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机械运动
第2讲
浙江近年真题及拓展
1
知识精讲
2
考点清单
重难点突破
浙江近年真题及拓展
长度、速度估测(杭州4考)
命题点
1
1. (浙江真题组合)下列估测是否合理,合理的打“√”,不合理的打“ ”。
(1)(2021杭州5题B 0.75分)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20 m/s( )
(2)(2020杭州5题B 0.75分)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 nm( )
(3)(2023杭州5题A 0.75分)一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 )
×
×
×
√
2. (2022杭州5题3分)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米/秒
B.24米/秒
C.36千米/秒
D.48分米/秒
A
3. (2022杭州14题3分)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B
参照物选取及运动状态判断(温州2020.9,绍兴4考)
命题点
2
4. (2023杭州14题3分)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5. (2020温州9题4分)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房子的窗户
B.路边的灯杆
C.行驶的卡车
D.轿车的司机
D
其他地市真题展示
. . .
6. (2022杭州6题4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 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4.5 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6 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1 m/s
速度相关计算(杭州2023.14,温州3考,台州3考,绍兴3考)
命题点
3
C
7. (2023杭州14题3分)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B
8. (2023杭州26题6分)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 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 m,则经过___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___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_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8
0.7
变慢
9. (2023杭州16题)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在限速为11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可以减少约( )
A. 3 m
B. 7 m
C. 15 m
D. 25 m
C
变式训练
10. (2020台州8题4分)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A.12米
B.72米
C.720米
D.1 200米
其他地市真题展示
C
11. (2023湖州13题3分)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D
机械运动
机械
运动
测量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
匀速直线运动和
变速直线运动
单位
机械运动
参照物
定义
选取原则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速度
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
快慢的两种方法
长度的
测量
单位换算
单位 基本单位: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单位 换算 1 km=____m;1 m=____cm=____mm;
1 mm=1 000 μm ;1 μm = 1 000 nm
测量 工具 生活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三角尺等
考点清单
1000
知识精讲
【对接教材】七上:P18~P21;七下:P88~P95
直尺(刻度尺)
卷尺
考点
1
长度的测量
1000
100
刻度 尺的 使用 选:根据需要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范围和分度值适当的刻度尺
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和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磨损换其他整刻度)
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刻度紧贴被测处,保持平行不歪斜)
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
量程
分度值
下一位
刻度 尺的 使用 记:测量结果要由_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刻度尺的读数视线正确的是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
数值
单位
B
4.00 cm
定义 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_____,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选取原则 a.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b.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_____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
标准
参照物
运动
参照物
相对性
考点
2
参照物
定义 物体的空间位置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分类 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分为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
根据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是否相等分为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
不断发生改变
直线
曲线
匀速
变速
考点
3
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图示 定义 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运动快慢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 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的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
相等
不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 运动的快慢不改变 运动的快慢发生改变
s-t 图像
v-t 图像
方法一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路程大的,运动得______,如图甲所示
方法二 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得______,如图乙所示
图示
快
考点
4
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快
定义 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单位 米/秒(m/s)、千米/时(km/h)
单位换算 1 m/s=______km/h
公式 (1)s表示路程,单位是m或km
______ (2)t表示时间,单位是s或h
(3)v表示速度,单位是m/s或km/h
变形公式 求路程s=______ ,求时间t=______
单位时间
2. 速度
运动快慢
3.6
vt
交通标志 牌的认识
如图标志牌说明此处距离杭州还有_____km,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______km/h
8
40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
A.初中生大拇指的长度一般为10 cm
B.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约0.6 m
C.教室每层楼高约3 m
D.教室门的高度约2 cm
E.课桌的高度约0.8 m
F.科学课本的宽度约18 cm
G.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17 m
H.足球的直径约40 dm
I.中学生100 m短跑的速度约为15 m/s
BCDEF
微点诊断
一、运动状态判断及参照物选取
例1 (1)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着共享单车上学,若以单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的;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选择不同参照物,小明的运动状态不同,是由于静止和运动是______;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歌词中“竹排江中游”是以____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_____为参照物(均选填“河岸”或“竹排”);
静止
运动
相对的
河岸
竹排
重难点突破
(3)(2022广州改编)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
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向____(选填“东”或“西”)行驶。
例2 (2021杭州萧山区模拟)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旅游车内的小金看着旁边的卡车,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可能发生的是( )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后运动
B.旅游车向前运动,卡车静止
C.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后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慢
西
D
1.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关键是比较研究物体和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图:
注意: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2. 判断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1)两物体运动速度相等时,没有相对运动,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2)反向运动的两个物体,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方向;
(3)同向运动的两个物体,速度大者相对运动方向为向前。
方法指导
二、速度的相关计算
例3 (2021泸州改编)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即将建成通车,据了解泸州乘高铁经内江到成都大约需要84 min。其中泸州至内江约130 km,按照设计速度250 km/h运行,泸州到内江列车大约需要_____h。内江至成都约
150 km,从泸州经内江到成都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km/h。
200
0.52
例4 (1)(相对运动问题)我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金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 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千米/小时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金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0秒,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__米。
500
(2)(追击问题)快艇在静水中以40 km/h的速度追赶离它24 km远处的一艘轮船,追了60 km追上,如果水的流速是2 km/h,则:
①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________km/h;
②快艇顺流追赶轮船,要行驶________ km 才能追上;
③若逆流追赶轮船,要行驶________km才能追上;
④顺流追赶的时间______(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逆流追赶的时间。
57
等于
24
63
例5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
运动的s-t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体做_________运动,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在0~5 min内,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m/s;0~10 min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0~12 min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甲物体在第6 min时处于________ 状态。
(3)在0~5 min内,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 ______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4)甲、乙第一次相遇时他们通过的路程为______km。
匀速直线
4.17
5
2.5
4.17
静止
大于
1.5
例6 (2023绍兴)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 28.33米/秒
B. 13.60米/秒
C. 14.78米/秒
D. 14.17米/秒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