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学文化成就【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学文化成就【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6 15: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19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
中国现代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内容要求〗
认识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其重大意义;通过新中国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
2、2022年课标解读:
①历史解释:知道“两弹一星”的内涵,了解“双百”方针,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②时空观念: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对比,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的变迁和交通通信的发展状况。
③史料实证:通过对“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的介绍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断;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数据,培养学生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④家国情怀:认识到科技文化成就背后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历程,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⑤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在交通、通信方面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不同,认识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看待国家发展与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关系。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科技文化
学习要点:两弹一星与航天技术;杂交水稻;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2)改善国计民生
学习要点: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
学习提示: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2.单元大概念架构
单元时空背景:
1)国际:①美苏冷战;②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逐渐建立外交关系;③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受挫;④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2)国内: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杂交水稻、青蒿素等。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本课学习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科技成就,二是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方面主要分为这个几个方面: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而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材则主要围绕“双百”方针、优秀文化成果、文化自信展开。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知识掌握较为容易。学生通过学习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知道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更好地理解“科教兴国”的深刻含义。
第19课为第六单元(最后单元)的第二课,在本学期的第二单元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上的重大变化作出了介绍,为本课程学习的“变迁”之前部分内容提供了历史背景;第三单元、第五单元以及第六单元的第18课为改革开放后所做出的政策变化、科技变化,为“变迁”后的内容提供了时代背景,为本课难点“变迁的原因”提供部分答案。同时,本课分为“日常生活的变化”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两个子目,从衣、食、住、行和通讯几个方面展现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生活和“潮流”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历史事实。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 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 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 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4.本单元教材体例
以“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这一大概念统领内容,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本单元共二课,通过对三个专题的学习:①科技成就;②文化事业;③社会生活。讲述了我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发展变迁。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一、学习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大单元教学、中外联系、单元概述等环节,在大单元主题下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落实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4.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杂交水稻、青蒿素等史实。
难点: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含义;我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第1课时) 《第18课 科学文化成就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素养目标 1、通过时间轴和表格,梳理不同新中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2、通过史料,了解“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概况,分析研制成功的意义;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家国情怀:学习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推广的意义。
教学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材分析 《科技文化成就》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本课学习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科技成就,二是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方面主要分为这个几个方面: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而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材则主要围绕“双百”方针、优秀文化成果、文化自信展开。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知识掌握较为容易。学生通过学习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知道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更好地理解“科教兴国”的深刻含义。为了便于教学,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重新整合为三部分,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本课知识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科技强国力—“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科技保民生—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三.文化富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文科综合学习,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知识面广、个性普遍突出,同时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八年级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课堂具有很强的表现欲。但是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储备量较少,本节课涉及人物多、音像资料丰富,如何将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 视频辅助法 合作探究法 史料分析法
大单元理念
(设计意图:通过时空线索和单元概况,单元核心概念,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形成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圆满完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于2024年5月1日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到机场迎接。 观看图片,立足家国情怀,初步感知新中国科技成就。 通过图片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探知欲。
一、科技强国力—“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目标导学一:科技强国力—“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一)“两弹一星”1.含义:“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随着中子弹等核武器的相继诞生,原子弹逐渐演变为核武器的合称,即核弹;另一弹是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2.知识补充:核弹、导弹。核弹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导弹摧毁目标的弹头,装普通炸药的称为常规导弹;装核弹的称核导弹。其中,核弹是国力强大的表现和底蕴威慑。【播放视频】3.展示材料:材料一:1950年11月30日,美国合众社报道,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虑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1953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唐国东《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材料三: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教师提问:中国为何要下决心研制“两弹一星”?教师讲述:最终,国家制定了1956—1967年《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将原子弹、导弹的研制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4.“两弹一星”能成功吗?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是不是一帆风顺呢?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是如何克服的?材料1: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造。 ——毛泽东材料2: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大学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只有5万人,其中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不过几百人。 —— 《建国初期华侨科技人才回归潮》材料3:苏联在1960年单方撕毁了核技术援助协定,撤走了在中国的全部专家。他们讥讽地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材料4:购买相关仪器需要大量的外汇,当时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决定动用黄金储备300万两。他说:只要国家安定,人民幸福,不要说300万两,就是3000万两,我毛泽东也舍得。材料5: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约2290位海外留学生,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毅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左玲《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材料6:“不要怕,没什么了不起!我们还是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很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算的。” ——毛泽东教师提问:我国国防科技具体有何成就? 时间轴呈现:教师讲述:中国要有话语权,要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拥有“两弹一星”,拳头必须硬。我国是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5.展示材料: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的间隔时间中国两年零八个月美国七年零四个月苏联四年英国四年零七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教师提问:从表格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6.