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唐中期,是否担任过县令、刺史,有没有地方政务实践,逐步成为选拔三省、御史台官员的先决条件,即所谓“凡官不历州县者不拟台省”。这说明( )
A.政府要扩大统治基础 B.君主加强官员管控
C.选官制度需不断完善 D.唐政府放弃科举制
2.唐代科举制度以考查学识为主,认为这样既能"拔人才,治天下,牢笼英彦,消除反侧",又"尊王室,抑豪族,扩大参与藉以教忠。"有的学者评论说∶"至于有唐,一以考试为准绳,而后平民有参与政治之机会,阶级观念赖以破除焉。"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阻断了豪族入仕途径 B.消除了阶级观念和差别
C.避免了割据势力增长 D.起到了稳固统治的作用
3.唐代,许多寒士通过科举进入社途,他们显达后喜欢奖拔后进,如李逊李建兄弟“家素清贫”举进士而得高官。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建知贡举,“三十三人皆取寒素”。这说明科举制
A.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B.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专为社会下层而设计 D.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
4.如表列举了清朝时期部分官员被辞官(休致)的原因,这一状况( )
时间 概况
道光年间 光禄寺卿康绍镛,前在湖南巡抚任内,诸事废弛,不能整顿,著降四品顶带休致。
咸丰年间 江苏丰县知县朱学海才具平庸、不能振作;江西安远县知县李廷楷见识短浅、性情卤莽;试用知县阎彤恩貌似有才、不恤民隐,均著勒令休致。
同治年间 河南鄢陵县知县张世渠柔懦无能、难期振作。著以原品休致。
A.体现了封建皇权的随意性 B.促使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C.有利于激励官员积极上进 D.肃清了官场的腐败行为
5.《汉书》载:“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遂(人名)义子赣(人名)为左冯翊(官名),坐选举免”,“严延年为河南尹,察狱吏廉,有臧不入身,坐选举不实贬秩”。这些举措旨在
A.简化选官程序 B.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C.加强地方监察 D.调整中央官僚制度
6.宋初科举以进士和诸科(明法、五经等)取士,其中进士虽要求考察诗赋策论,最终仅以诗赋定去留,而非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策论。据此可知当时( )
A.阶层流动明显加强 B.进士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C.科举制度尚待改进 D.士人文学素养普遍提高
7.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科举以诗赋文章作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文化素养。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其意义首先不在文学史而在政治史。中国居然有那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材料主要说明了
A.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养
B.科举考试选拔官吏时注重其文化素养
C.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诗赋文章的发展
D.用考试选拔官员彰显了公平公正原则
9.为严格区分士、庶,南朝谱学盛行。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南朝士族如此敏感地强调自己的士族身份,反映了当时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世卿世禄制影响较大
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 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这些诗句反映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秦官,掌监郡,汉省。”材料中的“▲”是( )
A.县丞 B.郡尉 C.监御史 D.游徼
12.“门阀之家,在选举上占优势,原因其在乡里有势力之故,离开了乡里,就和‘白屋之子’无甚不同;而科举之制,使‘白屋之子’可以平步而至公卿。”该材料
A.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的双重作用
B.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社会流动
C.说明科举制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
D.指出了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13.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很多家族族谱中都列有“科名录”“历朝科第”“登仕录”“科贡”等内容,详细地记录本宗族科举仕进的骄人成绩。这一做法
A.通过宗法道德束缚人心 B.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
C.改变了族人的价值取向 D.意图强化宗族的凝聚力
14.下图为明朝的官员考核制度示意图,图中应为
A.考满 B.考察 C.京察 D.大计
15.严密的考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整肃吏治的重要措施。《明史选举志》:“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资质愚钝)者免为民。”材料反映的是( )
A.“上计制”防止地方官员造假 B.考满重视以考核结果决定对官员奖惩
C.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 D.以京察和大计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16.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一致 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17.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 D.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18.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吏》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宰相制的终结 B.社会等级门第消失
C.科举制的创立 D.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19.唐代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有秀才、明经、俊士等诸科。制举由皇帝依据一时所需来制定科目,以求非常之才,其标准有“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文辞秀美,才堪著述”“明识政体,可委字人”等。材料反映唐朝( )
A.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 B.科举考试重视公平公正
C.中央集权程度的加强 D.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倾向
20.东汉时,广汉太守与司徒长史段辽叔在同一年被举荐为孝廉,互称为“同岁”。后广汉太守将段辽叔毫无节操的长子举荐为孝廉,没有受到丝毫阻力。据此可推知,当时( )
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威胁
C.察举制失去了最初功效 D.宗法制得以发展与延续
二、材料分析题
21.选官制度。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之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上书称,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后汉书·左黄周传论》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其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察举制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尚书令左雄上书的目的。
(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与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进城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其创立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世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垄断的局面。……一切以个人能力、知识为准,以考试促学的鼓励使全社会,特别是中下层百姓形成了“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的向学社会风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名称、确立时间及弊端?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标准是?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B
6.C
7.D
8.B
9.C
10.D
11.C
12.B
13.D
14.A
15.B
16.D
17.B
18.C
19.D
20.C
21.(1)问题:参与察举的人员急剧增加;举荐者选官不实、弄虚作假。
目的:保证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
(2)进步性:有利于破结党营私之弊,防止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特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
22.(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血缘、出身
(2)察举制;西汉或汉武帝;舞弊、名额太少
(3)九品中正制。门第。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①有利于打破门阀世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垄断的局面;②有利于形成向学的社会风气。
23.(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3)原因: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