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九省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阅读”选材,根据九省联考题型命制;现代文Ⅱ及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诗歌鉴赏简答题为热点题型“诗评”题,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极简材料引语类作文,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年少时读书,特别热衷于寻找某个“简单的结论”,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千头万绪,归结为一句话”。书读多了,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肤浅读书习惯,是带着中学时代“总结中心思想”“找关键结论”的应试惯性。真正的读书,需要戒除那种“找简单结论”的简化诱惑,而是要读到复杂性。深刻的读书过程,应该总能在掩卷之余在脑海里盘旋这句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那么,问题又来了!
所谓认知肤浅,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读一本书,如果读到的仅是某个简单的结论,说明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知仍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没有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冲撞、侵犯、挑战,它只是既有认知区中某种“熟悉而愉快的确证”“未增加新知的浅阅读”,没有在冲撞已知上飞跃到“未知的未知”。很多时候我们貌似读书和思考了,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新整理了一下既有的偏见、狭隘,强化了一种闭环中的偏执。这个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是一个“越过简单结论”的过程,抵制某种未经思考、未经论证之结论的思维行动。
比如我读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是一个看见思想史之复杂性的过程。起
初也是想找到“中国思想史”的一根线,一个结论,一个可作为规律的因果脉络,可这本书告诉我们,“思想史”不是“在历史时间中制作思想路程的导游图”,当书写者在其编撰之初将历史脉络化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思想史的原生状态。真实的历史不是连续的、线性的,所谓的“历史的原因”常常是后来的、选择的、理性的解释,它们需要把很多“偶然的”事情“淘汰”出去才能成立或凸显。跟着这本书的思想钩沉,打捞那些被淘汰的“偶然”,重新“去熟悉化”,了解“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就是一个看见复杂传统的思想历程。好书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头脑变得复杂起来。
复杂是什么?就是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看到事物内在的多元、矛盾、张力、褶皱、弯曲和肌理。将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经常听到“问题意识”这个词,实际上,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敏锐地意识到某个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性”的问题直觉。它须具备这些特性:这类“问题”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类“问题”的内部必然充满了张力;这类“问题”没有终结,对这类“问题”的释放,将意味着迎接更深层次问题的到来。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未必存在一个答案,但能在思辨中把你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
“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矛盾冲突的“张力场”,它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
(摘编自曹林《读书要读到复杂性》,《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今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
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驰,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结中心思想和找关键结论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肤浅的读书习惯,找到的结论往往也是简单的,不利于形成深刻的思想。
B. 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尚无明确答案、内部充满张力、难以被答案终结等特点,这些“问题”能使思考往纵深处推进。
C. 某些时代缺少天才的思想家,而历史学家习惯按照思想家编排的范式进行思想史的书写,于是他们就直接选择了跳过。
D. 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这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给我们书写思想史带来了一些困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
判断,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
B. 材料二认为思想史的写作者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习惯认知进行思想史的书写,将不利于呈现思想史的真实面貌。
C. 材料二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保守和变革两种思想倾向,并会或强或弱地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走向,这是历史的常态。
D. 两则材料均谈及认知的“复杂性”,读书要意识到得出结论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思想史要意识到思想史发展的复杂性。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
A.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集权统治,打击不同政见,奉行实用主义,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
B. 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
C. 反映明末剧变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翻译是“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
D.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改名为《新青年》。
4. 结合材料一内容,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
B. 实际的阅读过程可能会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挑战。
C. 值得阅读的好书应该具各相当的矛盾冲突。
D. 通过阅读对某些复杂问题形成判断,也是阅读的应有之义。
5. 材料二在谈论“思想史写作”时,隐含着三个不断“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据材料二内容,概括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三个具体问题。
