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20:2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青蛙卖泥塘卖了几次,最后的结果怎样。
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空白句段所表达的意思想。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板书课题)
2.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想想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它会怎么卖呢?(学生自由说)
3. 书中有一段插图,看看图上是谁在干什么?(出示投影片)你们看是谁在卖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并认真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读课文后回答)
4. 青蛙卖了整整四年,结果怎样呢?老师相信大家认真读课文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理解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 检查读文情况:投影出示一段话,指几名同学分别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加以体会,适时鼓励并指导朗读。)
3.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童话几个小节,讲了哪几个情节?用笔画出你最喜欢的情节。(指名回答后板书:要卖泥塘 不卖泥塘 卖这泥塘)
4. 分析、理解第一个情节。(由学生自学后我给予评价并适当讲解。)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垂涎三尺”“犹豫不决”“慕名前往”等词语。由一学生表演读卖泥塘的这一情节。
5. 分析、理解第二个情节。如果青蛙不卖泥塘了,小麻鸭还会去干什么?出示投影片第二天清晨的情景。)你想对小麻鸭说点什么?(由一学生表演读小麻鸭的叫声后说。)你们说的真有道理,请再读一读这段话。
6.从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点拨理解“一望无垠”,并板书:野鸭的家)
7. 讨论:老牛走来说想要点什么?青蛙为什么说“这点东西还不够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说理解。(投影出示一望无垠的草图)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8.(点拨理解“慕名而来”“遗憾”,板书:满足不了需要)学生齐读这个情节后进行拓展练习:想象还有谁会来给泥塘提意见。(指名发言后共同总结这一情节。)
9. 学习第五个情节:大家一起商量想办法。(讨论: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点?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再读课文第六个小节。投影出示填空练习:()的叫声,()地说着,()地商量着,()地()着……(指几名同学填好后齐读)指导写“商量”一词。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惬意”。
10.齐读最后一个情节并板书:泥塘成了宝地。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骄傲自豪)
小组合作学习:围绕“青蛙卖泥塘的经过”展开讨论。
1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青蛙几次吆喝?他为什么吆喝?结果怎样?画出有关的句子。
12. 小组内汇报展示并做好适当的记录,可板书画出有关的青蛙吆喝的表情或标点符号。(也可直接从课件或文中图片直接调用)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①想卖泥塘时;人们看了看四周衰草连天毫无景观。
②吆喝第一次不想卖泥塘的原因:在各位朋友的语言提示下停止吆喝过渡:当我自作聪明的动物们智提示一番时小青蛙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大家想象一下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把你的答案变成你的台词,设计一句提示语。
③第二次吆喝继续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吆喝起来同时要注意带好有关的生字音
④第三次吆喝时人们真的买下了他的泥塘并想出了帮助它进一步建设泥塘的好办法!
小结并说说泥塘的前后变化以及青蛙的变化:这里真是 ,现在的小池塘环境变的更美了。从原来的 一无是处到现在令人 ,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兴奋、喜悦)你对小青蛙会有怎么样的劝告呢?
如果小青蛙来到我们中间它听了我们的劝告会怎么说呢?(相信你看了我的变化一定也会赞同我的观点的)原来干巴巴的想像也不怎么样看小青蛙实地现身说法人们为之发生了变化一起来把描写泥塘的句子读一读注意带点的字,(师课件依次显示:大家讲文明讲礼貌为了美化家乡我们来到街上,看中的是那儿景色优美)
相机出示课后第3题并说话:你可以选择其中一处景色照样子说一说。(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在讨论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16. 小结学法:通过学习,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通过重点词体会句子意思。)过渡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17. 仿照课文写法,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练笔。(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
三、巩固练习、完成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堂作业(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