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16:0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4.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八个大题28个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题目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中无效。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认真书写。
4.第1~16小题为选择题,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lūn)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zhà)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dāo)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ōng)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C.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hè)着。
D.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jiā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恒(niū) 怩(niē) 作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副,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
B.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振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C.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 (共12页)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攥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谨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意,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B.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C.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入木三分。
D.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而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C.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回应。
D.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的国家。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把茶树种子和种茶经验传授给世界各国人民。今天,茶已成为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饮料。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到:“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对个老母猪,不抬头!”
B.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C.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D.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 (共12页)
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6.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杜”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史记》长于记人,在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例如,周亚夫、曹刿、陈涉、唐唯等,班固赞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C.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吸引着我们。《我的叔叔于勒》《溜索》《猫》都是经典的小说作品。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二、阅读《恐龙无处不有》节选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恶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⑤恶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a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b “板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3页 (共12页)
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每隔一段时期,极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罐墙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还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 亿年前形成的。这个延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4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越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来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得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恶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是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 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4页 (共12页)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到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藏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富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C.是亦不可以已乎 惧其不已也
D.乡为身死而不受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四句,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从讨论物质需求过渡到精神修养,运用了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B.第①段分别从两方面论述,先从反面讲道理,再从正面做类比,逻辑严密地阐述了道义重于生命,为了道义可以舍弃生命。
C.“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采用了反问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种行为的自豪和自信。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表明作者“性善论”观点的普适性,也就是孟子”在《告子下》中肯定的“人皆可以为尧舜”。
1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第②段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先从正面再从反面论述。论证“勿失其本心”的重要性。
B.从本文可见孟子说理善用精妙的比喻、精当的对比、精彩的反语,使说理有气势,有节奏感,富有穿透力和鼓动性。
C.“本心”即天性、天良。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评。
D.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老王侃升学
14.下列诗句和本文表达的价值取向最相近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6页 (共 12页)
四、阅读《行路难》, 完成15~16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诗歌的结尾,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五、名篇填空 滴水同舟教育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4)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7页 (共 12页)
(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8.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1)用简洁的话描述漫画主要内容,不超过90 个字。
(2)写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个字。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8页 (共 12页)
祖逖,字士稚,范阳遣人也。返性豁落,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回舍,散谷名以周贫之。后博览书记,遍涉古今,见者谓返有赞世才具。年二十四,阳平碎察孝廉,司袁再辟举秀才,皆不行。大驾西幸长安,关东诸侯范阳王城、高密王略等竞召之,皆不就。京师大乱,迎半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表粮与众兵之,又多权略,以是少长成宗之。退以社程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幸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迟进说曰:“今遽攀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成命将,使若邀等为之统主,庆几国耻可雷,愿大王图之。”
(3)邀请使求救于川 遣:
(4)与遥书 书: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王诚能发戚命将,使若邀等为之统主,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2)石季龙闻而引众围谯,含又遭宣救逖,季龙闻宜至而退。
23.选文中的祖逖有哪些宝贵的品质 请结合原文分析。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9页 (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