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自然特征与农业
【练基础】
必备知识1 草原和荒漠
1.西北地区位于 ( )
A.大兴安岭以东
B.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C.横断山脉以西
D.内蒙古高原以南
读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回答2~4题。
2.图示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3.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读图可推断该地区从东往西植被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 )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人类活动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必备知识2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
A.灌溉农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6.位于西北地区的牧区有 ( )
A.新疆牧区、青海牧区
B.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C.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D.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7.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热量
8.下列地区中,不属于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是 ( )
A.宁夏平原 B.成都平原
C.河套平原 D.河西走廊
9.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 )
A.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练能力】
【2023保定期末】在预习西北地区的内容时,张萌上网查阅了有关该地区的一些信息:①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②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均土地面积约3.8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据此回答10~11题。
10.西北地区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
A.平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丘陵、高原 D.山地、丘陵
11.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难度较高,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区 ( )
A.地势起伏大 B.劳动力不足
C.科技力量不足 D.水资源不足
12.(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
B.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C.由于本地区各种牲畜对环境造成了太大破坏,因此应禁止放牧
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读中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13~14题。
1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与其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地——丰沛的大气降水
B.乙地——地下水
C.丙地——祁连山脉冰雪融水
D.丁地——塔里木河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地下引水灌溉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读坎儿井结构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坎儿井输水部分采用暗渠,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冬季封冻 B.减少水分蒸发
C.获取清洁水源 D.减少工程量
16.下列农作物中,在新疆绿洲上广泛种植的是 ( )
A.葡萄 B.柑橘
C.青稞 D.甘蔗
区域特征是由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处是 ( )
A.冷湿 B.高寒
C.湿热 D.干旱
18.图中②处是 (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河流多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
C.都是季节性河流
D.河网密布,多外流河
余秋雨《我的山河》中有这样的描写:“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原和庄稼展开了拉锯……”据此回答19~20题。
19.以上文字内容描述的区域可能 ( )
A.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B.冬季平均气温接近0 ℃
C.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D.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20.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能 ( )
A.受热量制约,选择在河谷发展农业
B.过度放牧和耕作,导致沙漠化严重
C.因为土壤肥沃,走现代化农业之路
D.大力开发水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21.(新素材)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及风力发电简图
(1)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A为我国最大的沙漠—— 。
(2)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B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有“塞上米粮仓”之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3)C处为 山脉,发源于此山脉的D 河,向北最终注入 洋。
(4)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相比矿产能源,请分析风力发电的优势。
(5)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选择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着陆,请分析该地的有利条件。(可从地形地势、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
【练素养】
22.(新考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品读历史】
材料一 葡萄于汉朝时期传入中国。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葡萄喜温,喜光,湿度不宜过大,果实膨大期最适温
度为20~30 ℃,如果昼夜温差大,着色更好,糖分更高。
图 2 张骞通西域路线
(1)葡萄已在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简要分析西北地区种植葡萄的优越自然条件。
【邂逅语文】
材料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
(2)从地理角度解释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
【遇见生物】
材料三 无籽葡萄利用“三倍体”技术培育而成,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欢迎。
(3)无籽葡萄的出现,体现了农业受哪些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欣赏音乐】
材料四 “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前种下了一棵葡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4)结合图1分析,吐鲁番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 农业,水源主要来自 。
【提高思想】
材料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力度促进新疆葡萄产业的发展。
(5)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请你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B 2.A 3.D 4.D 5.B 6.C 7.A 8.B 9.A
练能力
10.B 11.D 12.D 13.D 14.C 15.B 16.A 17.D
18.A 19.C 20.B
21.(1)干旱 塔克拉玛干沙漠
(2)水源 黄河
(3)阿尔泰 额尔齐斯 北冰
(4)风力发电清洁,环境效益好;风能是可再生资源。
(5)地势平坦;气候干旱,晴天多;人口稀疏;等等。
练素养
22.(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春风”指的是夏季风。玉门关处于非季风区,距海遥远,且受山脉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这里。
(3)科技、市场等。
(4)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
(5)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区域知名度;等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