【答案】1. D 2. A 3. C 4. A
5. ①为何思想史会出现“空白”(为何有些时代没有天才的思想或伟大的思想家产生)。②如何更好地呈现思想史的“断裂”与“连续”。③如何公正、全面地书写思想史。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错误,原为为“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没有停滞的状态。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错误,原文只说“复杂是什么?就是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将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没有涉及解决问题,选项无中生有。故选A。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划线句子观点是:“空白”和“断裂”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和意义。
A.没有空白和断裂。
B.“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表明此空白无意义。
C.“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此空白而能呈现“明末剧变”,并成书《万历十五年》,说明有独特意蕴。符合画线句观点。
D.只是改名,无“空白”和“断裂”。故选C。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进行推断的能力。
句子意思是通过深入阅读形成的判断应该是复杂的,而且在对应的作品中判断得到深入的拓展并更具价值。
A.“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错误,句子不是在谈判断本身,而是和阅读联系起来,作品越有张力则判断越复杂。选项偏离了句意且无从推断。
故选A。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具体问题就是分析行文思路并概括,逐段把握主要内容并归纳思路要点,找到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三个具体问题的对应点。
第一段,段首有“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中间思考并分析,段末总结“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可见其间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应为:为何思想史会出现“空白”,或”为何有些时代没有天才的思想或伟大的思想家产生”。
第二段提出设想“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后文对此进行探索可分析,段尾总结“思想史不仅要写那
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可见其间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应为:如何更好地呈现思想史的“断裂”与“连续”。
第三段段首提出“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即思想史不能真正呈现思想的脉络;并阐释“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结尾强调“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据此可知其间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应为:如何公正、全面地书写思想史。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出征
沙汀
欢送义勇壮丁出征的前一日。
时候是夜间,王童子的破更锣早已响过了。
夜在深沉下去。倘是往常,除开瘾哥们和偷儿们,全城的人都已睡觉了,为了节省灯油,以及支持次一日平凡生活的精力的储蓄。
然而今晚也并没有例外。所不同的,是他们大都睡不落觉,全都醒着。便是袁开泽也都这样,因为这些人的睡眠经常说来就来,真和做戏一般容易。
他们大都在关心着明天的出征。按照各人不同的处境,有的担心着那些将出发的亲友,有的沉浸在由此而来的战争恐怖里,爱钱如命的人则都叹息着,因为保长日间吩咐下来,谁不燃放花炮欢送,谁便是汉奸了。
壮丁们自己的兴奋更不必讲。此外老兵王汤元也异样地兴奋着;这汉子本已向后援会报了名,但因为老父的阻拦,却又自己取消了:而这正是一个中国男儿的羞耻。
①他不安地辗转着,每翻一次身便要轻击一下床铺。
他自觉他的退缩是不应该的。
他,一个老兵,一个有着一长串冒险经历的壮年。十五岁时,他便从父亲的烧腊摊边偷跑了。那引诱他的是一个防军头目,有着孩子脾气,常领了年青人在操场边学筋斗,讲述孙悟空反天宫的故事。
他的逃跑多半是为了这些愉快,但不到一年,因为当时流行一种对号兵不利的谣言,
他把号筒一攒,扛起枪来了。
他忽然发觉放枪比吹号痛快。他常为五块钱当敢死队,一气冲锋上龙泉驿的山顶。虽然多少次奖金并不兑现,兑现倒是打击和伤害。一九二一年的淮州大战,几乎弄得他半死。
但他也并不永远老实,反省和风气逐渐把狡诈传给了他。他慢慢知道了怎样保护自己,不再当敢死队,却常在枪声里藏在坟凸后打纸牌,利用伤兵掩护自己退却。因为督战官的机关枪是不好向着伤兵放的。
一九三四年发生过兵变的事。他便是叛兵中的一个,但他既没有拖上龙背当土匪,也没有投奔去,在迟疑了一阵之后,却把串带一紧,溜回来了。
和目前的季节一样,他到家的时候正是秋末冬初,鸭子早登市了。于是两三年来,虽然在气闷的时候,他常常神往于那些轰轰烈烈的往事,喜欢打磨枪支和吹谈战争,但他一直替代着父亲的职务。午后顶了掌盘出去,直到响更再又顶了回来。
这也许是烧腊本身把他吸引住了。因为烤鸭也近似一种艺术,在经过多少繁难手续之后,把盐渍好的鸭子取来,逢胸用根短棍撑开,摊在炕灶上,刷上油和红米,于是便成为一种金黄透亮的出色佳品了。
那炕灶恰在室外的天井里面,做法很简陋,隔开七八尺远近垒两块土砖,上面是两根木料和一块篾笆,炕内则燃着谷壳。
②谷灰还没有灭尽;冒着蒙蒙的轻烟,从月光中望去,好像隆冬夜深时的雾气一样。有慌鸡上的鸣叫,更远些,还听得见狗吠,以及别种加强静夜的声响。
叹息了一声,他从床上坐起来了。他伏身向矮柜上摸索火柴,但他老找不着。因为忽然习惯地顾虑到炕里的灰烬,怕再燃起来,随后便又走向窗子边去。
等他回上床时,他的头脑忽地冷静了。那些在他脑筋里闪现着的,已经不是战争,而是关于生意的打算。他随即自言自语道:
③“好,不要发疯,还是做啥干啥吧!”
于是长长地伸个懒腰,缩进被盖去了。
他不久便被疲劳拖进浓睡里去。再也想不到壮丁的事,以及好事者的打趣了。那极恶辣的打趣者是田狗熊,这个矮而肥壮的老人,一发现他便要做出滑稽相,长声嚷道:
“哼!不晓得给人丢那么多底子做什么啊……”
随即又故意做出恰才看见他的神气,正色道:
“怎么,你认真要上前线去么——还是烤你的鸭子好些!
于是接着便是一长串的哗笑。
但现在,这通通给睡眠淹没了。次一日,他也没有再记起它;但他却避免着参加欢送会,虽然他惯常爱看热闹,便是狗打架也不放过。
然而这是本城多年未有的壮大场面,题目又新鲜,从一个好动的人讲,要像产妇一样蹬在家里是颇不容易的。所以魁星楼的大钟一响,他终于出街了。
他的最后决心,是那些雄壮的歌声和爆竹声帮他打定的。
这时候,大队的游行已经终结了。从外南的城门边起,直到那街道尽头的广大河沿,欢送的行列停止下来。这里包含着城内外的各色人等,他们排成火巷子,手持纸旗,每隔几人便有一串鞍炮。
义勇壮丁昂然地通过着,于是歌声更嘹亮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在这古老的边城里,人们都从平凡生活的麻木里醒转来了,便是老年也不再是老年,变年青了。他们尽情地欢呼着,破天荒地欢迎着战争。
那个靠着六颗骰子吃饭的王五,那出名的老家伙,忽然在一家铺门边的长凳上出现了,他俯身向一个壮丁嚷道:
“小胖子!个老子多杀几个日本人转来呀!”
于是列子里雄壮地反响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些壮丁多半是退伍军人,因破产而在市井流荡的青年,庄稼汉和店员。
他们得意扬扬地行进着,枪刺在阳光里闪着美丽的反光,这是十分壮丽的,便是一个胆怯的人也可能立刻为它成为一个勇士。
可是王汤元却已手脚冰冷了。
他,一个老兵,一个经过大串冒险生活的壮汉!
田狗熊滑稽地在人丛外拦住他,且打趣道:
“息点气好么,息点气好么?”
