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安徒生童话以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豆荚成熟裂开后,里面的五粒豆飞到广阔的世界里所经历的不同生活。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提问的方法,形成提问意识,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让学生“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课后题中鼓励学生“把问题写下来”,并通过小组问题清单提示学生可以“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文前提示和课后题都在帮助学生树立提问意识,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按照”“窗框”等8个词语。
2.通过读题质疑,借助问题和图表,梳理故事主要内容。
3.通过默读思考,能针对部分内容和全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题质疑,借助问题和图表,梳理故事主要内容;通过默读思考,能针对部分内容和全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单元解读
孩子们,江苏卫视有一档叫做《最强大脑》的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专注于传播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全程邀请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并将筛选出的选手组成最强大脑中国战队,迎战来自海外的最强大脑战队,决出世界最强大脑,今天,我们就在六小学四年级7班设立分会场,本次最强大脑我们将在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过程中,多多提问,层层闯关,产生最强大脑——问多星,孩子们,只能被好了吗?快让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之旅,让我们的大脑燃烧吧!
【把现实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相结合,发布本单元学习任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1. 解读单元篇章页,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孩子们打开单元导语页,一个大大的问号映入眼帘,是的,这个单元我们就要学习一种阅读的好方法----提问,宋代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本单元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学习任务就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 通过目录明确提问具体要求。
【对单元导读页和单元目录的解读,既是教师对单元教材的解读,也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了解每篇课文承担的不同功能,提示学生要在学习本单元不同课文时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学习课文,大胆提问
任务一:认读本课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学生认读本课生字词语,重点关注易混淆的多音字,加强理解记忆。
【认读生字词语是学习的开始,但词语的认读方式比较单一,认读效果无法得知,还需要精心选择词语,将词语认读的作用扩大化。】
任务二:借助课题提问,梳理课文内容
活动1:围绕课题提问。(五粒豆经历了什么 五粒豆结果怎么样 )
活动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关键信息填表。
(2)指名交流,师生合作修正,完善表格中的相关内容。
豌豆 理想 结果
第一粒 要飞向广阔的世界 被鸽子吃掉
第二粒 飞进太阳里 掉进水沟,涨得大大的
第三、四粒 到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被鸽子吃掉
第五粒 该怎样就怎样 长大开花
对比两位同学的表格填写,在交流中进行展示修改,引导使用简洁的语言来填写表格。
(3)根据交流,学生自主修改。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豆荚成熟了,五粒豌豆被一个小男孩 ,其中一粒豌豆落在 。它 。一位 小女孩看着豌豆的生长, 。其余几粒豌豆 。小女孩看着豌豆花, 。
(5)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读课题,提出疑问,到文中边读边找到答案,在提向与解决的过程中,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具有逻辑性的语文活动为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搭建了支架,巧妙地把结合课题提问与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有机结合。】
任务三:学习提问,尝试整理问题清单
活动1:默读课文,自主提问。(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把问题写在相应的段落旁;
(2)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别人提过的问题不重复说。
活动2:学习课后题中的“小组问题清单”。(出示“小组问题清单”)
(1)指名读“小组问题清单”中列举的问题,发现“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是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其余两个是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的。关注泡泡内容(板书:针对全文、针对一部分内容)
(2)学习如何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问的方法。
①如何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
a.针对不会读、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提问
如:“当作”、“相称”中“当”“称”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水笕”的读音和意思。
b.针对不理解的句子提问
如:“母亲为什么把一株豌豆苗称作一个‘小花园‘ ”
“为什么豌豆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后来以为整个世界都变黄啦 ”
②如何针对全文提问?
a.结合课文前后内容提问。
如:通过对比五粒豆的经历提出问题:“谁才是五粒豆中最了不起的 ”
b.根据课文的结尾提问。
如:小女孩为什么会“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心里充满了感激”
c.针对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差异提问。
如:题目写的是“五粒豆”,为什么课文主要写第五粒豆和小女孩之间的故事。
(3)小结: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对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或几个段落产生了疑问,这是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文章读完了,我们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一类是针对全文提问。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舍得在该部分花时间、花精力。学生既有默读、思考、批注、提问、朗读、分类等学习活动的真实发生,也有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小结提炼。我们在关注新课标理念“变”的同时,还要关注语文教学中的“不变”之处。】
作业设计
我的问题清单
针对部分内容提问 针对全文提问
1. 1.
2. 2.
3. 3.
...... ......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把自己产生的问题罗列出来进行分类,延续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消化和梳理的实践机会,也给下节课继续完成学习任务打下了基础。】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