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12: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把书打开,今天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想先问一下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请举手。
(生举手。)
师:没看过是理所当然的啊,不举手很正常。不过大家好像都举手了,请放下。既然我们都看过了,老师要问一个难一点的问题,大家看投影,文章发表的时候标题里多了一个词语,哪个词?
生:“真正的”。
师:对。该文发表时的标题为“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你们觉得哪个题目好?结合 PPT 的拓展阅读,简述理由。可以讨论一下。
(屏显。)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选自《礼记·大学之道》
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更好。文章第3 段说,“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 13 段又说,“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就是一直在强调“真正”。
第 13 段开头“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说明文中一些展开论述的点都是在强调“真正”这个修饰词。课文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的范围较大,它可能包括所举的王阳明格物致知的例子,所以如果要聚焦文意的话,“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个标题更好。
(师板书“真正的”。)
师: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其实写的是作者对于“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可能别人对“格物致知精神”有另外一种想法,所以不应该算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师:别人认为“格物致知精神”还有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涉及吗?
生:就比如说王阳明,他觉得“格物致知”是探求自己,但作者认为“格物致知”是探察外界。
(师板书“探求自己”“探察外界”。)
师:怎么样是探察外界呢?
生:第8段开头“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第 9 段开头“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说明探察外界需要积极的观测以及细致具体的计划。
(师板书“实验”。)
师:要怎样的“实验”?核心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生:积极的实验,细致的实验。
(师板书“积极的、细致的……”。)
师:积极的、细致的、认真的、有计划的,等等。所以你还是坚持原来的题目更好,对吧?看来这位同学有不同意见,来给大家讲一下。
生:我觉得“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更好。我和前面的同学找到的句子是一样的,文中写了很多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比如最后一段“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师:大家应该把这个地方圈一下。“不但……而且……”,说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不只是对于科学研究,对于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那教材为什么要修改标题呢?你能给出一点解释吗?
生:还是这一段,“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句话就是说作者希望新一代人可以对格物致知精神有新的认识与见解,不存在“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大概教材编写者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去掉了“真正的”。
师:解释得非常合理。教材编写者把“真正的”去掉,使格物致知精神更广义了,也许是希望我们对传统格物致知在不同时代都有一个新的认识。回看《大学之道》中最初提到的“格物致知”时,我们也可以格一下“格物致知”这个词语,梳理它的意义变化,得到自己对于格物致知的新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演讲要表述观点,要打动听众,要有针对性。那么这篇演讲是针对谁的?
(师板书“针对性”。)
生: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
(师板书“1. 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
师:也可以说受传统教育影响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没有针对其他的人、其他的现象?可以小组讨论几个问题:①这篇文章针对了什么人,什么事;②一个人要把他的演讲做到很有针对性,比如说周一晨会上发言,国旗下讲话,或者在爷爷奶奶生日会上讲话,会考虑哪些问题和哪些要素。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针对的不仅是人,还有错误的“格物致知精神”和传统教育下弊端存在的现象,所以他提出了“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师板书“2. 错误的认识”“3. 弊端现象”。)
师:你很了不起,发现了作者针对的不仅是人,还有现象、问题、错误的认识。
(板书“①人”“②现象、问题”。)
师:“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还能换其他修饰词吗?
生: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
(师板书“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
师:这是增加具体内容后抽象的、归类的发现。我们要向这位同学看齐!还写到针对的其他人吗?
生:第 13 段“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所以说还针对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科学家。
(师板书“4. 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科学家”。)
师: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呢?
生:注释①中提到作者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的演讲,所以针对的还有当时在大会堂听演讲的听众。
师:非常好。她由刚刚的“人”,改成了非常明确的“听众”。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人”包括现场的听众,还包括一些没有实际来到现场的人。
(师板书“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现场听众”。)
师:还有人有发现。来,女生,最后排的!
生:第 82 页的注释①写出了演讲的时间、地点,还有演讲的场合。
(师板书“③时间、地点、场合”。)
师:特别准!时间、地点、场合,再加上刚才我们梳理的“人”。比如我前面举的国旗下的讲话和周一班级晨会上的讲话,针对性就不一样,一个是学校范围,一个是班级范围。你们觉得哪个范围里面你讲话紧张度更高?
生:学校。因为是针对不同年级的。
师:如果在针对的人和场合之间用一个箭头表示,你们大概会用什么样的箭头?
生:我觉得应该是双向箭头,因为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师:针对性除了外在的“硬件”要求,还有文章本身针对问题的“软件”要求,即现场问题。比如本文针对的是“要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现场问题。
对于这个现场问题,作者又针对性地解决了几个层次。有人能找到作者针对的层次吗?
生:作者先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格物致知,从《大学之道》最初提到格物致知,到王阳明“格”竹子。
(师板书“传统教育”。)
师:对,这是一层,针对的是传统教育的弊端。还有吗?
生:从王阳明“格”竹的错误,作者过渡到了针对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弊端。
(师板书“错误的认识”“弊端现象”。)
师:这是第二层。还有吗?
生:第 13 段作者说,“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这是第三层次,是针对世界变化的。
(师板书“世界和社会变化”。)
师:非常棒!梳理完所有问题,文章针对性地作了一个总结,哪句话呢?
生:“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师:这个任务同学们完成得非常漂亮!那么新的任务来了,我们已经完成了针对性的三个方面的梳理,第一个是“场合”,第二个是——生:“人”。
师:第三个是——
生:“现象和问题”。
师:如果给这针对性的三个方面依照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生讨论。)
生:我觉得“现象和问题”最重要,然后是“人”。
生:现场问题肯定是最重要的,但“人”也很重要。如果是一个小学生在校演讲,校领导和老师都坐在下面,这个就必须慎重。
师:大家先看一下我查到的当时作者演讲时的听众。
(屏显。)新闻界、文艺界、体育界人士及来自美国、香港地区和全国各地的获奖者共四百多人参加了颁奖大会。
——《本刊在京举行“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
师:所以实际上作者演讲前预设的听众是谁?
生:新闻界、文艺界、体育界的人士都有。
师:丁肇中演讲前知道听众来自众多行业,但是他没有具体针对某个行业,从这一点看,是什么决定了什么?
生:“人”决定了“现场问题”,但是“现场问题”也需要针对“人”,这两个应该是平级的。
师:作为丁肇中这样一个诺贝尔奖获奖者,如果他到学校讲“教室卫生要搞好”,这合适吗?所以“人”“场合”“现场问题”这三者之中,什么又是最优先的呢?
生:场合。
师:场合。场合可能是第一。北京人民大会堂有各种重量级的报道,讲一个鸡毛蒜皮的问题合适吗?不合适。所以谈的问题一定要有广泛性、代表性。所以丁肇中就不只是讲中国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而是讲到“我们这一代”,这就包括了所有的听众,不分行业,也不分年龄,只要你处于当下的社会,就需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不是?
“场合”“问题”“人”之间的箭头,你们会画了吗?场合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是让场合的重要性体现出来的关键在哪里?那就是演讲的问题。在小组里作一个即兴发言,立即讲,讲什么,话题大一点小一点都可以。但是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来讲,就要有充分准备。准备的核心是什么?是这个话题值不值得讲,对什么人有益,那就又跟目标听众有关系了。
我们还可以再往下推敲,用这些发现去分析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你会发现和这篇演讲稿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今天的作业,就是比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最后一次讲演》在演讲针对性上的“同”和“异”,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