“去你的!”王汤元嚷骂着,把头昂开去了。但他忽然瞥见了他的父亲。老人站在市民的行列中,手提鞭炮,显出惊惶悲哀的面色。
可是他已经把一切包括在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里:“替国家都在拼命咧!”大步跨
向壮丁队里去了。
④歌声正在沸腾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选自《沙汀小说集》,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第一至五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安谧沉寂的氛围,点明人们的不同心理,欲扬先抑,设置悬念。
B. 老兵王汤元十五岁时曾受一个防军头目的引诱而偷跑去当了号兵,后来发现放枪比吹号痛快,就扛起枪来。
C. 王汤元当过敢死队员,冲锋在前,在大战中差点丧命,却从未受奖赏;因此他幡然悔悟·不再参加敢死队。
D. 文中用了不少文字介绍烧腊,解说了烤鸭制作材料、方法、工具等,从中透露出王汤元对烧腊手艺的喜爱。
7.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是对王汤元就寝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他报名出征遭老父阻拦而取消后的自愧自惭。
B. 句子②描写月光下天井里炕灶中谷灰燃烧冒出的轻烟这一环境,烘托了王汤元内心逐渐趋于平静的心境。
C. 句子③中“不要发疯”意指不要出征,“做啥干啥”意指做烧腊生意,这表明王汤元在出征前的复杂心理。
D. 句子④以沸腾的歌声作结,照应上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歌词反复出现,揭示了小说主题。
8. 小说中叙写了田狗熊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同是抗战题材小说,沙汀的《出征》与孙犁的《荷花淀》在选材、结构、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有怎样的不同?请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B
8. 小说叙写田狗熊其人的打趣言行和对王汤元的劝阻,以及王汤元的回应。这样写,更加充分、具体地揭示王汤元是否要上前线的激烈的心理斗争过程,烘托王汤元不甘受奴役、参加抗战的坚定决心,使得主人公形象更丰满、真实。
9. ①选材:《出征》选取抗战初期国统区义勇壮丁响应号召出征前线的故事,《荷花淀》
选取抗战相持阶段白洋淀地区军民协作抗击日寇的故事。②结构:《出征》以主人公王汤元出征前夜是否上前线抗敌的心理态度变化为线索来叙事;《荷花淀》以水生嫂们的成长为线索来组织情节,依次叙述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歼敌的过程。③人物塑造:《出征》以老兵王汤元为主人公,主要展现其出征前线、抗击日寇的思想斗争与觉悟过程,表现其不甘受奴役、奋勇抗争的坚定斗志;《荷花淀》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勇敢自信、积极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渲染安谧沉寂的氛围”“欲扬先抑”错,从开头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内容来看,这氛围并非“安谧沉寂”;从开头部分与下文的关联来看,也并非“欲扬先抑”。
B.“后来发现放枪比吹号痛快,就打起枪来”这一理解歪曲原文语意,原文是说“因为当时流行一种对号兵不利的谣言”,他才扛起枪来。
C.“因此他幡然悔悟,不再参加敢死队”错误,原文是说“反省和风气逐渐把狡诈传给了他”。故选D。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烘托了王汤元内心逐渐趋于平静的心境”错,从小说文本的整体语境看,应是烘托王汤元辗转反侧难以人眠的心境。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先看写了田狗熊什么。文章写田狗熊打趣王汤元,“这个矮而肥壮的老人,一发现他便要做出滑稽相,长声嚷道:‘哼!不晓得给人丢那么多底子做什么啊……’随即又故意做出恰才看见他的神气,正色道:‘怎么,你认真要上前线去么——还是烤你的鸭子好些!’于是接着便是一长串的哗笑”,田狗熊在讽刺王汤元当了逃兵,丢人,并且这次报了名又被父亲拦下来,嘲笑他只能在家里烤鸭子。而王汤元虽然表面上不记得田狗熊的讽刺,但是“但他却避免着参加欢送会”,以前他那么爱看热闹,连狗打架也不放过,这次送壮丁为何不去看热闹了?表明田狗熊的话刺痛了他,他内心想要上前线,可是由于父亲的阻拦和自己当逃兵的经历而犹豫不决;
文章第二次写田狗熊对王汤元的嘲讽,当时王汤元被队伍的歌唱、口号以及刺刀上美丽
的反光刺激和震撼,下决心要跟着队伍走,这是田狗熊说“息点气好么,息点气好么?”,这次王汤元回骂道“去你的!”,然后“把头昂开去了”,表明他最后下定决心要去当壮丁,为国家拼命了。
田狗熊的打趣及阻拦,王汤元的反应,充分、具体地展示出王汤元是否要上前线的激烈的心理斗争过程,烘托王汤元不甘受奴役、参加抗战的坚定决心,使得主人公形象更丰满、真实。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写作特色的能力。
①选材:由文中的“欢送义勇壮丁出征”等说法,及王汤元内心斗争要不要再次参加壮丁为国效力等相关内容可知,《出征》选取抗战初期国统区义勇壮丁响应号召出征前线的故事;《荷花淀》则是写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白洋淀地区普通民众的抗日活动,是抗战相持阶段白洋淀地区军民协作抗击日寇的故事。
②结构:《出征》的主人公是王汤元,时间是“欢送义勇壮丁出征的前一日”“时候是夜间”,王汤元辗转反侧睡不着,“他自觉他的退缩是不应该的”,而且他有过当兵的经历,只是他“本已向后援会报了名,但因为老父的阻拦,却又自己取消了”,于是内心不断斗争,最后终于为想要报效国家的理想所激励,决心投入壮丁队伍,因此文章以主人公王汤元出征前夜是否上前线抗敌的心理态度变化为线索来叙事;《荷花淀》中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在去给丈夫送东西时遭遇敌人,无意中参加了一场伏击战,于是她们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小说以水生嫂们的成长为线索来组织情节,依次叙述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歼敌的过程。
③人物塑造:《出征》中的主人公是老兵王汤元,他有着基本的爱国情操和反抗侵略的意识,虽然当壮丁被父亲阻拦,但最后终于战胜自我,决心参加队伍,文中写“他的最后决心,是那些雄壮的歌声和爆竹声帮他打定的”,他觉得应该“替国家都在拼命咧!”,小说主要展现其出征前线、抗击日寇的思想斗争与觉悟过程,表现其不甘受奴役、奋勇抗争的坚定斗志;《荷花淀》主人公是水生嫂,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文中和她一样的是一群青年妇女,她们勤劳纯朴、勇敢自信、积极向上,生动地表现了她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无土则人不安居,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人主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有过,宁僭无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
(节选自《荀子·致士篇第十四》)
