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15: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新学期,高二的学生进入到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学习,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定位到《论语》,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孔子的思想,探讨学校广场雕像后座的“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一群天才扎堆出现:在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在印度,有释迦牟尼;在以色列,有犹太先知;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是一个迄今人类都无法解释的现象。人类在进化的历史中蹒跚了多少万年,为什么那么多重要的思想家都集中出现在这600年?在这一时期,四大文明——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全都开始形成。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爆发,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突破,它奠定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根基,成为此后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这一时期,就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为后人所公认和推崇的“轴心时代”。
我国思想文化在经过此前千百年的沉积酝酿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大爆发。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思想大繁荣的轴心时代,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争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百家争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二章》正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二.学习任务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论语》,全面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仁”和“礼”“乐”之间的关系,体会“君子”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知人论世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三.题目解读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四.文本解读
(一)子曰:“君子食(动词,吃饭)无求饱(饱足),居无求安(安逸,舒适),敏(勤勉)于事而慎(谨慎)于言,就有道(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论语》中的君子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说文解字》
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儒家思想)
2.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4.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5.旧时妻对夫之称。
《论语》中对君子的要求
1.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译:“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译:“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
3.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谨言慎行,把注意力放在追求理想和真理方面方面,加强道德实践。真正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他们不会因外在环境而改变。在他们眼中,越是简单的生活就越容易找到快乐。倘若人们想要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就必须面对各种精神和生活上的压力,在过重的精神负担之下,只会令人苦不堪言。
(二)子曰:“人而(表假设,如果)不仁,如礼何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做仁德的事,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不做仁德的事,他怎样对待乐呢?”
儒家的“仁”
仁是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是儒家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规范,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乐文化中,礼是人行为规范的外在形式,乐则用于协调秩序、促进和谐、陶冶情操。
孔子认为,礼、乐是西周文明的外在形式,仁德精神是其精神实质,两者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三)子曰:“朝(在早上,名词做状语)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译:早晨得知真理,让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这句中的“道”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四)子曰:“君子喻(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论语》中还有哪些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
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君子一切责求于自己,小人一切责求于别人。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君子团结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团结。
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五)子曰:“见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译: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见贤思齐”与第一则提及的“就有道而正”有何异同?如何理解孔子在后半句表达的意思?
①区别在于“就有道而正”是一种更为主动的行为,而“见贤”则具有随机性,但总的来说,就是遇到更有修养、有学问的人,不要去嫉妒他、排挤他,而要虚心主动地向对方看齐、向对方学习,这是君子的美德。
②在后半句,孔子并没有讲“见不贤”就要去教导人家,那是好为人师的做法。应该做的是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不贤之心、不贤之举,然后去改正。可见儒家强调的学习无处不在,而学习又是以提高自身修养为要义的。
(六)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华美、文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雍也》)
译: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才是君子。
【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 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 然则与其史也,宁野。』】
——《朱子集注》
孔子所说的“质”与“文”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君子要“文质彬彬”呢?
①关系:这句话是讲君子的气质。“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质朴本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雅之类。“质胜文”,就是缺少后天的修饰装点,就会显得粗野鄙俗。“文胜质”,则是一种矫枉过正,装点太多就显得虚饰浮夸。
②原因:君子要处理好“质”与“文”的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这也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君子气质上的体现。
文和质要均衡,哪个都不能够过多,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哪个更重要
那应该是质比文要更重要。换句话说,我们的品性比我们外在的礼貌、文采要更重要。因为如果是质之胜文,质多于文,这个人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但是没有什么文采,这种人还可以造就。
(七)曾子曰:“士(读书人)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译: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论语》中所说的“士”是什么?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
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
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
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有志之士、仁义之人,决不因为贪生怕死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只会因勇于牺牲来保全仁义。孔子认为,“仁”的纯洁性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充分反映出孔子对“仁”这种精神价值的崇高追求,“杀身以成仁”这一伦理原则,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维护正义、战胜邪恶。
(八)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盛土的筐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即使)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译: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以“为山”“平地”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
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九)子曰:“知(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译: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赞许)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子曰:“非礼(名作动,合乎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
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1、从孔子的回答来看,“仁”的内涵是什么?达成“仁”的方法是什么?
①内涵:“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
②方法:达成“仁”的境界要拿自身努力,具体的方法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视”“勿听”就是要克制自己,不被礼崩乐坏的现实同化;“勿言”“勿动”就是要用礼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2、根据本章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推行仁?
①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净化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
②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③求“仁”在于自己,可以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规范自己。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约束自我,同时注重内心修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十一)子贡问曰:“有一言(一个字)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主题:
①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②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人活于世,要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了,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十二)子曰:“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讽刺时政)。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译: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如何理解“兴观群怨”?
①“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政治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③“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
④“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对苛政的怨恨和讥刺之情。
五.合作探究
1.读了《(论语)十二章》,结合有关章句总结“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格。
①勤勉好学
一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二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即“敏于事而慎于言”;
三是向有德行的人请教,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即“就有道而正焉”。
②勇担大任
君子把天下实现仁爱的大任当作自己的责任,任务艰巨,即“仁以为已任”“任重而道远”,所以君子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即“士不可以不弘毅”;
以追求真理为奋斗目标,为追求真理不惜付出生命,即“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重义轻利
义”是道义,是公心;“利”是利益,是私欲。
在孔子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见利不忘义,做人做事始终把“义”放在首位。
④表里如一
君子重视培养人格内涵与外在表现,表里相宜;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有修养,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⑤善于内省
君子不但善于向榜样学习,“见贤思齐”,而且善于引以为戒;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存在这样的缺点,即“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结合所学,思考《论语》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①塑造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仁爱、诚信、礼仪、廉洁等。这些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公民素质、法治建设等都有指导意义。
②《论语》对国家治理、社会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想,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思想对现代政治体制、社会管理和人际交往也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③《论语》提倡“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和实践的检验,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所反映出来的实践经验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④《论语》强调人的自立自强、勤劳致富,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这对于现代人个人价值实现、职业发展、自我意识等方面都有启示作用。
六.全文小结
世有孔丘,“君子”始立。可以说,是在孔子的精心重塑和不遗余力的维护下,“君子”一词才散发出如此高贵的气质。而自从有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我们的文化便有脊梁,余秋雨先生说:“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此言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