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浮力的相关计算
第二节
知识精讲
2
重难点突破
海南近年真题及拓展
1
海南近年真题及拓展
命题点
浮力的相关计算(10年6考)
1. (2022年5题3分)如图所示,将重为G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铝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
A. G B. F C. G+F D. G-F
D
一题多设问
拓展设问
(1)~(3)小问均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铝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铝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3)铝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2. (2023年14题4分)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取得成功,说明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科学家估测,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地球上可燃冰储量可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要.可燃冰是_____ 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在深海开采,某设备重100 N,浸在海水中排开海水重80 N,它浸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
不可再生
80
3. (2023年15题4分)琼海潭门的许多渔船都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________与卫星进行信息传输的.一艘渔船排水量是30 吨,则它满载时受到浮力为________N. (g取10 N/kg)
电磁波
3×105
4. (2021年21题10分)为了增强中学生体质,进一步加强防溺水教育,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游泳训练.(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小东在一次游泳训练中,游20 m所用的时间为40 s,则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如图所示,小东手上佩戴的防溺水安全手环是水上救生设备,携带非常方便,手环里的安全气囊充气后的体积是1.7×10-2 m3,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解:(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 =0.5 m/s
(2)因为安全气囊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V物=1.7×10-2 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G排=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7×10-2 m3=170 N
(3)小东的质量为50 kg,他站立在泳池岸上,双脚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500 cm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4)小东在泳池岸上看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浅,正如古诗所说“潭清疑水浅”,请用光学知识分析其中原因.
解:(3)因为在水平地面上,则小东对地面的压力
F=G=mg=50 kg×10 N/kg=500 N
双脚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S=500 cm2=5×10-2 m2
故小东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1×104 Pa
(4)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向水中看去,会感觉水变浅了.
拓展训练
5. 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 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 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如将物体再下沉5 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1.2
1.2
6. 把重8 N,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装有足够多水的大容器中,当物块静止时,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此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N.
漂浮
8
知识精讲
重难点突破
浮力的相关计算
方法指导
方法 公式及图示 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普遍适用的浮力计算法:在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时
注: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分清V排与V物
方法 公式及图示 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称重法 F浮=G物-F 适用于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在已知物体的重力及在液体中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时
方法 公式及图示 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平衡法 F浮=G物=m物g 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已知物体的重力
注:悬浮、沉底时,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方法 公式及图示 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在已知形状规则的物体:
①上、下表面的压强及上、下表面积
②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注:2条只需满足其中任一条即可
例1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物块静止时,刚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g取10 N/kg),求:
(1)物块所受的浮力;
(2)物块所受的重力;
(3)物块排开水的质量;
(4)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5)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6)物块的密度;
(7)要使物块浸没在水中,至少需要向下施加多大的压力.
一题多设问
解:(1)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0.5V=0.5×(0.1 m)3=5×10-4 m3
物块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5×10-4 m3=5 N
(2)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所受的重力G=F浮=5 N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 F浮=5 N
物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 =0.5 kg
(4)物块漂浮在水面上,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可知,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向上=F浮=5 N
(5)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500 Pa
(6)物块的质量m= =0.5 kg
物块的密度ρ= =0.5×103 kg/m3
(7)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1.0×103 kg/m3×10 N/kg×(0.1 m)3=10 N
要使木块浸没,至少需要向下施加的力F= F浮′-G=10 N-5 N=5 N
例2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忽略水的深度变化),一物块浸没在容器底部(非密合),现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缓慢拉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物块下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h,F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g取10 N/kg)
(1)物块的质量;
(2)物块的密度;
(3)将该物块浸没在另一液体中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4.8 N,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1)分析图像可知,物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物块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为12 N,则物块所受的重力G=12 N
物块的质量m= =1.2 kg
(2)物块浸没在水中,则其所受的浮力F浮=G-F=12 N-4 N=8 N
则物块的体积V=V排= =8×10-4 m3
物块的密度ρ= =1.5×103 kg/m3
(3)物块在该液体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2 N-4.8 N=7.2 N
该液体的密度ρ液= =0.9×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