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948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史密斯—蒙特法案》,该法案使得国会正式授权的美国政府资助的文化交流项目的活动内容不再限于教育交流,其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再限于购买美国战争剩余物资的国家。《史密斯—蒙特法案》的签署
A.缓和了两大阵营的对峙 B.加速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深化了美国的冷战政策 D.旨在配合北约的军事对抗
2.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与“?”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
A.斯大林体制 B.北约的成立
C.华沙组织 D.马歇尔计划
3.里根当选总统后,于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联的战略上看,实施“星球大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A.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B.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
C.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
4.有政治家认为,在国际危机最黑暗的时刻,杜鲁门表现出“黑夜里哈里的一点英雄形象”(莎士比亚《享利五世》中的一句话),他使盟友放心,让敌人胆寒。在该政治家看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
A.稳定西欧,遏制苏联 B.复兴欧洲,缓和冲突
C.重建欧洲,维护和平 D.武装盟友,拯救世界
5.某学生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事件时,找到下列两则史料,据此可以确认的历史信息是
A.美苏最终放弃了核对抗 B.美国撤销对古巴的封锁
C.苏联首先在谈判中妥协 D.美国首先在对峙中妥协
6.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涉及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有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其中第三世界国家有50票赞成。英、法、意、加等西方国家也投了赞成票。这反映了( )
A.美国霸主地位彻底瓦解 B.中国多边外交成效显著
C.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D.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7.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与部分所谓盟友签订的一系列防御条约(部分)。美国的这些做法
1 1951年8月,美国同菲律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同年9月,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了《美澳新安全条约》(即《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并成立美澳新理事会。同月,又同日本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2 1953年10月和1954年12月,美国先后同李承晚和蒋介石集团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最终发展为“东北亚防御联盟”
3 1954年9月8日,在美国策划下,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8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了《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即《马尼拉条约》,并于次年9月正式生效,成立了“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组织”
A.实现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B.完成了美国战略防御体系的构建
C.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 D.表明亚洲是美国遏制的主要对象
8.有人评价说,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了“尊重一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切大小国家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等十项原则。这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该学者评价的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中英关于西藏地方关系问题的谈判
9.“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这段描述反映的新变化是
A.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国家的宏观调控 D.福利国家的建立
10.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爵士乐及其相应的时尚文化进入东欧国家,东欧各国政府将其划定为“颓废文化”,针对追逐时尚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东欧警察有权用剪刀剪去被管。这是当时
A.意识形态冲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B.苏联对东欧严格控制引发的后果
C.东欧民众对西方流行文化的反抗 D.历史传统差异对流行文化的影响
11.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出( )
①赫鲁晓夫外交上的冒险政策 ②苏联军事力量与美国的差距缩小
③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④“冷战”政策的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冷战初期,美国在与苏联争夺外层空间的第一个回合失败后,媒体几乎众口一词地把矛头对准了学校教育的失败,呼吁教育改革。经过对苏联教育的考察,美国于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加强自然科学教学和职业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由此可见( )
A.指令性计划更利于教育发展 B.冷战的重点转向教育领域
C.美苏冷战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D.冷战思维向社会领域渗透
13.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轰动国际社会。中法建交
A.推动两极格局走向瓦解 B.打破美对华孤立政策
C.标志法国摆脱美国控制 D.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
14.1946年美国颁布了《富尔赖特法案》,其核心内容就是把美国的海外剩余资产(主要是欧洲国家二战中对美国的债务)用作美国教师和学生去海外学习和研究的基金,同时也为外国学者和学生来美国学习和研究提供活动基金。这一做法旨在
A.与苏联争夺人才资源 B.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扩大美国海外影响力 D.助力西欧迅速实现复兴
15.有学者认为:“冷战这一概念并不能涵盖战后世界历史,它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应该说‘冷和平’或‘核和平’可能更贴近于现实。”这位学者对冷战的重新定义是基于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对峙 B.朝鲜半岛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C.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实际演变 D.两个德国的统一和苏联的解体
16.2010年4月,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一行90余人在赴俄罗斯纪念二战期间卡廷惨案的路程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下列历史事件与波兰直接有关的是( )
①马歇尔计划 ②东欧剧变 ③北约组织成立 ④华约组织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为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
A.“杜鲁门主义” B.成立“欧共体” C.“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约”
18.长期以来,史学界在“冷战”格局形成的问题上,一直认为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序幕。而近年来,新的史料研究表明,美国当时对“铁幕”演说反应冷淡,真正使英美走向合作的是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采取了灵活实用的对美外交政策。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 B.史学新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C.历史解释是在不断地否定传统 D.史料拓展有利于全面理解历史