材料二: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故贤者劝赏而不见子胥之祸,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三者立而上无私心,则下得循法而治,望表而动。明主厉廉耻,倡仁义。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人主乐乎使人以公尽力,而苦乎以私夺威。上下之利,莫长于此。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如此,则君高枕而臣乐业,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矣。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介子推A无爵禄而义B随文公C不忍口腹而仁D割其肌E故人主F结其德G书图著H
其名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文中指离开,与《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去”词义相同。
B. “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两个“明”用法相同。
C. 胜、是胜任的意思,与上一句的“宜其能”相呼应,突出官职与才能的密切关系。
D. 劝、指奋力、努力,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刑罚政令和礼制道义关乎老百姓和君子的归聚,礼制如能贯彻到自身,会让个人的品行变得美好,道义如贯彻到国家,那么国家的政治会变得清明。
B. 君子关系到国家的治乱,荀子认为古今未曾有拥有君子而政治混乱的国家,却有良好的法制而发生混乱的国家,因此治国可以有君子而无法令。
C. 君主的问题,不是不会说怎样用贤能的人,而是不落实一定要用贤能的人,如果君主的说法和行为相反,又想招纳贤才,使不贤能的人退却,这是很难达到的。
D. 韩非认为明君设立的标准需容易看到,教导需容易懂得,法制需容易遵守,如能做到这三方面,君主又没有私心,那臣下就可以遵循法令而治理政事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主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
(2)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
14. “赏刑”“赏罚”在文中是“奖赏和刑罚”的意思,请结合文本分析荀子“赏刑”和韩非子“赏罚”思想有什么异同。
【答案】10. CEG 11. B 12. B
13. (1)君主在面临政事、接触民众时,根据道义变通地来对付,宽大而广泛地容纳民众,用恭敬的态度去引导他们。
(2)有治理国家才能的臣子,为国立功来履行职责,在官位上能展现才能才接受职务。
14. (1)同:两人都认为赏罚是君主治国理民的重要方法。都重视赏罚有度。
(2)不同:荀子认为是实施赏罚时,更强调要慎用刑罚,如发生失误,宁可过分奖赏也不要滥用刑罚,以避免伤害好人。韩非子重点强调明确赏罚,赏赐可以得到,刑罚可以避免,不凭个人喜怒去赏罚,更注重赏罚的客观可行性。
【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介子推没有爵禄,凭着“义”追随晋文公出亡,途中饥饿难忍,又凭着“仁”割下身上的肉给晋文公吃。所以君主铭记他的德行,书上著录他的名字。
“义随文公”与“仁割其肌”,句式对称,句意相关,中间CE处断开;
“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G处断开。
故CEG三处需要断句。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那么士、民就会离开它。/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B.错误。使动用法,使光明。/形容词作名词,雪反射的光。句意:现在君主如果能够令他的德行光明。/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C.正确。句意:胜任他们的官职。
D.正确。奋力、努力。/鼓励,勉励。句意:所以贤者奋力立功得赏而没有伍子胥那样灾祸。/不可以不鼓励人人相爱。
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因此治国可以有君子而无法令”推论错误,前文“无道法则人不至”“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也”等都突出了荀子对法令的重视和肯定,荀子的表意是突出君子的重要作用,因为君子是正确的原则与法制的总管,但没有否定法令的重要性。
故选B。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临事”,治理、处理政事;“应”,应对、对付;“宽裕”,宽大、宽厚;“先”,引导。
(2)“效功”,建功;“履位”,履行职责;“见”,通“现”,表现,展现。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同。结合“刑政平而百姓归之”“赏不欲僭,刑不欲滥”“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可知,两人都认为赏罚是君主治国理民的重要方法。都重视赏罚有度。
异。结合“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有过,宁僭无滥;与其害善,不
若利淫”可知,荀子认为是实施赏罚时,更强调要慎用刑罚,如发生失误,宁可过分奖赏也不要滥用刑罚,以避免伤害好人;
不同。结合“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可知,韩非子重点强调明确赏罚,赏赐可以得到,刑罚可以避免,不凭个人喜怒去赏罚,更注重赏罚的客观可行性。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刑罚政令公正不阿,老百姓就归聚到他那里;礼制道义完善周备,有道德的君子就归聚到他那里。所以礼制贯彻到自身,品行就会美好;道义贯彻到国家,政治就会清明。发布了命令就能实行,颁布了禁约就能制止,这样,称王天下的大业也就完成了。国家,是士、民居住的地方。国家政治混乱,那么士、民就会离开它。没有土地,那么百姓就不能安居;没有正确的原则和法制,那么百姓就不会未归附;没有君子,那么正确的原则就不能实行。所以土地和百姓、正确的原则和法制这些东西,是国家的本源。君子,是正确的原则与法制的总管,不可以片刻空缺。得到了他,国家就能治理好;失去了他,国家就会混乱。所以,有了良好的法制而发生混乱的国家,有过这种情况了;有了君子而政治混乱的,从古到今,还不曾听说过。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会说怎样用贤能的人,而在于不落实地一定要用贤能的人。会说怎样用贤能的人,是用口。使贤能的人退却,是用行为。说的和行为相反,但又想贤能的人来到,不贤能的人退却,不是很难吗 现在君主如果能够令他的德行光明,天下归顺就会好像蝉归向光明灯火一样。君主面临政事、接触民众时,根据道义变通地来对付,宽大而广泛地容纳民众,用恭敬的态度去引导他们,这是政治的第一步;然后中肯和协地观察决断去辅助他们,这是政治的中间阶段;然后选拔贤良、黜退奸郡、诛杀罪人、奖赏有功之人,这是政治的最后一步。所以,第一年执政宜实施第一步,第三年之后才实施最后一步。奖赏不要过分,刑罚不要滥用。奖赏过分,那么好处就会施加到道德不良的小人;刑罚滥用,那么危害就会涉及到道德高尚的君子。如果不幸赏刑发生失误,那就宁可过分地奖赏也不要滥用刑罚;与其伤害好人,不如让邪恶的人得利。
材料二:
听说古代善于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有治理国家才能的臣子,为国立功未履行职责,在官位上展现才能未接受职务。做臣子的都能发挥他
