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第三单元提要卷
班级 姓名
一、字词读音
创(chuāng)伤 篆(zhuàn)书 外甥(sheng) 梁山泊(pō)
规矩(ju) 枇杷(pa) 国子监(jiàn) 祭祀(sì)
皋陶(gāo yáo) 王懿(yì)荣 蜷(quán)曲 小屯(tún)村
二、本单元相关知识点
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2. 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
3.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4. 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主要在 殷商 时期使用.
5. 我国最早的统一文字是 小篆 。印章中较多使用这种字体。
6. 进入南北朝之后,成为占主导地位并一直通行至今的字体是 楷书。
7. 汉字在不同的阶段的特点。
①甲骨文: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由于是刀刻的,线条比较纤细。
②金文: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
美观。
③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
④隶书: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⑤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8.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怀素、文征明等。
9.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分成四个部分:①问题的提出 ②研究方法 ③资料整理 ④研究结论。
拓展延伸
(一)猜字谜。常用的三种猜字谜的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
1.组合法是根据字谜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山上还有山。”我们可以根据部件“山、山”上下相连,组成“出”。
2.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竹林下面一蜻蜓”。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上面加上“竹”,就是“竿”。
3.会意法是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展开联想。比如:“傍晚的太阳”猜一个字。傍晚的太阳就是太阳落到西面了,谜底就是“晒”。
4.试着猜一猜。
山上还有山。(出) 十张口,一颗心。(思)
种花要除草,一人来一刀。(化) 差一点六斤。(兵)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省) 点点成金。(全)
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拿) 守门员。(闪)
皇帝新衣。(袭) 一点水准。(淮)
格外大方(回) 七十二小时。(晶)
一口咬定。(交) 人不在其位。(立)
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田) 家中添一口。(豪)
存心不让出大门,你说烦人不烦人。(闷)
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哭)
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尖)
5.故事字谜
王安石字谜招书童
王安石打算身边要个书童,可连着看了几个都不中意。这一天,家人又找来个书童,请他过目。王安石问了书童几个问题,小家伙答得不错。王安石看他聪明伶俐,也没说什么,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就交给了家人: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家人看后沉思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主人的意思,就把小家伙留下了!王安石写的是个字谜,你能猜出是一个什么字吗?(用)
苏东坡访友
一天,苏东坡到妹夫家走亲戚。妹夫举办酒席,宴会上举杯祝酒,顺口吟出一首绝句诗,一则字谜:“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席间,苏东坡一听就附和,微笑着说:“我有一物分两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这时,苏小妹文思敏捷,脱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他们三人说的都是同一字,你猜到了吗?(鲜)
(二)谐音歇后语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豆芽炒虾米—— 两不值(直)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三)关于汉字的造字法。
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但严格的来说,后两种属于用字的方法。
1、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2、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的东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这些字的笔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3、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4、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休”指人靠在树上休息。
(四)、书法欣赏
1、智永楷书《千字文》:智永是王羲之后人,对后世书法影响甚远。董其昌评价其字“力透纸背”,何绍基评曰“含蓄而极富韵律意趣”。智永楷书,易上手易转体,自然舒展,而其楷书《千字文》堪称典范,是一千多年来最佳版本。
2、怀素草书《千字文》:此卷为其暮年所书。落笔饱满、使转自如、不露锋芒,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空灵境界。
3、文征明行书《千字文》:每一字之落笔,由牵丝中可见,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4、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5、历代名书法家名作:
①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②颜真卿,其代表作为《多宝塔碑》。
③柳公权,其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④欧阳询,其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