下图为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分区( )
A.中亚、南亚、东亚 B.东亚、南亚 C.东南亚、东亚 D.东亚、东南亚、南亚
2.亚洲水稻主产区气候特征的相同点是( )
A.冬季多雨 B.冬暖夏凉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
3.以下气候类型中,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的是( )
A.A B.B C.C D.D
美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读图,判断A山脉是( )
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乌拉尔山脉
5.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濒临大西洋 C.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D.缺热带雨林气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所示各气候类型中,只有亚洲才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亚洲河流内陆区域广,亚洲的内流区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一气候区。( )
A.② B.③ C.④ D.⑤
8.下列关于亚洲的内流区或内流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亚洲内部多山间高原、盆地、低地,地形闭塞,容易形成内流区。
②亚洲内部多荒漠、半荒漠,降水少,蒸发大,河流流量小,易形成内流区。
③亚洲内流区域广大,所以西部和中部河流流程长。
④阿姆河、锡尔河是亚洲重要的两条内流河。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9.在地理课上,几位同学正描述在上图各地假想旅游的情景。其中可能发生的是( )
A.小华:在④地我乘雪橇出行
B.小明:在②地旅游发现该地商店不卖雨伞
C.小强:在①地旅游我经常看到这里午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小冰:在⑤地旅游发现许多游客晒日光浴
10.小明的爸爸从中东旅游回来后向小明讲述了所见所闻,下列正确的是( )
①在A地这个世界最大的半岛上,到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景色好美啊!
②在B海峡岸边,我看到一艘艘的巨型货轮满载石油驶出,这里真是世界能源中心呀!
③在C海,我体验了奇妙的水上读书,不带救生圈,躺在水上就行。
④在D地区,古老的巴比伦文化已消失,到处油井林立。
⑤在E国家,我见到了魂牵梦萦的金字塔。
⑥在F国家,我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好一片“鱼米之乡”的景色啊!
⑦在G海域的我乘坐了游轮,这里的碧水蓝天让我流连忘返。
A.②④⑤⑦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许多大河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 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D.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12.下列关于几个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地区气候干燥,石油价格昂贵 B.③所在地区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C.②所在地区人口分布稀少 D.生活在④地的人,住帐篷,着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个大洲,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大洲轮廓图、名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亚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 B.乙—非洲—天然野生动物园
C.丙—南美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 D.丁—北美洲—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14.有关乙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世界原料仓库 B.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的别称
C.出口热带经济作物 D.以进口初级产品为主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地区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②广阔无垠的草原③星罗棋布的海岛④一望无际的沙漠⑤陡峭幽深的峡湾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有( )
①旱情严重②粮食不足③酸雨现象严重④草原退化,加剧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一艘长约400米的重型集装箱货轮“长赐号”于2021年3月23日搁浅在苏伊士运河上,经过多方努力,该船于3月29日脱困。运河堵塞期间引发了国际油价上涨,据估算全球贸易因此每周损失60亿至100亿美元。读“埃及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大西洋和太平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18.据图可知,影响埃及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因为这里的显著气候特征是( )
A.地形、暖湿 B.热量、高寒 C.土壤、湿热 D.水源、干旱
19.小明暑假随父母到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四个国家旅游。下面是小明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当地人大多吃米饭,小商贩在船上兜售货物
B.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
C.站在马六甲海峡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的日本油轮向西北方向驶去
D.在新加坡领略了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
20.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产物最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如果有一艘货轮从东南亚驶向欧洲西部,里面最有可能的货物是( )
A.黄麻、茶叶 B.天然橡胶、蕉麻
C.电冰箱、微波炉 D.电脑、手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地理活动之探访阿拉伯
(1)上右图为沙特阿拉伯略图,描述沙特阿拉伯的地理位置。
(2)上左图为利雅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分析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沙特阿拉伯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海水淡化。传统的海水淡化工厂需要耗费大量石油资源,耗能高、污染大。近年来,沙特政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大规模建设太阳能海水淡化工厂。
(3)试分析,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有哪些优点?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沙特阿拉伯大规模建设太阳能海水淡化工厂的有利条件。
优点:
有利条件:
小丽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种叫椰枣的果品,发现与产自我国的红枣不同。在网上查阅到了一些信息:
椰枣是枣椰树的果实,口感香甜、软糯,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有“沙漠面包”之称。枣椰树耐高温、耐干旱、喜阳光,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们形象的称它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的哈萨绿洲,拥有这一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椰枣产地。
