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加伏特舞曲
设计理念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聆听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积累听觉经验、感受音乐美好。”本课着眼于聆听、感知《加伏特舞曲》,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体验,结合多媒体、图形谱、律动辅助聆听,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聆听,以游戏化的体验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音乐要素与音乐特点。在问题与活动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创意实践中推动学生个性化表达,在聆听中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美。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加伏特舞曲》,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对“加伏特舞”背景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自信、准确的表现音乐。(艺术表现、审美感知、创意实践) 2. 通过道具感知、旋律哼唱熟悉主题旋律,能够清楚知道旋律走向与情绪变化,并分辨出《加伏特舞曲》的“ABA”结构,了解加伏特舞。(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3.在律动、哼唱、道具表现、图谱辨析、视频观看等学习活动中深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与动作间的关系,体会音乐内涵,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审美感知、创意实践)
学情分析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特别提出了1-2年级学段聆听音乐的学业要求,分别有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能随舞曲音乐进行律动、舞蹈;借助线条表示不同风格的音乐;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与专注等要求。因此,本课结合二年级学生现有的音乐听觉经验与高参与、乐探索、善表达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借助动作、道具感知体验乐曲情绪,表达音的高低、强弱、连断等音乐要素,判断乐曲结构,了解作品文化。鼓励学生创意实践,提升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的作品,被改编为多种演奏形式。该乐曲为D大调,4/4拍,单三部曲式结构。主题旋律运用了断音、装饰音和八度大跳,情绪活泼明快又略带幽默色彩。而中间乐段也用连线和保持音表现连贯,让不同乐段有变化有对比。 教学重点: 深入体验乐曲,用多样化的方式感知作品音乐要素,了解加伏特舞曲创作背景与历史发展。
教学难点: 能够较准确地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作品音乐要素。
教学过程
一、互动热身,节奏卡农。 (一)教师进阶式拍出a1乐段节奏,学生依次模仿。 1.准确拍出四分音符节奏与休止符(X X X 0) 2.准确拍出八分音符节奏(XX XX XX XX) 3.准确拍出a1乐段基础节奏(XX XX XX XX |X X X 0) 4.在钢琴伴奏中拍出节奏 (二)学生感知熟悉a1乐段旋律 1.聆听教师钢琴弹奏a1主题,学生辨别3个四分音符音的高低变化并回答 2.学生用动作表示出三个四分音符音的高低 3.学生随钢琴用“lu”接龙哼唱a1乐段旋律 二、感官联觉,小球体验 (一)学生探究用动作与小球体验a1乐段 1.学生自主探究小球如何在音乐中使用 2.结合跺脚动作借助小球自主体验a1乐段 3.用小跑的动作代替跺脚,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整表现a1乐段 (二)学生探究用动作与小球体验a2乐段 1.聆听a2乐段,辨别与a1乐段异同 2.学生回答a1、a2乐段的异同,并用小球表现 (三)完整聆听A乐段,感知情绪 完整聆听A乐段,用词语概括情绪 三、深入感知,深度体验 (一)初次聆听B乐段,感受情绪变化 1.学生聆听b1乐段,用词语概括情绪变化 2.学生回答并分析音乐要素 (二)再次聆听B乐段,调整图谱顺序 教师打乱图谱顺序,学生根据旋律进行重新排序 (三)完整聆听B乐段,根据图谱用纱巾类表现B乐段 学生根据图谱随着音乐用纱巾表现B乐段,并关注反复 (四)观看视频,了解曲式结构 观看单簧管演奏全曲视频,学生分析乐曲结构。 四、文化理解,综合演绎 (一)音乐体裁探究 学生分析体裁(摇篮曲、进行曲、舞曲)选择并回答 (二)教师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介绍作曲家 (三)了解加伏特的历史与发展 学生观看短视频了解加伏特舞发展的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