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一分有多长》表格式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一分有多长》表格式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05 21:0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一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课时主题 一分有多长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认识秒针(知道秒针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2)通过“听秒针滴答声”这个活动知道“秒”是比“分”还短的时间单位,了解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1圈就是60秒,即1分=60秒。 (3)借助“1分能拍多少下球,写几遍自己的名字,数自己心跳有多少次”等实践活动体验1分有多长,促进估算意识的发展。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观察钟面走动能够说出秒针比分针、时针更细、更长,并能感受到相比时针、分针秒针走得更快,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听秒针走动的滴答声,知道秒针走1格就是1秒,1圈就是60秒,也就是1分。并通过数数活动(数60次)体会真实的1分与感受的一分之间的差距,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1分拍球”、“写自己名字”、“数自己心跳声”等实践活动真实体验1分有多长,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1、2题,检验目标2、3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体验时间中1分、1秒的长短。由于时间比较抽象,尤其这些较短的时间,学生不容易被感知,因此教科书通过“1分能做什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1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学生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读出钟面上的整时、半时,也知道了钟表中1大格、1小格的含义,也知道了1时=60分,也具备了一定时间感知的经验。但由于这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的较紧密,需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部分孩子由于缺乏这方面经验的积累,虽然知道了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但在处理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时存在困难,甚至一头雾水。
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观察钟面,认识秒针(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1 1、看一看,说一说与分针和时针相比,秒针有什么特点: (与时针与分针相比,秒针更长,更细,走得更快) 2、观察视频,感知1秒,5秒,10秒,60秒 秒针走1格=1秒 秒针走1圈=60秒 1分=60秒教师活动1 出示钟面,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哪个是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秒针有什么特点。 出示视频,展示秒针走一圈的视频,告诉学生秒针走1小格是1秒,从而得出一圈就是60秒,1分=60秒。 活动意图说明:加深对秒针的认识,初步感受秒是比分和时更小的时间单位,从而正式开始认识秒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环节二:小组合作,感受1分能做什么(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2 1、同桌两人合作 (1)1人拍球、写名字、走步,另1人计时,然后互换角色。 (2)做好记录 (3)想一想同样是1分钟完成的事情,为什么数据会有差异,差异大吗? 2、全班汇报 (1)小组派代表发言 (2)其余小组评价教师活动2 1、制定活动规则,指导小组合作方法 2、引导学生说一说对时间的感受 1、指导学生倾听 2、及时板书活动意图说明:提升合作能力,培养估测意识环节三:数数(1-60)(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3 同桌两人数数,数60下,看谁数60下所用时间最接近60秒(教师计时,声音不要太大,避免相互干扰) 教师活动3 请两位同学做示范,制定数数活动规则 活动意图说明:增加学生对1分长短感受的准确性。环节四:进一步体会时间长短的意义(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4 感受时间 1分,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猎豹1分钟大约能跑1800米。 飞机1分钟可飞行30000米。 地球上平均每一秒生下4个小孩,一分240个。 2、归纳概括 1时=( )分,1分=( )秒 教师活动4 出示图片,感受1分,1秒能做哪些事。活动意图说明:进一步感受1分,一秒的意义,将抽象的时间具体化。
6.作业与检测 1、P78:1题完成在书上。 2、P78:2题(先自己估一估,然后回到家中让爸爸妈妈帮忙计时亲自验证一遍)
7.板书设计 一分有多长(认识秒) 1分=60秒 1分钟时间个数拍球写名字走步
第七单元 时分秒《一分有多长》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 内容 一分有多长(认识秒)
学习 目标 (1)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认识秒针(知道秒针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2)通过“听秒针滴答声”这个活动知道“秒”是比“分”还短的时间单位,了解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1圈就是60秒,即1分=60秒。 (3)借助“1分能拍多少下球,写几遍自己的名字,数自己心跳有多少次”等实践活动体验1分有多长,促进估算意识的发展。
学习 资源 准备1个可以联动的钟表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一、认识秒针 1、看一看,说一说与分针和时针相比,秒针有什么特点: 2、观察视频,感知1秒,5秒,10秒,60秒 秒针走1格=( )秒 秒针走1圈=( )秒 1分=( )秒 二、同桌两人合作 (1)1人拍球、写名字、走步,另1人计时,然后互换角色。 (2)做好记录(完成下面表格) (3)想一想同样是1分钟完成的事情,为什么数据会有差异,差异大吗? 1分钟时间个数拍球写名字走步
三、全班交流 四、数数(1-60) 同桌两人数数,数60下,看谁数60下所用时间最接近60秒(教师计时,声音不要太大,避免相互干扰) 五、进一步感受1分、一秒(播放PPT): 六、归纳概括: 1时=( )分,1分=( )秒
作业 检测 P78:1、2题,完成在书上。(第2题先估一估,然后回到家中让爸爸妈妈帮忙计时亲自验证一遍)
学后 反思 1、我知道了1分=( )秒,1分钟我可以完成( )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一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课时主题 一分有多长试一试(认识秒)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真实问题情境经历独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表盘图或数线示意图解决时间单位换算问题。 (2)通过集体交流,体会算法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两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用表盘图和数线示意图解决时间单位换算问题,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通知交流、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认识秒中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时、分、秒中的单位换算。两个真实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时间单位的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一个运动会射击比赛情境学习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重点体会用画表盘图和数线示意图解决问题。第二个踢足球情境学习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巩固画图策略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利用单位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得出结果的方法。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学生已具备了对时间长短的感知,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但由于时间非常抽象,与生活实际结合的较紧密,需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足,虽然知道了时、分、秒三个时间时间的进率,但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张冠李戴,出错率极高。
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在10米气步枪射击决赛中,每发子弹必须在75秒内射出。75秒是几分几秒? 75秒=()分()秒 我是这样想的。(可以画一画、算一算) (
想法二:(数线