们的才能,胜任他们的官职。明君使职事不相互干挠,所以不会发生争吵;使臣下不兼任官职,所以各自都有擅长的技能;使人们不为同一件事情而立功,所以不会发生争斗。天下所有的人不得相互伤害,这是治世的最高境界。明君设立可以得到的赏赐,设立可以避免的刑罚。所以贤者奋力立功得赏而没有伍子胥那样的灾祸,愚钝的人过着安静的生活而不会陷入险境。明君设立的标准容易看到,信约就能确立;他的教导容易懂得,说话就起作用;他的法制容易遵守,命令就会得到执行。这三方面都做到了,君主又没有私心,臣下就可以遵循法令而治理政事,如同看着标志来行动。明君鼓励廉耻之心,提倡仁又之举。介子推没有爵禄,凭着“义”追随晋文公出亡,途中饥饿难忍,又凭着“仁”剖下身上的肉给晋文公吃,所以君主铭记他的德行,书上著录他的名字。君主乐于使臣下为公尽力,而苦于他们为私夺权。君臣的利益,没有比这更深远的了。所以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实行赏罚,但不凭个人喜怒。射箭中靶,赏罚得当,所以尧可复生。羿能再世。这样一来,君主高枕无忧,臣下乐于尽职,治国之法普遍地实行于夫下,恩德流传千秋万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曹东谷韵
谢枋得①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
不为苏武即龚胜②,万一因行拜杜鹃③。
[注]①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②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③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表明“纲常”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此“纲常”可指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B.颔联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同唱一曲正气歌。
C.根据颈联内容及酬和诗特点,可推测出诗人朋友曹东谷可能是游仙论道的高人。
D.本诗意绪慷慨激昂,语言清新淡远,朴直而有韵致,言为心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16.《宋史》评价谢枋得“以忠义自任”,请分析这种忠义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15.D(“清新淡远”错误。)
16.①直抒胸臆,以肩担“纲常”和“脊梁铁硬”,直接表达对国家的忠贞不渝。
②对比,以人生中的美好品德或丑恶言行可以千年留存,与万物盛衰枯败的短暂做对比,突出了他对忠义节气的追求。
③用典,借苏武不变气节和龚胜绝食而死,表明作者为国死节的爱国情怀和不屈辱事敌的民族正气。
(评分细则:答对1点给2分,满分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提及《诗经》“ , ”,用来评价《离骚》兼此二者之美。
(2)古人常用数字来摹写自然万物。如苏轼《赤壁赋》用“ ”凸显江面的广阔,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用“ ”表现洞庭湖的浩瀚。
(3)春风骀荡,翠柳如烟。小刚漫步校园,看到桃花盛开,不由想起古人的写桃佳句“ , ”
17.(1)《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2)凌万顷之茫然 玉鉴琼田三万顷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示例一: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示例二: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示例三: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对联常书写张贴或者刻画悬挂到楹柱上,故也称“楹联”。楹联____①____,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可分为春联、喜联、庙联、车联等。
春联作为年俗的楹联,两千年来____②____,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流传下来的一副经典春联“( )”,其意蕴便来
自年俗传统的祝福仪式。它不仅代表了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愿望。
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的天空,灿烂出彩楹联在我们生活中 ③ ,它内容 ④ ,内蕴丰富宏大,内涵幽远深邃。它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在继承楹联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特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楹联文化。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
【答案】①名目繁多(或种类繁多) ②长盛不衰(或经久不衰) ③俯拾可见④无所不包(或包罗万象)(每空1分)
【解析】从上下语境看,①空是关于种类的成语;②是关于对联存在时间的成语;③空表示对联处处可见;④是关于对联内容丰富程度的成语。根据语境要求,写出相关的成语即可。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猛虎啸山显威势,寒梅傲雪见精神 B.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C.山水秀美风光丽,虎跃龙腾日日新 D.双玉初谐琴瑟调,五花新授凤鸾封
【答案】B
【解析】A项,未体现“新年祝福”。C项,不符合“对仗”格式。D项,属于婚联。
20.“黄菊绮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这副对联适用于中国哪个传统节日?(3分)
A.清明 B. 端午 C. 重阳 D. 寒食
【答案】C
【解析】从“黄菊”“酒熟”可以看出重阳节。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 ① ,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差序格局是在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以‘己’为中心”,“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即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出发点都是“己”,他的人际关系也由亲到疏、由近到远推展开来。《红楼梦》的人物关系 ② ,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家族
和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网络,每个网络的大小又与中心的势力密切相关。例如,贾府这座宝塔顶端的贾母位高权重,以她为中心的网络自然又大又远。看看贾母八旬之庆,拜寿者上至皇亲国戚、中央及地方长官,下至家中管事人,寿宴就摆了八天。贾府被抄后,这个网络随着中心势力的减弱而迅速缩小。这不正是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动体现吗?
