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8.1日本第2课时 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8.1日本第2课时 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06 16:08:12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你知道哪些日本品牌汽车
8.1 日 本(第二课时)
七年级下册
湘教版
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日本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和经济特点。
根据地图归纳日本交通的特点。
根据材料说出日本的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点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01
高度发达的经济
02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03
人口与主要城市
高度发达的经济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长期雄踞世界前列,是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是其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电子制造业
世界电子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家用电器产量大、质量好,产品70%以上供出口。
动漫产业
年营业额达到万亿日元,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
工业发达
高度发达的经济
日本是世界第四经济大国,2023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以美元计价),主要受到日元连续大幅贬值影响,被德国超越跌落至第四位。这也是自1958年日本经济总量超越西德以来的第一次。
高度发达的经济
资源条件
市场条件
交通条件
科技条件
优:人力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较丰富。
劣: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主要依靠进口
积极开拓国家市场
多优良港湾,海上运输发达。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科技力量雄厚
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高度发达的经济
进口原材料、燃料
原料燃料 进口比例
石油 99.7%
天然气 94.3%
煤炭 90.9%
铁矿石 99.8%
铜矿石 92.3%
棉花 100%
矿产资源贫乏
高度发达的经济
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
合作探究
高度发达的经济
读图,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铁矿来自: 等国。
石油主要来自:
煤炭来自: 等国。
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
中东(西亚)、东南亚
中国、澳大利亚
高度发达的经济
出口工业制成品
加工
资源小国
进口
原料、燃料
廉价
经济大国
出口
工业制成品
高价
进口—加工—出口
(加工贸易型经济)
归纳日本工业特点
高度发达的经济
发展成就
工业结构
工业部门
工业地位
分布特点
高度发达
技术密集节能节材
产品竞争力强
电子、汽车、钢铁
集中太平洋沿岸
在图上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想一想,日本工业为什么大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自主完成
高度发达的经济
归纳日本农业特点
高度发达的经济
耕地特征
劳动力
侧重方向
机械化
生产技术水平
主要农作物
耕地面积狭小
农业劳动力不足
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
科技含量高,生产水平高
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
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
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渔业资源生产国,捕鱼技术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因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汇,北海道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日本的海洋渔业
高度发达的经济
归纳日本交通特点
高度发达的经济
国际运输 国内运输 运输方式 货运 客运 货运 客运
著名海港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交通特征 交通便利,形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海运
航空
公路和海运
铁路和公路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日本で桜を見る”
“日本看樱花”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和服源自中国汉唐服饰,后经日本历代修改,逐渐形成日本现代的和服式样。
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肯德基
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适合高产作物水稻生长,因此寿司以米饭为主;日本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寿司中加有大量鱼虾,用紫菜包裹。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合作探究
日本寿司的制作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人口与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
古都、旅游城:京都
科学城:筑波
古都、旅游城:奈良
人口与主要城市
课堂总结
一、高度发达的经济
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主要依靠进口。
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日本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
日本农业特征:
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
二、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三、人口与主要城市
京东
首都:
民族:
语言:
宗教:
大和族
日语
神道教、佛教
课堂练习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日本的地理位置,判断其气候类型属于(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日本是个岛国,领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
因此发展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据图判断其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 )
A.日本海沿岸 B.北海道附近
C.太平洋沿岸 D.内陆地区
B
C
2022年为中日建交50周年,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日本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原面积广大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海岸线平直,多优良港湾 D.河流流程短、流速快
4.关于日本工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B.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
D.以加工贸易为主
5.下列资源中为日本稀缺的是( )
A.森林资源 B.水能资源
C.地热资源 D.矿产资源
D
C
D
2023年暑假,某中学地理小组考察某岛国,发现该岛国山清水秀,多火山地震,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图为“该岛国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岛山清水秀,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是( )
A.矿产资源 B.森林资源
C.耕地资源 D.太阳能资源
7.该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B.矿产丰富,出口资源
C.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D.港湾优良,海运便利
8.以下不能体现该岛国文化特征的是( )
B
D
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日本》教学设计
课时设计
主题 日本(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高度发达的经济”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东西方融合的文化”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内容是“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日本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点和日本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人口与主要城市”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该标准要求根据地图能说出某国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要求根据图片数字、文字资料归纳出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类型特点和数量特征。
