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在蒙古国戈壁省发现的《燕然山铭》石刻,与此石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秦朝北击匈奴 B.鲜卑人的迁徙
C.窦宪出击北匈奴 D.西汉设置乌桓校尉
2.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再度和亲。唐穆宗时,唐蕃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这些举措( )
A.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发展 B.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C.促进了异域文化的进步 D.推动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3.中国古代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具有“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
A.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B.最大程度地获取经济利益
C.对外征服,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 D.防止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
4.根据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下列概括表述最佳的一项是( )
A.民族之间扬长补短,共同发展 B.民族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
C.各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D.迁移、杂居、共处、互通婚姻
5.先秦时期,“关外”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外地区;西汉到东汉的前期,指的是玉门关的外面;明清时期,又变成了山海关往东和嘉峪关往西的地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关外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B.古代中国大一统版图不断扩大
C.古代中国政治重心不断向东迁移 D.中央政府对疆域控制愈加严格
6.北魏创造性地践行了“脱夷统华”理论,沙陀人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凭借“政治正统”完成正统建构,契丹人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元、清两朝成功实践了“我本中国”理论。从这一历程可得出的认识是( )
A.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B.各民族共铸了中华共识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持续巩固 D.华夏认同观念初步形成
7.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但无猜阻”,具有绥怀远俗的意图。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権场贸易
A.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 B.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事务
C.有效地控制了周边少数民族 D.推动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8.汉朝时,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在魏晋时期墓壁画中却有很多贵族和平民穿左衽袖衫的画像。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A.审美标准的差异 B.佛教文化的传播
C.绘画风格的影响 D.民族文化的交融
9.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北庭都护府 ③理藩院 ④宣政院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10.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由此可知唐太宗( )
A.在民族政策上与汉武帝完全不同 B.认同汉武帝政绩否定其战争手段
C.在民族关系问题处理上包容与开明 D.反对征服战争主张以安抚为主
11.清中期规定:“外人……由澳门来广,行商应代外人向政府请领通行证。”政府关于减免税负、停止贸易与重开贸易等法令、文书由行商向外商转达。这表明,当时( )
A.商帮商人的社会地位较高 B.广州商业竞争激烈
C.政治观念影响了贸易形式 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12.清朝视周边民族与中原为一体,在治理政策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如下图所示,这说明清朝
A.民族治理体现因地制宜 B.民族交流互鉴趋于多元化
C.民族平等政策得以彰显 D.民族事务管理走向法制化
13.清朝初期,位于晋蒙边界的重要关隘“杀胡口”被康熙皇帝赐名改为“杀虎口”。在清朝统治的268年间,统治者去黄帝陵祭祀30次,平均8.9年祭祀一次。这体现了清朝( )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专注于提升少数民族的地位
C.有效治理边疆地区 D.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努力
14.下表为蒙元时期的大陆交通路线。这说明元朝( )
1 从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大青山、内蒙古长城沿线,经蒙古草原向西北逐渐延伸,越过阿尔泰山,穿越西伯利亚草原、黑海北岸,抵达欧洲
2 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西行,抵达敦煌再分南北两路西行
3 从四川和云南穿越西南地区,与缅甸、印度相连
A.对外交通发达促进对外交往 B.开启了与印度的贸易往来
C.丝绸之路的功能呈现多样性 D.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桥梁
15.契丹建国后向东扩张,灭渤海国后,包括女真、铁骊、达卢古、鼻骨德等东疆部族纷纷主动臣服,成为辽朝羁縻统治下的属国属部。辽太祖在渤海故地仿旧制建东丹国,辽太宗时诏命东丹举国西迁。辽朝在东北的扩张( )
A.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B.促进了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C.加剧了民族政权对峙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6.古代中国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提督四夷馆②小行人③大鸿胪④鸿胪寺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17.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
①民族交融的加强 ②开明的对外政策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科举制度的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下的行政区划层级不断变化如下表,其最稳定的行政区划是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省 B.州 C.郡 D.县
19.史载,“秦始皇遣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充之,名曰新秦”。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秦汉统治者的举措( )