可以说,读《乡土中国》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了解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 ③ ,又让我们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运用互文对读法阅读这两本书,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能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案】①来分析他们的关系 ②就是典型的差序格局 ③而对《红楼梦》的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补写。①空,据下文可知,是用差序格局来处理关系;②空,是将红楼梦与差序格局搭上关系;③空是将《乡土中国》与《红楼梦》进行比较。
22. 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5分)
【答案】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个人为中心,依据血缘、地缘等关系不断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系圈。(符合格式得2分,属概念1分,属性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概括。下定义句式:差序格局是……属概念。根据语境,属概念是社会关系圈;然后根据语境写出定语。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定位”本指确定方位、场所或界限的意思,现在不但有地理学上的意义,还有社会学、经济学和哲学等方面的意义。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解释了“定位”一词在地理学上的本义,然后进一步将其拓展到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多个角度,从而引发我们思考其对于我们的丰富意义。只有找准自身的定位,确定好人生目标,我们才可能成长为栋梁之材,为民族复兴做出切实贡献。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但同时,每一个人的定位都不尽相同,因此,人生定位不仅代表准确的定位点,或弯或直的坐标线,也代表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定位”的内涵,做出精准“人生定位”的重要性,如何才能精准“定位人生”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辅助论证。如可以引用“历史中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定位”,从而论证新时代青年唯有定位于奋斗者的位置之上,方能实现人生价值,在历史的定位点上留下痕迹。也可以将找准人生定位的积极意义与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后果形成对比,从而论证找准人生定位的重要性。在论据的选取上,应注意联系社会现实与自身实际。可以立足于当下社会,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事例,如当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有人选择做大学生村官,坐标奉献;有人选择得过且过,坐标啃老。不同的坐标定位,带来不一样的人生结果,使文章更具有深刻性。
立意:
1.找准人生定位,续写时代华章。
2.精准定位,成就自我。
3.以精准定位为基,以奋楫笃行为剑。
4.定青春之位置,铸泱泱之大国。
例文:
跨越人生三境,成就完美定位
千年前,一代哲人柏拉图发出著名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让我们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们该定位到怎样的人生为止上?我又该为自己绘制出怎样的人生位置图?经我思考,欲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绘制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定位轨迹图,必经人生之三境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寻正确的人生方向。
人之所以能登上众生之巅,就是因为我们善于学习。找准人生坐标也是如此。提起文天祥,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片高义而折腰。殊不知,文天祥年幼时就很仰慕同乡先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并立志要和这些伟大先贤一样,努力做一个报效国家的忠臣。于是,文天祥矢志苦读,20岁状元及第。蒙古入侵南宋时,义无反顾地率军勤王,兵败被俘后又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元军的反复劝降,从容就义,成就一代忠名。而他的诗作与事迹垂范后世,更是激励了无数后人舍生取义、以身许国。就比如那个“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年幼起即仰慕文天祥的气节,将其画像悬于座前,于是,土木堡之变时我们才能看到于谦固守北京城的壮举。追寻先贤遗踪,从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沥清愚昧、自私,找到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认识自我,看清世界,立足合理的人生定位。
我们崇尚崇高,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代伟人。因此,想要找准人生坐标,人们更需要学会理性审视自我,客观面对真实自我,如此才能科学地规划人生。汉高祖刘邦就对自己有清晰认知,他知道自己谋不如张良,兵不如韩信,粮不如萧何,于是并不与他人争短长,而是借助众人之长,做出正确决策,最终成就帝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理想与现实落差过大,压力与包袱过重,反而会事与愿违。所以,唯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才能帮助我们赢得人生成就。
成就小我,升华大我,探索高远的人生目标。
我们身处的时代正滚滚向前,因此,我辈想要在浩瀚广宇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将小我升华为大我,就要将自己立于时代所需,在时代大潮中展现自我、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物理学家黄大年,在当初一穷二白的祖国又面临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厄运时,不顾一切响应时代号召,根据国家需要规划自己的科研人生,并最终取得诸多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像黄大年一样的许许多多科学家,立足时代需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绘进了自己的人生定位点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也成就了自己。所以,我辈想要绘制出完美的人生定位点,就应该把自己的生涯规划和时代浪潮紧密结合,应国家之所需,创造美丽人生。
正确的人生定位,就像茫茫沙漠中指引我们找到希望的罗盘。找准人生定位,树立高远志向,我们才能在艰难的人生路上一往无前,昂首高歌,塑造完美人生。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九省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阅读”选材,根据九省联考题型命制;现代文Ⅱ及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诗歌鉴赏简答题为热点题型“诗评”题,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极简材料引语类作文,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年少时读书,特别热衷于寻找某个“简单的结论”,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千头万绪,归结为一句话”。书读多了,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肤浅读书习惯,是带着中学时代“总结中心思想”“找关键结论”的应试惯性。真正的读书,需要戒除那种“找简单结论”的简化诱惑,而是要读到复杂性。深刻的读书过程,应该总能在掩卷之余在脑海里盘旋这句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那么,问题又来了!
所谓认知肤浅,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读一本书,如果读到的仅是某个简单的结论,说明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知仍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没有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冲撞、侵犯、挑战,它只是既有认知区中某种“熟悉而愉快的确证”“未增加新知的浅阅读”,没有在冲撞已知上飞跃到“未知的未知”。很多时候我们貌似读书和思考了,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新整理了一下既有的偏见、狭隘,强化了一种闭环中的偏执。这个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是一个“越过简单结论”的过程,抵制某种未经思考、未经论证之结论的思维行动。
比如我读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是一个看见思想史之复杂性的过程。起