(4)简述哈萨绿洲盛产椰枣的有利自然条件。
(5)若有一批椰枣从沙特阿拉伯达曼运往我国广州,请同学们设计一条最近的海上运输线路。(按顺序依次写出经过的海峡/运河、大洋)
(6)椰枣既可当粮食,又可制糖,有人建议沙特阿拉伯应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2.“一带一路”再续前缘,中国援助老挝八大工程,成效显著,深入民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约80%。2021年中老铁路正式开通,铁路全线全长1035公里,桥梁和隧道占比很高,其中5千米以上隧道10座、500米以上桥梁32座,建设难度大,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的铁路。中老铁路,带动了老挝当地超十万人就业,使老挝境内车程由2天缩短到3小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运输成本下降约40%,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材料二中资企业在老挝共投建18座水电站,占当前老挝总装机量近一半。
材料三修建老挝100个农村供水系统、农村卫生所、通电照明、安装数字电视等,简称“四个100”工程。中国扶贫计划工程给老挝乡村带来了希望。
资料四下面左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中图为万象气候统计图,右图为中国援助老挝国际会议中心一期工程。
(1)评价老挝的海陆位置。
(2)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3)“一带一路”倡议给老挝带来了新机遇,分析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后产生的积极影响。(至少写出三项)
(4)老挝水能资源丰富,有中南半岛“蓄电池”之称,试解析原因。
(5)中国援助老挝的国际会议中心红瓦白墙,极具当地特色。说明“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
(6)“四个100”工程分散在老挝各地的贫困乡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解析工程人员在援建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23.2023年是中国和毛里求斯两国建交51周年。毛里求斯被誉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桥头堡”。结合“毛里求斯岛位置示意图”和“普莱桑斯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毛里求斯的地势特点及判断理由?
(2)旅游收入是毛里求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我国居民常常将毛里求斯作为7、8两月旅游"避暑胜地"。分析7、8月,中国游客将毛里求斯作为“避暑胜地”的原因?
(3)请从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及变化等方面简述普莱桑斯的降水特征?
(4)请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毛里求斯河流的水文特征。(如结冰期、流量等)
1.D 2.C 3.B
【解析】1.读图可知,亚洲水稻产区主要位于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这里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排除ABC,故选D。
2.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C正确,排除BD;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少雨,排除A,故选C。
3.读图可知,A为热带季风气候,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均适合水稻的种植,排除ACD;B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水稻喜温喜湿,不适宜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大规模种植,故选B。
【点睛】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B 5.C
【解析】4.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是北美洲大陆40°N的地形剖面图,A山脉位于北美洲中央平原以西,是落基山脉,B正确。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洲,乌拉尔山是亚欧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
5.北美洲的地势中部低,东西两侧高,亚洲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北美洲和亚洲的地势特点不同,A错误。北美洲濒临大西洋,亚洲与大西洋不相邻,B错误;北回归线与北极圈穿过亚洲和北美洲,两大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C正确;亚洲和北美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D错误。故选C。
【点睛】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齐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由于山脉为南北走向,对气候的影响较大。
6.B 7.C 8.C 9.C
【解析】6.由图可知,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温带季风气候,③为寒带气候,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温带季风气候只有亚洲才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由图可知,②为温带季风气候,③为寒带气候,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的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的大陆内部,主要分布在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亚洲内部多荒漠、半荒漠,降水少,蒸发大,河流流量小,易形成内流区,阿姆河、锡尔河是亚洲重要的两条内流河,②④正确,C正确;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平原,地形不闭塞,①错误,亚洲内流区域广大,西部和中部河流流程较短,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9.③地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乘雪橇逛街,A错误;②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卖雨伞,B错误;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在该地区旅游经常看到这里午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C正确;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地中海气候分布地旅游发现许多游客晒日光浴,D错误。故选C。
【点睛】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10.A
【详解】在A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到处为荒漠景观,①不符合题意。B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②符合题意。C海为里海,在死海可以体验奇妙的水上读书,不带救生圈,躺在水上就行,③不符合题意;D地区是两河流域,古老的巴比伦文化已消失,到处油井林立,④符合题意; E为埃及,在E国家,金字塔是当地的典型旅游景点,⑤符合题意。F为伊朗,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没有“鱼米之乡”的景色,⑥不符合题意;G海域为阿拉伯海,可以乘坐游轮,⑦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A 12.B