教师提问: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离不开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人物扫描】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7.展示材料:【美联社新德里10月16日电】……在亚洲,核力量——不论多么粗糙——是一种国际地位的象征,是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的象征,它既是动人的,也是吓人的。……随着星期五的消息报道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共产党中国龙在世界这部分地区数亿人的心目中长得更高大了。【合众国际社东京10月17日电】共产党中国星期五爆炸了它的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核大国,成为亚洲的第一个原子大国。【合众国际社东京10月17日电】……俄国背弃了关于提供技术和物质援助的保证,只是促使中国人自己加倍努力,并且增强了他们的决心。教师提问:从社论中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国际地位、国防力量、民族精神)是怎样的?(二)漫步太空1.展示材料: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试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2.教师提问:我国航天科技具体有何成就?时间轴呈现: 提示:“两弹一星”铸就了我国的核盾牌,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全面的封锁和打压,多次对我国实施核威胁。“两弹一星”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装备保障,促进了我国战略威慑体系的形成。“两弹一星”深刻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改观,使得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形成、与美国等大国关系正常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进展得以实现。提示:工业水平落后;教育落后,人才匮乏;苏联撤回对华援助;提示: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提示: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中国研制成功耗时最短。提示: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③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提示: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提示: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实验;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让学生对科技文化成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知道科技与文化影响社会生活,形成大单元概念。在探究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时,借助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形象、深刻地感知到,研制“两弹一星”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结合材料,知识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两弹一星”精神值得传颂,在探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展示两组图片——成就展和科学家展,从两个侧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科技保民生—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目标导学二、科技保民生—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一)杂交水稻1.展示材料:“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教师提问:这是为谁写的颁奖词?【播放视频】展示材料:杂交水稻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之所以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杂交水稻贡献巨大;巴基斯坦年推广杂交水稻约50万km2,可实现粮食增收150万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孟加拉国年推广杂交水稻约70万km2,实现粮食自给;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的推广,为非洲地区战胜饥饿和贫困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球仍然有30多个国家存在粮食危机,杂交水稻“走出去”将有利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进全球农业进步。——张琴《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成功探索与发展趋势》教师提问: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何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二)青蒿素1.展示材料:材料一:青蒿素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特效药失灵1964年和1967年我国先后组建全军和全国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研发新药(代号“523”任务)1969年1月屠呦呦加入课题组,开启青蒿素研究之路,她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1971年9月屠呦呦重新制定用冷浸和乙醚为溶剂的青蒿提取方法(改变提取工艺,为突破性关键)1971年10月证实药物研究序号为第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小鼠疟疾的抑制率可达100%(青蒿抗疟筛选突破)1972年11月屠呦呦团队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有效单体“青蒿素”(1972年11月8日,青蒿素诞生日)2004年屠呦呦团队获“抗疟新药复方双氢青蒿素”发明专利材料二:据WHO《世界疟疾报告2015》估算,从2000年到2015年,ACT(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合疗法)等措施使全球620万疟疾患者免于死亡,其中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590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年鉴 2017年》【播放视频】教师提问:青蒿素的研制有何意义?屠呦呦的成功与中医药有何关系?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医药学?知识链接: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周期性的全身发热、发冷、多汗,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则会引发贫血、脾肿大、脑水肿、器官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时,患者时而高烧不止,燥热难忍;时而如坠冰窟,全身颤抖。  2.展示材料:《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16》教师指出: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提示:袁隆平。提示: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提示: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于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提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创造和积累,是一个大宝库,需要用现代科技挖掘和研究,屠呦呦的成功增强了我们对中医药的自信。中医药的精华和糟粕并存,面对中医,我们既要坚持继承优秀的东西,也要学习先进的医学理论,只有与科学的人体科学和生物生命科学相结合,中医药学才有发展出路。 渗透“论从史出”的基本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教师利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袁隆平、屠呦呦的事迹,有利于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设置知识链接环节,旨在向学生介绍疟疾疾病及青蒿素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文化富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 目标导学三、文化富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展示材料: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可以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5月2日)教师提问:材料反映出毛泽东在文化上采取怎样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2.教师提问:列举“双百”方针下,文化领域的具体成就。教师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学作品,大多反映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面貌。(二)改革开放后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教师指出: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外界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变化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各领域作品表达了对时代进步的喜悦之情。中国文化的世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课堂延伸】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文化成就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合作探究】:我国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给青少年带来了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1)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开拓创新的意识。(2)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3)学习科学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提示:“双百”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示: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提示:(1)国家重视并制定了正确的政策;(2)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3)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科技的发展;(4)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5)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创新中求发展;(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借助毛泽东“双百”方针图片,形象地展示“双百”方针的成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顺其自然地引出系列问题——什么是“双百”方针,“双百”方针与文化艺术成就之间有何关系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交流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明确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思维导图,完成本课的知识点梳理。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了解了我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 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让科技创新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一.科技强国力—“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二.科技保民生—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三.文化富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结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线索。 学生跟随教师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尝试自己总结回顾。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整体框架。
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大单元设计理念,能够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思路清晰;依据课标,培养核心素养。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可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信息、获得知识。本节课涉及的专业科技知识较多,有的科技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老师进行相应的补充。但因课时有限不能拓展深化,只能局限于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来讲解。如何使学生更上一个台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附1:素养提升【家国情怀】
附2: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