初也是想找到“中国思想史”的一根线,一个结论,一个可作为规律的因果脉络,可这本书告诉我们,“思想史”不是“在历史时间中制作思想路程的导游图”,当书写者在其编撰之初将历史脉络化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思想史的原生状态。真实的历史不是连续的、线性的,所谓的“历史的原因”常常是后来的、选择的、理性的解释,它们需要把很多“偶然的”事情“淘汰”出去才能成立或凸显。跟着这本书的思想钩沉,打捞那些被淘汰的“偶然”,重新“去熟悉化”,了解“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就是一个看见复杂传统的思想历程。好书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头脑变得复杂起来。
复杂是什么?就是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看到事物内在的多元、矛盾、张力、褶皱、弯曲和肌理。将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经常听到“问题意识”这个词,实际上,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敏锐地意识到某个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性”的问题直觉。它须具备这些特性:这类“问题”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类“问题”的内部必然充满了张力;这类“问题”没有终结,对这类“问题”的释放,将意味着迎接更深层次问题的到来。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未必存在一个答案,但能在思辨中把你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
“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矛盾冲突的“张力场”,它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
(摘编自曹林《读书要读到复杂性》,《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今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
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驰,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结中心思想和找关键结论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肤浅的读书习惯,找到的结论往往也是简单的,不利于形成深刻的思想。
B. 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尚无明确答案、内部充满张力、难以被答案终结等特点,这些“问题”能使思考往纵深处推进。
C. 某些时代缺少天才的思想家,而历史学家习惯按照思想家编排的范式进行思想史的书写,于是他们就直接选择了跳过。
D. 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这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给我们书写思想史带来了一些困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
判断,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
B. 材料二认为思想史的写作者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习惯认知进行思想史的书写,将不利于呈现思想史的真实面貌。
C. 材料二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保守和变革两种思想倾向,并会或强或弱地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走向,这是历史的常态。
D. 两则材料均谈及认知的“复杂性”,读书要意识到得出结论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思想史要意识到思想史发展的复杂性。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
A.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集权统治,打击不同政见,奉行实用主义,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
B. 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
C. 反映明末剧变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翻译是“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
D.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改名为《新青年》。
4. 结合材料一内容,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
B. 实际的阅读过程可能会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挑战。
C. 值得阅读的好书应该具各相当的矛盾冲突。
D. 通过阅读对某些复杂问题形成判断,也是阅读的应有之义。
5. 材料二在谈论“思想史写作”时,隐含着三个不断“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据材料二内容,概括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三个具体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出征
沙汀
欢送义勇壮丁出征的前一日。
时候是夜间,王童子的破更锣早已响过了。
夜在深沉下去。倘是往常,除开瘾哥们和偷儿们,全城的人都已睡觉了,为了节省灯油,以及支持次一日平凡生活的精力的储蓄。
然而今晚也并没有例外。所不同的,是他们大都睡不落觉,全都醒着。便是袁开泽也都这样,因为这些人的睡眠经常说来就来,真和做戏一般容易。
他们大都在关心着明天的出征。按照各人不同的处境,有的担心着那些将出发的亲友,有的沉浸在由此而来的战争恐怖里,爱钱如命的人则都叹息着,因为保长日间吩咐下来,谁不燃放花炮欢送,谁便是汉奸了。
壮丁们自己的兴奋更不必讲。此外老兵王汤元也异样地兴奋着;这汉子本已向后援会报了名,但因为老父的阻拦,却又自己取消了:而这正是一个中国男儿的羞耻。
①他不安地辗转着,每翻一次身便要轻击一下床铺。
他自觉他的退缩是不应该的。
他,一个老兵,一个有着一长串冒险经历的壮年。十五岁时,他便从父亲的烧腊摊边偷跑了。那引诱他的是一个防军头目,有着孩子脾气,常领了年青人在操场边学筋斗,讲述孙悟空反天宫的故事。
他的逃跑多半是为了这些愉快,但不到一年,因为当时流行一种对号兵不利的谣言,他把号筒一攒,扛起枪来了。
他忽然发觉放枪比吹号痛快。他常为五块钱当敢死队,一气冲锋上龙泉驿的山顶。虽然多少次奖金并不兑现,兑现倒是打击和伤害。一九二一年的淮州大战,几乎弄得他半死。
但他也并不永远老实,反省和风气逐渐把狡诈传给了他。他慢慢知道了怎样保护自己,不再当敢死队,却常在枪声里藏在坟凸后打纸牌,利用伤兵掩护自己退却。因为督战官的机关枪是不好向着伤兵放的。
一九三四年发生过兵变的事。他便是叛兵中的一个,但他既没有拖上龙背当土匪,也没有投奔去,在迟疑了一阵之后,却把串带一紧,溜回来了。
和目前的季节一样,他到家的时候正是秋末冬初,鸭子早登市了。于是两三年来,虽然在气闷的时候,他常常神往于那些轰轰烈烈的往事,喜欢打磨枪支和吹谈战争,但他一直替代着父亲的职务。午后顶了掌盘出去,直到响更再又顶了回来。
这也许是烧腊本身把他吸引住了。因为烤鸭也近似一种艺术,在经过多少繁难手续之后,把盐渍好的鸭子取来,逢胸用根短棍撑开,摊在炕灶上,刷上油和红米,于是便成为一种金黄透亮的出色佳品了。
那炕灶恰在室外的天井里面,做法很简陋,隔开七八尺远近垒两块土砖,上面是两根木料和一块篾笆,炕内则燃着谷壳。
②谷灰还没有灭尽;冒着蒙蒙的轻烟,从月光中望去,好像隆冬夜深时的雾气一样。有慌鸡上的鸣叫,更远些,还听得见狗吠,以及别种加强静夜的声响。
叹息了一声,他从床上坐起来了。他伏身向矮柜上摸索火柴,但他老找不着。因为忽然习惯地顾虑到炕里的灰烬,怕再燃起来,随后便又走向窗子边去。
等他回上床时,他的头脑忽地冷静了。那些在他脑筋里闪现着的,已经不是战争,而是关于生意的打算。他随即自言自语道:
③“好,不要发疯,还是做啥干啥吧!”
于是长长地伸个懒腰,缩进被盖去了。
他不久便被疲劳拖进浓睡里去。再也想不到壮丁的事,以及好事者的打趣了。那极恶辣的打趣者是田狗熊,这个矮而肥壮的老人,一发现他便要做出滑稽相,长声嚷道:
“哼!不晓得给人丢那么多底子做什么啊……”
随即又故意做出恰才看见他的神气,正色道:
“怎么,你认真要上前线去么——还是烤你的鸭子好些!
于是接着便是一长串的哗笑。
但现在,这通通给睡眠淹没了。次一日,他也没有再记起它;但他却避免着参加欢送会,虽然他惯常爱看热闹,便是狗打架也不放过。
然而这是本城多年未有的壮大场面,题目又新鲜,从一个好动的人讲,要像产妇一样蹬在家里是颇不容易的。所以魁星楼的大钟一响,他终于出街了。
他的最后决心,是那些雄壮的歌声和爆竹声帮他打定的。
这时候,大队的游行已经终结了。从外南的城门边起,直到那街道尽头的广大河沿,欢送的行列停止下来。这里包含着城内外的各色人等,他们排成火巷子,手持纸旗,每隔几人便有一串鞍炮。
义勇壮丁昂然地通过着,于是歌声更嘹亮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在这古老的边城里,人们都从平凡生活的麻木里醒转来了,便是老年也不再是老年,变年青了。他们尽情地欢呼着,破天荒地欢迎着战争。
那个靠着六颗骰子吃饭的王五,那出名的老家伙,忽然在一家铺门边的长凳上出现了,他俯身向一个壮丁嚷道:
“小胖子!个老子多杀几个日本人转来呀!”
于是列子里雄壮地反响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些壮丁多半是退伍军人,因破产而在市井流荡的青年,庄稼汉和店员。
他们得意扬扬地行进着,枪刺在阳光里闪着美丽的反光,这是十分壮丽的,便是一个胆怯的人也可能立刻为它成为一个勇士。
可是王汤元却已手脚冰冷了。
他,一个老兵,一个经过大串冒险生活的壮汉!