A.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 B.维护了秦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C.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D.旨在加强对匈奴的有效管理
20.考古界对秦汉兵马俑的对比研究表明,汉朝兵马俑中,步兵数量减少,骑兵成为主要兵力,战车数量亦大幅减少。据此可推知( )
A.汉朝军事实力强于秦朝 B.汉朝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
C.王朝战争主要对象不同 D.农耕经济区域进一步扩展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川西北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到武德二年(619年),“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对于封授的羁縻府都督、刺史等职,唐朝明确规定“皆得世袭”,“其部落代袭刺史等官”,仅“天宝中国家所赐官告共三十九通”。同时,唐朝还对这些内附的“首领”们厚于赏赐,其中包括官秩很高的虚衔。同时,唐朝还积极吸收当地的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对参与和配合出征打仗的地方首领还授予军职。通过积极采取羁縻措施,设置羁縻府州和大量封授、赏赐,唐朝强化了对川西北地区的政治领属。宋朝沿袭唐朝旧制并使用唐朝的封印,宋朝予以默认。
——摘编自黄辛建、次旦顿珠《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的羁縻政策》
材料二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提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岂独百姓不欲而必顺其情,但夷狄不欲,亦能从其意耳。”唐玄宗在《命备吐蕃制》中说“朕以虚薄,君临寓县,……无隔于夷夏,柔服四裔”,又说“怀远以德,……中外无隔,夷夏混齐,托声教于珠方,跻含灵于仁寿。”在《安置降蕃诏》中说“开怀纳戎,张袖延狄”。唐代在边疆民族置羁縻州,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针对性推行政令、法令。边疆民族除可保留本部族风俗习惯之外,有的甚至允许内部保留着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原有官职等级序列。
——摘编自《资治通鉴》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民族观的突出特点及其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政府为有效管理西北边疆和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在军事政治建设的同时实行屯垦戍边。 (武帝)元朔二年,募民十万于朔郡;元狩四年,置“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元鼎六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公元前101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后,汉政府随即派士卒在轮台屯田。汉昭帝、汉宣帝时继续在西北屯田。东汉建立后,政府继承了西汉在西域的屯垦事业。汉朝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立一套完整的屯田管理系统,设立和派遣屯田官吏负责管理。汉朝屯田范围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从塔里木盆地周缘到天山之北,屯垦区大多分布在军事要塞,成为制约匈奴、奠基大国威仪的基础。
——摘编自王连旗、包朗《汉朝的西北屯垦战略与边疆安全》
材料二:唐初,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对于封授的羁縻府都督、刺史等职,唐朝明确规定“皆得世袭”,对内附“酋领”厚予赏赐,其中包括官秩很高的虚衔。同时,唐朝还积极吸收当地的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对参战首领授予军职。唐代龟兹地区存在着与中原大致相同的差役制度,胡汉同被征发服役。唐王朝还在龟兹建立都督府、州、城、村、坊等类似中原的地方行政建制。
——摘编自范恩实《唐羁縻州制度是一体而治的重要一环》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在屯垦戍边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在西北地区推行羁縻政策的表现,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汉、唐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政策。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今天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经历了很多历史阶段才逐渐成为这样的规模。它是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长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整个的统一运动非常像滚雪球——现在我们需要稍作修正的是,这种雪球不是一个,而是好多个,东南西北中都有——但相当长时期内,中原始终是最大、最有活力的一个。其中以商周之际、春秋战国之际、魏晋南北朝、宋元之际和清前期为最甚,至少有过五次高潮。作为这种历史运动的总结,统一的民族称谓看起来还是应该称“中华民族”。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的构建“多元一体”所采取的方式。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B
7.B
8.D
9.D
10.C
11.C
12.A
13.D
14.A
15.D
16.A
17.A
18.D
19.A
20.C
21.(1)表现:在西北地区设置众多的羁縻府州;厚赐少数民族首领财物和虚衔;重用少数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并加授首领官职。
(2)特点:没有民族歧视;开明怀柔;因俗而治。影响: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动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唐朝的繁荣昌盛。
22.(1)特点:屯垦的兴起与军事相关;屯垦的形式有军屯、民屯等;设有专门机构管理;屯垦的范围很广;屯垦延续时间较长;屯垦效果显著。(任答3点)
(2)表现:设置羁縻府州;厚赐少数民族首领;羁縻府州相关职位均可世袭;重视发挥少数民族的军事作用;实行和内地相似的制度和政策。(任答2点)
简评: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西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后世的边疆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任答2点)
23.(1)方式:友好往来,在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民族迁徙,五胡内迁,江南开发,迁往边疆等;杂居、通婚“和亲”,文成公主入藏等;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国家政策,中央政府管理,册封、会盟、改土归流等;民族战争,魏晋南北朝时分裂兼并战争,辽宋夏金元等政权的战争等;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互市,边境贸易榷场等。
(2)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边疆的开发;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促进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衣食住行程度不同地相互吸收、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