核心素养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2.能够根据地图归纳日本交通的特点。3.根据资料说出日本的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点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重点 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及经济特点。
难点 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及经济特点。
学习者分析 了解了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帮助,但是能够准确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还是不行的,需要了解日本的发展简史,所以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结合实例进行介绍;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劣势,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达到基本要求。
学习评价设计 根据主要任务设计驱动问题,能达到总分的80%以上为优秀;70%——80%为良好,60%——70%为及格,60%以下不及格。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高度发达的经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导入:你知道哪些日本品牌汽车?1.工业发达。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长期雄踞世界前列,是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是其最主要的出口产品。2.电子制造业。世界电子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家用电器产量大、质量好,产品70%以上供出口。3.动漫产业。年营业额达到万亿日元,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日本是世界第四经济大国,2023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以美元计价),主要受到日元连续大幅贬值影响,被德国超越跌落至第四位。这也是自1958年日本经济总量超越西德以来的第一次。合作讨论:1.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根据材料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3,。读图,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4.日本经济发展模式是怎样的?归纳日本工业特点 自主完成:1.在图上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想一想,日本工业为什么大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2.结合课本P73归纳日本农业特点?师: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渔业资源生产国,捕鱼技术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因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汇,北海道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3.结合课本P73归纳日本交通特点? 合作讨论:1.资源条件:优:人力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较丰富。劣: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主要依靠进口市场条件:积极开拓国家市场。交通条件:多优良港湾,海上运输发达。科技条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科技力量雄厚。2.本国严重缺乏矿产资源。3.铁矿来自: 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等国。石油主要来自:中东(西亚)、东南亚。煤炭来自:中国、澳大利亚。4.5.自主完成:1.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2.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的能力;综合分析概括能力。(满分 35分 )能够根据材料概括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5分)能够根据材料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5分)能够读图回答日本进口 的能源和矿产来自哪里(5分)通过讨论,能够概括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5分)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日本工业产品和使用体验,概括出日本工业的特点(5分)能够根据课本教材内容和资料概括出日本农业发展特点(5分)7.能够根据课本教材内容和资料概括出日本交通发展特点(5分)
任务二: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和服源自中国汉唐服饰,后经日本历代修改,逐渐形成日本现代的和服式样。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文字受中国的影响。合作探究:日本寿司的制作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适合高产作物水稻生长,因此寿司以米饭为主;日本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寿司中加有大量鱼虾,用紫菜包裹。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满分5分)1.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5分)
任务三:人口与主要城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首都、科学城、古都、旅游城 东京、筑波、京都、奈良。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满分5分)能够在课本找出主要城市的特点(5分)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学生自主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一、高度发达的经济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日本工业分布:日本农业特征:二、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三、人口与主要城市首都、民族、语言、宗教、主要城市 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主要依靠进口。太平洋沿岸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学生举例学生一一回答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25分)1.能够回忆起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2.能够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5分)3.能够说出日本工业的分布特征(5分)4.能够说出农业特点(5分)5.说出首都和主要城市的特征(5分)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70) 42—49 50——56 57——70
课堂练习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日本的地理位置,判断其气候类型属于(B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日本是个岛国,领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因此发展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据图判断其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 C )A.日本海沿岸 B.北海道附近 C.太平洋沿岸 D.内陆地区2022年为中日建交50周年,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日本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D )A.平原面积广大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海岸线平直,多优良港湾 D.河流流程短、流速快4.关于日本工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C)A.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高B.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C.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 D.以加工贸易为主5.下列资源中为日本稀缺的是(D )A.森林资源 B.水能资源 C.地热资源 D.矿产资源2023年暑假,某中学地理小组考察某岛国,发现该岛国山清水秀,多火山地震,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图为“该岛国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岛山清水秀,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是( B )A.矿产资源B.森林资源C.耕地资源D.太阳能资源 7.该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D )A.河流众多,水源充足B.矿产丰富,出口资源C.山清水秀,风景优美D.港湾优良,海运便利8.以下不能体现该岛国文化特征的是( C )
