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提分训练(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提分训练(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15:4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提分训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岸上的人们jīng huáng( )地看着因dǐ kàng( )不住台风的qīn xí( )而qīng fù( )的轮船,救援人员一刻也不敢dān gē( ),终于让落水的船员们都脱离了kùn jìng
( )。
二、用——画出每组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后面横线上。
1.蜜饯jiàn 惆怅chóu 含情脉脉mài ______
2.机杼zhù 追悼diào 潸然泪下shān ______
3.褴褛lǜ 账簿bù 头晕目眩xuàn ______
4.日晷ɡuǐ 纬度wéi 锲而不舍qiè 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月 通宵 宴会 天崖海角
B.糊涂 排徊 惆怅 焉知非福
C.荒岛 凄凉 彩绘 头晕目炫
D.拜年 远眺 外套 翻箱倒柜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写的文章如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受到人们一致好评。
B.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地为他们辅导。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为了迎接检查,我们提前做好了各项工作。
C.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C.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比喻)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5.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四、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绝”的解释有:①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③完全没有了,穷尽;④极,最;⑤断绝。给下列词语中的“绝”选择正确解释。
悬崖绝壁( ) (2)美妙绝伦( )
绝处逢生( ) (4)斩尽杀绝(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1.17世纪的一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尔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2.疫情期间,既然不能跑到风景区游玩,我们在家里也照样能玩得很开心。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赶在敌人之前到达泸定桥。(改成双重否定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有人。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在课文中,我们也认识了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 的李大钊, 的张思德,舍身炸暗堡的 ……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脊梁。
2.诗中有景。吟诵着“ ,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风又绿江南岸, ”“渭城朝雨渑轻尘, ”……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3.诗中有情。古诗《迢迢牵牛星》讲述的是中国民间“ ”的故事,诗句“盈盈一水间, ”表达了诗人的忧思之情;《十五夜望月》中的“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之情。
4.诗以言志。《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古诗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马诗》中,诗人用“何当金络脑, "表达了自己想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石灰吟》中,诗人借“
”表明志向,即使“粉骨碎身”,也立志“ ”。
七、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心理学上的“三圈理论”
恐慌区,是学习潜力最低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里的人常常感到忧虑、恐惧。心理压力巨大。主动进入学习区,不断开拓思维。开阔视野,激发潜力,是摆脱恐慌的最佳方式。
学习区,是最能让人进步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里的人,愿意挑战自我,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探索未知领域。
舒适区,是让人觉得舒服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里的人,会觉得放松、稳定,很有安全感。但沉溺于舒适区可能会使人心态松懈,行为懒惰。思维固化和盲目自信。因此,只有突破舒适区,寻求改变才能迈向成功。

【材料二】如何冲出舒适区
第一,克服心理障碍。舒适区外一定是困难重重,要克服心理障碍,接受挑战。第二,改变围有的习惯。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坚持四周就能改掉一个坏习惯。或者培养出一个好习惯。第三,找到合适的同伴。改变的路上,既需要确定适合的目标,也需要找到能与自己共同进步的同伴,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一起冲出舒适区。第四,坦然接受失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坦然接受,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冲出舒适区的勇气和动力。
1.从材料一可知,学习潜力最高的区域是 。
2.要了解人处于恐慌区的表现,应重点阅读材料 ,要了解冲出舒适区的方法,应重点阅读材料 。
3.下面对舒适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态松懈、思维固化、不够自信等都是人处在舒适区的表现。
B.一个人要改变原来在舒适区里养成的习惯,需要坚持四个月的时间。
C.与自己的同伴互相督促、鼓励,有利于我们冲出舒适区。
4.淘淘一想到比赛就紧张,担心自己比赛失利,可以推测他正处在哪个心理区域?结合材料,给淘淘提出摆脱这种心理状态的建议。
八、记叙文阅读。
峭壁上的树
张庆和
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 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 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性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 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 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
2.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3.文章的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岀来。
4.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5.文章的第五段写酸枣树的同时还写了桃李杨柳,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习作。
心愿就像一粒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时,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请以“心愿”为主题写一篇习作,根据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题目自拟。文章体材不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