【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因此许多大河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A正确;亚洲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比利尔湖,位于北美洲,B错误;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部的降水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有密切联系,南部的降水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有密切的关系,C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BCD,故选A。
12.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①为阿拉伯半岛,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该地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油库”,石油价格相对较低,A错误;③为中南半岛,其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正确;②地为我国南方地区,是人口稠密区,C错误;④是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合过游牧生活,①地阿拉伯半岛的的贝都因人,住帐篷,着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CD,故选B
【点睛】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向四周流。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它是咸水湖,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为阿拉伯半岛(最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13.B 14.D
【解析】13.甲为亚洲,乙为非洲,丙为北美洲,丁为南美洲,CD错误;亚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与欧洲相连,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不临大西洋,A错误;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野生动物众多,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B正确。故选B。
14.图中乙大洲为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热带经济作物,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A不符合题意。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主要处于热带,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B不符合题意。非洲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是咖啡、可可、香蕉、油棕的原产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许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C不符合题意。非洲“单一商品经济”出口的是初级产品,进口的是工业制成品,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亚洲是面积最大、季风气候最显著、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向四周流。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天然野生动物园”、“世界原料仓库”、“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非洲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许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5.D 16.C
【解析】15.由图及图上的信息可知,该大洲是非洲,图中显示的是湿热的热带雨林景观、广阔无垠的草原和一望无际的沙漠,①②④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海岛和陡峭幽深的峡湾在该大洲看不到,③⑤排除。故选D。
16.由图可知,该大洲显示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带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内,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半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干风影响下,形成干季。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这种气候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有:旱情严重;粮食生产不足;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①②④正确,热带草原气候不能使酸雨现象严重,因为酸雨是酸性物质含量过多形成的,③错误。故选C。
【点睛】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17.A 18.D
【解析】17.读图可知,苏伊士运河是亚非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也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读图可知,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南北纵贯的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 这条磅礴巨川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尼罗河水滋润着两岸和三角洲的土地,养育了埃及96%的人口,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母亲河”,埃及的城市多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因此说影响埃及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河流),因为这里的显著气候特征是干旱。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中东地区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19.C
【详解】赤道横穿马来群岛中部,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里终年高温多雨,多对流雨,粮食作物水稻为主,A不符合题意;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B不符合题意;马来半岛与苏门莟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站在马六甲海峡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C符合题意;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热带城市岛国,地势低平,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新加坡占76%的华人和华侨对新加坡的开发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地用汉语交流,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B
【详解】东南亚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最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如果有一艘货轮从东南亚驶向欧洲西部,里面最有可能的货物是天然橡胶和蕉麻;黄麻和茶叶主要在南亚种植;电冰箱、微波炉、电脑和手机属于工业产品,只有可能从欧洲西部运输到东南亚,而不会从东南亚输送到欧洲西部,故选B.
