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音汉互写。(2分)
① (juān)刻 ②熙来攘 往 ③ (hé)家 ④咬文嚼 字
2.解释下列古文加点字。(2分)
①遽契其舟 ②鞭数十 ③ 项为之强 ④徐喷以烟
3.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门前流水尚能西, 。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 。
③ ,江春入旧年。 ④青山有幸埋中骨, 。
⑤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⑥乡书何处达, 。
⑦ , ,此事古难全。
⑧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三四月间细雨霏霏的西塘,是品味江南古镇的最佳季节。
B.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上海警方便衣突击队就进驻园区,确保游客安全。
D.通过几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终于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文课上,博学的王老师经常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B.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C.班主任事无巨细,每件事都要过问,真是锱铢必较。
D.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间,转眼却已是不惑之年,懊悔不已。
6. 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是:“风雨一杯酒”,最恰当的下联应是( )(2分)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7. 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______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二、阅读与欣赏(共33分)
(一)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共3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该诗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为人所称颂,请对此句做简要赏析。(共3分)
(二)(共10分)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①注释:任末,人名。
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负笈不远险阻 ②或依林木之下
③不远险阻 ④常以净衣易之
10.下列几个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或依林木之下 B. 非圣人之言不视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物外之趣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12.结合内容说说,短文给你的启示?(2分)
(三)(共6分)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13.选文中的加点词“撺掇”的意思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14.双喜敢写包票的原因有哪些?从选文中,可看出双喜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15.文中的画线句子若改为“这十几个少年,委实全都会凫水。”表达效果与原句有何不同?(2分)
(四)(共14分)
浇 花 张丽钧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些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⑾“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⑿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可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2分)
杜鹃花开了,妈妈和儿子为“花儿”浇水→
→ →妈妈发现世界上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
17.联系上下文,请你依次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花儿”的不同含义。(3分)
(1)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小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2)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
① ② ③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3分)
19.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20.选文第⑿段写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一发现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45分)
21.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5分)
①本书主要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历险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情节是什么,请简要描述。不少于30字。(3分)
②你的童年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请回忆一下,用简洁的语言,与我们分享。(2分)
2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困难面前有时也想软弱一回……生活中,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40分)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 请先补全题目;②记叙文;③字数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江阴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答案
1~3略
4. C 5.B 6.C 7.A
8.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1分),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9.①背 ②有时 ③以……为远 ④换
10.C
11.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呢?(每、则、何以、反问句式)
12.勤奋(1分)好学(1分)
13.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文中表现了少年们的热情和好客。(2分)
14.双喜敢写包票,原因有三点:船大,迅哥儿不乱跑,同去的小伙伴们都是识水性的。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双喜是个聪明机灵、热情自信的孩子。(2分)
15.原句是双重否定句,强调突出这十几个少年无一例外,个个都会凫水。改后语气不如原句强烈。(2分)
16.妈妈拔掉了杂草,儿子伤心地哭了。 → 妈妈明白了儿子的“花儿”,表示了歉意和感谢(2分)
17.①双色杜鹃花 ② 几株杂草 ③泛指生活当中一切不起眼的容易被人忽视但很美的事物 (3分)
18.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现出了杜鹃盛开的样子,映衬出妈妈看到杜鹃花还在时的愉快心情。(3分)
19.渲染杜鹃花开的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作铺垫。(2分)
20.含义是: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展示着生命的美感,他们都不应被忽略。作用是:深化主题,点明中心。告诉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4分)
21.略。说清楚事情的要素,语言流畅。
22.建议切入分32分
(无题目、卷面脏乱扣1--3分;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美观适当加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