田狗熊滑稽地在人丛外拦住他,且打趣道:
“息点气好么,息点气好么?”
“去你的!”王汤元嚷骂着,把头昂开去了。但他忽然瞥见了他的父亲。老人站在市民的行列中,手提鞭炮,显出惊惶悲哀的面色。
可是他已经把一切包括在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里:“替国家都在拼命咧!”大步跨向壮丁队里去了。
④歌声正在沸腾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选自《沙汀小说集》,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第一至五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安谧沉寂的氛围,点明人们的不同心理,欲扬先抑,设置悬念。
B. 老兵王汤元十五岁时曾受一个防军头目的引诱而偷跑去当了号兵,后来发现放枪比吹号痛快,就扛起枪来。
C. 王汤元当过敢死队员,冲锋在前,在大战中差点丧命,却从未受奖赏;因此他幡然悔悟·不再参加敢死队。
D. 文中用了不少文字介绍烧腊,解说了烤鸭制作材料、方法、工具等,从中透露出王汤元对烧腊手艺的喜爱。
7.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是对王汤元就寝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他报名出征遭老父阻拦而取消后的自愧自惭。
B. 句子②描写月光下天井里炕灶中谷灰燃烧冒出的轻烟这一环境,烘托了王汤元内心逐渐趋于平静的心境。
C. 句子③中“不要发疯”意指不要出征,“做啥干啥”意指做烧腊生意,这表明王汤元在出征前的复杂心理。
D. 句子④以沸腾的歌声作结,照应上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歌词反复出现,揭示了小说主题。
8. 小说中叙写了田狗熊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同是抗战题材小说,沙汀的《出征》与孙犁的《荷花淀》在选材、结构、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有怎样的不同?请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无土则人不安居,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人主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有过,宁僭无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
(节选自《荀子·致士篇第十四》)
材料二: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故贤者劝赏而不见子胥之祸,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三者立而上无私心,则下得循法而治,望表而动。明主厉廉耻,倡仁义。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人主乐乎使人以公尽力,而苦乎以私夺威。上下之利,莫长于此。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如此,则君高枕而臣乐业,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矣。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介子推A无爵禄而义B随文公C不忍口腹而仁D割其肌E故人主F结其德G书图著H其名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文中指离开,与《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去”词义相同。
B. “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两个“明”用法相同。
C. 胜、是胜任的意思,与上一句的“宜其能”相呼应,突出官职与才能的密切关系。
D. 劝、指奋力、努力,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刑罚政令和礼制道义关乎老百姓和君子的归聚,礼制如能贯彻到自身,会让个人的品行变得美好,道义如贯彻到国家,那么国家的政治会变得清明。
B. 君子关系到国家的治乱,荀子认为古今未曾有拥有君子而政治混乱的国家,却有良好的法制而发生混乱的国家,因此治国可以有君子而无法令。
C. 君主的问题,不是不会说怎样用贤能的人,而是不落实一定要用贤能的人,如果君主的说法和行为相反,又想招纳贤才,使不贤能的人退却,这是很难达到的。
D. 韩非认为明君设立的标准需容易看到,教导需容易懂得,法制需容易遵守,如能做到这三方面,君主又没有私心,那臣下就可以遵循法令而治理政事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主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
(2)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
14. “赏刑”“赏罚”在文中是“奖赏和刑罚”的意思,请结合文本分析荀子“赏刑”和韩非子“赏罚”思想有什么异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曹东谷韵
谢枋得①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
不为苏武即龚胜②,万一因行拜杜鹃③。
[注]①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②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③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表明“纲常”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此“纲常”可指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B.颔联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同唱一曲正气歌。
C.根据颈联内容及酬和诗特点,可推测出诗人朋友曹东谷可能是游仙论道的高人。
D.本诗意绪慷慨激昂,语言清新淡远,朴直而有韵致,言为心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16.《宋史》评价谢枋得“以忠义自任”,请分析这种忠义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提及《诗经》“ , ”,用来评价《离骚》兼此二者之美。
(2)古人常用数字来摹写自然万物。如苏轼《赤壁赋》用“ ”凸显江面的广阔,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用“ ”表现洞庭湖的浩瀚。
(3)春风骀荡,翠柳如烟。小刚漫步校园,看到桃花盛开,不由想起古人的写桃佳句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对联常书写张贴或者刻画悬挂到楹柱上,故也称“楹联”。楹联____①____,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可分为春联、喜联、庙联、车联等。
春联作为年俗的楹联,两千年来____②____,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流传下来的一副经典春联“( )”,其意蕴便来自年俗传统的祝福仪式。它不仅代表了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愿望。
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的天空,灿烂出彩楹联在我们生活中 ③ ,它内容 ④ ,内蕴丰富宏大,内涵幽远深邃。它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在继承楹联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特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楹联文化。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猛虎啸山显威势,寒梅傲雪见精神 B.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C.山水秀美风光丽,虎跃龙腾日日新 D.双玉初谐琴瑟调,五花新授凤鸾封
20.“黄菊绮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这副对联适用于中国哪个传统节日?(3分)
A.清明 B. 端午 C. 重阳 D. 寒食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 ① ,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差序格局是在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以‘己’为中心”,“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即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出发点都是“己”,他的人际关系也由亲到疏、由近到远推展开来。《红楼梦》的人物关系 ② ,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家族和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网络,每个网络的大小又与中心的势力密切相关。例如,贾府这座宝塔顶端的贾母位高权重,以她为中心的网络自然又大又远。看看贾母八旬之庆,拜寿者上至皇亲国戚、中央及地方长官,下至家中管事人,寿宴就摆了八天。贾府被抄后,这个网络随着中心势力的减弱而迅速缩小。这不正是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动体现吗?
可以说,读《乡土中国》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了解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 ③ ,又让我们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运用互文对读法阅读这两本书,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能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 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定位”本指确定方位、场所或界限的意思,现在不但有地理学上的意义,还有社会学、经济学和哲学等方面的意义。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