板书设计日本(第2课时)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
拓展学习设计 继续了解了、克罗米亚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 能够说出克罗米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20分)
课时作业 附教案后
教学反思与改进 学生利用资料结合日常生活用到的日本工业产品和自然环境以及地理位置,分析日本工业、农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培养了综合思维和核心素养。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B.北海道岛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C.本州岛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原因不包括( )
A.原料依靠进口 B.沿海地区资源丰富
C.产品主要出口 D.交通便利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强,这是因为( )
A.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B.多火山地震,需要外国的帮助
C.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D.经济技术水平低
4.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海洋,其中表示太平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D 2.B 3.A 4.B
【解析】1.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多优良海港,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交通便利,但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地带,方便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与制成品的出口,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3.日本资源贫乏,需进口原料和燃料,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品需大量出口,所以经济对外依赖性强,A正确;与多火山地震和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无关,排除BC;日本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D错误。故选A。
4.读图可知,甲位于日本西侧,是日本海,排除A;乙位于日本东侧,是太平洋,B正确;丙位于日本北侧,是鄂霍次克海,排除C;丁是濑户内海,排除D。故选B。
【点睛】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方便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与制成品的出口。
霏霏和家人寒假期间乘飞机到日本旅行,下图为“日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霏霏在本次游记中,记录有误的是( )
A.东京非常繁华,人流量很大 B.与火山相伴生的温泉是著名的旅游资源
C.寿司、生鱼片是传统的美食 D.老年人工作普遍,原因是国内经济落后
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地带
C.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日本和屋和洋房并存,和服和西装并存,这反映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
A.民族构成复杂 B.大和文化为主 C.东西方文化兼容 D.受中国文化影响小
【答案】5.D 6.C 7.C
【解析】5.日本经济发达,东京非常繁华,地狭人稠,人流量很大,A正确;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也多温泉,是著名的旅游资源,B正确;日本临海渔业发达,寿司、生鱼片是传统美食,C正确;随处可见老年人工作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日本是发达国家,D错误。故选D。
6.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故选C。
7.日本和屋和洋房并存,和服和西装并存,这反映日本的文化特点是东西方文化兼容;故选C。
【点睛】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
下图为某年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出口地区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读图可知,某年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出口地区占比最大的是( )
A.北美洲 B.欧洲 C.亚洲 D.大洋洲
9.日本工业发达,工业产品出口量大,其发展工业的优势不包括( )
A.矿产资源丰富 B.海运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政策支持
10.日本国内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国内市场有限,产品大量出口,分析日本工业特点( )
A.“加工-出口”型 B.“进口-加工-出口”型 C.进口型经济 D.自给自足型
【答案】8.C 9.A 10.B
【解析】8.读图可知,日本产品出口地区的比重,亚洲占比为60.11%,欧洲占比为13.27%,北美洲占比为21.92%;大洋洲占比为2.47%,比重最大的地区是亚洲,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日本是一个岛国,经济、科技发达,该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本国政府大力支持工业的发展,促使日本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BCD不符合题意。但是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且地域狭小,成为了影响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A符合题意。 故选:A。
10.日本是一个岛国,经济、科技发达,该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本国政府大力支持工业的发展,促使日本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西隔日本海和中国、韩国等隔海相望;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方便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与制成品的出口。
二、解答题(12分)
11.【识区域知工业】下图为日本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A ,被称为“硅岛”的是B 。
(2)下列框图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将代表下列内容的数字符号填入框图中,使框图完整。
A B C D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产品主要出口④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答案】(1) 本州岛 九州岛
(2) ① ③ ② ④
【分析】本大题以日本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日本的国土构成、工业和工业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详解】(1)据图可知,A为日本最大岛屿本州岛,日本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上的关东平原;四大岛屿中,纬度最低的B九州岛被称为“硅岛”。
(2)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短缺,其经济以外向型为主。其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靠出口,故其进出口产品都需要依赖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所以A对应①,C对应③(A也可对应③,C也可对应①);而太平洋沿岸多港口分布,则其工厂可以靠近码头,交通便利;沿海城市因为分布有港口和众多工厂,集中了较多人口,所以这些城市是该国国内最大的产品消费地,所以B对应④;又由于沿海地区平原集中,便于填海造陆发展城市化;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港口条件优越,使得巨型船舶也可以停靠,故D对应②(D也可对应④,B也可对应②)。以上条件使得日本的工业经济效益较高。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满分32分) 19~22分 23~25分 26~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