19.1959年7月,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办。会上最吸引苏联民众眼球的是控制随机存取法电脑,它能够回答近4000个预设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是“美国梦到底是什么?”电脑回答:“美国梦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奋斗,过上美好的生活。美国人崇尚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享有普遍的选举权。”这表明( )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意识形态宣传是冷战的重要方式
D.美苏争霸重心转向科技领域
20.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苏联的威胁 D.越南战争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二、材料分析题
21.20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为二战的重要成果,二战后期确立的国际秩序依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由国际政么经济变化的现实,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使之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发展,并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和平。
——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材料三 国际主义联合的出现构成了20世纪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有别于19世纪的重要特性,并真正将这一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换句话说,与那种西方中心的、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制度设计而达成的“世界和平”构想不同,来自第三世界的反抗政治实践,通过不断的抗争与联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保卫并推进了《联合国宪章》中所保证的平等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不断遭到来自强权政治与实力政治的挑战。
——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普遍性世界秩序叙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的实质,并概括材料二对它的评价。
(3)据材料三分析第三世界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特点,并指出其推动新秩序建立的方式。
(4)结合所学,归纳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未能有效地调节国际冲突,且该秩序本身也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得支离破碎,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初期,鉴于旧的国际秩序的种种弊端,盟国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过程中进行了种种改进——二战彻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欧洲列强之间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国际秩序,待之而起的是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战胜国建立并为其主导的新秩序。这个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是这一国际秩序也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二 有学生将部分战后大事件整理成时间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盟国为建立新秩序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变动角度对时间轴上事件进行阶段划分并简要说明依据。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距离遥远,但中非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据中国史书记载,中非直接或间接的往来在唐宋以前已经开始。近代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大多集中在西欧一隅的西方世界。直到20世纪初叶以前,中国与非洲依然还是两个相对陌生的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探寻新的对外交往合作道路,中国与非洲大陆现代外交关系的新时代开启了。194年9月,周恩来总理强调希望同“非洲国家发展事务性的关系,以增加互相的接触和了解,并创造建立正常关系的有利条件”。此后,中国开始系列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6年5月30日 中国与埃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59年10月4日 中国与几内亚建立外交关系
1960年7月5日 中国与加纳建立外交关系
1960年10月25日 中国与马里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70年代 先后有25个非洲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二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首次对非洲十国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深入访问。1964年1月,在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会谈时,周恩来提出了著名的中国文府“对外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1967年9月,中、坦、赞三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一一赞比亚铁路的协定》,正式启动对坦赞铁路援建工作。1975年10月,坦费铁路接轨通车并进行试运营。这一时期,中国还在非洲援建了涉及农业、工业、基础交通本育、教育和卫生等众多领域的20多个项目,可谓举全国之力而为之。
——《中非关系70年与中国外交的成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十年代开启中非关系新起点的是哪一事件?分析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对非援助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D
7.C
8.A
9.A
10.A
11.B
12.D
13.D
14.C
15.C
16.C
17.C
18.D
19.C
20.B
21.(1)方式:建立国际联盟;实行民族自决;推行委任统治。
(2)实质:美苏两分天下。评价:一方面,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3)特点:平等,公正,合理。
方式:自下而上的抗争与自上而下的协商相结合。
(4)因素: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综合国力的变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
22.(1)政治上:建立“雅尔塔体系”,形成两极格局;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确定欧亚版图;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成立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安全。
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规范、调节世界金融、投资和贸易。
(2)二战后至1955年,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至1991年,两极格局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1991年——今,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3.(1)万隆会议。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封锁中国: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大批国家取得独立:中国外交全球战略布局的客观需要。
(2)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形象:鼓舞了非洲人民改变落后发展经济的信心;推动了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非长期友好合作的传统:阐释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