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答卷
一选择题(18分) 二(6-9题,12分) 三(12-15题,8分) 四(16-19题,10分) 五(20-24题,12分) 六(作文40分) 总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选择题(2×9=18分)
1 2 3 4 5 7 10 11 13 得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8(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择2句,自填序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
答案:① ,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寻 (2)与
(3)比 (4)亲 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4小题,14分,其中6分在选择题)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
15、(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21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0分)
16、(2分)
17、(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17-21题(10分)
20、 (3分)
21、 _(2分)
22、
(2分)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00
500
60600600
学校 班级 姓名 试室 考号
600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1)探究结果:①通州中学绝大部分学生从未写过信;(2分) 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尝试写信的学生越来越多。(2分)
7、B D
8、决眦入归鸟 阳春布德泽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9、不久 通“举”,推举,举荐(选拔) 靠近 以……为亲(把……看作父母)
10、C 11、B
12、(1)我只(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3、B
14、虚,虚空,空间。端居,安居。
15、“蒸”和“撼”写出了洞庭湖水气蒸腾,波涛汹涌,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暗喻唐王朝处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鼎盛时期。
16、阿长买来《山海经》,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我对《山海经》非常渴慕,却无从得到,阿长令人出其不意地买给我一部)。
17、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
18、她发现哥儿非常喜爱这套书,而哥儿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热情、乐于助人。
19、比喻,心理描写,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20.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清澄素洁。(漏一点扣0.5分)
2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2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暮年的季先生比喻成一树梅,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
23.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4.示例一:一个女同学,扎着马尾辫,穿着干净的校服,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既是“素颜如雪”。
示例二:一束绽放的芦苇,插在青花瓷的酒瓶,微风中摇曳,素净淡然,既是“素颜如雪”。
25.提示:选择身边的一个人物,通过一次典型事件,详细刻画一个细节,展示人物美好的品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华附新世界学校期中测试卷
八 年 级 语 文(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6小题,1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2分)
A尴尬(jiān) 歼灭(jiān) 举箸( zhù ) 交卸(xiè)
B 奔丧(bèn) 诘问(jié ) 地窖(gáo) 滞笨(zhì)
C 蹒跚(pán) 荒谬(miù ) 箱箧(qiè) 愧怍(zuò)
D 霹雳(pī ) 仄歪( zè ) 阻遏 (jié ) 伎俩(liǎ)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取谛 吊唁 锐不可挡 大庭广众
B、噩耗 榻败 穷愁撩倒 微不足道
C、文绉绉 烦燥 张皇失错 长途拔涉
D、狼藉 眼翳 响彻云霄 转弯抹角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上海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D.这个派出所的干警们措施定得扎实,工作做得踏实,几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大案,连小偷小摸的事也凤毛麟角,当地群众十分满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学校没有一个人否认今年能在教学上开创一个新局面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寒窗苦读了多年的学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B.这次比赛以失败告终,我的心情错综复杂,悔恨、羞耻、失望交织在一起,难以用语言表达。
C.溱潼会船的高潮在上午九时,湖面湖岸人山人海,千支竹篙,掀起溱湖水的轩然大波,千支鼓槌,敲出惊心动魄的声浪。
D.硅谷的创始者之一肖克利与他八个学生意见不和,八位年轻人毅然与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分道扬镳,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成立了柴德费尔德公司。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6、语言综合表达(4分)
通州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通州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 目
年 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1% 4.5%
八年级 90.6% 5.2% 4.2%
九年级 88.8% 7.3% 3.9%
探究结果:① ;
② 。
二、(3小题,10分)
7、请选择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两项。( )(2分)
A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B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
D 晴川历历汉阳树,荒草萋萋鹦鹉洲。
E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8、(1) 根据要求默写句子。(四句选做两句)(2分)
①荡胸生曾云, 。《望岳》
② ,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④船头坐三人, 。《核舟记》
(2)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
①《早寒江上有怀》中与“日暮乡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相似意境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望》是杜甫的五律名篇,诗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既写战乱旷日持久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9、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4分)
(1)未果,寻病终 ( )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3)其两膝相比者 ( )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6分)
三、(5小题,14分)
(一)比较阅读《陋室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爱莲说》,回答问题。(10分)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列各组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B.宜乎众矣/ 因地制宜
C.于舅家见之/ 货恶其弃于地也 D.陶后鲜有闻 /数见不鲜
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2分)
晋/陶渊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独爱菊。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3.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已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特立独行,因而美名远扬。
D.乙文通过赞美莲花,说明爱莲的理由,借以表明自己的人格操守。
(二)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完成2小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涵虚”的“虚”和“端居”各是什么意思?请分别解释。
15、试分析“蒸”和“撼”在表达上的作用。
四、(?小题,2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分)
17、“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8、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3分)
19、文中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何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 (12分)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 ( http: / / www.21cnjy.com )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簌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20.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分)
2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2分)
23.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好在哪里?(3分)
2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一例简述你心目中的“素颜如雪”。(2分)
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共40分)
五、(1小题,40分)
25.请以《那一刻,他(她)很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班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