) (
想法一:
) 教师活动1 创设“射击比赛”情景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用画图的略解决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体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环节二:交流汇报(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2 1、同桌交流 (1)说说我的方法。 (2)听听TA的想法。 (3)解释对方的想法 2、全班汇报 (1)小组派代表解释自己方法 (2)解释其他人的想法 (3)说说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师活动2 1、指导同桌合作的方法。 2、指导学生利用数线示意图解决时间单位换算问题 1、指导学生倾听 2、引导学生比较 3、及时板书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环节三:解决问题(指向目标2)踢一场足球比赛用了1时30分,1时30分是多少分? 1时30分=( )分 (
想法二:(数线


) (
想法一:
)我是这样想的: 教师活动3 1、要求学生阅读题目,筛选数学信息,明确问题。 2、组织学生独立的探索与交流活动意图说明:进一步学习用画数线示意图及表盘图解决时间单位换算的问题,体会算法多样性。环节四: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 随堂小练 ①老师从学校开车回老家需要70分,70分是几分几秒?(画一画算一算) ②乘坐飞机从双流国际机场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需要2时40分,2时40分是多少分?(画一画,算一算) 2、归纳概括 解决时间单位转化问题时,我们可以怎么办?你喜欢哪种方法? 教师活动4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画或写出自己的想法。 2、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说出“画图”的解决过程。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时间单位转化方法,回顾画“表盘法”“数线示意图”过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画图策略。
6.作业与检测 P79:3、4、5、6、7题,完成在书上。
7.板书设计 一分有多长(时间单位转化) 小单位转大单位: 75秒=(1)分(15)秒 1分=60秒 75-60=15秒 60+15=75秒
第七单元 时分秒《一分有多长》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 内容 一分有多长试一试(时、分、秒转化)
学习 目标 (1)通过真实问题情境经历独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表盘图或数线示意图解决时间单位换算问题。 (2)通过集体交流,体会算法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资源 准备1个可以联动的钟表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自主探究: 1、在10米气步枪射击决赛中,每发子弹必须在75秒内射出。75秒是几分几秒? 75秒=()分()秒 我是这样想的。(可以画一画、算一算) (
想法二:(数线


) (
方法
一:
) 2、踢一场足球比赛用了1时30分,1时30分是多少分? 1时30分=( )分 (
想法二:(数线


) (
想法一:
)我是这样想的: 四、随堂小练 ①老师从学校开车回老家需要70分,70分是几分几秒?(画一画算一算) ②乘坐飞机从双流国际机场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需要2时40分,2时40分是多少分?(画一画,算一算) 五、归纳概括 解决时间单位转化问题时,我们可以怎么办?你喜欢哪种方法?
作业 检测 P79:3、4、5、6、7题,完成在书上。
学后 反思 1、我会解决时间转化的问题?哪种方法最简单?哪种方法最难?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