21.(1)半球位置: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经过其中部,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西南部,东临波斯湾,西临红海
(2)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全年炎热,蒸发大;沙漠地区,下渗快
(3) 优点:减少石油消耗;减少污染等。 有利条件:政府支持;资金充足;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等。
(4)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等。
(5)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6)赞同。理由:椰枣用途广泛,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增加椰枣出口量,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椰枣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不赞同。理由: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降水少,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将破坏地表植被,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大量引用地下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地荒漠化,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原有的地理文化景观等。
合理扩大。理由:在不破坏原有地理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在增加居民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也能够扩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能合理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分析】本题以沙特阿拉伯为背景,设置6小题,涉及地理位置、水资源、太阳能、椰枣种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详解】(1)读图,沙特阿拉伯位于10°N—30°N之间、35°E—60°E之间,由此可知,从半球来看: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经过其中部,因此地跨热带和北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位于亚洲西南部,东临波斯湾,西临红海。
(2)读利雅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纬度低,全年炎热,蒸发旺盛;境内沙漠广布,下渗强烈,地表无河流,水资源缺乏。
(3) 优点:由材料“传统的海水淡化工厂需要耗费大量石油资源,耗能高、污染大”可知,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太阳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可以减少因使用石油带来的污染。有利条件: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太阳能丰富;盛产石油,资金充足;由材料“沙特政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可知,政府的支持力度大。
(4)由材料“椰枣具有耐干旱、耐高温、喜阳光,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沙特阿拉伯东部的哈萨绿洲”可知,绿洲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同时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周边荒漠广布,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材料“拥有这一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可知,当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椰枣的灌溉。
(5)读图可知,椰枣从沙特阿拉伯达曼运往我国广州,依次要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6)赞同。理由:由题干可知,椰枣用途广泛。因此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由材料“口感香甜、软糯,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可知,椰枣品质高,可增加椰枣出口量,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可延长产业链,促进椰枣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不赞同。理由: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降水少,扩大枣椰树种植面积,将破坏地表植被,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大量引用地下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地荒漠化,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空洞,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原有的地理文化景观,等等。合理扩大。理由:在不破坏原有地理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种植面积,既能增加居民和政府财政收入,也能够扩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拉动椰枣加工、交通运输、物流、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能合理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22.(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交通不便,海洋运输不便。
(2)城市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农业种植条件好等.
(3)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带动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资源开发;促进中老两国的交通、经济、文化联系。
(4)老挝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5)雨季降水多,“人”字形屋顶陡峭,利于排水;旱季炎热,光照强,“人”字形屋顶中空隔热,屋檐宽大,利于遮阳。
(6)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地面起伏大,技术难度大;多山地滑坡、泥石流、地震;建筑材料运输不便;气候湿热,蚊虫较多,易生疫病等。
【分析】本题以中老铁路示意图、万象气候统计图、中国援助老挝国际会议中心一期工程图为材料,涉及东南亚的国家、交通、国际经济合作、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该地区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和海洋运输不便,交通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读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这种沿河分布的原因是: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因此成为该地区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
(3)读图可知,根据中老铁路示意图,可以判断出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首都万象,跨越了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带动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资源开发;促进中老两国的交通、经济、文化联系。
(4)由题可知,中资企业在老挝共投建18座水电站,占当前老挝总装机量近一半,与常规能源相比,水电的优势是清洁、可再生等。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水量丰富,而且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所以老挝有中南半岛“蓄电池”之称。
(5)根据所学知识,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雨季降水多,“人”字形屋顶陡峭,利于排水;旱季炎热,光照强,“人”字形屋顶中空隔热,屋檐宽大,利于遮阳。
(6)由题可知,修建老挝100个农村供水系统、农村卫生所、通电照明、安装数字电视等,简称“四个100”工程,工程人员在援建这些工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地面起伏大,技术难度大;多山地滑坡、泥石流、地震;建筑材料运输不便;气候湿热,蚊虫较多,易生疫病等。
23.(1)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理由:河流由中间向四周流入海洋。
(2)我国位于北半球,7、8月份气温较高;毛里求斯位于南半球,7、8月份气温较低,较为凉爽;当地7、8月份降水较少,有利旅游出行。
(3)年降水量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者12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多,6月至11月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
(4)无结冰期,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大。
【分析】本题以毛里求斯示位置意图、普莱桑斯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材料,涉及毛里求斯示的地势特点、气候、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1)由毛里求斯的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及水往低处流可以看出,该国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2)我国位于北半球,7、8两月是中国的夏季,气候高温多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位于南半球的毛里求斯是冬季,气候较为凉爽,利于旅游出行,是“避暑胜地”。
(3)读普莱桑斯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普莱桑斯属地处低纬(20°15′~20°30′),年降水量丰富(15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12月至5月),季节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
(4)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毛里求斯位于南半球,冬季凉爽,夏季多雨,全年温度在0℃以上,没有结冰期,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